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承相,李买连,杜 锦
(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战略对乡村产业聚集化发展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采取了系列举措,则必然对我国的农村产业空间分布的离散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很大的影响力[1]。
当前,乡村产业形成的自然因素、人文社会因素、产业经济因素和市场竞争因素是乡村产业离散化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其中,我国乡村产业空间发展分布格局的大方向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客观方面的因素控制与影响。这是因为农村的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水源丰富、地势平坦、植被、天气、土地等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区域,但由于山地沟壑纵横交错,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离散空间分布特点突出。同时,水源因素影响着乡村产业发展离散的空间分布。由于乡村生产生活用水的充足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是聚落选址的重要依据,所以乡村产业发展集聚与离散空间分布通常沿河流体系选址,主要因素是河流在缓冲地段的聚集的密度高,规模大。除了山谷地势平缓等地貌的优势,高密度聚落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就是生产生活用水的便利性。此外,气候与土壤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离散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不同的气候过渡地带决定不同的平均降水量与日照、温差、湿度等分布状态,进而决定区域内不同的动植物及农产品、工业品等特色产业生产结构体系。不同的土壤类型与土壤肥力决定本地区适合种植何种特色的经济作物,而人文社会因素对乡村产业发展离散空间分布的演变具有推动作用。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生产结构方面的调整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促进了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集聚和在空间分布离散化的演变。然而,农业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乡村产业发展离散空间分布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这是由于农民习惯性地靠近自己的耕地来源,则很容易造成农村产业在一定空间的慢慢蔓延。另外,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肯定会需要更多的住房,房屋的建设将导致工业空间向相对平坦的地区扩散[2]。
所以,农村产业与城市群和高密度区域结构有着显然的区别,其更多地表现为离散性分布的区域结构,而农村的人口结构相对离散性突出了乡村产业市场在空间上的分布需求。实际上,由于乡村可耕种土地是分散的、不可移动的,则形成了乡村离散型人口自然分布结构与产业经济分布地域的离散结构。同时,乡村自然村落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人口密度大多不到城市的5%,造成很多乡村居民与产业远离市场中心,乡村产业经营活动相对于城市而言呈现分布零散状态。因此,伴随着我国农业人口数量的缓慢增长,引起了农村产业在空间上分布的离散性。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必然导致乡村产业市场细分日益离散化。可见,自然客观因素、人文社会因素、产业经济因素、乡村产业竞争因素都对乡村产业发展离散性空间分布有着重要影响,由此体现出乡村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特点突出,即,城市附近乡村相对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偏离城市较远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这是因为各个城市的经济基础、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上,具体呈现为劳动工具现代化水平、人力资本素质与流动、资金回报与风险、技术创新与效用等差异。所以,乡村产业发展离散性空间分布问题反映出发达区域经济与周边乡村产业呈现空间正相关影响关系,这种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多归因于规模经济带动效应。
国内外学者对乡村产业发展与防返贫战略政策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其中围绕乡村离散性产业发展与防返贫战略政策优化整合思路研究较为突出,但国内外基于乡村产业离散性和产业集聚政策和优化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是在产业集聚理论框架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探讨。
如国外学者Marshall 在《经济地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就外部规模经济视角认为企业利用地理优势获得规模经济效益。Weber 在《工业区位理论,第一步区位的纯粹理论》(1909)一书中提出“工业区位理论”,他认为产业集聚源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带来的经济收益。Coase(1937)[3]中提出交易费用理论,他认为把生产要素纳入企业内可使产业集聚不仅能降低市场交易费用,而且能避免纵向一体化成本过高。Krugman(1991)[4]就经济地理视角认为向心力和离心力对经济行为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还是扩散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Porter(1998)[5]就竞争比较优势视角认为产业集群通过提高区域成员企业或产业生产率、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提升集群竞争力。而国内学者金祥荣和朱希伟(2002)[6]研究认为产业特定性要素在特定区域集聚具有历史偶然性,一旦形成则难以扩散,直到离心力增大到足够抵消向心力的程度,产业集聚才能最终达到均衡。钟庭军和张晔(2005)[7]研究发现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产业集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利用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理论分析离散空间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与基本规律,系统阐释经济形成逻辑与产业发展范式。鲍伶俐(2010)[8]认为众多企业为降低空间性交易成本而作出的离散性选择有利于推动产业组织形式及其空间形态扩散演变的动力。