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山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92)
期刊文献资源以其在学术性、创新性、时效性、规模性、规范性等方面,相较于其他类型文献资源所具有的综合性比较优势的性能特点,成为国防和军队知识基础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文献资源类型。针对目前国防军事行业中军事类期刊文献数据库品种欠缺、知识组织弱化的现状,将国家军用标准《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简称《军分法》)应用到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中,是破解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主席强军思想明确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指出要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1]。一流的军队建设需要一流的科技创新,而一流的科技创新必然离不开一流的知识服务保障。这是时代赋予军事知识服务工程的历史使命。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正是响应习近平主席号召,落实习近平主席指示的实际举措。
2019年11月27日,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加强以课程和教材为重点的教学体系建设,加强院校科研同教学的结合[2]。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应当贯彻这一指示精神,以学科专业为切入点,紧密围绕军队院校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积极做好知识服务保障工作。
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可分为公开类和内部涉密类。目前,公开文献市场上国防军事类的专属知识服务类数据库非常稀缺。偶见一些资讯类信息服务系统,学术类的专属服务系统几乎没有。部分国防和军队院校、科研单位自建了一些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但普遍存在知识组织学科专业化不系统、资源更新不及时、功能弱化单一、加工方式落后等问题[3]。为此,急需建设出内容贴切丰富、组织科学专业、功能智能强大、更新及时快捷的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从文献信息资源组织角度分析,目前的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2.1 使用《中图法》组织
鉴于《中国图书馆资料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国家标准的地位和其在军内外图书馆等文献机构广泛且长远的应用现状,许多军队单位图书资料管理部门对《中图法》都非常熟悉,普遍使用该法对馆藏纸质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标引和组织。《中图法》和各单位的业务管理系统、数字化加工系统、网络资源内容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都有着深度关联。所以在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中图法》被较多地运用到了资源的分类标引和导航组织中。但《中图法》军事类在军事文献资源组织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是先国别后学科的先组列类方式,导致了军事学科类目的分散,不适应军队单位按学科集中组织文献的需求;二是类目粗、数量少,不能很好地容纳海量军事文献的分类需求;三是军种、学科、国别、时间等分面属性混杂一起,不能很好地支撑军队用户从军种、国别或学科角度独立或灵活组配检索文献的现实需求。
1.2.2 使用自建分类体系组织
由于《中图法》在军事文献信息资源组织中的不适应性,一些军队单位的文献管理专门部门和专业人员结合本系统或本单位的实际需求,自行编制了一些分类法,用于各自纸质和网络资源(包括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分类组织建设中。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国防大学图书馆、总参情报所、总装信息中心、空军研究院等单位都有自建的分类法。这些自建分类体系在类表体量、覆盖领域、编制依据、标记符号都各不相同,各成体系,互不兼容,普遍缺乏情报语言学的专业性把控。因而在各自军事文献数据库的应用中存在学科范围狭窄、类目划分不科学、类目设置陈旧、分类组织功能过于简单、检全检准率不高、跨单位跨系统数据无法交换共享等情况。
1.2.3 无分类法体系组织
还有一些单位,由于缺少文献信息管理和情报语言学的专业人员,在军事期刊文献服务系统的建设中,仅仅通过网页分栏设置、出版社军事期刊资源的网页链接汇总、整刊文献的字顺排列等简单方式,对收集到的期刊资源进行无分类法体系的汇总整理,其服务质量和效果就更加有限了。
国家军用标准《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是我军主要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综合性分类检索语言工具,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该分类法于2005年研制成功并定为国家军用标准,2011年根据国防军事的发展变化及用户使用情况启动修订,2015年12月完成修订并发布新版国家军用标准[4]。2015年《军用分类主题映射表》也基本完成编制,采用概念集合映射原理和技术,实现了《军分法》和《军用主题词表》全面融合和一体化集成[5]。《军分法》的应用必将有效提高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的针对性、有效性、融入性和共建共享性。
