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受疫情影响的采编工作一体化困境探析

2022-02-08 10:44:49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图书馆疫情资源

董 健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都是非常可怕的,疫情的暴发使得很多工作的开展都变得十分艰难。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在校学生不能及时返校,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到位,都为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进入2021年以来,疫情的影响逐步减弱,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传统的采编工作正在接受更大的挑战。因此,借助现行的人工智能和数字资源可能成为图书馆采编工作一体化的新出口,值得人们去进行探索,尽快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为读者更好地开展公共服务。

1 采编工作一体化的重要性

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采访、编目、资源典藏、流通、服务、系统保障等[1]。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采编工作是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任务,采编工作能否有效、高效开展,直接决定了图书馆能否正常运行,能否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众所周知,采编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常见的采编工作包括采访和编目,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做好各项图书的采购工作,合理有效地使用图书馆经费。采编工作肩负了图书馆的搜集信息、文献整理、编制目录包括像著录、粘贴条形码、打印书标、粘贴书标、盖章、移交各库等众多繁琐又极富细节的工作。采编工作是各大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后续工作:资源典藏、流通、服务、系统保障的基础服务项目。

高校图书馆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育、阅读、科研服务、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与公共图书馆相比,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①非营利性,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人群是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等等,因此,高校图书馆的主营业务就是为了给师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扩宽视野,增长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及生活技能。②信息的差别,高校图书馆提供较多的是以知识为核心的信息,所有的工作以提供知识为前提,如何帮助同学们实现知识增值,成了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目标。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图书馆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实现知识增长,意义重大。

2 采编工作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近些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各项工作也在积极地开展,但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打破了原有的发展节奏,对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疫情结束后重建自身的图书馆系统,保证图书馆可以正常运行,是图书馆系统及其管理人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中,在当下的后疫情时代,如何完善图书馆的采编业务,适应当下图书馆发展的前景变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图书馆采编工作中现存在的实性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

2.1 图书馆采编业务工作量大、压力大,流程不够合理

一般来说,图书馆的书籍流动从采编工作的开始到进入系统并与读者见面,都要进行复杂的采购和编目工作。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都要经过书目数据制作(著录、分类标引、主题标引等)和加工(埋磁针、贴书标、贴条形码、盖馆藏章等)[2]。目前,图书馆采编业务的流程设置不够合理,采购和编目工作的配合不够协调,无法实现以流程为中心开展系统的采编工作。采购的工作人员和进行编目的工作人员沟通交流不够完善,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量。在采编工作无法大规模由智能设备代替之前,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耗费极大的物力和人力。以高校图书馆为例,由于现在高校扩招成为主流趋势,学生对于图书馆的数目、类别及数量的要求都在同比扩张。因此,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每年的购书量都很大,甚至每年需要增加几万册到几十万册。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在短期之内爆发,对采编的工作人员及图书馆系统的管理员来说,都是一份很大的挑战。在后疫情时期,采编工作的难度依然很大,对于采编人员来说,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不可想象的。在疫情的初始阶段,多数高校都采取了不开学、不返校的措施,图书馆的工作运行进入停滞状态。进入2021年以来,疫情的影响逐渐消散,大规模的开学和返校为图书馆的运行注入了新能量,也为采编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沉重的负担。

2.2 图书馆采编业务无法很好地适应网络化的发展要求

现如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和电子图书已经是非常丰富了。因此,图书馆的采编业务也需要进一步地向数字资源的图书馆模式进行靠拢。各大高校图书馆的采编业务由初始阶段的采购和编目开始向电子图书和数字资源图书进行转型[3]。以高校图书馆为例,学生入学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账号,自己登录校内图书馆,在校内图书馆的平台上获取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型书籍或者是小说类书籍。无论是获取知识型书籍补充自己的知识,还是通过获取小说类书籍陶冶自己的情操,无不说明,当下电子书籍对于同学们来说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这无疑对公共图书馆的采编业务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新挑战,要求图书馆优化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人性化的阅读体验。

3 人工智能条件下为疫情下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提供新的可能

后疫情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应强化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应急服务机制,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专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挖掘利用新媒体创新服务等。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应当从图书馆采编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出发,通过优化采编业务流程、健全采编业务新模式、提高采编人员素质等方式优化图书馆采编业务,推动图书馆采编业务的转型发展[4]。

3.1 优化图书馆的采编业务流程

在图书馆的采编业务工作中,想要优化采编业务的流程,应该从采编的原则及用户的需求入手进行创新。从采编原则来谈:①应该以流程为中心,提高采编业务与图书馆其他业务的适应性,改善并且优化当前工作的不足,提高采编工作的科学性。②采编业务和图书馆后续的流通以及审阅工作进行协调发展,避免冗余的工作节奏。③要合理的善用智能科技,智能设备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地解放部分人力和物力,可以有效地减轻当前采编工作的压力。无论是采购文献信息的收集还是文献种类的编排及分类,都可以引入智能设备进行高效的机械化的运作,既高效,也可以降低由于人工工作所带来的错误率。

3.2 健全采编业务新模式

图书馆采编业务的旧模式,主要还是依赖采编业务的社会化,即常说的外包业务,如此可以减轻采编人员的压力和降低采编业务的难度。就目前而言,采编业务旧的模式发展无法满足更多读者人群的需求,在效率上也无法完全跟上读者的脚步。因此,当前的图书馆可以开展新模式下的图书馆业务流程:①以新型智能技术驱动再造。在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可以大规模的引入当下最流行的科学技术,例如:人脸识别技术、机器人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等等。新技术的引进为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注入新活力,开启采编业务新科技模式。②针对新的图书馆平台重新开始资源的重塑和数据的管理。新平台不仅对纸质资源、数字资源、电子资源实现了一体化管理,也让采访、编目流程更为智能化。③适应新的用户诉求,开展智慧化服务。采编业务利用新型的科技模式,和用户需求相匹配,贯彻执行采编业务新模式。

3.3 提高图书馆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

①图书馆应当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对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不断提升图书馆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图书馆采编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5]。②应当通过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图书馆专业人才、计算机人才等,不断优化图书馆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升图书馆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③应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文明创建等方式培养采编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采编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等。

4 结束语

在图书馆的相关业务中,图书馆的采编业务处于一个基础且极其重要的位置。为此,加持智能设备的时代红利,为图书馆的采编业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可以有效改善现行图书馆采编业务的困境。

猜你喜欢
图书馆疫情资源
战疫情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抗疫情 显担当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疫情中的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05:58:52
资源回收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飞跃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