卢元娜
(福建省儿童保育院 福建福州 350000)
传统故事绘本在大班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大班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创意戏剧表演活动时,要加强对传统故事绘本的挖掘与利用。教师在设计传统故事戏剧表演活动时,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发现其中的问题,再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再实施,以此实现戏剧节表演活动效果和质量的螺旋上升。
传统故事绘本在大班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的有效运用,不单单可以满足大班幼儿喜欢故事、热爱表演的天性,同时还有助于幼儿艺术素养的提高。第一,传统故事绘本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因为距离其生活的年代十分久远,所以充满神秘的色彩,可以满足幼儿喜欢幻想的天性。第二,传统故事绘本语言都是大班幼儿平时生活中接触的语言,所以与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更为契合。第三,大班幼儿普遍都比较喜欢进行肢体律动、动作模仿和台词对话等,在传统故事戏剧表演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内心对绘本人物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演。一段时间后,幼儿的艺术素养自然可以得到相应提高。
传统故事绘本讲述的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其在大班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的运用,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并假设如果在实际生活中自己面对着这样的情境,在这一事件中自己会如何做。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不单单会对有着良好传统美德的角色产生敬佩之情,同时还会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在与角色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将角色的传统美德内化于心。观看的幼儿也会产生向戏剧中角色学习的动力。由此可见,传统故事绘本在大班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的运用具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的培养。
文学素养是大班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其可以很好地彰显出幼儿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若想培养幼儿的文学素养,大班幼儿教师不单单要针对幼儿文学课程展开研究与学习,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创意戏剧表演活动的研究与实践。首先,在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运用传统故事绘本时,幼儿教师需要对传统故事绘本进行改编,在改编的过程中,教师的艺术素养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其次,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故事绘本都适合运用到大班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大量地阅读传统故事绘本,并从中筛选出具有鲜明角色形象、较强故事性、较高教育价值并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传统故事绘本。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最后,为了得到较好的戏剧表演活动效果,幼儿教师通常需要对戏剧中的角色进行适当增减,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准确地定位其中的人物。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艺术素养自然也可以得到相应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起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所以大班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创意戏剧表演活动时应该加强传统故事绘本的运用,这样不但可以使得戏剧表演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可以加强幼儿园传统文化建设,在幼儿园内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1]。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阶段,传统故事绘本在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的运用,可以将传统故事更为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幼儿前面,并且幼儿还会参与到传统故事的表演中,可以很好地强化幼儿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其树立起文化自信与自豪感,同时自觉地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普遍意义的角度来看,为幼儿设计的绘本都是以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等为基础的,对幼儿的能力、情感、知识等的发展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并非全部绘本都具有较好的价值导向与教育性,当然也不是全部的绘本都适合运用到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为此,大班幼儿教师在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运用传统故事绘本时,一定要精心筛选传统故事绘本。首先,所运用的传统故事绘本需要具有教育价值,不管是教育活动的开展还是教育载体的选取,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幼儿的价值观、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各种能力等。所以幼儿教师在筛选传统故事绘本时,首要需要考虑的就是其是否具有教育价值。一本优质的传统故事绘本在大班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的运用,不但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促使幼儿产生参与的兴趣与思考的积极性,并且还会对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产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与探索的欲望,幼儿通过戏剧表演可以对绘本中的人物角色有自己的理解与判断,能够体会到绘本所表达的情感。其次,所运用的传统故事绘本需要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幼儿教师在筛选传统故事绘本时,一定要选择具有较强趣味性的传统故事绘本,这样的绘本可以更好地促使幼儿产生参与戏剧表演的兴趣,并且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中班和小班的幼儿相比,大班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要更加强烈,并且大班幼儿的思维也要更加活跃,对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都比较喜欢。