国防是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国防军事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有着鲜明强政治性、高安全性、高风险性、强纪律性、强对抗性、高科技性等特点,国防军事学科也有着自己的学科体系。因而无论是通用学科分类法还是业余的自建分类体系都难以支撑国防军事行业文献信息组织和知识服务的需求。《军分法》是面向全军各类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图书馆、档案馆、情报资料部门、科研机构、编辑出版部门等),及全军各级机关和各种网络终端用户研制的,用于军事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利用的大型分类检索语言工具[6]。该法研制中充分考虑到了军事科学学科专业性、军队用户的特殊性和知识需求特色性等要求。其应用必将提升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为国防军事用户提供专业化知识服务保障的针对性。
知识服务是贯穿于文献资源、知识组织、系统平台、服务人员、用户对象的一个系统工程。情报检索语言是这个系统工程中极其关键的检索语言学工具。其编制的专业性直接影响到知识服务系统的检索效率。《军分法》作为一种分类检索语言,是以军事科学分类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保障、用户需求、科学发展和网络环境为依据,兼顾主题、职能等实际需要的[6]。经统计,《军分法》的类目设置能够全部覆盖涉及武器、装备、科技、工程、情报、环境等军队科研机构业务领域,也能够覆盖包括军事理论、指挥、政工、教育训练、后勤装备、武器技术等在内的军队院校学科专业。同时,多元划分技术应用充分揭示了军事主题概念的多面属性,分类主题一体化技术应用促进了《军分法》和《军用主题词表》的优势互补,双位数层累制编号技术应用为丰富庞杂的军事类目概念提供了宽裕有序的标记空间,军事学科/军种/国家地区分面组配技术的应用使得多维标引和多维检索成为可能[7]。因而,《军分法》的应用,必然能使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面向各系统各单位的学科专业及业务领域,满足全军各单位多样化需求,开展配套有效的知识服务。
目前,很多院校和科研院所已将《军分法》用于订购纸本图书的分类标引、检索查询和图书排架。一些单位尝试通过将现有数字文献资源的《中图法》军事类标引类号批量对应转化为《军分法》类号的方式,建立军事文献数字资源的《军分法》分类组织体系,但存在文献量小、转化率不高、转化不准等问题。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以《军分法》为基础,根据装备科技领域学科专业及业务特点,研制出了用于装备科技文献资源分类组织的《装备科技信息分类表》。应该说《军分法》在国防军队系统已经有了较好的应用基础。因而,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使用《军分法》进行系统分类组织,既遵循了军队单位既有的信息组织和用户使用习惯,又便于与现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高效管理,是融入国防军事知识管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的落地,军委机关、军队院校、军事科研机构、作战部队等各系统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优化和调动整合,隶属于原各大系统和单位的信息管理和知识服务保障工作也随之变动。新体制编制和作战编程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体系化的信息保障和知识服务。但全军知识组织管理和知识服务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烟囱林立的现象还较为突出。单从检索语言这一关键要素来看,目前全军尚未实现使用《军分法》对所有资源类型和全部军事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标引和组织。许多单位甚至没有启用《军分法》。因此,推广普及国家军用标准《军分法》,广泛开展共建共享活动和一体化知识服务,对于促进我军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的集约化建设和高效化运作意义重大。军事期刊文献资源在军事文献资源中比重很大,因此《军分法》在其中的应用正顺应了这一趋势。
3.1.1 标准化原则
为破解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知识服务现实问题,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应确立标准化建设原则。《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是国家军用标准,包含3个组成部分:《GJB 5402.1-2005第1部分:编制规则》《GJB 5402.2A-2015第2部分:分类表》《GJB 5402.3A-2015第3部分:分类表主题索引》。编制规则是统领,分类表是主体,分类表主题索引是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密切关联,互为支撑,不可或缺。需要指出的是,该分类法作为国家军用标准不仅具备编制的规范性,还具备执行的强制性。将《军分法》应用到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中,有利于该标准在全军的推广利用,有利于规范全军的分类工作理论和行为,有利于消除割裂,促进全军文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发挥一体化知识服务合力效应。
3.1.2 全面性原则
为破解现有期刊数据库品种不足、现有分类体系容量不够的问题,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应确立全面性应用原则。一是发挥《军分法》军事学科专业全和覆盖用户工作业务全的优势,以第2部分的全部学科专业类目和第3部分的全部军事主题概念作为数据库资源收录的依据,不仅要尽可能收集全军事及其相关学科的期刊整刊,更要注重收集散落在其他期刊中军事相关文章。二是将分类主表不区分层级,不做缩减,全系列用于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分类标引和分类导航,以满足海量期刊文献的分类组织需求。
3.1.3 专业化原则
