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古人御寒之法

2022-02-07 23:20秋实
食品与健康 2022年1期

秋实

李白在《北风行》中写道:“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那么,在如此寒冷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御寒取暖的呢?

在物质匮乏的古代,面对酷寒漫长的冬天,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取暖工具与方法,以求生存,实在令人惊叹。原始社会初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以火取暖。后来,为了能随意挪动火堆,便把火放到了烧制好的陶器里,这种陶器叫炉或灶。晋人王嘉在《拾遗记》中记载:“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可见,我国在上古时期便发现了煤炭可以点燃,并用其生火取暖做饭。

秦汉时期,人们主要依靠“壁炉”和“火墙”取暖。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以取暖。东汉《西京赋》有载:“朝堂承东,温调延北”,说明当时已有“温室”。

汉代,皇帝冬天居住于暖殿,殿内可防寒保温:墙壁用花椒和泥土涂抹,壁面披挂锦绣,设有屏风与鸿羽帐,地上铺西域毛毯。汉代另有宫殿名为椒房殿。《汉宫仪》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这种以椒涂室的取暖方法,一直被后人效仿。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饮席戏赠同舍》说“椒缀新香和壁泥”,宋代王珪的《宫词》讲“香壁红泥透蜀椒”,这些诗句都提到了用“椒泥”涂墙取暖。

古人取暖大多使用木炭,相关的取暖设备有火盆、熏炉、手炉、足炉等。火盆是铜或铁制成的。熏炉则下部为盆,上部为罩,贵族家中一般使用铜质的,民间多用陶土和铁质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还把熏炉称为“别春炉”,诗曰:“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手炉则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内置炭火,炉外加罩,精巧玲珑,形状多样,甚至还可将其放在袖子里暖手,因此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清代诗人张劭曾作诗赞之:“松灰笼暖袖先知,银叶香飘篆一丝。顶伴梅花平出网,展环竹节卧生枝。不愁冻玉棋难捻,且喜元霜笔易持。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足炉比手炉大,用锡或铜制成。

此外还有“汤婆子”——装上热水,可以放到被窝里焐脚,与现代的热水袋相似。宋代黄庭坚诗中说的“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大文豪苏东坡还把“汤婆子”作为礼品送给好友杨君素:“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到了唐代,经济繁荣,皇宫用炭比百姓要讲究得多。《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唐玄宗李隆基取暖用的是西凉国进贡的“进口瑞炭”。此外,他还会带贵妃杨玉环,到临潼的骊山行宫里泡温泉取暖。

明朝时,无论是皇帝办公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還是皇帝、后妃们的居室寝宫,这些宫殿的墙均是空心的,殿内地砖下面砌有纵横相通的火道,直通殿外的地炉子。当点燃外面的地炉子时,热气会均匀地扩散到地面与墙壁的每个角落,整个殿堂里温暖如春。这样做不但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而且还没有烟灰污染,类似于今天的地采暖。

明清两代,皇宫里设有专门的薪炭供应机构——“惜薪司”。惜薪司将一种叫做“红罗炭”的优质木炭提供给皇族使用。这种“红罗炭”乌黑发亮,燃烧持久,无烟无味,不会污染室内的空气。清乾隆年间,宫内按份例供应木炭: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贵妃90斤,贵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孙10斤。地位不同,长幼尊卑有别,给予的温暖也就不同。喜欢附庸风雅的乾隆皇帝为此还曾写过一首《冬日偶成》来炫耀冬日皇宫里的温暖生活:“人苦冬日短,我爱冬夜长。皓月悬长空,朔风瓢碎霜。垂帘在氍毹(qú shū),红烛明涂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诗不觉冷,漏永夜未央。”

古代的冬天比现在更为寒冷和漫长,北方地区一年内大约有150余天十分寒冷,最冷时可达零下23℃。权贵能够在寒冷的长夜淡定地写诗、咏唱梅花之香,贫苦百姓却只能挣扎着撑到冬日过去。《卖炭翁》中写道:“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大多数情况下,贫寒人家只能用土炕烧柴取暖,条件稍好一点的人家则用泥制的盆盛装烧火做饭的“灶灰”取暖。还有不少人无家可归,只能“躲”进废弃的窑洞、庙宇中避寒,但还是无法避免“路有冻死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