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凤
(1.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 350002;2.国家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福建福州 350002)
蔬菜等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与重金属超标问题显著,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或重金属超标的蔬菜对人体危害很大,食用量过大时可导致中毒。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对蔬菜中农药和重金属有限量要求。
1.1.1 仪器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原子吸收光谱,电子轰击源(EI)、GC-MS工作站,液质联用仪(LC-MS),电喷雾离子源(ESI),涡旋混匀机/旋转蒸发仪、电子分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氮吹仪、食品粉碎机、离心机,固相萃取装置;超纯水制备系统;微波消解仪;恒温干燥箱(烘箱);离心管,鸡心瓶,锥形瓶,过滤头、无菌注射器、移液枪等。
1.1.2 试剂
硝酸、丙酮、正己烷、无水硫酸钠、超纯水、甲醇、乙腈、超纯水、甲醇、盐酸、乙、氯化钠、甲苯、氨水、异辛烷、二氯甲烷,各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标准物质、农药标准溶液等。
在福建各地市流通和种植环节随机采集蔬菜360批。涵盖超市、农贸市场、蔬菜基地、蔬菜摊、网上超市等线上线下多个环节。产品类型包括白菜、芹菜、韭菜、菠菜、辣椒、生姜、香蕉、苹果、橙等13个细类,苦瓜和菠菜各20批,其他各类蔬菜占比详见图1。
图1 抽检的各类蔬菜占比情况图
蔬菜中重金属铅、铬、汞检测的方法分别是GB5009.12-2017,GB 5009.15-2014和 GB 5009.17-2021。氧乐果、毒死蜱、水胺硫磷、氧乐果、克百威等农药残留按照GB 23200.113-2018检测,阿维菌素按照GB23200.20-2016,以及GB/T 20769-2008、NY/T 1725-2009、SN/T 1982-2007等方法检测其他项目,多项研究用GC-MS等仪器检测食品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
重点检测分析蔬菜国标GB2763和GB2762限量要求的农药残留。并利用Excel、WSP等统计分析检测结果,分析不同蔬菜农残、重金属等污染物检出情况
在春夏秋冬四季共开展蔬菜样品采集与检测,共360批。涉及13种蔬菜,其中不合格样品39批,总体不合格率为10.8%。问题类型涉及“农兽药残留超标”和“重金属污染超标”两个方面。不合格项目涉及铅、镉、毒死蜱、阿维菌素、氧乐果等15项。360批样品中25批样品农残超标,农残整体不合格率为6.94%。
总体来说,姜的不合格率最高为40%,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铅和镉。其次是豇豆、韭菜和油麦菜,不合格率依次为25%,20%,20%,其他产品不合格率情况详见表3。
表3 每类蔬菜不合格率及不合格项目情况表
针对不同蔬菜,每类产品中农药残留与重金属检出值差别较大。
重金属检出值最高的是生姜,生姜中铅平均含量为1.12 mg/kg,生姜中镉平均含量为0.165 mg/kg,其中有1批红土姜中铅的检出值高达6.1 mg/kg。
2.3.1 农残超标
水胺硫磷、氧乐果、毒死蜱、6-苄基腺嘌呤、克百威、氟虫腈等属于禁限用农药,阿维菌素、倍硫磷、腐霉利、联苯菊酯、氯吡脲等属于允许使用有限量要求的农药。造成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种植户为快速控制蔬菜病情,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或加大用药量或未遵守采摘间隔期规定,致使农药残留超标。
2.3.2 重金属污染超标
本研究中12批次姜检出铅超标,2批次姜检出铅、镉超标,1批次辣椒检出镉超标,1批次韭菜检出镉超标,姜的铅污染超标问题突出。铅和镉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食用农产品中铅、镉超标的原因如下:
1)环境和土壤变化对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pH越高的土壤溶液,重金属的吸附量越大,蔬菜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含量也相对更高。
2)不同重金属在同一类蔬菜中的吸收富集量也不同,分析的蔬菜中铅的不合格率高于镉。
1)建议加强对种养殖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从源头确保食用农产品的安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2)加强问题导向,建议监管部门把抽检监测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在今后的抽检计划中有针对性的增加高风险蔬菜品种和项目的抽检频次,实现食品安全靶向治理。
通过对随机采样的 360批蔬菜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总体样品的不合格率为10.8%,25批蔬菜农残超标,农残整体不合格率为6.94%;15批蔬菜重金属超标,重金属整体不合格率为4.17%。第二,不同蔬菜中的重金属含量差别较大,呈现出根茎类和薯芋类蔬菜中铅和镉明显超标的现象,尤其是姜,不合格率达到40%。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