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

2022-02-08 23:26张光明奚雪松
华声文萃 2022年1期
关键词:浙东山水诗朝圣

张光明 奚雪松

2019年,浙江省提出“以诗(诗词曲赋)串文”“以路(水系古道)串带”分别绘就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浙东唐诗之路”可以理解为一条以中国唐诗为主题、唐代诗人的水陆交通行迹为纽带、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之下形成的特殊类型的诗歌文化线路。

山水文学和山水诗诞生地

自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开始,迁居于浙东一带的诸多士族文人,携魏晋遗风寄情于自然山水之中。到了唐代,文人墨客仰慕六朝文士文采风流,他们陶醉于浙东的山光水色,把细腻的笔触投向当地秀丽的山水、静谧的山林和悠闲的田野,从自然山水中体认万物齐一、师法自然的玄理。他们或寻仙、或修道、或归隐、或壮游,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歌以咏志。

浙东自然山水景观也因他们的歌咏而充满人文价值。中国的山水文学和山水诗很多就诞生在这里。451位唐代诗人相继到过浙东,留下了15000多首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使得浙东唐诗之路成为山水旅居之路、诗歌创作之路、思想传播之路和文化融合之路,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孟浩然《自洛之越》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杜甫《壮游》

于是,浙东山水诗也将情、景、意渐趋融为一体,为浙东山水注入灵性、魅力与精神内核,共同促成了中国山水诗画在此地的诞生和走向全面成熟。

佛道双修的朝圣之路

浙江东部的天台、剡中等地,自晋以来就成为宗教盛行之地。众多名士僧道隐居于此修行,佛寺道场众多、洞天福地密集。加上与玄学、儒学的多重交流,天台、剡中等地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的朝圣目的地。从唐人诗文所载来看,他们大多是步魏晋人士的足迹来此访胜探幽、寻仙访道、礼佛朝圣。孟浩然在《宿天台桐柏观》写道:

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日夕望三山,云濤空浩浩。

可见他入天台山就是向道士学习修炼长生术,消除仕途烦恼的。因此,浙东唐诗之路是山水情境中佛道双修与玄儒兼融的朝圣之路。

唐诗之路的核心之城绍兴

位于浙东的绍兴自古就是诗人钟爱的自然、人文圣地,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之城。

绍兴的鉴湖建于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是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唐代诗人来浙东,几乎都要来到这里并留下诗句。代表性诗人有孟浩然、贺知章、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几乎囊括了唐代的诗坛翘楚。杜甫的诗中就有:

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绍兴东湖是浙东运河早期山阴古水道的组成部分。元稹称其:

舟船通海峤,田种绕城隅。

白居易留下了:

堰限舟航路,堤通车马途。

绍兴被称为水城,李白诗中这样描写: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浙东唐诗之路上,从诗人的活动范围和诗歌创作的集中度看,鉴湖区域,即诗人们所称的“越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段。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猜你喜欢
浙东山水诗朝圣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新浙东报〉史料选编》编辑经过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腾讯公益:去西藏,完成一场没有尽头的朝圣
瞻谢公亭
朝圣
朝圣
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
千年龟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