李贺颖和王艳慧(2014)[9]研究认为区居民点的离散度从城关镇到外围呈离散分布状态,通过降低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离散度,提升乡村产业扶贫开发成效。庞琛(2017)[10]就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离散化表象的形成机理,构建了产业区位选择的企业空间离散化现象的模式、动力、效应三维理论分析框架。何云庵和阳斌(2018)[11]从下乡资本与流转农地的“非离散性”衔接关系角度,探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积极打造具有营利空间的产业项目,不断优化产业政策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完善农地流转相关配套政策,以促进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实现。何秉卓(2020)[12]对空间离散与业务离散对保险产业经营拓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认为产业保险发展往往以经济发达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周边地区拓展,产业的空间离散、业务离散与经营离散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上可知,产业离散与产业集聚作为产业经济的基本生存形态,不仅表面上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发展规律,而且本质具有截然不同的内在决定机理。产业离散性通常是指区域产业生产经营场所与生产经营各要素购销行为远离城市中心大市场的空间分布状况与发展趋势,而乡村市场要素的离散是相对于城市要素市场趋于集中的现状与趋势而言的,主要体现在产品销售市场地理空间的分布离散、产品生产场所地理空间的分布离散、产品生产劳动力供给来源地理空间的分布离散、产品生产设备供给与维护服务地理空间的分布离散、产品生产原材料供给来源地理空间的分布离散、纵向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关系地理空间的分布离散、横向相关产业间融合协调发展关系地理空间的分布离散、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创新协作关系地理空间的分布离散等,必然导致乡村产业经营主体的市场交易信息交流阻隔、交易机会错失、交易费用增加和产品创新迟钝等问题。因此,乡村产业则难以横向在产业竞争中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纵向产业关联合作中取得较高的市场话语权,每个乡村企业都只能在纵横产业竞争中居于边缘辅助地位。因此,乡村产业只有将其科学有效融入并服务于整个市场体系,才能找到自身在市场严峻竞争中的生存机会与发展空间,其恰是乡村产业离散性基本特征的表现。
由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不明显,其不能有效融入周围城市辐射带动机制,经济活力难以有效提升,则导致乡村产业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乡村产业区域发展缺乏科学有效、协调一致的产业发展规划。因此,当前乡村产业离散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乡村产业整体门类少,生产效率不高。乡村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或经营条件较差,不仅体现在资源相对城市稀缺,而且也表现为产业发展的水电气供给、道路交通、网络通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条件的稳定性脆弱,产品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产销对接机制难以有效连接,物流经营成本高。这是导致乡村产业门类、种类相对城镇产业门类明显偏少,新兴附加值产业门类更少的直接原因,此外,很多乡村仍然沿用传统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导致农村产业在生产效率方面偏低,从而无法满足我国农民逐步增长的物质上的需求[13]。因此,乡村离散型地域结构损耗了乡村产业配置效率,不仅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能力,也显著增加了乡村产业防返贫的难度。
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农户收入不稳定。在农村常态化的工作中,我国农业的结构标准和农产品在生产环节和品种结构方面产生了脱节,从而引起了我国农业在当今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了我国劳动生产率普遍处于低水平。一般情况而言,我国农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农副产业的发展,但如果在技能、资金和劳动力都不足的情况下,那么劳动生产率就会与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则容易出现“寅吃卯粮”的场面[14]。另外,由于价格的波动、销售时间不对称和储存运输成本过高等问题,使得小农户在生产、管理、经营等模式中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不一,从而导致信息内容错落不齐较为明显,则影响了农民的固定收入,有可能出现再次返贫现象[15]。因此,乡村产业离散意味着乡村产业处于多风险、不稳定状态,乡村市场产业离散化格局必然导致经济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产业投资风险升高、投资收益走低。
三是,乡村产业存在层次低、链条短和不稳定问题。在我国农村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因为农村缺少设备设施,另外现代化理念的意识也不强,导致了我国在乡村产业的发展道路上,大部分处于分散和粗放模式,因而产业水平往往处于较低阶段,产业向上向下纵向拓展和向相关类别产业横向平行发展的链条较短。此外,在乡村生产中,多采用单一的生产方式,如果产业链没有实现,就很难延伸产业链,也达不到产业整合,这样一来,农村产业处于一个相对低的融合水平,达不到足够的农村价值功能的开发,从而农企的利益联系得不到体现。
四是,乡村特色产业弱、品牌产业缺、可持续性差。由于环境污染导致乡村的生活生产欠佳,其不仅对乡村生产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不利,而且也损害乡村居民健康。虽然在我国各地乡村的特色产业对乡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但从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来看,乡村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小、规模小、效益低等问题明显。从全国乡村范围来看,乡村的品牌产业数量较少,正是因为乡村产业生产规模小和效率低,导致其缺乏品牌产品以及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的存在,并使得乡村产品更难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由此可见,乡村产业离散化不利于有效统筹利用乡村产业市场各项资产要素,极大程度上造成了乡村土地等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损害产业市场化发展。此外,乡村离散性产业分布零散,尚未形成紧密联系、强大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虽然在乡村地区也存在零星散布的集群,但其主要依赖区外要素推动形成,而不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同时,乡村离散性产业的产业链体系缺损,未形成产业自身良性发展的互动运行机制。而这种产业链缺损现象,无法通过上下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外溢机制来促进区内产业关联群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当前乡村产业空间分布离散导致的产业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竞争力不足和产业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上。
