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膏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例胃癌术后并发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2-02-08 08:25赵保亚刘书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12期
关键词:胃瘫药膏排气

赵保亚, 张 蕾, 刘书红, 赵 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肿瘤科, 北京, 100078)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的慢性疾病,其死亡率占居民死亡率23.91%[1]。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种,国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居第二位(29.31/10万)和第三位(21.16/10万),胃癌是除肺癌之外严重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胃癌早中期治疗以手术为主,效果明显,但易导致胃瘫综合征(PGS),其在胃癌术后发病率高达0.6%~7%,国外发病率高达5%~10%,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PGS是常见于消化道肿瘤术后早期,是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征象,以胃排空障碍为主的功能性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以不定时出现恶心、呕吐、餐前和餐后饱胀感、上腹涨痛等为主要症状[3-4]。胃癌患者并发PGS,术后不能进食,不但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而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临床常规治疗以输注营养液和胃肠道引流为主,患者恢复较慢,住院时间较长。中医外治法已经在临床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且取得良好效果。中药膏摩和穴位贴敷操作简便,治疗通过按摩以及毛孔吸收药物,不经胃肠道,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见效较快,在术后胃瘫治疗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总结1例胃癌术后并发PGS患者使用中药膏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主因胃癌行腹腔镜下全麻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周后,留置鼻饲管及空肠营养管,伴不能进食收治入科。现患者主诉进食饮水后呕吐,胃部不适,口苦反酸,排气少1次/d(或无),大便3~5 d1次,量少质稀。查体:腹部平软,伤口愈合较好,无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莫非氏征(-),肠鸣音弱。辅助检查:X光片检查示腹部无肠梗阻。中医诊断:积病(胃癌),辨证分型为脾胃不和,痰瘀互结。西医诊断:胃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综合征。治疗:西医给予补液、持续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及静脉营养支持;中医以健脾和胃,软坚散结为法,给予中药膏摩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经验方胃瘫外敷方贴敷于中脘穴、神阙穴,1次/d。中医调护嘱患者调饮食,避风寒,畅情志,慎起居。

治疗第1天:患者重度恶心呕吐,不能进食、饮水,一饮水就会导致恶心呕吐,上腹部重度胀满,轻度腹痛,无排气,无大便,24 h引流量870mL,鼻饲营养液每日1000mL,不能经口进食。治疗第3日:患者重度恶心呕吐,不能进食、饮水,上腹部中度胀满,轻度腹痛,3 d内排气1~3次、排便1次,量少约30mL,24 h引流量600mL,鼻饲营养液每日1000mL,尚不能经口进食。治疗第5日:患者中度恶心呕吐,当日进食100 mL米汤(不含米粒),饮水50 mL,上腹部轻度胀满,当日排气1~3次、排便 1次,量约 50mL,24 h引流量 400 mL,鼻饲营养液1 000 mL。治疗第7日:患者轻度恶心,当日进食300mL米汤(不含米粒,分3次进食),饮水150mL,上腹部轻度胀满,当日排气3次、排便1次,量约80mL,24 h引流量200 mL,鼻饲营养液500 mL。治疗第10日:患者偶有恶心,当日进食450mL米汤(含米粒,分3次进食),饮水200mL,上腹部偶有胀满,当日排气3~4次、排便1次,量约100 mL,24 h引流量50mL,未再行鼻饲营养。治疗第14日:患者未发生恶心呕吐,当日进食600 mL米粥(分3次),饮水300 mL,上腹部无胀满现象,当日排气5次、排便1次,量约150mL。患者因未有引流液引出,于治疗12日时拔除引流管及空肠营养管,并于治疗第15日出院

2 护理

2.1 中药膏摩

中药膏摩主要起健脾和胃,行气通腹的作用,中药膏摩配方颗粒药物组成:木香20g,丁香20g,枳壳20g,厚朴 20g,干姜30g,肉桂20g,全蝎12 g,沉香20g,香附15g,柴胡15g。①准备用物,一次性纱布、一次性手套、治疗碗、药勺、药膏(将胃瘫外敷方配方颗粒使用水和凡士林调成膏状,药、水、凡士林比例1:1:0.5),药膏使用前加热至45~50℃。②协助患者暴露出腹部,并给予保暖。③将药膏均匀涂抹到腹部,使用顺时针摩法,促进胃肠蠕动,按摩时间为1 min,然后使用食指和拇指从上到下单一方向,刮拭腹部胃经,使胃气下降,不可来回刮拭,避免胃气上逆,时间为1 min,点、按、揉胃经募穴中脘穴和大肠经募穴天枢穴,同时天枢穴又是胃经上重要穴位,按揉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为1 min,最后顺时针按摩腹部,此为一个循环,共操作4个循环,时间总长20 min。

