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用药误区

2022-02-07 10:32:05赵欣
健康之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儿科成人用药

赵欣

儿童不同于成人,由于其身心发展不成熟,身体的免疫系统不够完善,一旦遇到病菌侵袭,很容易患病。在用药方面,儿童要比成人更谨慎。但據相关数据显示,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发生药物性耳聋,约有7000名儿童死亡。从中不难看出,儿科一旦用药不当,会对患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介绍儿童用药重要性,分析当前儿科用药的误区,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对儿童用药安全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儿童用药的重要性

儿童在遭遇疾病后,身体虽然能够实现自我抵抗,但这种能力并不健全,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相对有限的。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可以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儿童用药数量相对比较少的原因

依据相关研究和调查,国内的专业儿童用药数量并不多。而儿童用药短缺,会给儿童健康带来了巨大隐患,如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在上升,目前已超过70%;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出现药物性耳聋。综合来看,儿童用药数量短缺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专业领域内,儿童药品的研发成本接近成人药的2倍;而且研发风险大、价格难以补偿,导致相关机构和企业对儿童药品研发积极性不高。

其次,儿童用药本质上专用于儿童,新药研究对象不能是成人,这导致临床试验难度较大,因为绝大多数父母不愿意将孩子作为临床受试者。

儿科用药误区的概述

擅自用药

儿童与成人相比不只是个子小、体重轻,两者的本质区别则在于儿童机体许多脏器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对药品的适应性要求也更加苛刻。虽然大众的医学素养得到提升,但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诸多家长“过多的自信”,自认为能够做到合理用药。其实,如何正确用药是非常专业的行为,就算是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也需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结合患儿的身体实际情况,科学选用药物种类和剂量。如果家长擅自用药,不仅容易延误病情,还可能引发更多副作用,对患儿身体造成伤害。

使用成人药物

儿童用药目前出现普遍“成人化”现象,即只能在成人剂型的基础上减轻分量服用。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全国15家大型儿童医疗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药品在儿科使用时没有明确标注儿童的用法和用量。目前,国内各个行业都实现了精细化发展,医药行业亦是如此,出现了诸多的儿童专用药物。但是,部分家长对于儿童药物的认知不足,认为所谓的儿童药物就是成人药物减半,因此在选用相关的药物上,并未真正实现儿童药物的选用。也就是说,很多家长错误认为 “如果大人的用药剂量是1片,那给儿童的剂量就是半片”。其实,儿童不是缩小版的成人,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不能随意服用成人药物,即使减少剂量也不行,否则易造成疗效不佳,甚至出现意外伤害。

中药西药胡乱结合

无论中药还是西药,主要目标都是为了治愈疾病。这种契合性下,部分中药西药结合使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同时,所谓的中西药结合并不是随心所欲。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而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如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轻则造成白细胞减少,重则造成胃肠和肝肾功能的损伤。因此,在儿童用药选择上,除非遵医嘱,否则尽可能避免中西药结合使用。

溶于其他食物中

由于药物往往比较苦,使得患儿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比较低。由此,部分家长采取了将药物溶于其他食物中让孩子服用。事实上,部分药物并不适合与食物混合服用,比如牛奶、糖水等。这是因为牛奶、饮料、糖水等液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有的甚至会破坏药物的结构,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儿科用药基本准则

由于儿童的身体功能不健全,因此在用药上需要保持高度重视,既需要使得疾病得到有效治疗,还要避免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伤害。具体来说,儿科用药需遵守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专用药物

不要把儿童药和成人药混为一谈。现如今,诸多常用的感冒药物,例如消炎药、抗病毒药物都已经具有了儿童专用药物。因此,在实现对症下药的同时,还需尽可能使用儿童专用药物,避免成人药物药效过于直接,对儿童产生负面影响。

确诊后用药

儿童由于身体比较弱,患病后容易并发一些其他疾病,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家长不能依靠主观臆断随意用药,而是要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确诊,确保药物的对症,从而快速、有效治愈疾病。

避免胡乱用药

正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杨桢教授所说:“要正确理解感冒。感冒是孩子与环境建立关系的过程。这个世界是微生物的,我们侵入到它们的世界来,要和它们共存,就要经受它们的洗礼,承受它们的折磨。耐受折磨已经有了世代传承,基本上可以自然克服。” 现在许多家长宠溺孩子,有什么风吹草动就非常紧张,在缺乏足够的医学常识情况下胡乱用药,或“依葫芦画瓢”,照着此前医院某次开的药来;更有甚者,想当然以为加量或者混药效果更好。从中不难看出,杨教授强调的是,儿童患感冒等常见疾病,家长无须过于担心,不要在慌乱之中胡乱用药,而是前往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避免自行停药

部分家长在针对孩子的用药上保持着“是药三分毒”的理念,当症状稍有缓解,就有“停药”的想法。其实,这种做法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从本质角度上来说,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个过程,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真正痊愈,自行停药很有可能导致病情反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科用药是非常精细化的一个过程。但很多家长由于认知、理解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儿童用药方面有着较多的误区,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无论是专业医疗机构,还是家长,都需要高度重视儿科用药的精细化和合理化,使得儿童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儿科成人用药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7:16
儿科专栏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成人不自在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50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4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06
圆梦儿科大联合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2
Un rite de pa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