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进公寓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学生社区“163”党群服务站为例

2022-02-07 04:53:34毛史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服务站党群

□毛史明

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后的必然结果。高校党建进公寓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符合新时代需求。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当前高校党建进公寓的现状与问题

学生社区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高等院校教学不断改革,从原先班级为单位的管理慢慢弱化,许多高校开始转变为以公寓为单位的公寓社区管理模式。但目前公寓社区管理缺乏教育、引导,特别是高校党建进公寓工作在市场环境下实现有一定难度。因此高校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目前几类问题由此产生。

(一)公寓社区组织管理不太健全,公寓党建工作队伍力量偏薄弱。高校公寓社区管理主要分为学生公寓工作和思想教育两部分内容。学生公寓工作主要包括公寓卫生、安全、日常检查等方面,各高校一般由聘用的宿管员阿姨和保卫处老师管理;学生在公寓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主要由入住辅导员老师负责开展。由于高校入住辅导员人数有限,平时不能够深入寝室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而平时的学生检查队伍又都依托院系组织建立,在高校公寓内部缺乏一支真正的工作队伍能够直接深入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二)公寓社区党建工作大部分缺乏有效载体,活动开展形式单一。以往的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比较单一,基本采用“看视频、自主读文件、写心得”的方法,学生参与度不够。虽然公寓社区党建过程中,许多党员寝室挂牌“党员示范寝室”,但学生党员实际上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和长效管理考核机制,党员先进性在口头上表现多,落实到实处的有效载体比较少。党员活动因为没有有效载体,许多党员不能主动配合公寓辅导员在公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效果不明显。学生公寓普遍出现重检查,轻教育现象。平时除每周寝室卫生、安全检查外,以公寓文化建设为重心的文化活动开展比较少。大学生不能积极参加公寓文化活动,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

二、“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进学生社区的实践探索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杜樱苑学社社区为例,2017年起东方语言学院杜樱苑公寓开展社区化管理,杜樱苑“163”党群服务站正式成立。党群服务站的设立成为了党和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是党员为社区群众服务的一站式平台。“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为不断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供更好的视角,为党员在公寓社区服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以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带动广大普通同学,发挥基层服务、教育引导和榜样示范等作用,营造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具体创新机制为:

“1”指一份学习活动手册,每位入党积极分子同学在成为积极分子当天都能够领取一本红色手册。红色手册围绕党章红色学习、公寓服务、培养谈话联系等环节进行积分考核,手册作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

“6”指在学生公寓社区设立服务实践岗。目前服务站设立了综合办、纪检部、生活部、文体部、学习部、安全督察部6个部门,以充实学生生活为宗旨,为学生社区每一位同学开辟“第二课堂”,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3”指三间党员实践活动室。在学生社区内建设3间实践活动室,分别为:社区党员之家、心海港湾、活动驿站。实践活动室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积极参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预备党员的服务意识。

三、“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实践探索的预期成效和意义

“163”党群服务站是学生党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觉服务的党员组织,是学生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基地,是党员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园地,是大学生党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建知识的阵地。

自2017年起,一是将“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内容普及到学生社区,成立一支以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为主的楼层长队伍,红色楼层长队伍了解同学所思所需,引导并服务于社区的同学,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在服务实践岗基础上建立服务实践小队,规范其培训、学习、考核制度,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并且将党群服务站实践小队6个部门服务表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的参考依据之一;三是以“163”党群服务站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目前设立的三间活动实践室,可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引领校园新风尚。

2017年至今,“163”党群服务站秉承着高校党建进公寓,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理念,三年来举办了10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学生党员进公寓服务挂牌仪式:公寓社区化管理暨学生党员进公寓服务挂牌仪式在公寓楼下隆重举行,正式组建了一支以党员为中心的红色管理队伍;“163”党群服务站之“情满宿舍 关爱萌新”—党员走访新生寝室慰问新生;“163”党群服务站之“爱心传递,书香留存”的毕业生爱心书籍捐赠活动;“163”党群服务站之第一届“绳”采飞扬长绳接力赛;“163”党群服务站之第一届环保创意比赛“共倡绿色环保扮靓美丽寝室”;“163”党群服务站之新生最美书桌文化评比大赛:“一书一桌,书香传递”;“163”党群服务站之“最美寝室”系列评选,并为绍兴市“最美寝室”大赛选送优秀的后备寝室;“163”党群服务站之日语党员教师进公寓开展日本文化育人讲座;“163”党群服务站之朝鲜语党员教师进公寓开展韩语文化育人讲座;“163”党群服务站之阿拉伯语党员教师进公寓开展阿拉伯语文化育人讲座;

经过三年实践证明,在“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下开展党建工作进公寓,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存在三大问题,主要成效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解决学生公寓社区党建工作队伍力量薄弱问题。以“163”党群服务站为例,由学院党委书记为学生社区负责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6支服务实践小队。服务站制定了机构设置及职称、服务项目、考核制度等,工作队伍力量强大,组织管理健全,为后期开展公寓社区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2.解决公寓社区党建工作大部分缺乏有效载体,活动形式单一问题。在“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下,把“163”党群服务站作为有效载体,服务实践小队成员定时值班为同学们提供咨询求助、失物招领、爱心便利站等服务,每月开展形式多样文化交流等活动,切切实实地为公寓社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服务。

3.解决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缺乏创新,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下开展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工作,6支服务实践小队成员本身就住在杜樱苑社区,对社区情况和年段同学情况比较了解。通过深入分管各楼层,可以把学生的思想工作落实得更加细致化、生活化,内容传达得更加到位。“163”党群服务站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服务学生,增强党员和普通同学之间的的凝聚力,让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思想占领大学生公寓阵地,有效推进公寓文化建设。

四、进一步深入开展“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的思考

(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思想是抓好“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模式工作的基本思想要求。工作必须落到实处,落到深处,惠及全员,覆盖到公寓社区的每一个学生身上,服务育人思想意识应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始终,扎实推进党建工作。

(二)制度完善。进一步完善“163”党群服务站工作管理制度。开展工作中必须有序进行,并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有条不乱。成立三年来虽然多项规章制度处于试行实施阶段,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制度运行不明确、不到位的地方,根据反馈意见应该不断进行制度补充以及完善,力求“163”党群服务站育人工作形成长效和合理化的运行机制,促使在“稳态”的环境下进行。

(三)育人服务创新。强化“163”党群服务站育人服务。在今后的服务活动中尽量考虑服务内容的细化与优化,精心设计,多方考虑,活动开展要求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习,安排内容更为丰富,组织形式更为多样。“163”党群服务站的党员成员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武装,在创新模式的探索中,能够最终达到育人目的。

总之,在学生公寓中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是高校学生党建发展中的必然选择,以创新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认真落实好党建进学生公寓社区工作。“163”党群服务站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各项活动要求,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在学生公寓社区管理中谱写共产党人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服务站党群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23 18:32:31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2-04 16:58:24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12-02 02:43:09
党群工作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时代人物(2019年27期)2019-10-23 06:12:06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当代水产(2019年3期)2019-05-14 05:43:06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群宣传工作
党群工作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6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