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世闯 杨雅琪
(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八佰》是2020年8月21日由管虎执导、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影片,影片的故事原型取材于淞沪会战,讲述了中国守军第88师下属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命负责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因而率领一营士兵在上海固守四行仓库、奋勇抗敌、阻击日本军队的故事,弘扬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正确对待历史,需要实事求是、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历史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优秀的题材选取是一部电影成功的前提,电影《八佰》以淞沪会战中的一个真实历史故事为原型,描述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真实故事。
电影从一开始的散兵视角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及作为普通个体想要生存下去的欲望,最后“八佰”勇士为了责任和使命,团结一致,拼死冲锋,从细节之处表现了中国人从一开始的恐惧到后来的团结对外的战争态度,哪怕只有一个人还活着,就要把胜利的精神传承下去。虽然这场战争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国民革命军88师452人的牺牲可能只是一场政治博弈中的“棋子”,但这一段历史不会磨灭,战争中体现出的中国人民顽强抗战的精神也不会消失。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中国抗战史中的一个片段,但却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殊死抵抗的抗战精神。首先,军队在明知旗帜升起后将面临日本军队更猛烈攻击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宣示主权,让对岸的民众、让上空的各国观察员、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守精神。其次,电影通过一个个具体人物的表现,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气节和大义,如苏州河南岸的中国人从一开始的漠不关心、歌舞升平,到后来的赴死传送电话线、默默捐钱捐物等。再次,电影通过真实的历史故事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展示了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展示了视死如归、百折不挠的信念。
历史不容磨灭,也不容忘却,如今,我辈的幸福与安宁是无数抗日战士用自身宝贵的生命换来的,他们“抛家弃子”,只为中华民族免受日本军队的欺凌[1]。电影《八佰》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最大特点在于从多个视角、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剖析战争,通过对一个个具体人物的生动刻画,让战斗中的真实场面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当国民革命军的特派员到来时,人们明白了这场战争其实可能只是国民革命军高层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开展的一场“表演”,他们400多人做的是70多万人的军队都没有做成的事,20万国民革命军面对2万日本军队分崩离析、迅速撤退,只留下452人去坚守,去争取谈判的机会[1]。电影《八佰》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了民众的弱小与无奈、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以及各国的偏私[2],同时战争也让人们懂得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保障民众的安稳。
历史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新时代青年要知耻后勇,敢于直面历史教训,坚定勇往直前的信心,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态度。
电影《八佰》的叙事主题,主要依赖空间叙事完成。“四行仓库”和苏州河南岸的“英租界”,这以苏州河为界的两个空间存在明显差异,二者发生交集的情况下透露出一根同源的家国情怀。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这个特定的空间不只是一个地理位置上的空间,更是承载了八百壮士乃至整个民族脊梁的文化空间,活动于其中的将士来自天南地北,深藏着导演的暗示;苏州河南岸的英法租界,各行各业的民间角色在繁荣之下卖力地生活着,与对岸的萧条破败形成了对立空间面,两个冲突的意义单元被一条河隔开,最终南岸与北岸同仇敌忾,组成了一幕举国抗战到底的缩影。可见,并行的两个意义单元在统一的电影文本和数次情感冲击下发生交集且合并为一条线,将以时间向度的“历时性”叙述转化为以空间向度的“共时性”叙述[3]。
从戏剧空间的建构方面来看,并置空间能够打破舞台的中心意义。本部影片传统意义上的舞台中心是南北岸的“四行仓库”,同时也是战争电影中的焦点所在,是影片的对抗空间。但“英法租界”与“四行仓库”这两个对抗空间并置是《八佰》区别于其他战争片的专属特点,空间并置的结果不仅打破了对抗空间的中心意义,而且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观影感。如果说“四行仓库”中的无畏壮举和部队过桥是影片的高潮点爆发的空间,那么真正使观众达到”共情”极致的催化剂,则被导演留在了河对岸的“英租界”[4]。
电影中这种明知不敌而亮剑的审美取向在其他电影文本中并不稀缺,导演以战场的投射突出苏州河对岸的反应。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和情感,是导演想要表达的重点,也是导演想要引起观众共鸣的杀手锏,目的是将观众代入到南岸空间中,使其成为目睹抗日战士为护我国山河而慷慨赴死的内心激荡的民众。两个空间的并置不仅架构了战场焦点,同时也实现了精神“共时性”在空间的展开,叙事纳入了空间自身的逻辑中[4]。而苏州河对岸人民的情绪也影响着电影的情绪,电影观众和苏州河对岸的观众一样,从第三人称的角色变成了第一人称,引发电影观众产生了共情。
空间并置也重新定义了电影院,设置了一个值得让观众主动思考的定位,使观众突破了只是一个“观看者”的限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导演管虎不仅仅是要做一部中国战争片,更是要做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反类型化战争叙事的影片[5]。
