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07 12:14:27唐茹李蓉王彩秀王辉
健康之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生活质量

唐茹 李蓉 王彩秀 王辉

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64例我科于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获得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家属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個性化护理;护理质量;生活质量

精神病学范围广,描述的是个体大脑功能异常状态下的各种表现。精神病按照新的诊断标准,可涉及儿童到老年各个人群,如神经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人格障碍、控制障碍、老年痴呆等。通常所说的精神病主要是指重型精神疾病。老年人是精神病的多发人群,老年人通常很孤独,心灵开始变得脆弱,长时间下去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引发精神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老年性精神病包括很多,如老年性精神分裂症、老年性偏执性精神病、老年性情感、老年性精神障碍、老年性焦虑症,老年性躯体形式障碍。一般来说,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而且在未婚、离婚、丧偶或无子女的老人中多见。目前,老年精神病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及局限性是影响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研究纳入64例我科于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中抑郁症11例,狂躁症5例,老年痴呆4例,精神分裂症12例;观察组中抑郁症10例,狂躁症6例,老年痴呆5例,精神分裂症11例。两组患者其他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确诊为精神病;患者女,年龄≥60岁。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度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肾衰竭等疾病;有肢体运动障碍;无依从性或完全无法进行交流。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生活基础护理、病房安全管理及常规心理护理等。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

(1)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依据患者情绪特征和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于存在一定暴力情绪的患者,护士需优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自我保护指导,使患者明确精神病所引发的暴力情绪会给自身及他人身心造成伤害,教会患者管理自身情绪,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2)针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护士给予用药监督护理。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能以患者意志为转移进行擅自减药或停止服药。如发现药物副作用难以忍受,可及时与医生沟通,改变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3)对情绪低落、抑郁症及严重焦虑的患者,需适当安排缓解焦虑情绪的集体活动,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如安排问答游戏、团队比赛等促进患者间交流的活动。在此过程中还需结合患者病情与患者体力,不可过量运动导致患者发生意外。

(4)调查并收集患者爱好,对患者进行定向护理,舒缓患者焦虑情绪,迎合患者想法,避免患者与他人或护理人员发生冲突。

(5)对老年痴呆或行为能力较低的患者,护士需安排有利于锻炼患者脑部神经的运动,如打麻将、打扑克等,还可指导患者做健身操,加强患者脑部的锻炼。护理过程中,护士需定期对患者进行激励护理,防止患者因情绪低落导致病情加重,鼓励患者通过积极的康复重获健康。

(6)针对饮食习惯不健康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要注意加强饮食管理,可以适当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一日三餐要以质软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吃带有骨刺的鱼肉等食品。如果患者存在有拒食的情况,就需要耐心的劝其进食,而食欲旺盛者也要给予适当限制,以便做到合理定量。另外,还要防止患者进食速度太快,以免产生误咽。

(7)对于缺乏家庭关爱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告知患者家属和朋友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促使其合群,督促他们与家属亲近。建议可引导患者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尽可能做手工或者家务,这样有助于锻炼技能,并能促使其症状得到改善。

1.4 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包括三项内容,分别为安全管理、病房管理及护理文书质量,总分均为100分,由护士长进行评估。(2)患者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包括生理机能、健康情况、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四项,每项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3)患者家属满意度:由护士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总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老年女性精神病与身体的功能密切相关。老年期抑郁还常常伴有明显的身体症状,如食欲显著下降,容易造成体重骤减,甚至出现脱水,有时还因此引起明显的全身性衰竭,最终导致死亡。老年精神病表现容易产生与脑组织退化相关联的症候群。一般有两种症候群:一是急性脑症候群,大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另外是慢性脑症候群,大多表现为痴呆状态。因此,对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应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1~3]。

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发作之后要进行生活技能训练,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要多多鼓励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吃饭时行为适宜,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自己安排时间等。这样有利于精神病治疗。如果精神病患者是由于强烈的精神创伤所引起,就应以解释性心理治疗,向患者分析并指出,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发病的精神刺激,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要重视精神病治疗方法的选择,家属可以分析一下患者的病情情况,适当地掌握一点医学知识,这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合理的治疗[4]。护理应以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兴趣为核心。因此,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容易在空闲无聊时往往容易陷入幻想或悲观绝望中,如果患者有兴趣的话,就能够缓解病情了。这是精神病治疗的一种方法。临床医生、护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急于治病而耽误了病情,这是精神病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重点问题,老年性精神病发作的护理应及时解除顾虑,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去战胜疾病,促使病情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对部分狂躁症患者,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家属必须做好防范工作。一方面要避免激惹患者,因躁狂患者具有强大的主观意识,因此,对此类患者需尽量满足他的相对合理的要求,避免发生暴力冲突。环境因素是影响狂躁症的重要因素,多数患者是在精神刺激的影响下诱发起病,如父母责骂或受惊,工作压力大、遭到领导批评以及与亲人争吵等。而刺激性生活事件可触发具备躁狂症患病倾向者的症状,并使其出现得更为明显。精神刺激是最为常见的躁狂症病根。因此,面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应从安抚患者情绪入手。尤其是针对进入更年期的女性狂躁症患者,日常情绪波动较大,护理过程中应加大对此类患者的情绪监控,条件允许需安排单独病房进行监护,避免与他人沟通时对其情绪造成刺激。在以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逐渐帮助其建立与他人正常沟通的理念,逐渐恢复患者社会功能。对于需要服药维持情绪稳定的患者,严格管理患者的药物使用,避免过量服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此外,对于此类患者应避免患者发生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的情况,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患者情绪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

实现个性化护理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家属是帮助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家属需要对精神病进行随时随地的看管和照顾,而且要尽可能用心体贴并关心患者,做好思想工作,严密观察发病诱因以及一些先兆性反应。同时需要藏好家里各种危险性物品,防止患者自伤或者伤及他人[5]。防止精神刺激也是改善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质量获得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女性精神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家属满意度,臨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CSNP精神病性障碍研究联盟全体成员,张天宏.中国精神病临床高危综合征早期识别和干预——CSNP精神病性障碍研究联盟专家共识(2020版)[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4):193-199.

[2] 张会,李雪.健康教育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中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2):33-36.

[3] 刘丽山.分析精神病患者睡眠障碍的诱发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63-65.

[4] 杨富平,郭巧莉.个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0,34(5):87-90.

[5] 刘东芳.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对社会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2):157-158.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生活质量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42:25
优质护理对手术室急诊患者生理应激状态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1:35:30
整脊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荣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29:34
风险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8:07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06:22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43:42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31:00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