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直播类节目的叙事与传播策略

2022-02-08 23:09:22程雪松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现场直播内容用户

◎程雪松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广东 深圳 518000)

融媒体中的“融”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的整合、发布平台的融合,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机构必须深入思考,积极探索新的栏目设置模式,以最精准的切口、最接地气的方式打造本地最权威的新闻栏目。而直播无疑是最适合的一种方式。依靠自身最贴近群众、最靠近新闻现场的优势,充分发挥大兵团组织作战的能力,打造一档全天候、多角度、多平台的新闻直播栏目,能够极大地提升地方新闻媒体的自身形象,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传播权威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一、网络新闻直播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新闻时效性强

与传统的新闻媒体不同,互联网时代需要独立的平台、设备、长时间的培训等,通过技术许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快速即时地创建和发布信息。直播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各种直播应用应运而生,然后制作赢得福利,非专业娱乐将依赖主人的民众变成依靠网络直播的热潮,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主人,这意味着现在新闻内容制作者不再仅仅是专业记者,事件发生地的新闻传播者也可以使用,此外,通过现在从多个实体传播信息的方式,传播者可以主动选择能够接收内容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想要追求的播音员。通常,这些主持人会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及时做出反应,并利用直播平台,与跟踪者一起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调查。主播接收未经修改的实时新闻信息,大大提高了观众接收新闻的速度及其真实性。

(二)低门槛及便捷性

在传统的现场直播程序中,从预先规划到广播的整个过程不仅包括优秀的专用设备,而且还包括合格的人员。传统的电视广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需要适当的资源分配。相反,在网上直播新闻的过程中,所有的直播装置都易于管理,成本低廉,并且是直播的主角。特别是由于5G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整个网络的信息传输速度大大提高,智能手机上的各种新闻传输越来越普及。公众也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方便地直接访问网络。摆脱传统的大型电视和广播时间限制:根据自身的兴趣,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直播内容,大幅降低制作和观看成本,并在web上显示直播新闻的便利性和阈值。

(三)实时直播,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主流媒体和实时媒体利用现场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和传播新闻。通过网络摄像头快速捕捉新闻场景中的图像,从而减少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任何地区的受众只要保持网络通畅即可看到和了解现场的真实情况。新冠病毒流行初期,市民对流行病学医院建设的进展十分关注,媒体24小时播放两家主要医院的建设情况。打破时空的界限,使工程项目感兴趣的人能在这次直播中看到两家主要医院的整个建设过程。

二、新闻直播节目发展的三种形态

新闻直播节目主要有三种形态:“非常态直播”、常态新闻直播节目和移动终端直播。在过去,往往在发生具有较大新闻价值的社会事件时,传统媒体才会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其进行直播。这些直播的题材往往是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因为直播频率低,直播也往往被解读为“非常态直播”。随着观众对于当天热点话题和最新资讯求知欲的增加,新闻直播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很多主流媒体开始对新闻直播进行常态化的策划、制作和播出。至此,直播活动成为每天栏目日常编排的常规操作。“非常态直播”演变为常态化直播,凸显了新闻频道“第一现场”的时效性。而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形式灵活、语态鲜活、收看方式便捷的移动终端直播受到观众的追捧,成为融媒体时代直播的新样态。

三、新闻直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假直播”现象

真实性、及时性是电视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首要特点,但有些媒体为片面追求收视率,存在“假直播”现象。主要形式有:第一,通过对现场进行预先的设置,有记者通过预设好的框架进行现场直播,新闻发展的每一步都被“算计”好,这种新闻直播操作方式,不仅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同时也限制了记者对现场新闻事件的把握和客观判断,导致新闻事件的全貌无法真实地展现。第二,通过就位录播的形式充当新闻直播,存在虚假信息。这种假直播新闻报道,不仅是对新闻直播模式的曲解,更让受众无法真实了解新闻事件的内容及其发展过程,对电视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还可能对社会秩序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互动性体验淡化新闻核心内容

在网上直播新闻的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互动,容易与主播互动的观众忽略了新闻想要传达的内容,导致了主要新闻内容的淡化问题。这时候,来看现场直播的人完全不注意现场直播的内容,沉浸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忽视了新闻想要传达的信息。同时,听众交流后,多元化主体对新闻内容也有不同的看法。网络时代,网民的无限互动行为非常随意。这种偶然性通常会使错误的内容无法被察觉,从而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产生不利影响。

(三)主持人综合能力不强

新闻直播具有较强的不可预测性,这就需要现场主持人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应变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受众提供更具价值的新闻报道。然而,在很多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中,主持人在抵达纷繁复杂的新闻现场之后,不能根据事态的变化作出最精准恰当的报道,直播整体显得粗糙片面,缺乏对新闻现场直播内涵的理解,缺少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深度把握和方向指引,不能实现现场直播带领观众探寻新闻事件真实面貌的目的,无法发挥新闻现场直播节目的优势。

