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海迪
(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2021年上半年,巴彦淖尔市频频出现沙尘天气,截至6月上旬全市就出现了13次大范围的沙尘天气过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尤其是3月14日—15日,一场十年不遇的沙尘暴袭击巴彦淖尔市,使得人们措手不及,近几年已经较少见到“这么纯”的沙尘暴了。沙尘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产生破坏性和灾难性的灾难,因此沙尘天气的预报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对于沙尘天气的预报研究,气象工作者已经从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部分学者[1-3]从V-3θ图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3θ图对于大风沙尘的预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文章通过对巴彦淖尔市近30年来最强的两次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V-3θ图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大风沙尘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2021年3月14日傍晚至夜间,巴彦淖尔市出现近10年最强沙尘暴天气,最小能见度出现在乌拉特前旗为111 m,达到强沙尘暴(以下简称“3.14过程”)。2010年3月19日白天至夜间,巴彦淖尔市出现近30年最强沙尘暴天气,最小能见度出现在海力素为30 m,达到特强沙尘暴(以下简称“3.19过程”)。
500 hPa上,“3.14过程”在亚欧中高纬度为“两高一低”环流形势,高压脊脊线位于70°E~80°E和110°E~120°E附近,冷槽位于贝加尔湖西侧附近。冷槽中有-36℃的冷中心,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南下,高压脊前的西北急流推动冷槽东进南压加强为冷涡。在冷涡旋转东南移的过程中,推动锋区扫过巴彦淖尔市形成大风天气沙尘暴。“3.19过程”在亚欧中高纬度为 “西高东低”环流形势,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之间有一个发展加强的高压脊,脊线位于90°E左右,振幅≥30个纬距,波长≥35个经距,脊前是一支很强的西北气流带,风速普遍≥40 m·s-1,部分甚至高达60 m·s-1,高空槽位于黑龙江至陕西一带。从温度场和气压场的配置来看,在高压脊前冷平流较为明显,导致冷空气大规模向东南方向爆发侵袭巴彦淖尔市,脊前槽后的西北急流直插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形成大风沙尘暴天气。从沙尘粒子的传输来看,“3.14过程”在3月13日欧洲中东部及蒙古国出现大范围的沙尘天气,随着地面冷锋的移动,大风将沙尘粒子传输至巴彦淖尔市,“3.19过程”沙尘粒子来源于蒙古国和阿拉善盟及本地沙源。
两次过程都是出现在初春干旱的气候背景下,受蒙古气旋后部冷锋的影响出现的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3.19过程”地面更干,风速大,下沉气流强,动量下传明显,使得大风更易将沙尘粒子吹起形成沙尘暴。“3.14过程”冷空气爆发迅速,冷平流强,3 h变压明显,使得风速迅速增大,冷锋傍晚过境,风速日变化明显,日最大气温差及日最高气温大,大气层结不稳定,同时600 hPa以下存在两层逆温层,冷锋过境时锋面抬升暖空气,激发逆温层中能量释放。“3.19过程”由西南风转为偏西风,后期为西北风,“3.14过程”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后期为东北风,两次过程均有利于将西部阿拉善盟、北部蒙古国的沙尘粒子输送至巴彦淖尔市,但是“3.14过程”后期处于高压底部影响,偏东风逐渐减弱,气层趋于稳定,并在3月15日白天—19日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沙尘回流,全市空气质量差,出现了以PM10(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
2021年3月14日08:00时(图1a,图中线条从左往右依次为θ、θsed、θ*曲线),500 hPa以下θ、θsed曲线距离很近,而θsed、θ*曲线距离较远,说明对流层中下层大气层中水汽含量少。θsed、θ*曲线在850 hPa~700 hPa与横坐标轴成90°的直角,θ、θsed曲线在700 hPa~500 hPa与横坐标轴成90°的直角,θ*曲线在500 hPa~700 hPa与横坐标轴成120°的钝角。地面为2 m/s-1西南风,对流层高层为36m南s-1强盛的西南风,随着高度的增加,西南风风速明显增加,形成“顺滚流”。300 hPa~100 hPa上θ、θsed、θ*3条曲线呈现右倾现象,无明显“超低温”存在。