传统故事绘本本身即是比较适合幼儿进行阅读的书,其不仅配色绚丽,同时其中的形象也十分精美,并且故事情节既完整又具有悬念,所以其自身就对幼儿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只有当幼儿对绘本故事产生了兴趣,其才会积极、自主地参与戏剧表演活动中来,这样戏剧表演活动自身的价值才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2]。最后,幼儿教师所选择的传统故事绘本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活性,符合幼儿已经建立的经验。对于幼儿来说,其学习和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所以,大班幼儿教师在运用传统故事绘本时,一定要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符的绘本,绘本的内容需要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内容。只有贴合幼儿生活的传统故事绘本,才能够促使幼儿在阅读时可以有话可说、有话题可以讨论,这样幼儿便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戏剧表演中。
在大班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运用传统故事绘本时,并不是简单地运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将绘本的故事情节呈现出来,通常需要对传统故事绘本进行合理改编,让其中的内容更具戏剧性。对于传统故事绘本和戏剧来说,两者中元素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传统故事绘本中的人物对应的就是戏剧表演活动中的角色,绘本中所讲述的故事事件就是戏剧中的情节,绘本中的文字和戏剧中角色的性格特点、动作、对话等相对应[3]。但是绘本和戏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故事绘本是供幼儿阅读,而戏剧活动是供幼儿进行表演。所以,大班幼儿教师需要对传统故事绘本进行改编。
首先,幼儿教师需要明确戏剧表演活动剧本的主题,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传统故事绘本的教育价值进行提炼与浓缩,一个优秀的幼儿戏剧表演剧本一定有突出的主题,其一般利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就可以概括。为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传统故事绘本的教育价值,最终明确剧本的主题[4]。例如,在《真假美猴王》这一传统故事绘本中,孙悟空在遇到假孙悟空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拉着假孙悟空上天入地,想要找到一个神仙证明自己才是真孙悟空,即便自己在接连不断的需求帮助中都没有找到一个神仙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其依旧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去寻求帮助,虽然遭遇重重困难,但是依旧很积极地去寻求帮助。幼儿教师在改编这一绘本时,便可以将孙悟空不消极、勇往直前的精神作为戏剧表演活动的主题。
其次,幼儿教师在改编传统故事绘本时,还应该对绘本中的人物进行合理增减。角色是戏剧表演活动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原色,对于表演者来说,角色就是一个和自己有所不同的“他人”。在戏剧表演活动中,幼儿需要以一个“他人”的身份进行思考、说话和行动[5]。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小,所以教师不宜设置过多数量的角色。通常情况下,设置六个以下的角色最为适宜。如果传统故事绘本中有较多的人物,教师可以先将绘本中所讲述的传统故事讲述给幼儿听,让幼儿初步了解绘本中有哪些人物。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并以此为基础适当地对人物数量进行删减,将幼儿相对比较感兴趣和喜欢的任务留下来,将幼儿不太感兴趣和喜欢的个别并不是很重要的次要角色删除掉。
最后,合理编排戏剧表演的情节。戏剧表演活动中的情节和绘本中讲述的事件相对应。传统故事绘本中每一页的画面讲述的就是某一事件,而戏剧表演活动的情节的构成则是一系列的事件,其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幼儿教师在编排戏剧表演情节时,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加情节的复杂度,从简单到多样。
在大班戏剧表演活动中运用传统故事绘本时,教师需要认识到绘本中的文字描述对应的是戏剧中的台词。台词也是戏剧表演活动剧本的重要基石。如果一个剧本没有台词,那么其就称不上是剧本,也不会有人物冲突,剧情也无法发生与发展[6]。戏剧表演活动中台词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一为对白,就是剧本中各角色之间的对话。其二为独白,就是直接向受众讲述角色的内心活动。其三为旁白,就是对剧情背景的一个交代,面对的既包括台下整体观众,也包括台上的所有表演者。在戏剧表演活动中旁白的作用就是将前后剧情连接在一起。台词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教师在根据传统故事绘本设计戏剧表演活动台词时,需要突出台词的口语化、性格化和动作性特点。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尚处于直观思维的阶段,对角色的复杂、抽象的内心活动很难通过眼神、表情、肢体动作呈现出来,导致观众很难轻松地理解,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传统故事绘本中的人物对话做出调整,并站在幼儿的角度设计台词,既要保证台词的适宜性,又需要注意增加台词的趣味性。幼儿教师在具体设计台词时,需要将传统故事绘本中抽象化、书面化的语言描述以幼儿能够轻松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要突出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点。
大班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戏剧表演活动时,需要认识到传统故事绘本中的地点对应的是戏剧表演中的场景。在戏剧表演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画面背景展示绘本中的地点。而在大班幼儿戏剧表演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戏剧表演场景的合理创设,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教师在具体创设戏剧表演场景时,需要保证其至少存在两个空间转换。对于一个优质的戏剧表演剧本来说,不单单可以呈现不同的场景,并实现不同场景之间的相互切换,还可以通过特定场景的创设,引出角色间的对白,同时利用不同的场景推动整个情节的发展。剧本中进行场景切换的目的是提醒一些相关角色该上台在这一场景中表演了,同时为幼儿创造一个虚拟化的表演氛围,将幼儿更好地带入角色中[7]。幼儿教师在创设戏剧表演场景时,可以利用旁白的方式对该场景进行叙说,也可以利用报幕的方式转换场景,也可以辅助一些道具让幼儿扮演场景中的静物,像房子、树木等,该方法通常被称为背景物拟人化法。
综上所述,大班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创意戏剧表演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承担起向幼儿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在平时大量阅读传统故事绘本,并从中合理筛选出适宜的传统故事绘本运用到创意戏剧表演活动中,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对传统故事绘本的内容进行合理改编,并对绘本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恰当增减,同时合理设计戏剧表演的台词和场景,以此进一步凸显戏剧表演活动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