所谓离散是指不同的元素聚合在一起,在给定测度基础上相互分立。离散与集聚是相互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离散是绝对的,集聚是相对的[16]。而产业区位的选择和转移是产业空间离散化的宏观表现,微观产业的不同分工环节在空间上呈现出分工环节离散化的形态。实际上,产业的跨区域发展是不同分工环节在空间上的离散,是不同技术含量或盈利空间的分工环节在不同空间的集聚。边缘地区产业通过承接来自于中心地区的部分生产环节,通过接纳产品制造的不同价值段,加强与中心地区的合作与互动,参与到产品生产体系中,从而推进地区产业结构的整合过程。产业集聚则体现在产业关联,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能够利用不同功能环节间沿产业链的合作与沟通,实现各自地域间的产业互动,而这种互动和联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理邻近。可见,在空间上不同的产业分工环节也有各自的集聚地。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对成熟的情形下,当上述离散与集聚的行为成为一种趋势后,地域间产业分工逐渐形成,产业主导下的地域间互动,使得区域经济一体化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实际上,产业空间离散化是空间特征的一类,是产业区位而产生的一种决策。而跨区域发展所着重考虑的是产业发展的行为与其处于的空间战略,只要产业发展能够达到一定的层次,能够积累到一定的水平,将会遇到市场与要素的阻碍,例如会出现运输成本、生产成本高等相关的问题,这样一来导致我国农村产业不会局限于现有的地域发展,可能会采用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乡村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是在乡村特定区域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提升介于产业集群竞争力和产业集群竞争力之间的区域整体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个以各种资产要素以及产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为基础,增强环境作用,规避风险,从而提高产业整体绩效,进而提高产业竞争力[17],而产业集群竞争力主要受因素、结构和能力的影响。就因素而言,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市场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以及生产要素相互关联因素的相互作用,各因素的质量水平决定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此外,产业集聚是和基础设施建设、采购环境、生产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相关联的结构,其是相互依存和利他行为的合作竞争关系的复杂网络体系,其网络密度、凝聚力、集中化、质量及其差异化程度等共同构成聚集产业的竞争性。另外,与此有关的产业聚集带来了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就是集群内企业在企业集聚这种特定的组织环境中,能够快速向客户提供超过其竞争对手的价值,更多地表现在集群内部独特的氛围、创新文化及密集的区域网络关系之中。企业集聚化竞争优势的微观形成机制:产业聚集效应源于区域企业的产业关联性与业务关联性所形成的协同效应机制。
一般情况下,集聚区内产业以其较强的横向关联或产业链关联,通过集群将潜在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体现的集群竞争优势:一是市场关联上的潜在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中市场关联的市场研究、销售广告、销售行为以及交货付款等形式可能带来的竞争优势来源,如:议价能力优势、交易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等。二是技术关联上的潜在竞争优势。关键的作用在于影响到技术的开发成本或者独创性,生产技术关联主要是针对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共享各项资源的连续性,对整个价值链技术开发活动的共享起着贯穿作用。三是生产关联上的潜在竞争优势。生产关联则是对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持续性共享,主要涉及一些上游价值活动的相关资源共享: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的后勤保障条件,以及核心生产环节会出现的相应的竞争优势,如基础零部件生产、装置和检验及维护维修的环境共享。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对乡村社会和乡村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伴随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我国农村产业离散性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乡村产业空间分布的急剧扩散。所谓产业集聚是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不断流入和聚集的过程,是一个区域内不同产业适应本地化的动态配置过程。但集聚效应并不是线性地促进经济增长,当产业集聚度达到一定效应临界值时,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会减弱[18]。实际上,过度通过行政政策等手段来推动产业集聚会造成欠发达区域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地方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工具引导产业结构转变,可以促进这些地区部分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但分散的产业分布结构不仅使人为的产业集聚难以平衡经济增长差距,反而还会在地区间扩大经济增长的相对差距[19]。此外,政策偏向的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区域增长效应,但当产业结构适宜度低于某一门槛时,推进产业集聚不能促进经济增长。
