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策略

2022-02-09 00:45王彩云
科学咨询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王彩云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朔州 036002)

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把准时代发展要求,找出问题不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理性看待各种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高职院校培养的应该是心理健康素养水平高的大国工匠。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心理压力更加突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也日趋频繁。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当社会生活条件发生变化,个人不能做出相应调整时,就有可能导致心理异常的发生,如学业压力、职业迷茫、快节奏的生活、经济负担带来的各种压力等,都可能是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使得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心理问题已呈现出比生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的态势,也影响到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学生的学习生活、生命健康,关乎他们背后家庭的幸福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学校要承担起服务和谐社会的时代使命和重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多面手的作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为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作出重要的贡献。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包括意识、知识和技能,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素质教育是在遵循学生发展特点和规律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和知识引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是人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保持身心健康、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环境的关键。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依然存在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等错误观念的误导,往往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忽视对学生内生动力的培育,特别是忽视对学生表达情绪情感、人格发展、自我保护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高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成长、生活和求职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彰显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价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的发展。高职学生正处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素质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思维主观片面、情绪情感波动性大、自我意识不成熟、独立与依赖共存、闭锁与归属感同在等矛盾状态,信仰模糊、自高自大、无责任心、自暴自弃、轻生自杀、意志薄弱、厌学等逆反现象在高职学生中常有发生,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业。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帮助学生增强心理素质,坚定自信心,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克服意识淡化、道德危机,更有助于学生体验悦纳自我的价值情感,在积极进取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获得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引导他们朝着阳光心态方向发展,为其快乐幸福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瓶颈和难题

(一)思想观念亟需更新

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社会和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与其他课程或活动存在依附性,特别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很密切。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于多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或完全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另一种观点是心理健康工作者虽然设计了相对独立的教育内容,但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知识化倾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心理学理论和知识生搬硬套,对学生的体验和调适方法运用等关注不够,没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作用,学生无法在学习中有直接体验,他们面临的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无法得到真正解决。在新鲜感消失后,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消退,学习质量不高。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以上课为目的,以讲授为手段”的教育形式比比皆是,根本不能满足“育心教育”的要求。传统的教育形式没能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化的需求相匹配,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尽管院校具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服务平台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没有有效转化、运用。

(三)执教和服务能力仍需加强

心理健康教育尽管起源很早,但在我国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被逐渐推行的一项新的教育。目前,高职院校的从业教师多数是转行过来的,教师的心理教学能力和心理辅导服务能力普遍偏低,一般多数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和简单的活动指导层面,遇到突发或重大事件,难以应对。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教师的支持服务力度,心理健康教师也要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向学生提供知识传授、教学实践等服务的能力。

(四)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也提出了新要求。尽管职业院校已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列入课程体系,但由于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堂组织等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未能将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力量有效汇聚起来,在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中重视不够,形式单一、缺乏互动、缺少学习体验,教与学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五)教学成效评价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目前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现状来分析,教学中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忽视学生的存在,教师只顾简单灌输传授,无法引起教育对象的共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与学既无理论上的切磋,也无情感上的互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获得感没有很好地激发出来,评价重心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就变成了单向循环往复,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缺少了教学导向的灵魂,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也得不到有效地提升。

三、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策略

(一)更新观念,全面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时代要求,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1)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独立性和特殊性的一门学科,既要进行知识传授,还要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获得成长和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更新理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心理健康知识、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有利于指导学生合理调控情绪、增进人际交往、确立独立意识、增强抗挫能力、养成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2)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时,既要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既要有所触动和领悟,还要将感悟化为行动,促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行为改变和心理成长。

(二)丰富载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应结合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打造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展深度和广度,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要结合心理健康月、“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开展辩论、演讲、心理情景剧等主题教育活动;拓展传播渠道,利用报栏、广播、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加强宣传普及,传播阳光的、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微博、QQ、微信等媒介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要支持学生成立“同伴社”“青春健康俱乐部”等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丰富心理健康知识,涵养学生心灵。此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加强与地方企业和社区的联系,建立校外心理健康育人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军营等,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关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三)发挥关键,提升教师服务力度

高职院校要配齐配足专兼职心理教师,建立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力度,促进科学化发展,提升教师服务能力。专职教师要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认真备课,熟练运用教学上各类工具平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的有效开展;要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授课方式方法,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教学与心理测试、体验活动、心理情景剧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兼职队伍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骨干队伍的重要作用,成为心理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补充,努力实现育人与育心相结合的目标。

(四)建章立制,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系统化的心理健康育人体系。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必修课程单独开设,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明确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比重。二要制定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明确分层次的教育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对于大一新生,随着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引导他们用积极的交往态度参与学校的活动,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学生以社会实践和专业学习为主,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对专业发展的理性认识,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大三学生结合专业实践,围绕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三要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体系。建立特聘制度,聘请校外专业健康师、心理学专业人才作讲座。四要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育人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家庭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关注、深度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中发挥更大作用。建立三方联络沟通机制,家长创建和谐家庭氛围,学校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社会更要优化宣传理论和各种影响环境,努力创造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

(五)以生为本,构建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树立以学生获得感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评价要立足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将评价重心放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获得感上。构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其评价指标应当涵盖学生掌握心理问题的方法、调控情绪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评价方式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不仅以书面的方式来考查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掌握情况,还要以交流沟通实践等形式考查学生的实践成果,同时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要通过相互评价或自我评价说明教育活动的感悟与影响。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高职院校要面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迟、经验不足等现象。下大力气凝聚共识、汇聚上下、同心合力,不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拓宽教学途径和形式,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以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院校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