为破解现有期刊数据库功能简单、列类不科学、检索效率不高的问题,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应确立专业化建设的原则。《军分法》作为我军一部面向网络资源开发的全新的分类组织情报检索语言,具有极强的军事专业性和情报语言专业性。应充分应用和发挥多元划分列类、分面组配体系等情报语言学创新技术成果,增强多属性文献主题概念的揭示能力,提高检索效率,满足用户灵活组配检索的个性化需求。
3.1.4 智能化原则
为破解专业人员缺乏、分类组织能力不足的困境,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应确立智能化建设原则。充分发挥《军分法》分类主题一体化特色创新技术成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面向海量军事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组织和运用,针对国防军事学科专业知识特点,定制开发自动标引、自动分类、知识挖掘、知识图谱、趋势分析等智能化系统,以降低用户单位数据库建设和维护的人力成本、专业技能成本,将该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系统打造为符合军队用户需求特点、方便易用高效的服务平台。
3.2.1 收录范围
为避免数据库资源收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依据《军分法》划定的军事学科和专业范围,精心遴选军事思想、战争战略、战役战术、军队指挥、军事训练、军队政工、国防武装力量建设、军事后勤、武器装备、国际军事、军事法、军事历史人物、军事环境、军事技术工程等军事学科领域的期刊资源。同时收集与各军事单位业务密切相关学科期刊资源,如基础科学、工程科技、社会科学、信息科技与管理科学等。
3.2.2 收录标准
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资源的收录应按照“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强军方略总要求,面向主体类型用户需求和面向用户行业知识需求,区分期刊的政治、军事、科技、管理四类属性,制定收录原则。
此外,军队院校、军事科研机构、军工集团企业等各类国防军事机构出版的期刊不论学科范围,应该全部收录。
从标引来看,《军分法》为独立编制的学科分类、军兵种分类、国别地区分类、时代分类分别赋予了不同标记符号。用字母双位数字混合符号标记学科类目,用“<>”“()”“=”分别标记军兵种、地区和时代类目。在构建军事期刊文献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时,可在元数据中分设字段独立标记;在用户检索界面,可提供独立的检索项。
从用户界面导航系统来看,构建起由学科导航、军兵种导航、国家地区导航和时代导航构成的四维导航系统,对军事期刊文献知识进行立体化的全面组织和展示。学科导航是从军事学科体系的维度揭示文献资源的树状分布,依据《军分法》主类表构建,通过学科导航可对各学科专业文献进行集中查阅,避免了《中图法》军事类组织下的分散。军兵种导航、国家地区导航和时代导航时依据《军分法》军兵种复分表、地区复分表和时代复分表,从三种不同维度构建的各自独立的导航系统。四个导航系统既可以实现各自独立导航,也可以和其他导航进行组配,实现多维度精准检索。
知识间的关系是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军分法》利用交叉列类、交替列类、多重列类、分组标注等列类技术,突破了传统分类法单一树状揭示知识关系的局限,还原了知识间网状关联的真实面貌。多重列类和分组标注是《军分法》针对多个标准划分类目后子目较多情况下实施的列类措施,对于子目关系复杂的采用多重列类标注,对于子目关系较为清晰的使用分组标注。在标引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赋予多属性文献主题多个类号;在导航时,应保留两种标注的原貌,便于用户区分理解。这样才能充分揭示期刊文献主题概念多重属性、多重隶属的特点,提高检准率和检全率。
分类主题一体化是现代情报检索语言的发展趋势,《军分法》在研制中实现了和《军用主题词表》的高度融合,类目名称尽可能采用《军用主题词表》主题词,或用主题词进行主题标注,或精选主题词建立扩展下位类目。《军用分类主题映射表》的成功编制,更是将《军用主题词表》中的所有主题词和《军分法》的类目进行了逐一关联。这些技术成果为期刊文献的自动化组织,即自动分词、自动分类标引、自动主题标引打下了厚实基础。利用“分类号-主题词”对应关系,可以实现各类目下文献的自动提取;利用“主题词-分类号”索引,再配以丰富的入口词和词间关系,可以实现文献的自动分类标引和自动主题标引。
开发智能化检索提示用词和扩展词汇检索插件,利用后台入口词表,帮助用户用同义词拓展检索;利用词间关系,智能提示用户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提供近义参考;利用中外对照词表,帮助用户实现中外期刊文献的自动联动检索;利用分类主题对应表,帮助用户实现分类主题双向自动关联检索。
发挥《军分法》丰富的类目关系和分类主题对应关系,利用知识图谱技术,从学科主题的角度对检索结果进行深度统计分析和聚类汇总,并以图形图像的直观效果予以揭示表达。并为用户调整检索策略提供更加具体和直观的的帮助。
《军分法》将作为权威分类标引工具广泛应用于全军各类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图书馆、档案馆、情报资料部门、科研机构、编辑出版部门等)以及全军各级机关和各种网络终端用户对军队信息工作的标准化产生重要影响[8]。《军分法》在军事文献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是一项系统知识工程,涉及到数据库开发、词表编制、语义分析、自动标引等技术,以及军事学、情报语言学、信息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对该应用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将会积极带动军事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整体水平,促进《军分法》的修订、发展和完善。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国防军事知识基础工程和知识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