所以,政府推进产业集聚应重点考虑当地产业结构和要素禀赋基础,无差别的产业政策设计对本地经济增长并不是最优的。这是因为片面的政策性产业集聚会导致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过度偏离区域资源禀赋,扭曲资源配置和产业链的整合,使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低于潜在最优水平。此外,短期的产业规模收益易导致产业成本上升,不利于降低产业与本地禀赋耦合。可见,产业集聚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若政府对产业政策不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则不利于建立优势产业的政策,并导致其可能面临竞争力下降,同时,也不利于与其相关的其他部门的产业发展。因此,政府要以科学的比较优势概念,充分认知区域禀赋的比较优势潜力,分析定位产业链转移与当地产业对接的可能性,在各地区形成差异化、专业化的产业定位分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地域特色的产业链新生态体系,为乡村产业重新集聚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此外,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越强,地方政府产业竞争越激烈,开发区政策对产业空间集聚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地方区域市场行政分割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管制手段,出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来限制本地以外的投资,以减少外地资源和企业的流入,以及本地资源和企业的流出,从而导致产品和要素市场失去活力的垄断性现象。市场人为分割使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流动受到阻碍,不仅很容易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区域间合作与竞争减少、资源闲置与产能供求关系失衡问题,还使得产业难以在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获得规模经济,产业内外部的交易成本走高。因此,地方政府以开发区为载体进行财政补贴、土地价格优惠以及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来招商引资,以吸引企业和资本向辖区内自由转移,进而导致产业及其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呈现分散化,以此谋求生产要素在空间的自由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在本区域的适度集中,进而有效发挥集聚经济效应,是实现中国乡村经济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20]。
乡村离散性产业相对城市集聚性产业具有明显的离散型地域结构缺陷,势必对乡村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当前针对现行乡村产业政策存在的产业特色提炼不当、产业政策目标不清、具体措施针对性差,产业政策与宏观政策、微观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协调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则有必要针对乡村产业离散集聚政策问题,提出乡村离散产业适度集聚政策的优化思路。
一方面,政府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选择差异性产业政策与功能普适性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从偏重限制竞争的产业政策逐步向以完全竞争的产业政策过渡,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来满足乡村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投融资体系,积极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投资方式多样、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的投融资体系,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选择特定产业决策的直接干预力度,强化产业政策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产业政策与创新竞争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和区域协作政策等相关政策之间的协调。第一,加强产业政策与创新竞争政策协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并在产业政策内容和实施方式上引入竞争机制,突出对竞争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要素、关键产品、关键技术的关注,从而加强产业政策在市场竞争力的助力作用。第二,加强产业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协调,财政税收政策、金融保险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完善应符合乡村产业中长期发展的特色需要,并为其发展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从而有效推动乡村产业的市场需求,保障乡村产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加强乡村产业政策与区域协作发展政策的协调,区域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差异、城乡产业一体化对产业政策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产业定位对各地区间的产业发展具有不同要求,则应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避免地区间过度重复建设。区域协调政策要充分考虑区域产业集聚与配套的产业链规律,主动融入更大的市场网络,推进有本地特色优势的产业集聚与链式发展。
总而言之,离散是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农民生产方式的离散性,农民居住方式的离散性和农村社会文化的离散性。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文化观念影响或侵蚀农村原有的文化根基,农业生产不再成为农村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随之建立的农业生产之上的文化也渐渐淡化。而乡村产业离散型特征体现在其地域分布结构上,主要根源于传统农业产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与土地依托型的经济生态,因此,应结合当地实际灵活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对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乡村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