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视野下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2022-02-07 02:11孙远用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孙远用

一、背景介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商务英语发展势头蓬勃,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持续推进,商务英语发展再添新机,国家发展新时代阶段,国际交流不断拓展,商务英语尤其是电子商务齐聚发力,迅猛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目标》更给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任务,也对我国商务英语教育,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教育教学提出更新、更高要求。

在课程思政理念背景下,努力探索和实践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思政的具体落点和教学模式,成为跨文化类型课程改革的紧要,也十分必要。一是加强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是外语学科属性的客观要求。英语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中不光占比较大,涉及面广,影响颇大,而且学科专业特殊。语言是学科知识的技能的承载,同时也是意识形态、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传承的工具。因此,确保语言文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前沿阵地,才能奠定学科知识和创新创造的坚实基础。二是跨文化类型课程目的不光是帮助了解国外,更应该为了培养自身文化的接班人和传承者。因此外语类文化课程更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夯实语言基础,端正爱国信念,深入了解自身优秀文化和文明,借助外国语言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创新推进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

这都要求跨文化类型课程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把语言、商务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从教育者、学习者、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几个层面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整个文化类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具体课程模式上得到有效贯通。生态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相关论述,可以为跨文化类型课程思政探索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二、理论介绍

一般认为,生态语言学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艾纳·豪根(Einar Haugen)于1972年提出。生态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与其存在的现实世界之间是一种互变互动的动态过程,并认为语言习得具有生态特征。把语言学习过程看作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多视角研究系统中学习者、语言教授者、语言及语言学习环境等各要素间的互相作用,及其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把英语教学、语言文化、语言学习环境、学习者心理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全面和谐的生态语言教学模式。生态英语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几个层面进行构建。教学目标的确立是第一步。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目的是多元的,从夯实语言基础到培养综合能力层进;从掌握学习策略到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搭建脚手架;从端正情感态度到提高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潜移默化训练。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平衡的个人学习系统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学内容应多元化、灵活化、生态化,即把语言知识、技能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融为一体,让相互照应,彼此支持,在教学系统中形成良性的,不断开放发展的圆环,整体提升学生竞争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因而,也要求教学方法上必须根据内容,根据学情,灵活多变,落实“因材施教”到每一个环节。再来看生态教学评价系统。该系统应包括语言教授者、语言学习者、学习环境及语言本身。这种多元性评价系统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反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及针对性,使学生反思语言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使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保证语言文化学习环境的合理性,并为审视学生发展提供参照点。

三、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构成要素

商务英语是由商务和语言依存交互而生的有机整体,是商务英语学习者、教授者、商务英语及学习环境相互作用而成的独特文化域。有效的跨文化商务交际和跨文化商务活动,就是商务英语学习者、教授者、商务英语及学习环境和谐平衡的结果。要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商务英语学习者和教授者需要先了解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并在制定和实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中充分考虑这些构成要素。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构成要素部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同时《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清晰指出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应培养五种素质、五类知识和五种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分项指标。从这些分项指标中,不难发现,认知、情感和行为构成商务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

简而言之,认知能力包括对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感能力包括对交际动机、交际态度和文化移情三方面。比如交际者主动参与客体文化交际并积极进行情感调适;交际者自我概念清晰,定位明确,交际目的确定,并以公开、得体的方式表达自我,尊重和理解客体文化,具有跨文化意识,能克服文化定势、刻板印象和群体中心主义。行为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中的实践能力、英语运用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沟通能力、思辨创新能力、学科自学能力等。

四、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思政模式

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出发,将学习者、教师、语言及商务环境、学习者心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思政设计中,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师发展、教学评价方面针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构成要素(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行为能力)进行生态设计,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

(一)教学内容。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教学内容不应该固定于某一本教材,静态罗列式灌输,应该结合经典教学内容和最新教学案例,做好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储备,更应该不断更新内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教学内容,结合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特色,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思辩教学。比如:结合东盟博览会展出的地方性特产和跨境电商上丰富的地方性商品外宣英译,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明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亮点,分析英译接受效果,探索汉语和英语表达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文化原因。力保用英语讲对、讲好中国故事,用英语宣传中国,用英语国家的语言提升咱们中华文化影响力。比如: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个教学主题中,将西方“英雄”主题的漫威电影和中国的以战争英雄、救火英雄、扶贫攻坚英雄等为主题的作品和材料进行比较,作为案例,凸显具有大爱无私精神的中国英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再如:要求学生坚持阅读国内外新闻,客观、理性、深刻分析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客观分析问题,寻找真理,培养整体格局意识,开拓国际视野。这样的教学内容,生动而直接,能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汉语自信,开阔国际视野,树立理想信念。

(二)教学目标。从学习者认知能力、情感能力、行为能力三个层面设计具体学习单元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和思政目标。从每一个教学单元都从基础知识学习开始,逐层提升能力,并在教学素材选用中注重对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客观描述,进行公正的价值观引导,并最终使学生能在知识、行动、德智和全人发展上打下扎实基础。

(三)教学方式。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合适的教学平台,让学习者学习主动性能从被动保持到主动发力;加强沟通和互动,在师与生、生与生、教与学、知与行、教材与生活、教材与其他教材之间的互动和衔接,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的“立交桥”脚手架,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新、更深、更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比如课堂上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典型文化案例,如跨国婚姻、中西方审美、中西方饮食文化等,在学生的讨论和反馈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不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爱情观等,并引导学生使用有效渠道查找信息,筛选信息,形成总结,从而达到借鉴、警示、反省、启发的效果,避免学生在以后的跨文化沟通中出现立场不定,崇洋媚外,甚至缺乏道德底线等错误。也可以采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习制作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手工,在做中学,亲身感受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思辨思政层面的教育感受。

(四)教师发展。需要针对教师特长,弥补教学团队中的学科劣势,多渠道培养教师跨文化敏感度,在跨文化沟通实践中增长本事和视野。这样才能保障教师能胜任跨学科的跨文化课程的整合、融合、衔接、拓展、开发和建设工作。同时要注重教师资源的互动,引进外来人员授课,派教师进修,校企合作,产教研结合,营造有竞争力的教学生态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对教师的课程思政评价,强化教师职业素养,注重工匠精神培养,用情怀感动教育,用教育深化情怀。

(五)教学评价体系。对照《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分项指标,设计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量表。并用形成性评估方式动态,多维度评价学生学习发展和课程思政效果。课程思政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发展情况动态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实施常态化、动态化、档案化的形成性考核,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同时,在教学评价中,不能将商务英语知识及技能考核与课程思政考核做独立评分,而要对二者进行整体评价,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活动、作业布置、教学评价中,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专业教学系统各个方面。

猜你喜欢
商务商务英语跨文化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The Enlightenment of UK Modern Apprenticeship on Training Courses for Business 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商务休闲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