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源洁
(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阳明人文学院,浙江 宁波 315336)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在进行着巨大的变革[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高职的新闻专业一直以来,存在着理论体系不如本科院校、实践操作能力又相对薄弱的缺陷。如何弥补缺陷,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制度体系,在当下显得非常重要。
新文科以交叉前沿、战略需求、现代技术、区域优势为建设动力,以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教研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运行模式形式为四大核心要素。这使得新闻传播类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通过调研全国部分有同类专业的本专科高校,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质量保障、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条件、配套资源等方面获得了比较全面的人才培养情况一手资料。比如有些院校地处省会,有天然区位优势,传媒类专业的招生就能形成规模,并且有相关专业群支撑,办学效益明显,招生就业两旺。以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省教育厅直属院校,新闻专业招生规模巨大,一届有15个班级。此外,新闻专业和安徽艺术学院合作有三个“3+2”本科班。该校新闻学院拥有新闻采编与制作、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影视编导、摄影摄像和电视节目制作等专业,学科专业群优势明显。重点针对学生就业倒推教学改革,建设专业特色鲜明的实验实训室。引入非教学工作量,进一步强调专业社团建设,将教学从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教师实践教学工作室实现教师带动学生进行项目化生产,参与各级各类专业比赛。
“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公共传播活动与私人传播(包括群体和个人)活动的混合,这也给新闻生产最基本层面的问题—什么是新闻、新闻价值如何判断—带来挑战。”[2]同时,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大数据和AI技术等一系列新形式的媒体,以及新科技的迭代,使传统的培养新闻记者编辑的新闻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笔者所在课题组在省内外开展了针对新闻专业的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共22家企事业单位接受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社会需要“复合型”的传媒人才。有77.27%的用人单位表示需要招聘新闻传播人才,其中9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认同“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
2.媒体单位对应届生的学历要求“水涨船高”。有68.42%的用人单位要求本科学历,其中有5.26%要求985或211高校;有15.79%的用人单位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仅有10.53%的用人单位表示可以接收高职层次。电视台、出版社等单位对新闻传播人才学历层次要求较高,自媒体企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学历门槛比传统媒体略低。
3.用人单位对传媒人才的具体能力要求依次为:写作、沟通和媒体技术。在诸多能力要求中,最被看重的依然是写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其次是各类事务处理能力和新媒体应用能力。对短视频制作和新媒体运营的要求在逐步提升。
4.融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媒人才的影响较大。有90.9%的单位认为融媒体平台对本单位影响较大,各大传统媒体也都已经转型,各单位都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等平台,希望招聘进来的应届生可以兼顾。
5.相比专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更重视传媒人才实习实践经历。除了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外,传媒类资格证书需要就业后考取,所以用人单位对专业证书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学生如果在校期间有市级以上比赛获奖作品或高点击率的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展现,是可以加分的。
6.用人单位对新闻专业内容的建议趋同。大多数单位认为必须加强全媒体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设置,其中和大数据应用相关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因为这是必然的趋势。
7.用人单位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的建议。超过90%的用人单位认为要加强校内工作室仿真实践和校外媒体单位实习实践,要尽可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专业教学要更加贴近就业和市场。我国社会正向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快速迈进,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也要向这个方向迈进。
新文科建设中关于传媒类专业的教学和育人模式改革研究,多数放在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这一类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其实比本科院校更为艰难复杂,但少有人探究。“新文科建设是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合,为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视野,为培养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提供理论支撑。”[3]国内研究新媒体和传播学的专家们普遍认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需求”。
许多高职院校的新闻专业的人培方案,多年没有改变。甚至是本科院校,一些毕业生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他们不适应目前急剧变化的媒体大环境,甚至不如“半路出家”的非传媒类专业学生。
各校的传媒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对在校学时、学分以及公共课设置等各种要求,也给拓展课外实践的时间和内容造成影响。以宁波市相关高校为例,目前有80%以上的大学生,在大二暑假以前,没有真正的系统有效的校外实习实践经验,这个问题在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则变得更为明显。人培方案的修订工作往往不够及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多数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但这些新媒体课程与媒体融合发展实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比如不少传媒类专业都开设有最基础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但授课时,都在内容创作之外忽视了当下大数据的作用和流量的变现,后者又恰是大部分文科教师不擅长的理工科内容。调查发现,省内外和新闻专业相关的课程专任教师78.6%偏文科,很多教师由于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往往不太了解最新的数据新闻呈现等新兴知识内容。此外,目前的新闻传播学科所包括的专业类型依托传统媒介思维进行划分,不仅与互联网时代需求有所脱节,而且不同专业之间所形成的无形“壁垒”,使得教育模式呈现出僵化特征。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发展的规模不大,资金和条件有限,不仅缺乏专业实训室群,也缺少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这样的优秀师资力量。以宁波市为例,市内各高校(包括本科院校)拥有独立媒体实验室的比例不足50%。资源倾斜的力度不够。传媒类专业,恰恰是需要大量投入的专业,不管硬件还是软件,都必须紧跟时代。如果再加上院校所处的地域优势不明显,这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会式微,招生和就业也会面临困境。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4]“新文科”大背景下,高职传媒人才的培养创新,要适应人才培养逐步由能力型向复合型转变的需要,将学校与业界、理论与实践、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目前新媒体行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主流学历需求层次已经是本科层次,尽早开展本科层次的合作办学显得尤为重要。浙江省内不少有新闻传媒类专业的院校,每年都有专升本的名额并开设相关的班级。如果实现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的对接,那么课程的改革融通、师资的互助共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同时,“3+2”的五年学制可以让学生有更充分的实践时间,去各级媒体和相关单位进行历练。作为高职院校,也不能“纯技术论”,尤其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锻造,和家国情怀的思政教育。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存在定位偏差、管理不善、保障不全的问题,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创新理念、科学定位。在课程体系构建与内容重组方面,需要重构新闻专业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逻辑起点,针对人才培养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为核心,真正形成融合人文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体系。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多结合新媒体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核心要素,融入职业元素,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不失“时代性”的同时彰显“职业性”。例如开设网络直播、无人机航拍、数据新闻策划等课程。在全面学习了解策划、采写、编辑、编导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重点掌握其中某一方面的技能,突出“能力”与“经验”导向。目前新闻传播对视频拍摄、剪辑和包装制作等人才的市场需求大,图文采写、照片拍摄处理和新媒体运营也非常重要,还有H5设计和数据可视化,这些都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重要技能训练点,也符合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教师团队成长可以通过自身培养和外来引进两种方式实现: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专业联系,送教师去访学、读博;加大力度,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兼职知名教授。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例如:宁波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多,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和“一带一路”对外交流的扩大,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各行各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高职类院校要加大和当地的行业企业的合作。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负责,共同制订相关方案并具体实施,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在认同企业文化的前提下,自觉地期待成为企业的员工,企业则为有志于加盟的学生提供作为企业员工应有的待遇和保障。这需要校企之间有很好的合作育人的机制体制和运作平台作为前提来支撑。目前高职院校还要大力推广部分人事和经费权的下放,使二级学院拥有更大的办学和教学管理自主权,从而针对学科专业群各专业所涉及培养的模块化核心技能课程,打造自己的专业实训室群,实现贴近生产的项目化实践教学。实践实训室,可以引入当地企业共建,让一线业界的老师和学界的老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让实践教学形成市场价值,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真正践行“新文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