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峰 于萍萍 樊 颖
(1.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2.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1113)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村交通必须优先实现现代化。2003年,江苏省农村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能力短缺、总体缓解、基本适应等3个阶段;实现了双车道四级公路全通达;基本建立了全省76个涉农县(市、区)“路长制”组织体系;开展了农村公路品牌创建[1],形成了全省82个涉农县(市、区)农村公路品牌。溧阳1号公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乡镇快递全覆盖、“村邮站”全覆盖。江苏省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能力总体满足农村居民需求,具备高质量的管养服务水平和创新创优能力[2]。江苏省有基础、有条件率先推进农村公路现代化,为全国农村公路现代化建设探索提供经验。江苏与其他省农村公路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江苏与其他省农村公路情况对比
农村公路现代化不是片面强化基础设施能力或单纯提升公众出行服务和货运物流服务水平,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状态、发展模式。文章研究认为可以从促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支撑和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等三个层面系统展开。
农村公路现代化是将先进理念、制度、政策、智能科技、技术手段融入农村公路全领域、全过程,逐步达到先进水平的发展状态,使农村运输需求得到高品质满足,实现“人悦其行、物优其流”。
农村公路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其现代化发展水平应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使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明深度融合,适度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3],农村公路现代化应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居民美好出行的需求。
因此,文章从功能、结构、要素等三个方面分析农村公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功能方面:应具有安全、便捷、高效、智慧、绿色、美丽、富民等基本特征,是农村公路现代化应遵循的基本价值,是农村居民对公路发展的基本诉求;结构方面:农村公路现代化表现为基础设施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养护水平现代化、运输服务现代化等方面;要素方面:从支撑农村公路发展的各要素出发。农村公路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行业文化、管理体制、交通设备、队伍人才等现代化[4]。
指标体系是对未来农村公路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方向和方案的量化表征,具有较强的评价和引导功能。文章研究立足于农村公路现代化内涵特征,通过经验借鉴、专家调查等方法分析确定了农村公路现代化建设7大类26项指标体系[5]。
(1)安全。安全是交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隐患处置率、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公路超限运输率、应急响应时间等4项指标。
(2)便捷。便捷是对农村交通体系供给能力和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乡村道双车道公路占比;规划发展村庄等级公路覆盖率;到达综合枢纽时间;城乡公交半径500 m覆盖率;规划发展村庄快递服务站点覆盖率等5项指标。
(3)高效。高效体现了农村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主要包括农村公路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完善程度;人民群众满意度;制度执行机制建立情况等4项指标。
(4)智慧。
智慧代表了未来农村交通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农村公路数字化管理情况;新技术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率;运输全过程动态监测覆盖率;出行信息和货运信息可查询覆盖率等4项指标。
(5)绿色。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交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必须遵循的要点,包括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营运车辆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占比;机械化清扫率;景观绿化率等4项指标。
(6)美丽。美丽是美丽江苏、美丽乡村对农村交通建设的具体要求,主要包括美丽农村路建制村覆盖率;农村公路优、良、中等建设率;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占比等3项指标。
(7)富民。富民是农村交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包括农村人均收入年均增加比例;开发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相关岗位数量等2项指标。
农村公路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国外公路交通发展历程和趋势看,先进的公路交通系统普遍具有建成覆盖广泛、成熟稳定的公路网络,有效支撑国土空间开发治理;具有便捷多样的客运服务系统和集约高效的货运服务系统,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形成创新引领的发展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技术,系统运行安全绿色智能;形成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制度标准法规体系健全,在全球治理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按照“基础网络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养护水平现代化、运输服务现代化、信息应用现代化”的思路,提出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强化顶层规划设计,为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现代农村公路网络,开展以农村公路为主的县域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和体系建设项目。
(2)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强化县道与国省干线公路、综合枢纽、机场、港口等的衔接。从畅通农村居民出行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向规划发展村庄延伸。加强通往重要产业、旅游、物流等节点的等级公路建设,促进生产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上下流通。
(3)保证工程品质,根据政策要求开展农村公路“品质工程”挂牌创建工作,提升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1)全面推进“路长制”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制定相关政策条例,确保各级路长和路长办公室责任有效落实。
(2)强化农村公路执法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县有综合执法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并进行定期培训。
(3)建设信用管理体系及农村居民满意的交通出行运输环境,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领域和货运运输行业的信用监管。
(1)以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与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明深度融合发展为导向,重点打造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深化实施“农村公路+”等融合发展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美丽农村路,结合江苏水乡泽国、湖滨湿地以及历史人文特色等,打造集“苏路产业、苏路文化、苏路旅游、苏路美景、苏路美食、苏路民居”于一体的主题旅游精品线路,营造“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的美好出行氛围。
(2)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积极尝试将农村公路建设和定期养护进行捆绑招标,探索区域公路一体化养护的新模式,打破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和农村公路养护之间的界限。
(3)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积极性,依托“四好农村路”设置多种形式的公益性岗位,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吸引农村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参与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过程中。
(1)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城乡公交运营调度“一张图”、信息服务“一张网”、居民出行“一张卡”、服务质量“一个标准体系”的全域公交新格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村居民共享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便利。注重强化农村公路与周边城镇道路、村内道路的衔接,逐步优化农村公路城镇段断面结构。
(2)提升农村客运服务品质,使农村居民“行有所乘,乘有所享”。以乡村交通出行需求为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城乡公交、班线客运、区域经营、预约响应、区域约租车等农村客运组织形式,实现运力与客流的精准匹配,不断增强农村客运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提高客运服务能力、服务效率。
(3)打造高效农村物流服务体系,通过统筹农业、商贸、邮政、快递、交通等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畅通农副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下乡的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农村物流现代化高效发展。
(1)结合现有数据,加快建成具有“精度高、能共享、易维护、可扩展”等特点的全省农村公路电子地图,实现公路资产数字化转型和全省农村公路管理“一张网,一盘棋”的目标。
(2)以“建、管、养、运”为核心,建立规范、高效、安全、稳定、融合的农村公路服务管理系统,完善建设、养护、管理、安防、运营等功能,提升农村公路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3)坚持将“服务公众”作为发展智慧农路的基础导向,促进农村公路电子地图与导航地图运营服务商对接合作,推动地图导航功能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做到精准导航,为未来农村公交车辆位置、轨迹、站点位置一键查询服务功能建设打下基础。
江苏农村公路总体发展水平较为靠前,有条件、有基础率先开展农村公路现代化研究。文章系统分析了农村公路现代化内涵,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结合内涵与指标提出了“基础网络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养护水平现代化、运输服务现代化、信息应用现代化”的建设思路,为江苏省开展农村公路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