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钦
(浙江汇创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老城空心化、职住不平衡、区域之间人居环境不平衡、城市环境等问题日益凸显。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载体,是城市管理和运行的基本单元。发展绿色社区有助于提升城市社区品质,增强城市居民幸福感,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契机,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点内容。
绿色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重点关注低碳绿色、健康舒适等内容,完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社区智慧化成为建设单位和城市居民重点关注内容,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与社区功能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社区品质,为居民安居乐业,打造富有活力的社区生活提供技术支持。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应用智能垃圾分类、人脸识别等技术能够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的服务以及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1]。信息共享发布、智能服务引导等智慧化建设强化了居民在社区活动和服务过程中的参与感与归属感。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符合环保要求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较为完善的文明社区[2]。绿色社区的核心含义是践行“绿色”理念,从保护自然、关爱自然的角度,提倡社区居民应建立绿色、可持续、与环境共生的生活方式。绿色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包括绿化植被、环保建材、垃圾分类处理回收设施、节能节水设施等。软件设施指社区内自发形成、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组织架构以及为实现绿色社区目标而形成的各项规章制度。
智慧型绿色社区是将智慧生活理念引入绿色社区,建立社区智能化多元管理平台。配套功能包括信息分享发布、智能服务、节能环保、健身娱乐、互动艺术体验等,构建以人为本的应用场景,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智能化社区运行解决方式。智慧型绿色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构建智能化、规范化、人性化、安全便捷的社区智慧生活服务体系,为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和社区归属感提供技术保障。智慧型绿色社区建设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对城市社区做到实时控制、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是提升城市品质、提高管理效率、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莆田仙游糖厂作为曾经的全国三大糖厂之一,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出现了基础服务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为了促进土地利用和建设空间的转型升级,基于糖厂历史文化进行老旧社区的有机更新,创建仙塘智慧型绿色社区样板工程。
仙糖社区位于莆田市仙游县主城区西北部,社区总人口3 527人,总户数1 621户。仙糖绿色社区为国企改制型社区,样板范围内包括老糖厂职工生活区、商住小区(老糖厂生产区)、南北部老城自建房住宅居住区以及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单位,类型多样并存在诸多现状问题。
仙糖绿色社区样板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雨污分流、通信管道、道路修复等,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党建邻里中心、锦绣长廊、海绵绿地、垂直绿化、多功能运动场、物业岗亭、停车场、充电桩、信息智能化系统及景观等。
(1)文化失色。
实地勘察发现,社区居民对糖厂历史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但社区文化记忆流失;社区居民多为糖厂离退休职工,受教育水平较高,但社区文化设施缺失严重;社区色调较深,厚重感较强;缺少可以代表历史脉络的文化符号。
(2)空间失序。
社区内动线混乱,未进行清晰地规划和梳理,社区空间过于破碎,缺少关联和互动,主次关系不明显;停车场占位处于社区内核心空间;现有部分绿地和运动设施距生活区较远。
(3)环境失位。
社区公园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满足居民对绿色生活的需求;社区内拥有丰富的树木资源,利用和规划效果较低;社区内存在大量违章搭盖和破损围墙,影响环境美观和社区消防安全;社区内绿植设计单一,绿植维护较差,无法有效满足居民的观赏需求。
(4)设施失能。
社区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无法维护社区品质;社区与外围空间无明显分界,交通状况复杂,路面破损较严重,对居民的出行安全产生影响;社区内缺乏运动空间;社区内居民老龄化比例较高,缺少适老化设计与无障碍设计。
项目致力于打造“旧梦新织,筑绿仙糖”的绿色社区样板以及创新的智慧型可持续绿色社区“135”模式。
(1)聚焦一个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2)创新三大机制:“社区+文创”运营机制、“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管理机制、“文化+情感”保护机制。
(3)推行五化模式:社区生活低碳化、社区服务多元化、社区交往趣味化、物业管理专业化、社区管理智能化。
(1)整合空间片段,创造特色新型社区。
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实施过程中,应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应具有适宜的空间尺度、形式丰富的外墙造型以及融合自然的景观空间。提供丰富的智慧化设施互动,形成高品位、富有特色的新型社区。
(2)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来源,传承历史。
坚持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基调,引入现代的设计手法,丰富社区基本元素,提供多元化的社区功能,合理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3)营造绿色机制,发展社区绿色要素。
围绕当地文化打造个性化绿色社区空间,引入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理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社区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中,如社区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管理服务、物业服务等。
空间结构规划为“一轴两线双中心”,主轴线由南至北贯穿社区,是社区的核心亮点和观光动线。设置项目包括逐浪广场、仙糖驿站、糖厂食堂、老榕树花园、初心馆、糖人汇等。南线从主入口到六角亭广场,动线以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为主,是区别于其他社区的关键所在。北线规划是参与亲子活动的访客主要动线,设置项目包括灯光球场、糖人俱乐部、时光长廊、小火车头广场、健身运动场、儿童公园等。项目着力打造服务周边5 km范围内居民的智慧体验场所,包括五栋旧楼改造和十多个开放空间的智慧化提升工程。项目规划导览全景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规划导览全景
仙塘社区规划设置多个智慧模块,包括智慧互动服务设施、智慧停车场、智慧物业管理平台等,在多个广场布置了趣味化的智慧互动装置和智能公共设施,包括低碳运动跑道(智慧打卡测速健身跑道)、碳中和科普广场(内置电子科普廊架和低碳百科启蒙)、社区智能运动场(虚拟环球骑行体验与AR广场舞)以及AI恒温座椅、无人零售柜、语音智能垃圾分类设置等智能公共设施,保证社区活动的安全性、实用性,营造多元化交流的社区空间。
(1)探索“党建引领+协同管理”的社区长效治理模式,实施“党建引领+居民参与+议事协商+绿色营建+智慧应用+多方合力”的综合治理建设方案。党建引领采用整体治理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方案,成立仙糖社区委员会作为居民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各类社区服务。社区委员会是党建引领搭建的新平台,具有延伸党建服务链,畅通交流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作用。
(2)创新“社区+文创”运营机制,盘活闲置资产。将社区内国有闲置资产活化利用,打造具有独特糖文化的文创产业园——“糖人街”,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发挥国有企业投、融资优势,以资引资,牵动适宜的产业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助力仙糖文化产业升级发展。将仙糖文创园项目作为新产业的起点,以社区“生活”为圆心,以特色文创园区+深度社区服务的产业形态盘活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文创”产业模式标杆。
(3)保留“糖”元素,利用重构、再生的设计手法,多元化再现纪念性、历史性场景,通过“情感联结”方式,保留原有糖厂生活区的建筑功能名称,注重情感联结。
(4)保护“糖”文化遗产,活化空间利用。社区内保留部分早期具有独特风貌的建筑,坚持“原样原修、修旧如旧”的设计原则,进行内部结构加固与外立面整治,采用保护性修缮措施修复建筑风貌,保留仙糖社区的建筑特色。
城市社区更新的本质是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设计、妥善的管理促进既有社区空间与新兴理念相融合。作为规划工作者,应对项目现状进行梳理、优化,保持与时俱进的规划理念,还原历史记忆,梳理空间结构,修复人居环境,将可持续的绿色理念以及智慧化的应用体系融入社区空间规划,为城市空间更新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