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张图
(重庆市酉阳自治县酉州初级中学,重庆 409800)
重庆市2021年初中学业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试题依然沿用A、B卷两套试卷命制。两套试卷难易适中,试题内容紧扣时代脉搏,落实“立德树人”,厚植爱国爱党情怀,突显责任担当,彰显实践育人,无偏题、怪题,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综合性强,试题命制契合《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思想,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充分发挥了考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向引领作用。试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重庆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试题以初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适应初中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考查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要求,又考查学生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与成长中的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综合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在中难度题上更明显倾向价值观和能力考查,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
试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如第3题,运用漫画的形式呈现“老年人要扫码支付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生活场景,引导考生做到文明有礼、友善待人。创设“饭桌冲突”,引导考生孝敬父母。第4题,设置“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情境,弘扬爱岗敬业精神。13题,利用学生痴迷手机引发亲子冲突,孩子穿越丛林探险发生的故事等漫画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维护亲情,爱惜身体,守护精神,树立社会公民责任意识,敢于担当,诚实守信。
试题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考查,以案说法,让考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研判、解决法治案例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学生法治思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法治的作用以及自觉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如A卷第5题利用“市场监管局开展对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和处罚”考查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职能、法治的意义,第6题利用“因垃圾分类纠纷产生的违法行为”案例考查法治的要求,法治意识和监督权,第7题对全国人大的职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律法规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考查,第8题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考查,B卷第5题对法定义务知识的考查,第6题通过“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 考查政府机关职能、党和政府工作人员职责、企业责任、消费者环保意识,第7题用“非法集资受刑罚处罚”的案例考查违法行为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第8题对宪法、全国人大的职权的考查,14题对特殊保护、权利与义务的考查等。这些试题题目均采用生活中活生生的具体案例和现实问题材料,考查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深刻理解,运用法治思维分析法律案例的能力,每道题考查指向多个法律考点,体现了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试题所选材料链接时政热点,具有鲜活性和时代性。如“反食品浪费法”“垃圾分类”“人口普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乡村振兴”“中澳关系”“民法典”“刑罚修正案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新冠疫苗接种分配”等都是2021年发生的国内外时事。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B卷15题通过观百年党史辉煌历程,展现祖国巨大成就,让学生分析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能够铸就辉煌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在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并作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斗拼搏展示出来的强大的中国力量,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而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A卷15题通过新冠疫苗研发,免费接种,对世界各国进行疫苗分配展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大国担当,与世界分享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书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答卷。强化了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拓宽了学生全球观念、国际视野。
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的整合能力,突出对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等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如A卷的第9题和B 卷的第11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推导,引导学生运用抽象与联想、归纳与概括、推演与计算等思维方法,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试题更加突出学生体验式学习和学科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查。学生实践参与能力有三个水平层次:一是能够针对问题情境作出符合道德与法治要求的行为选择;二是能够针对问题情境提出符合道德与法治要求的建议、方案。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意义,提出符合活动主题要求的方案和建议的能力;三是能够针对问题情境提出符合道德与法治要求,具有综合性或创造性的建议、方案,展现出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多角度、综合、全面分析问题情境,并联系学科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A卷13题“丛林穿越”和B卷13题“手机的诱惑”,问题设置分别是运用生命和亲情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手机的诱惑”设计一个结局,并谈谈理由和请运用生命、责任、诚信相关知识,给漫画中的故事设计一个结局并谈谈理由。题目漫画充满了学生生活气息,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答题要求来看,体现了试题的生发性,创新性。能力要求上不是学科知识的再现,也不是单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是要求学生能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出具体的符合生活逻辑的生活情境结果,并且能够在规定的答题角度范围中迁移到所学学科主干知识与之匹配。此题在阅卷标准上还首次采用5个等级水平赋分的方式。最高等级水平要求是“结局具有现实可能性,符合逻辑;结局和理由能从生命、亲情两个角度(4分)展开;结局和理由具有内在逻辑联系,语言规范,使用学科术语。”结局学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选择设计,但最终都要回归到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
又如16题,A卷的要求是为某村设计振兴方案,方案要求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围绕“文化、民族、绿色、共享”等角度,陈述具体的举措和理由。B卷的要求是为某村村庄规划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项目论证,完成论证报告。要求是给出观点,说明理由,如认为项目不可行,除阐明理由外,需提出可行性建议。乡村振兴是国家的大战略,是继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国家重视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方案设计”“项目论证”等题目设置新颖,具有实践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符合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答题不仅要结合实际有具体可行的做法、措施、观点,还要能够联系教材核心观点说明理由,并一一对应。试题注重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答题方式上更加强调了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凸显了基于现实问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培养了学生批判质疑的学科思维品质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能力考查成为重庆市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试题的亮点之一,真正实现了知识考查服务于能力考查。在对学生观点理解能力、分析运用能力和实践参与能力进行考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课程知识的综合、迁移与运用,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关注思维品质的广度、深度和逻辑性。
考试是撬动课程改革的有力杠杆。2021年重庆道德与法治中考试题以“育人立意”“能力立意”命题导向明显,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进一步理清道德与心理、法律、国情国策的不同维度的教学路径,整合核心的学科知识,渗透辩证思维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题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从“做题”走向“做人做事”,让我们老师越来越意识到,大搞题海模式、套路训练行不通了。这就要求我们思政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主动适应新课改、新教材、新课标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勇于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本身和时政热点,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和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养成,不要专注于答题技巧的训练。杜绝“机械刷题”和“题海战术”。在教学策略上引导到课程育人、培养能力、注重实践等方向上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课堂是传递正能量、播洒真善美的主阵地。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应立足课堂,引领学生崇善向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利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独特德育资源和优势,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远大理想兼具家国情怀的公民,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与学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使命。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我们不能止于知识,也不能止于解题训练,更应指向人的道德品格、法治意识、心理健康、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提升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意识,培养政治敏锐性,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生活,坚守文化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与学中,要研究课程标准,立足教材基础,关注社会时政,把握国家战略政策方针。要灵活运用好统编教材中“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拓展空间”等栏目活动,用活教材中的各种案例素材,组织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关注学生自身的经验,注重对话交流、思维碰撞、心灵震撼,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声音,凸显学科观点,关注教学过程。强化学生“元认知”能力和信息调用加工能力。
在教学中把学生从繁杂的辅导资料中解放出来,摒弃“应试”教学的答题技巧,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平时对学生综合素养及能力的点滴培育,考前“冲击型”“押题型”“资料填鸭型”的备考形式必须要有所改变。要打破学生固定思维的藩篱。要改变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专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研究。让学生的“学”真实发生,走向深度学习,从知道是什么,到理解为什么,然后明确该怎么做。深刻领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发现规律,学会应用。
学生对我们所面对的社会感兴趣,我们有责任把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告诉学生。理论联系社会实际,把鲜活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重要环节,是解决课标提出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发展的必备条件。例如,在《家的意味》中,可以引入感人至深的父母写给子女的一封信,增加生活代入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国家利益至上》一课中可以让学生了解中美贸易战的来龙去脉,可以用辩论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进一步让学生明白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将学生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组织与引导学生多走出去,走出课堂到室外去,到社会中去,到现实生活中,将道德与法治课当中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在具体的授课中,教师需要从现实生活入手,在社会范围之内,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性大且是社会热点性的话题,之后将关联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真实体验的实践参与,锻炼了能力,实现了学科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