2.2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选穴中脘穴和神阙穴,以调和脾胃,促进胃肠蠕动。胃瘫外敷方配方颗粒:木香10g,丁香10g,枳壳 20g,厚朴 10g,干姜15g,肉桂10g,全蝎 6 g 。①准备用物,配方颗粒、无纺布敷料、纱布、药勺、药缸、蜂蜜、黄酒、芝麻油。②制作贴敷,将药物倒入药缸,按比例依次加入黄酒、蜂蜜、芝麻油将药物容成糊状,将纱布十字交叉,用药勺将药物放置在纱布中心,将四边折起,将药物制成饼状,放置在无纺布敷料上。③将药物加热至45~50℃。④携用物至床旁,暴露出腹部,将药物贴在中脘和神阙穴上,留置时间4~6 h。⑤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处理。穴位贴敷八步法见图1。

图1 穴位贴敷八步法

3 讨论

PGS是胃癌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5],禁食、胃肠降压、维持体液平衡、营养支持、促胃动力药物干预等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但疗程较长,患者恢复较慢,承受痛苦较多[6-7]。近年来中医药持续发展,其在治疗术后胃瘫方面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中医外治疗法更是在临床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且效果明显。

PGS可归属于中医“胃痞”“反胃”“吐酸”“呕吐”等范畴[8]。《千金翼方》有“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的记载。《伤寒杂病论》记载: “满而不痛者,此为痞”。针对胃癌术后导致PGS,现代中医家认为,正气内虚,脉络受损,气滞血瘀,最终导致脾胃升降失司是其病因病机[9]。另有医家认为手术导致人体正气耗损,脾胃络脉损伤,以致脾胃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升降失常[10-11]。现代手术过程中,由于腹腔长时间暴露和冲洗等操作导致寒邪入胃,水停为饮,使胃失和降,也是该病病机之一[12]。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恶性肿瘤患者因肿瘤消耗导致本体阳气亏虚,加上手术耗伤气血,导致脾胃阳气更加虚弱,运化失常,局部胀满而致胃瘫,胃癌术后患者多为阳虚,局部喜温喜按,主要治疗温阳散寒,行气化瘀为主[13]。

穴位贴敷和中药膏摩作为中医外治疗法在治疗胃癌术后PGS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胃癌术后并发PGS患者无法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穴位贴敷仅需要贴敷在特定的穴位,通过毛孔透皮吸收,以此起到治疗的作用,起效快,方便,经济,是一种患者接受度较高的中医外治方法。穴位贴敷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根据不通病症使用不同赋形剂调整成膏状,利用药物的透皮吸收,同时添加一些芳香类药物,加快药物吸收。清代名医徐灵胎曾表示:“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物成分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现代研究也已证实中药成分在使角质层脂质的排列变疏松、改善细胞通透性、增高皮肤温度、增加血流量、松弛角质层结合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药理作用[14]。穴位贴敷时使用经验方胃瘫外敷方[2],利用中药特性起到温中散寒、扶脾土作用,使中焦气机通畅,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

中药膏摩疗法是将调制好的药膏涂在所需的穴位或部位,并通过点揉、按摩等相应穴位或部位,通过按摩手法可以达到促进药物渗透吸收,达到温通经脉,调理脏腑、气血,改善脏腑机能,扶正驱邪,增进健康的目的。膏摩疗法是手法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可发挥推拿按摩和药物外用的双重作用[15]。《圣济总录》[16]中记载:“膏者谓摩傅之药”、“按之弗摩,摩之弗按,按之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所用也。摩之别法,必与药俱,盖欲挟(药)于肌肤,而其势骏利。”说明中药膏摩疗法可打开腠理,调和营卫、通经活络、调理脏腑的功能,还可通过皮肤吸收药物。中药膏摩疗法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抹法等,手法以透热为度,《圣济总录》载有:“擦令热彻”、“炙手摩令热”或 “热手摩之”,借助手法透热,达到温经通络的目的[15]。王玉龙等[17]研究,通过按摩手法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从而扩张血管促进药物吸收。针对胃癌术后PGS征,利用我科胃瘫外敷方制成颗粒,使用凡士林和水调制成药膏,涂抹在腹部,利用手法加速药物吸收,最终起到温中健脾,调理中焦气机,恢复脾胃功能。

通过穴位贴敷联合中药膏摩疗法,在治疗本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但由于只是个案研究,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来提供临床支持。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胃瘫药膏排气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治疗疗效分析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