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素养提升策略

2022-02-08 23:09:22◎余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时代

◎余 淮

(湖北省武汉市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 武汉 430000)

当前媒体融合加速,新媒体新闻编辑的工作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媒体融合给新媒体编辑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要求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编辑要求,新媒体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变化,加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树立互联网思维,做到在媒体生态变化的情况下,厘清媒体传播工作中的变与不变,提升业务能力。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特点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媒介的深度融入给新闻传播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传播渠道外,又产生了互联网传播渠道。新媒体正是在互联网传播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催生的产物。新媒体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一)传播的即时性

即时性是互联网传播的最大特点。相比传统媒体传播的时间后延,互联网传播极大减少了传播的中间环节和传播限制。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不断普及的背景下,互联网传播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渠道甚至是首选方式。在这个新媒体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和新闻受众双方都最为重视的就是新媒体传播的快捷性、即时性。甚至在一些重要新闻宣传活动中,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新闻事件的报道是同步进行的,这已经使得互联网现场直播成为普遍可实现的传播方式。比如,2021年广受世界民众关注的云南野生亚洲象群北移事件,即是如此。[1]

(二)传播媒介多元化

新媒体传播的兼容性注定其传播更加多元化。在传统媒体生态下,获取和传播传统新闻信息的手段往往是单一的、受限的。但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在媒介广泛运用的背景下,开展全媒体传播成为新闻媒体的常态化宣传形式。新闻传播从传统宣传平台移到了互联网平台,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叉互补的传播体系,新媒体传播呈现多元化、全媒体化。新媒体新闻编辑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优势,充分用好传统媒体传播平台与新媒体传播平台,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媒体传播策略。新媒体新闻编辑记者要牢固树立全媒体传播意识,全力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构建新型主流媒体。

(三)移动优先凸显

智能手机获取信息成为时下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互联网移动端传播优势不断凸显。互联网移动端的迅速普及,已经全面改变了受众群体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和方式,碎片化、即时阅读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流形式。同时,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不断嵌入新媒体传播的大背景下,新闻记者采访也不再只是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和一个录音笔,各种新型采访编辑设备层出不穷,新闻记者也被人们习惯地改称为全媒体记者。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面临的现状

传统主流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相对单一,但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记者编辑的工作既要完成传统媒体的新闻素材编辑,还要完成不同的媒体类型的差异化新闻编辑任务。当前,新闻机构的新闻编辑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工作压力增大

有资料显示,近十年以来,绝大部分新闻传播机构新闻编辑队伍人员基本持平,年轻化明显跟不上时代变化,新闻编辑队伍急需引进新鲜血液。这导致各新闻传播机构的新闻编辑队伍既要完成传统媒体的编辑工作,还要完成新媒体编辑任务。这导致新闻编辑队伍工作任务叠加,为了完成编辑工作而疲于奔命。工作任务重、业务提升要求急,是摆在当前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者面前的共性问题。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媒介传播百花齐放、信息爆炸、信息供给过量的时代,新闻传播持续及时、新闻编辑多样化的要求和在纷繁复杂的传播生态下赢得受众,也是新闻编辑记者面临的巨大压力。[2]

(二)挑战与机遇并存

互联网技术信息挖掘快、信息传递快,既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机遇表现在互联网技术为媒体编辑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渠道。新闻编辑可以迅速获得新闻讯息,也可以迅速开展新闻素材的收集和剪辑发布,这为新闻传播的及时性提供了保障。同时,互联网大数据抓取、分析,对于新闻编辑把握受众习惯偏好,改进新闻编辑工作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这有利于提升新闻产品更为贴近受众,增强受众信赖和黏性。

而挑战表现在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供给对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带来了挑战,也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了现实挑战。现在是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时代,新闻信息传播不再受限于传播渠道,互联网语境对传统媒体生态的解构,对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媒体新闻编辑应该提升新媒体编辑业务技能,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

(三)新媒体环境对新闻编辑的新要求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闻编辑工作多变而复杂,面对的不再仅仅是报纸、广播话筒、电视大屏,而是看不见的互联网信息海洋。新媒体已经将信息获取从主流的互联网PC端转移到了互联网移动端。新媒体对广大受众生活的深度融入,要求新闻编辑工作更加精细化。新媒体新闻编辑要面向千千万万的要求各异的受众个体要求,传统媒体千人一面的编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新闻编辑工作的要求。这些变化要求新媒体新闻编辑充分运用大数据统计、大数据分析,做到新闻编辑精细化、差异化,才能满足受众信息获取需求,增强新型主流媒体的作战能力,及时占领新闻舆论高地,做到统筹网上网下两个舆论阵地。新媒体编辑记者唯有适应媒体传播生态变化,才能发挥好互联网传播优势,健全新媒体大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体系,完成新闻媒体的工作任务。

三、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

从新闻传播机构层面来看,传统媒体技术、人才、品牌等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从新媒体新闻编辑记者层面来看,新闻编辑记者要做好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优势资源。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铁律并没有改变,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才是关乎新闻编辑工作价值的导向所在。

(一)传统媒体优势

新媒体时代,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的更新迭代,打造“互联网+融合”传播体系。认清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对于提升新闻编辑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优势包括资源优势,即业务发展模式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品牌权威优势、受众群体优势等。传统媒体具有自己严谨成熟的一整套新闻传播操作系统,拥有专业的采编播新闻记者和完善的后勤保障队伍,具有无可比拟的品牌权威优势。在应对突发事件和舆论事件时,传统媒体发声往往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传统主流媒体还有着庞大的、固定的受众群体。