与个人英雄主义电影不同的是《八佰》没有主角,但人人都可以是主角,传统影片的主角光环被淡化,不同的人物代表着不同的故事线,每一个小人物单独提取出来都可以汇集成一部新的个人小传,同时强调了小人物的悲剧性意味。而不同的社会阶层面对生死的性格也不一样,在战争中的改变也不一样,且未经预料的、突然降临的死亡突显出战争环境下生命没有保障且充斥不确定性。
首先是正规军的勇猛与不畏牺牲,他们有着军人的天职,即使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也毫不畏惧,导演在塑造正规军这一类人物时,也对其进行了润色,铁骨铮铮的汉子在面对死亡时不怯懦,但当战友在身边一个一个倒下时,他们却无法做到坦然面对,仇恨占据了主导地位以致于做出错误的事情。他们同样也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中国抗日军人。
其次是保卫队的“散兵游勇”,农时面朝黄土背朝天,战时扛起长枪保家园,平凡的生活被打破,唯有挺起胸膛进行抗争,“端午”恨不得化身“常山赵子龙”以一人之力挡住日寇铁蹄,在极端的环境下,他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蜕变,他也曾想过逃至对岸见一见那传说中的大上海,但被别人称为英雄的时候,他毅然决然选择返回那个“修罗战场”。“老算盘”和“老铁”是两个贪生怕死的角色,保安队的帐房先生“老算盘”不断地想逃跑,胆小是他的本性;而“老铁”为了救人,挨了一枪被打断了鼻子,他虽然不敢持枪杀人,但他敢救人,两个人虽然都很胆小,但他们在被救的人心中是英雄。
再次是苏州河对岸的各类社会角色,由事不关己到感同身受,如爱国人士何香凝的凝重愤怒、淡江大学教授的义愤填膺、记者方兴文由出卖情报到誓死跟随国民革命军等。此外,还有戏班人员的唱作念打、混乱中偷包子的路人、大学生的理想化参军、送葬队伍的唢呐声、贫民救济团的呐喊等。其中,“刀子”重情重义,懂得大是大非,处于社会底层的他在家国和自己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家国大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极力为“八百壮士”提供了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工具。
“八佰”的“佰”是大写的“佰”,是有个体生命温度的人,而不是冰冷的数字,“佰”字比“白”多了一个单人旁,意味着大写的“人”的站立。“贪生怕死”的“老算盘”,是众生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角色,但体现出了真实的人性。他们只是一群时代错置的鲜活个体,对个体生命的敬畏是对历史的最大尊重,影片突显了小人物的命运悲剧,契合全球化时代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更具体来说是导演的个性化观念使然,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八佰》的战争场面最大程度上被显现出来,枪炮轰鸣、子弹横飞,部分血腥画面能通过层层审核,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电影发展的理性与开放。其中,被子弹击穿的血肉炸裂冲击着观众的视觉,受伤后的嚎叫刺痛着观众的听觉,真实的战争场面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在道具细节方面,为增强真实性,导演选用了中国军队使用的苏罗通高射炮、仿德式手榴弹等;在特殊道具方面,导演选择设定了外国记者乘坐的飞艇和打桩机的形态;此外,全中国早已不生产且剩下不到两百颗的照明弹,以每颗二万块钱的价格被剧组用以军队撤退环节[6]。基于此,《八佰》剧组在缺少类似拍摄经验的情况下依然营造出了真实的严峻氛围。
新时期,中国电影受众群体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年龄层面可以看出,“90后”观众占据一半以上,许多青年受众并未经历过战火硝烟的革命年代,而未来电影受众无疑会更加年轻化。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受众对影片创新性、创意性的要求也更高,基于此,新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必须与时俱进,契合受众需求,导演也应认真思考,及时创新电影的叙事方法,满足受众需求。电影《八佰》的叙事艺术手法实现了重大突破,改变了以往主旋律电影的宏大、史诗般的叙事习惯,嵌入了多方面视角,使影片叙事更加贴近平民感受,塑造出了许多更真实的“小人物”,实现了题材上的与时俱进,从而受到了广大青年观众的喜爱。
在当代电影评价方面,有关部门应不断优化市场的调节机制,完善电影档期的风险分析机制,协调好影片的上档时间,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最终通过一系列措施构建起具有新时期中国电影市场特征的电影评价体系。同时可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外优秀的电影评价机制,从中国艺术传统机制角度出发,引导中国电影受众群体建立健康的电影欣赏观和电影价值观,以遏制不良观影文化的传播。另外,在评价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我国主旋律电影对于国外主流电影的制作理念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能够坚定本国政治立场,不断为党和国家发声,为人民发声。
国家以民族为基础,民族以国家为存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应共存于每个个体的观念和意识中,并有机地统一起来。首先,主旋律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主旋律电影要主动承担起跨文化媒介的重要责任,利用“讲好中国故事”的软文化形式,将能够反映新时期民众价值理念和文化立场的元素融入影片内容中,构建可视化的国家形象。其次,为讲好中国故事,主旋律电影要深耕中华文化,把握中国精神内核,输出我国主旋律电影的价值观,增强广大民众的认同感。再次,主旋律电影构建国家形象时应将国际化发展理念融入影片作品中,进一步把握国家国家化话语表达的主动权。例如,影片《流浪地球》中提出的中国方案受到世界各国的采纳,很好地展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大国职责,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
中国电影产业中,主旋律电影的叙事主体需要更深层次地进行挖掘,商业化的同时也需要尊重历史事实,明确电影工作的政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主旋律电影所代表的是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第一要义,也是构筑大国形象的一种表达路径。因此,主旋律电影需要主动承担新时代使命,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纲领。另外,主旋律电影在还原事件真相的同时也应引领观众进行不同层面的思考,不但要引发广大人民的爱国情怀,还要唤起人民居安思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