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左秀芳
距县城20 多公里的平乡县油召乡李元寨小学,面积并不大。走进校园,就像走进一座四合院,一座简朴的二层教学楼,每层三间教室,其他三面分别是办公室、教师宿舍和教室。在这里,白恒云老师度过了20 个春秋。
2000 年,从邢台学院毕业的白恒云来到李元寨小学任教。当年的学校只有几间简陋的民房,木板刷上墨汁做成的黑板,窄小的院落,简易的厕所……学校师资缺乏,生源流失严重。白恒云曾一度打起退堂鼓,然而,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她,深知读书对农村孩子成长的意义。最终,她决定留下来。她主动请缨,任教毕业班的语文课,备课、批改作业、组织课外活动……一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
每天走出校门,看到接送孩子的家长,白恒云总会从他们朴实的言语和匆忙的身影里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让班里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幸运的孩子。”
班里的小成(化名)是个瘦弱文静的孩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爸爸和爷爷一起生活。一天,白恒云刚走进校门就看到一群孩子跑过来:“老师老师,小成爸爸打他了。”她赶紧跑到教室,看到小成正委屈地抽泣,脸上一大片红肿的印记。她心疼得直掉眼泪,马上拨通了小成爸爸的电话,毫不留情地把他“训”了一顿。第二天,白恒云再次联系小成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小成从小缺乏母爱,已经很不幸了,你希望孩子懂事、好好学习,首先要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如果你对孩子非打即骂,他只会越来越逆反。”这样的电话,白恒云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几次沟通之后,小成爸爸这个脾气暴躁的汉子慢慢变了,他懂得了耐心地和小成聊天,还去书店挑选小成喜欢的图书。小成也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还会主动刷锅洗碗,帮爸爸分担家务。课堂上,白恒云经常留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小成回答,及时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小成学习的劲头渐渐高涨,交作业时,他喜欢偎依在白老师身边,就像孩子依恋着妈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像小成一样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白恒云班里还有十多个。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难免性格孤僻,也容易迷恋网络甚至厌学。但是白恒云深信,这些孩子一样能变得阳光起来。
课堂上,她留心孩子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下课了,她给落下功课的孩子辅导作业;放学了,她约几个孩子专门谈心;排座位时,她安排学习好的孩子和学困生结成学习小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为了对孩子们进行专业引导,白恒云向广州日慈公益基金会申请了“心理素养课”,在班级里开设了心理课程。心理课每周一节,孩子们非常期待。比如,在“认识自我”的心理课上讨论的话题是:一个孩子迷失在森林里,请一名小动物送他回家,你会选哪种动物?孩子们有的选老鹰,有的选小兔,有的选小猴……在分享环节,大家从动物的优点引申到自己的优点、同学的优点,并把这些优点写在小纸条上,做成手环给同学戴在手腕上。这节课,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心理课上有游戏,有绘画,有交流,每个孩子都能身心放松地积极参与,都有发言的机会,他们所得出的结论是自己体会到的,而不是老师灌输的。在有趣的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管理情绪,学会了自我管理。
为了上好心理课,白恒云从备课到上课再到反馈,认真筹划,细心总结,占用了大量课余时间。然而她心甘情愿地付出,她总是说:“面对孩子,我们多一分关注、多一分耐心、多一分陪伴,也就多了一分希望,他们会朝着自己最好的样子发展,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一个孩子从顽劣到沉稳,从胆小到勇敢,从无知到聪颖……这个过程就是成长。在见证学生成长的路上,白恒云善于设计各种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她希望孩子们读书不要脱离生活,希望他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她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来到田野,感受家乡四季的美。
今年春天正值疫情期间,孩子们在家上网课,长时间通过手机、电脑学习会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于是白老师组织了“找春天”摄影比赛。孩子们用手机拍下绿油油的麦田,高大的梧桐树,金灿灿的油菜花……比构图、比创意、比角度,微信朋友圈里掀起点赞热潮,儿童眼中的春天定格在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中。