四、网络新闻直播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思维方式,重视用户体验

传播方式时代背景下信息网络瞬息万变。这意味着传统的媒体垄断已经演变为更加注重用户与媒体平台的互动,并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大用户群体,从而有效扩大新闻内容来源。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时代的用户没有表现出被动地接受,广大用户选择积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资料,充分体现了市民知情权和接触媒体的权利。此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个人意见和自我意识也在迅速增长。这将提供一种面向用户、面向市长、面向市场的整体方法,具有创建和分发用户新闻请求的丰富经验,并为用户参与特定的新闻广播提供一种积极的方法。在线直播新闻内容有助于有效、个性化地显示高质量用户的需求,不能忽视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思想。但是从用户和主持人的角度来看,但网络直播更能体现双方自由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始终可以与沟通交流相一致,鼓励双方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网上直播可以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用户的信息需求,及时调整现场内容,用户可以选择鲜花、享受娱乐等,确认现场内容。

(二)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打造核心价值

长尾理论是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他认为“头”的发展经常被近距离观察,人们在这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人们只关注头,忽视了尾的力量。现在是网络时代,要更好地发挥长尾作用。很难写出理论来参与新闻材料的制作。为了达到新闻的结尾,长队列指的是差异和多样性,因为网络直播需要进一步处理普通用户的需要。为此,网上直播新闻需要主题规划中的触发器研究、新闻价值挖掘、关注思想传播热点,以及从不同角度捕捉容易忽视的话题。例如,多个光源区域的内容将垂直分布,然后合并到网络广播中。如“直播+体育”“直播+财经”,利用分众化、细分化、垂直化的内容打破同质化的内容现状。直播只是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改变通信渠道和传统内容创建方法,大大增加了观众的参与和互动,但具有输出值的内容保持不变,因此,内容创新对于内容创建本身至关重要。

(三)注重提升主持人现场把控力

主持人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主导者,要能让新闻现场“活”起来。鉴于新闻直播现场蕴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主持人还要有极强的应变能力与综合素质。新闻现场主持人应不断学习进取、提高专业能力,练就优秀的现场把控能力,成为观众的眼睛和耳朵,同时通过解说加强情感冲击力度。在新闻事件中还要能及时提取相关联的重要信息与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精准判断,保持新闻工作者的敏锐性。要善于用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来处理新闻现场发生的相关事宜并应对直播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要准确地对公众发声,输出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主持人综合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成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建立具有气象、地震、医疗等各方面专业知识的现场主持人人才库,针对不同的事件让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主持人出镜,提升新闻现场直播的专业性和质量。

(四)传播技术策略凸显传播技术意识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人必须主动出击,研究如何将虚拟V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与演播室和移动端结合,怎样将晦涩难懂的数据或者图表以立体化、全景式的形式展现给观众。2019年,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的“VR浸新闻”专栏中,每一篇新闻都提供图文超链接,允许观众点击超链接进入VR场景,实现360度全景式观看。通过转动手机或者移动鼠标,观众可以暂停播放或者选择转换场景观看,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我们可以期待,在不远的未来,直播间甚至是新闻报道现场,都会出现虚拟VR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的身影。在高科技的助力下,用户能够通过智能终端实时链接到真实立体的新闻现场,实现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五)培养网络直播参与者的责任意识

要知道,在网络时代,还需要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不要做违背道德的事来谋取利益。互联网的便利在于天南海北通过把陌生人集合成一个群体,且很容易成为意见领袖。如果向用户传达错误的信息,不仅对媒介有不好的影响,还会让网络充满负面的舆论。因此,要成为网络播音员,就要树立责任感和道德观,报道深刻而含蓄的新闻。为网络直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需要通讯器自身报警的声音,还需要观众的努力,当发现广播信息不佳等情况时,观众必须坚决抵制。

(六)传播渠道升级融合新旧媒体

电视新闻直播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仍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专业化的拍摄水准、演播室事件深度解读和权威专家的分析与评论仍是移动直播所不可比拟的。现场直播仍是电视新闻直播核心竞争力和优势所在。新媒体直播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形式在新媒体中的创新与延伸。新旧媒体关系在直播中不是对立的,传统媒体直播报道为新媒体直播报道提供了范本,新媒体直播打破了传统直播的界限,从固定节目、固定时段、固定渠道播出转型多角度、交互性、全景式地呈现。融媒体时代,语态灵活、观看便捷的移动终端直播应与传统新闻直播节目相互呼应,整合资源,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五、结语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激烈竞争,电视新闻直播应依托数字技术与新媒体平台,在新闻叙事表达和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突围,发挥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现场直播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Waves SoundGrid系统在广播电视现场直播中的应用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04
陕西眉县首届猕猴桃园现场直播分享会成功举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2017数博会“现场直播”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创业家(2015年5期)2015-02-27 07: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