(二)内容为王

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要要用好互联网、“中央厨房”,打造属于自己的“大数据库”,做好新闻内容供给侧文章。从新闻选题、采访策划到产品呈现,要关注时代焦点、热点,积极回应民生关切,适应新媒体时代叙事形态变化,守正创新,避免追求热度、博眼球、蹭流量等不良现象,强化新闻内容提质优化,确保向受众提供鲜活优质的新闻产品。同时,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要提升节目质量,引导新媒体编辑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做好精准定位。[3]

(三)差异化优势

新媒体时代,碎片化、快餐化阅读盛行。新媒体新闻编辑要精准定位,全力做好差异化内容的传播,认真做好供给侧文章。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要做好自身定位,在把准导向的前提下,面向不同受众进行差异化新闻产品编辑制作,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在信息传播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报道同一事件,不同媒体、不同栏目都应有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叙事风格。同一新闻内容,在不同的传播媒介应有不同的呈现特点。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主流媒体的时间、栏目限制,推送量、推送时间都更为人性化、个性化。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要做好精准定位,以“内容定制”为导向做好供给侧服务,做好差异化传播,提升传统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四、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素养提升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应积极推动向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在新的媒体生态下,大幅提升新闻编辑水平,记录时代风云,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一)优化新闻编辑队伍

传统主流媒体要在新媒体时代赓续初心履行使命,强化新闻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1.夯实新闻采写队伍

新媒体受众是以90后、00后互联网新生代为主的移动端信息消费的主体。传统主流媒体要在加强新闻队伍专业培训教育,强化吸纳新鲜血液,注重吸收媒体新生代进入一线采编队伍,促进媒体叙事语言的年轻化、网络化,增加媒体传播黏度、温度,掌握互联网传播阵地话语权。

2.发挥不同年龄段新闻人才优势

在注重互联网新生代受众的同时,传统主流媒体新闻传播还必须兼顾其他年龄段的新闻受众。制作新媒体新闻产品并非年龄较大的新闻编辑记者,但这些年龄较大的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叙事习惯却受到其对应年龄段受众的欢迎。在新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应该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编辑记者的优势,为各个年龄段的受众做好新闻产品供给侧服务。

同时,还应发挥现有传统媒体新闻编辑队伍的专业优势,发挥好其优势,做好传帮带,让不同年龄段的新闻队伍融合成长,提升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效能。

3.增强编辑践行“四力”能力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记者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新的媒体生态形势下,不忘初心,转变新闻编辑工作呈现形式。

“一线”增强脚力。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工作既要对新闻素材的加工编辑,也要对新闻价值多层面地提炼和创新,这对编辑记者的知识结构、差异化编辑、迅速捕捉新闻、选题策划等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编辑记者应选择重要的新闻选题,积极深入新闻采编工作一线,深入新闻现场,力求对新闻素材驾轻就熟,增强新闻采编工作的驾驭能力。

“挑刺”增强眼力。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要独具慧眼,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敢于“挑刺”、善于“把关”,善于从海量信息中发现新闻价值,增强新闻敏锐性、敏感性,挖掘高质量的新闻素材。在新闻传播理论的指导下,让新闻编辑工作更具有准度、温度。

“创新”增强脑力。新闻编辑是对新闻稿件、新闻素材的再创造,再创新。新媒体新闻编辑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升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思考新闻素材现象背后的新闻本质。对新闻稿件、新闻素材进行提升、提炼和再创作,将新闻素材的价值最大化。

实践中增强笔力。在新闻稿件、新闻素材的提炼、提升工作编辑中,新闻编辑应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质、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在海量的新闻信息素材中提炼优质的新闻稿件。新媒体新闻编辑不但要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还应具有图片、音视频的编辑和审美能力。

(二)加强全媒体传播能力

这为媒体融合大背景下,新媒体新闻编辑要在工作中牢牢树立移动优先意识,时刻在全媒体视野下制定传播策略。习惯碎片化、瞬时化的广大媒体受众已经从传统的大众传媒平台转移到手机移动端。新媒体编辑在新闻采编统筹、稿件编辑和传播呈现过程中要首先考虑移动端,做到全媒体融合传播,定位精准,差异化编辑发布。

在制定传播策略中,新媒体新闻编辑应该树立媒体融合传播体系理念,注重考虑为新闻信息受众提供多渠道入口。针对不同的新闻信息特质,制定不同的采编方案,采用不同的叙事语言和呈现方式,与时间赛跑,提升采、编、发效率。

(三)树立“三个思维”

1.树立“互联网+”传播思维

新媒体时代,从“两微一端”到各类“中央厨房”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媒体传播已经形成全媒介高度融合的传播生态。新媒体编辑记者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强化提升互联网融合传播理论素养,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做到一次采集、多元呈现、多元分发,提升新闻信息传播效率。

2.树立新闻供给侧服务思维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全媒体传播改变了媒体生态,实现了媒体传播去中心化。新媒体编辑工作也转化为个性化、多样化编辑制作。新媒体编辑要树立新闻产品供给侧思维,用好大数据分析,贴近受众,区别各类新闻主题行分类差异化编辑制作,回应受众的个性化偏好,做好新闻编辑供给侧服务。

3.树立主流媒体引领思维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依然具有的独特优势,新闻编辑应当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挖掘潜在资源,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媒体新闻编辑应牢记自身党媒党刊的主流媒体的定位,发挥新闻舆论引领职能职责。站在更高的意识的高度,开展好新媒体新闻编辑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新媒体新闻编辑记者要加强学习,提升互联网传播理论素养,在新的媒体传播生态下,以供给侧服务夯实新闻内容提炼。新媒体新闻编辑要适应新的传播要求,提升“四力”,不断提升业务能力,续写传统主流媒体在新时代新闻传播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时代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HANDS OFF THE WHEEL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