教育,应该润物细无声。白恒云坚信,美与爱,会给孩子们的童年打下明亮健康的底色。夏天,白老师领着孩子们去看小麦丰收的景象,体验“粒粒皆辛苦”的深意。秋天,她组织孩子们采集形状各异的树叶,结合古诗词分组创作诗配画。冬天,她领着孩子们奔跑在银色的世界里,打雪仗、堆雪人。孩子们体验着大自然的神奇,留下了点点滴滴的美好记忆。
母亲节到了,白恒云在班里开展了“护蛋行动”,每人带一颗生鸡蛋,一天不离身,无论吃饭、上厕所、做游戏都要带在身上,看谁的鸡蛋放学时完好无损。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鸡蛋,生怕弄坏了。那些不小心打破鸡蛋的孩子,满脸的自责和遗憾。终于到了最后一节课,白老师给那些护蛋成功的孩子拍照留念,他们一个个乐开了花。“我学一道菜”“我给家人洗洗脚”等活动,都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学会了感恩。
这些活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们在作文课上有话可说了。去年,白恒云带着孩子们开展种蒜活动,各小组一起剥蒜、装盆,一起观察它们发芽、抽苗、长叶的过程,写下一篇篇观察日记。一下课,几个小脑袋就凑在一起,给蒜苗浇浇水、松松土、晒晒太阳。蒜苗长得一尺多高了,白老师收割下来,做了一道蒜苗炒鸡蛋,每个孩子都品尝到劳动的幸福滋味。孩子们把这些体验写进一篇篇作文《大蒜成长记》,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我来变魔术”、“我会做实验”、跳绳比赛、古诗词比赛、辩论赛……白恒云喜欢带着孩子们一起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知识,主动探究未知的世界。在她的作文课上,孩子们就在玩中写,把一次次活动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融入笔端。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白恒云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自己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成长。她把对学生的爱化作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次次难忘的经历。孩子们正是在这些体验中塑造着品格,完善了自我。
“乡村教师不应该只是平凡地陪伴和坚守,还应不断挖掘、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更应主动寻找和利用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助力乡村孩子走得更远。”白恒云说。
2017 年,白恒云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一次外出学习打开了她的视野。她开始尝试借助公益组织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弥补学校师资不足和课程不全的缺憾。通过网络平台,利用班级的多媒体,白恒云带着孩子们开展彩虹花晨读,学习书法课,参加“萤火虫英语”。这些教育资源慢慢改变着孩子们,丰富着他们的校园生活。
每周两次的彩虹花晨读,20 分钟的学习时间,孩子们跟着网课老师声情并茂地一遍遍朗诵,并把每次朗诵的内容用诗配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积累了近30首课外古诗,还创作出一本自己的画册。
在书法课堂上,孩子们跟着书法老师用横竖撇捺演绎每一个汉字,坐姿正了,注意力集中了,写的字一天比一天漂亮。在平乡县第四届书画比赛中,白恒云班里7 名学生获奖。一位升入初中学生的家长见到白老师,高兴地说:“白老师,孩子的班主任说了,孩子这一手好字就是一笔财富。真的感谢您啊!”
去年疫情期间,白恒云和孩子们开始学习“萤火虫英语”网课,一起阅读英语绘本,参与绘本讨论,在萤火虫全国学生微信群参与游戏。暑假里,师生一起参加英语网课夏令营,进行动画PK。这里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热爱乡村教育、愿意自我成长的志同道合的老师们。白恒云通过听课、共读、网络教研等方式,不断改变着自己对教育的认知,把别人刷视频、玩游戏的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为自己充电。课堂上,她把英语课设计成游戏课、表演课,孩子们享受学习、积极思考,学习的乐趣远胜于枯燥地抄写单词、背诵课文。
“和那么多有理想、有担当、有行动力的乡村老师一起学习,我明白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跳出安逸,不断挑战自我,学习应该是一辈子的事。”白恒云说。在教学中,她刻苦钻研业务,任教的学科多次荣获全县第一名,连续十年被县政府嘉奖、记功,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河北省优秀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
今年,白恒云被推选为2022 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她说:“扶贫先扶智,乡村教育的振兴关乎中华民族的振兴。我们作为乡村教师的一分子,应教育好遇到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做好他们人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