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悦,姚文山,李卓,闵连秋
(1.锦州医科大学盘锦市中心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2.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医疗护理分院,辽宁 盘锦 124000;3.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锦州 121000)
脑梗死(C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疾病[1-2]。CI的防治迫在眉睫。炎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对CI的风险程度分级的评估、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是一种新型炎症标志物,既提示体内炎症反应的增强,也反映体内凝血功能的亢进[4]。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是一种反应外周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重要指标,体现了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程度[5]。有研究证实,RDW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等炎症指标相似,亦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标志物,可以反映人体内的炎症状态[6]。本研究拟探讨PLR和RDW与CI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盘锦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发病72 h内的CI患者为研究组,诊断符合CI诊断标准[8],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年龄在18~80岁;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自愿者为对照组,年龄、性别,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情况与研究组相似。
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既往史包括是否有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房颤病病史、吸烟、饮酒史等。
(1)研究组入院24 h内、对照组空腹采血5 mL,EDTA抗凝,检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RDW,根据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计算PLR;空腹采血5 mL,3500 r/min 离心10 min。留取血清,检测血尿酸(uric acid,UA)、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相关生化指标;(2)比较两组间在PLR、RDW、TC、TG、UA、Cr、BUN、WBC、RBC、PLT和LY的差异情况;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轻型、(NIHSS≤3分)、中型(NIHSS 4-14分)、重型(NIHSS≥15分)3个亚组[9]。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均进行正态性检测,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偏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利用ROC 曲线评价PLR 和 RDW 对CI的诊断价值。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入组患者190例,其中轻型88例、中型60例、重型42例,男性114例,女性76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5.03±11.53)岁;对照组入组10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1.61±6.6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饮酒史和吸烟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组患者外周血RDW(14.31±2.06)%、PLR(169.00±31.37)%、TC(4.77±1.18)mmol/L、TG(1.71±0.98)mmol/L、ox-LDL(624.71±50.61)μg/L、hs-CRP(9.60±1.67)mg/L和UA(286.03±102.93)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5.92±2.11)mmol/L和LY(1.22±0.58)×109/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LDL-C、Cr、WBC、RBC和PL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一般资料与检测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各亚组患者的PLR水平如下,轻型为(137.58±18.45)%、中型为(152.92±20.53)%、重型为(176.21±2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14,P<0.001);RDW分别为(11.96±2.58)%、(12.83±3.44)%和(15.74±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28,P<0.001),见表2。
表2 研究组各亚组与PLR和RDW水平的比较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PLR与NIHSS呈正相关(r=0.604,P<0.001),RDW与NIHSS呈正相关(r=0.583,P<0.001),且CI患者RDW与PLR呈正相关(r=0.566,P<0.001),见表3~4和图1~3。
表3 研究组患者RDW和PLR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图1 研究组患者PLR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图2 研究组患者RDW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图3 研究组患者PLR与RDW相关性分析
表4 研究组PLR与RDW的相关性分析
PLR预测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 AUC=0.771,当最佳临界值为 0.465 时,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64.7%;RDW 的AUC=0.809,当最佳临界值为0.635时,敏感 度为83.2%,特异度为 79.8%;PLR与RDW联合预测CI的 AUC=0.955,临界值为 0.795 时,敏感度为85.8%,特异度为94.3%,见图4。
图4 PLR 和 RDW 对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CI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1-2]426-435,507-551,但目前仍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因此,寻找新的检测指标对预防CI的发生及评估其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本研究发现,CI患者外周血PLR水平显著升高,提示PLR可能参与了CI的发生、发展过程。脑局部血管闭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被破坏,微循环血管的变形能力降低,会使流经外周血的血小板被激活和破坏,相互聚集并粘附于血管壁,形成白色血栓,脑供血不足,导致CI发生。同时血小板可以增强凝血酶的活性,促进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发生,使人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加重CI缺血[10]。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CI发生后的炎症反应具有负向调控作用,在炎症后期起到主导作用,可以使炎症反应减轻和消退[11];淋巴细胞数量的减少亦是脑损伤的高危指标[12]。PLR是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因此,PLR可能参加了CI的发生发展过程。此外,本研究还发现,CI患者PLR与NIHSS呈正相关(r=0.604,P<0.05)。PLR水平随着NIHSS评分增加而增加,PLR水平越高,NIHSS评分越高,CI患者病情越严重,提示PLR水平可能反映CI病情的严重程度。PLR水平上升影响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研究发现[13],PLR水平越高,AS斑块稳定性下降,其脱落的几率大大提升,会导致CI患者的梗死面积扩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更重,CI患者病情更严重[14]。因此,推测PLR可能通过影响斑块的脱落来影响CI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本研究发现,同PLR一样,与健康人相比,CI患者外周血RDW显著升高。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15]。动脉粥样硬化是CI发生和发展的主要生理机制,而炎症贯穿于AS的整个进程。炎症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红细胞的正常生长成熟过程会受到干扰,导致红细胞尚未发育成熟即释放入血,外周血中红细胞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即RDW水平升高[17]。氧化应激反应也是影响RDW的机制。氧化应激反应是CI病程中导致神经功能缺损的重要病理环节,以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和细胞结构氧化性损害为主要特征。正常生理状态下,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处于相对平衡。当CI发生后,自由基产生明显增多,且清除功能相对下降,造成自由基在体内大量堆积。一方面,活化的自由基会对脑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另一方面,线粒体亦会被大量堆积的自由基所破坏,使其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导致能量生成障碍,加重脑缺血缺氧。氧化应激发生后,红细胞细胞膜被破坏,且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从而红细胞的寿命缩短和成熟率降低,导致RDW增加。对抗氧化应激反应,神经细胞损伤可以得到避免[17]。另外,RDW水平升高时,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会下降,导致大量的红细胞相互聚拢,使血液更加粘稠,导致CI发生[18]。但 RDW能否评估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尚存在争议[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的CI患者的RDW亦不相同,重型亚组最高、轻型亚组最低(P<0.05);经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CI患者RDW与NIH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583,P<0.05),支持Shahsavarinia等[21]的研究观点,与Lappegard 等[20]280-287的研究结论相悖。
本研究表明,PLR和RDW对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当PLR最佳临界值为 0.465 时,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64.7%;RDW的最佳临界值为0.635时,敏感度为83.2%,特异度为 79.8%;而PLR与RDW联合预测CI的临界值为0.795 时,敏感度为85.8%,特异度为94.3%,且RDW与PLR呈正相关。推测两者联合应用可能更好地预测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PLR和RDW在CI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记物。两种指标易于检测,经济成本低,便于推广,对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