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安
(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 郑州 450003)
在新媒体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但是得益于有车一族的增加,调频广播仍然被人们广泛应用。广播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社会的舆论。为保证广播新闻的价值与新闻质量,受众对广播记者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在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下,广播记者不再只是以往单一的新闻采集者,而是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到新闻采访、制作等一系列工作中。记者的综合能力能够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受众判断。记者自身要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做到与时俱进。
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广播媒体新闻和节目制作方式、平台终端以及传播渠道方面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加快,转变传统的传播流程,不断向信息一体化趋势发展。
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数据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端以及网络进行快速的传播,当前短视频、直播等成为信息的主流传播方式。除此之外,网络当中的数据量以及信息量的存储也在不断的加大。通过网络检索可以轻松实现声音以及图片等信息的获取。网络直播也是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将音频以及图片、文字进行结合传播。相比较现在,传统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同时存在着较大不稳定性,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编辑的记者可以应用新媒体的特点,通过利用移动终端实现对新闻报道的直播,让受众更加清楚地看到现场情况。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音频、图片、文字进行直播,使新闻的内容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通过反馈来看,广播节目通过运用移动端直播等方式能够更加符合受众的喜好,同时也可以更加快捷、及时、便捷的更新信息[1]。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新闻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新闻记者以及编辑,但是在新媒体背景当下会有很多业余的爱好者以及私人媒体加入到信息传播当中,因此也对广播记者也带来巨大的冲击。就当前来看,信息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种载体,第一,传统的新闻制作播出机构,这些主要都是官方的媒体。第二,民营的媒体公司,比如,优酷视频、腾讯、爱奇艺等都是以视频为主。虎牙、斗鱼主要以直播游戏为主。还有像喜马拉雅这些电台,主要是传播音频制品。第三,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爆火,主要代表是快手和抖音,短视频平台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依靠民众发布信息,之后渐渐转化为信息传播当中[2]。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将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以及媒体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数字化移动终端逐步成为传播新闻重要载体。数字报纸,网络广播以及杂志等都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观看。广大群众可以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更加便捷和快速地接收各类信息资讯。将新闻进行融合之后,全媒体能够将传统广播信息传播当中所存在的限制打破,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能够提升整个新闻业务流程的效率,对广播行业有着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新媒体与网络平台得到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媒体逐渐增多。比如,微博、微信、头条以及各种视频网站等,这也一定程度造成利用广播形式获取信息的群众大幅度减少,新媒体的发展为广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广播记者如果不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采访质量,那么报道出的新闻就不足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使广播的价值大幅度降低。在这种形势下,广播记者在采访时,必须要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创新采访形式,使用先进的采访技巧,通过此方式来保障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同时要注重新闻的真实性[3]。除此之外,还应该坚守传统广播做好新闻传播者、沟通者的初心。
新媒体具有信息化、现代化的特征,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化、多样化、风格化的主持风格相继出现,给传统的广播新闻带来巨大挑战。
首先,对于受众思维,传统媒体进行信息传播一般是单向性的,受众被动地接收各类数据信息,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单向传播信息的模式,实现双向互动式传播,其次,对于数据信息方面也更加个性化,新闻互动性的提升也为新闻采访增加了困难,因此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技巧以及采访内容方面多下时间和功夫进行研究。在新媒体影响下,各类信息拥有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且数据信息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能够满足用户对信息更加详细的划分以及用户个性化需求。因此目前的广播节目也应当进行创新,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4]。
新媒体背景下,对广播记者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广播记者要从大量的信息当中提取出价值量最高的信息,同时利用一条主线的形式,使其能够具有逻辑性且深刻的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广播记者要有出色的硬实力。其次,广播记者还应当能够运用各种媒体编辑的技能,能够在新闻的现场迅速剪辑音频视频,能够进行多平台的新闻发布。比如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当前受众受到新媒体时代影响,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同时新闻渠道的获取方式也更加宽泛。这些受众当中,大部分是年轻群体,他们获取信息资讯的首选是“小屏”式获取,因此,对于广播记者来说,需要在短视频当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主要靠的是个性化[5]。比如说主持方式、广播新闻的特点以及广播记者与广播现场进行连线的方式等,都应当具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要和受众积极互动,将受众放在主导地位,尊重被采访者的想法。对于被采访者的需求,要认真倾听,并且根据事实进行报道,不可以以偏概全,这是记者采访中的基本素质要求。在广播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应当有专业的职业素养,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去吸引受众的注意。