(a)2021年3月14日08:00 (b)2021年3月14日20:00 (c)2021年3月15日08:00图1 “3.14过程”V-3θ图
2021年3月14日20:00(图1b),θ、θsed曲线距离进一步缩小,而θsed、θ*曲线距离明显增大,且高度由原来的500 hPa上升到400 hPa,表明大气中水汽含量进一步减少,大气层结更加的干燥。θ、θsed曲线在850 hPa~650 hPa与横坐标轴成90°的直角,θ*曲线在850 hPa~600 hPa与横坐标轴成150°的钝角,在600 hPa~500 hPa与横坐标轴成90°的直角,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较前一时次增强。从地面到对流层高层仍有“顺滚流”,850 hPa~700 hPa也出现了低空急流。从超低温情况看,300 hPa和200 hPa附近出现左拐,说明有“超低温”存在。大气层结干燥且层结极不稳定,不稳定能量只能通过大风来转换,预示着巴彦淖尔市夜间将出现大风天气,实际上巴彦淖尔市夜间风力明显增大,出现了大范围罕见的强沙尘暴天气。
2021年3月15日08:00时(图1c),θ、θsed、θ*3条曲线的距离明显缩小,尤其850 hPa以下接近重合,在800 hPa~400 hPa有一定的距离,但不明显,说明对流层中下层大气层中水汽含量较多。θ、θsed、θ*3条曲线在近地面到850 hPa与横坐标轴成90°的直角,而在850 hPa以上随着高度的增加呈一致的右倾趋势。地面为东北风,对流层高层为西北风,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逆滚流”。250 hPa附近出现左拐,说明有“超低温”存在。整体来看,大气层结稳定,沙尘天气减弱。
2021年3月19日08:00时(图2a),500 hPa以下θsed、θ*曲线距离较远,说明对流层中下层大气层中水汽含量少。θ、θsed曲线随着高度的增加呈一致的右倾趋势,而θ*曲线在500 hPa以下基本与横坐标轴成120°的钝角。地面为4 m·s-1偏西风,对流层高层为42 m·s-1强盛的偏西风,随着高度的增加,偏西风风速明显增加,形成“顺滚流”,另外中高层风速大,有利于动量下传增大地面风速,同时会增大层结的不稳定性。300 hPa~100 hPa上θ、θsed、θ*3条曲线呈现右倾现象,无明显“超低温”存在。
(a)2021年3月19日08:00 (b)2021年3月19日20:00 (c)2021年3月20日08:00图2 “3.19过程”V-3θ图
2021年3月19日20:00时(图2b),θsed、θ*曲线距离仍较大,高度由原来的500 hPa下降到600 hPa,但θ、θsed、θ*3条曲线在700 hPa以下呈现一致的左倾现象,在700 hPa~600 hPa上θ、θsed曲线与横坐标轴成90°的直角,θ*曲线与横坐标轴成120°的钝角。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较前一时次增强。从地面到对流层高层仍存在“顺滚流”,850 hPa、700 hPa分别出现了24 m/s-1、34 m/s-1的低空急流。300 hPa~100 hPa上θ、θsed、θ*3条曲线呈现右倾现象,无明显“超低温”存在。此时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已通过大风来转换,强风的出现导致了此次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
2021年3月20日08:00时(图2c),θ、θsed、θ*3条曲线的距离明显缩小,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多,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呈一致的右倾趋势。地面为东风,对流层高层为西北风,随着高度的增加,形成“逆滚流”。300 hPa~100 hPa上θ、θsed、θ*3条曲线呈现右倾现象,无明显“超低温”存在。大气层结稳定,沙尘天气结束。
①两次过程都是出现在初春干旱的气候背景下,受蒙古气旋后部冷锋的影响出现的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3.19过程”地面更干,动量下传明显,使得大风更易将沙尘粒子吹起形成沙尘暴。“3.14过程”沙尘暴的出现与高空强锋区、强冷平流、强变压梯度、强气压梯度力密切相关。②大风发生前,θ、θsed、θ*曲线在500 hPa或600 hPa以下与横坐标轴成直角或钝角,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或风速形成“顺滚流”,对流层顶附近有时会有“超低温”现象存在。③V-3θ图中θ、θsed曲线距离近,而θsed、θ*曲线距离较远,大气层结干燥且层结极不稳定,不稳定能量只能通过大风来转换。④大风发生后,V-3θ图中θ、θsed、θ*3条曲线的距离缩小,或接近重合。随着高度的增加呈一致的右倾趋势。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或风速形成“逆滚流”。大气层结稳定,沙尘天气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