受到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广播记者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从主观方面来看,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等迅速发展,大众的获取途径也更加多样,新媒体将信息新闻的实时性做到了极致。比如,今日头条、微博等,能够将所捕获到的信息做到最大程度地有效展开,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在影响力方面更是无法比拟。当前是一个信息数据大爆炸的时代,任何角落的信息都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在网络迅速传播,其更新速度更是被不断提升,新闻的热度通常情况下不会持续很久,甚至是转瞬即逝,很短的时间就会在海量的信息中被淹没。
广播新闻主要是传播主流的新闻,在发布时需要经过层层的严格审核,但是在新闻发布的效率方面来看,却不尽如人意。受新媒体影响,人们使用手机可以获得最新的新闻报道,这就使得广播记者发出的报道时间较为延后,不能充分地展现出新闻的最大价值。
在主观因素方面广播记者也面临着一部分困难,主要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果想要及时有效的报道实时新闻,要求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事情,就要立即加以研究、分析、迅速采写,如果缺乏时效性,这样的新闻将会成为“昨日黄花”,往往不会被采用,因此就要求广播记者除了要具备自身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当拥有综合能力。比如网络平台的使用、对信息的整合等,这些工作量的提升对记者的专业能力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突出的特征是将报纸、广播、新媒体等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融合互动,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发生前所未有的碰撞。广播是传统媒体当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广播媒体的转型也迫在眉睫。同时,广播记者的作用也尤为重要,要求广播记者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另外也要注重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新闻最重要的是真实性,同时时效性是传播当中的重要部分[6]。作为广播记者,面临复杂的信息环境,应当具有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广播记者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掌握最新的新闻理论知识以及新闻所传播的规律,利用强大的知识储备武装自己。
除此之外,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集编辑工具也具有多样性。之前广播记者在进行完新闻采访之后,只能够回到制作室进行编辑和制作。但如今伴随新媒体的发展,可以直接利用笔记本电脑进行音视频的剪辑和制作,同时也有很多先进的录音设备。广播记者在现场进行新闻采访之后,就可以完成剪辑以及发布等任务。同时也要求广播记者对技能有充分的掌握,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些技能,在平时要善于学习,做一名视野开阔、综合能力俱佳的全能人才。
新媒体社交软件的出现,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丰富的资讯渠道。广大民众也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等,将自己身边的小事到网络中分享,传播方式没有门槛,因此网络当中的信息资讯更加繁杂。同时官方媒体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每一个人民群众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以及创作者,在海量资讯的环境下,就要求广播记者能够正确的辨识出有意义、有深度的新闻资讯,为官方媒体做好权威报道,严厉打击虚假新闻。除了保障新闻的真实性之外,广播记者也应当充分发挥为人民服务的作用,按照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制作规范化新闻内容,严厉抵制低俗信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传播声音[7]。除此之外,新闻记者一定要树立强烈的新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严守政治道德底线,抵制住不良风气。最后,广播记者在对新闻进行选择素材时,在道德层面要有强大的判断能力,有强烈的责任观、价值观。选择新闻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进行反复的对比和审查,认真考量取舍。特别是对于敏感性话题,要谨慎选择,认真对待。还有一些模糊的信息,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之后再处理。这不仅是对公众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对广播媒体负责,从而能够保障广播媒体的影响力以及公信力。
在新媒体背景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获取新闻的方式上,大部分的媒体都大同小异。所以广播记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同一种素材能够创造出更具新颖与正确导向的新闻,在思想上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就能够将公众所关注的实时热点新闻转变成为独家新闻,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百分之百的尊重新闻真实性,在真实的基础上,对新闻当中的要素进行整合,使其能够在海量的新闻当中具有自己的特色,独树一帜。
广播记者在面对海量稿件以及大量素材时,一定要转化被动为主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创新力,对待稿件要严格把关,针对不必要的内容要适当的取舍,同时也要重视新闻之间的衔接性,使其过渡自然。除此之外,要勇于创新,积极主动的进行新闻策划,在制作新闻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将新闻背后的故事呈现给民众。同时在进行新闻整合时,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使零散的新闻变成一个整体,让广播新闻更具吸引力。
在新媒体背景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创作者、发布者,因此,广播记者也应当认识到这一问题,同时拓宽信息传播的渠道。这不仅要担当起新闻现场摄像、策划以及通联等角色,同时也要采集、编辑广播的稿件。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新闻事实内容进行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也应当对公众的回应及评做作出反馈,通过此种方式,来实现广播的高效转型。与此同时,广播记者也应当利用好新媒体时代特征,应用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优势,将民众所反映的建议问题等做好落实解决工作,进而提高广播媒体公信力[8]。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广播媒体行业带来一定挑战,同时也带来一些机遇。广播记者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转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实现多方面转型。广播记者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媒体时代,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能够正确地把握新闻舆论导向。敢于创新,能够创作出更加新颖、符合大众眼光的作品,引起受众共鸣,进而不断提升广播媒体行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