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大多数观众耳熟能详的演艺人物,尤其是距离观众生活年代还很近的现实人物,要比拍去今很远的历史人物或虚构人物难。《梅艳芳》以香港著名女歌手、电影演员梅艳芳的生平为中心;采用顺序式结构(按时间先后展开情节),力图比较完整地呈展现梅艳芳一生在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
显然,当下正在上映的《梅艳芳》是一部传记片。但因梅艳芳去世不远,不少亲朋好友都活在现世(张国荣等人除外),观众对其及她演艺界的朋友(如刘德华、关锦鹏、谭咏麟等)又熟悉有加,故《梅艳芳》拍起来应非常困难(尚且在世的朋友因年龄等问题不便出演;对梅艳芳、张国荣等去世不远的人的出演,稍有与观众的认知不合,便会遭致诟病)。鉴于种种掣肘,就完成片来说,《梅艳芳》一片还是拍得不错的,至少是及格的;但若从更高的艺术层面要求,它在视听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对其进行得失两方面的讨论,无疑对今后相似题材的国产电影创作不无裨益。
尊重原型,富有人文情怀
据《梅艳芳》一片的监制江志强所说,该片所塑造的梅艳芳形象的核心内涵是“爱”。从主题立意来看,创作团队对梅艳芳本人是有着绝对的善意和尊重的。也因如此,影片基本上只讲述其一生中能够反映她作为“香港女儿”的一面,如艺术上的独特天赋和努力付出,投身慈善、回馈社会的热心等。既没有故意放大梅艳芳身上的负面标签,也没有通过八卦、猎奇和传闻来博人眼球,充分体现了对其本人的尊重;就连影片中的爱情部分,也尊重了梅艳芳本人的爱情观和对恋情的态度,甚至对梅艳芳和近藤真彦的爱情故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没有呈现近藤真彦所谓的“渣男”形象)。可以说,影片创作之初就决定了只拍梅艳芳美好的部分,忽略或隐去其现实中的灰暗部分。对梅艳芳来说,这既是尊重(死者为大),也是一种带有追思意味的温柔。
为了尽可能还原梅艳芳当年的形象,本片的绝对主角梅艳芳的扮演者,也是经过五千多人的海选抉择而定的,最后脱颖而出的是从来没有演过戏的模特王丹妮,她为此还进行了半年多时间的特训(模仿舞台上的梅艳芳)。当问到江志强为什么会选择让一个新人演员来饰演梅艳芳时,他说这是对梅艳芳当年提携后辈,给新人机会的精神传承。此外,《梅艳芳》中除了几首作为BGM(背景音乐)的梅艳芳的歌曲外,多数歌曲都是由王丹妮本人学习演唱后录制的,使电影里梅艳芳演唱部分的场景更具真实感——这也使演员能够更加接近角色。当然,无论是展现梅艳芳职业生涯中的重大场合还是经典歌曲MV场景里的服装、妆发,影片都尽量做到了与当年的真实情况相似。
尊重史实,尽力还原场景
塑造去世不远的知名演艺人物,《梅艳芳》一片所要展现的故事和场景也都尽量做到了历史的还原。比如电影里梅艳芳告别歌坛所举办的演唱会的场地是著名的香港红磡体育馆;在《梅艳芳》拍摄之前,红馆从来没有被借用当作拍摄场地使用过。但为了还原当年的演唱会,江志强觉得必须在红馆拍摄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他曾多次去和红磡体育馆管理人员沟通,最后终于得到了在红馆拍摄5天时间的机会。
梅艳芳红馆告别演唱会的最后一首歌曲《夕阳之歌》,是还原当年演唱会的关键。但由于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是翻唱日本男歌手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夕焼けの歌)。但若要让《夕阳之歌》能够在电影里出现,就必须解决歌曲影视使用权的问题。江志强不仅将剧本寄给歌曲版权所在的索尼音乐公司,还为此多次远赴日本,去和版权管理公司沟通,从而最终拿到了这首歌的影视使用权。梅艳芳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因香港地理位置、历史问题等原因,演艺圈受黑社会势力的影响都还很深,梅艳芳本人经历的“KTV掌掴事件”就对她的演艺生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点,影片也同样毫不避讳地拍了出来,甚至还占据了电影不少的篇幅。
时空断裂,结构稍显松散
拍摄大多数观众耳熟能详的演艺人物,尤其是距离观众生活年代还很近的现实人物,要比拍去今很远的历史人物或虚构人物难。《梅艳芳》以香港著名女歌手、电影演员梅艳芳的生平为中心;采用顺序式结构(按时间先后展开情节),力图比较完整地呈展现梅艳芳一生在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然片中每个事件段落的开头,多次采用不同风格的巨大年份数字来标识时空转换,并多次播放梅艳芳、张国荣等人的真实影像资料作以补充,便有意无意地中断了电影内部时空的连续性,使情节铺叙有明显的割裂感,影像叙事仿佛是在记“流水账”。自然,这也限制了本片导演、编剧和演员的作用,而放大了梅艳芳的影像资料的作用。从电影的结构布局来讲,《梅艳芳》叙事本文的主次便有颠倒之嫌。
江志强曾表示,他与导演梁乐民选取了亲情、友情、爱情三条故事线来讲述梅艳芳的“爱”这一主题。这一主题对观众来讲是很抽象的,它必须借助好的故事讲述才能让观众体验、接受和信服。毋庸置疑,影片应用饰演出来的梅艳芳这一角色來表现“爱”的主题,而不能简单的叙事堆砌“爱”的事例来介绍(而不是塑造)角色。《梅艳芳》便有此之嫌,而这便让观众难以在片中看到一个具象立体的“梅艳芳”,也就更无法从她身上感受到令人信服的“爱”;主题也因而稍显空洞,缺乏艺术表现力。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亲情:《梅艳芳》一片从梅艳芳的童年时期开始,直至其姐梅爱芳因病去世的讲述,亲情线都主要展示梅艳芳与姐姐的感情,即姐妹之情。这就要求片中梅艳芳和梅爱芳(廖子妤饰)的姐妹感情故事有足够的张力。但影片对影响姐妹二人关系的各自性格表现有所失衡,讲述梅爱芳对梅艳芳爱和包容的戏份很多,而对梅艳芳给予姐姐爱的戏份却很少;梅爱芳对生活显得更加知足和懂得去爱,梅艳芳作为主角面对姐姐时的表现则更像一个孤单的缺爱的形象。
爱情:《梅艳芳》一片主要讲述了梅艳芳的两段爱情。一段是和日本男歌手后藤夕辉(原型为近藤真彦)的交往:二人相识、相知、相爱,直到因“爱情与事业不可兼得”而分手,影片都有所交代;即使到梅艳芳最后一次公开演唱《夕阳之歌》,影片也展示出梅艳芳对这段感情的怀念。这条线索贯穿本文始终,构成明显的因果链条。反观另一段,即梅艳芳和阿ben(原型为林国斌)的感情交往,则缺少自然流畅的衔接,恋情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些让人疑惑不解;画面虽多,但表现的内容较少,台词也缺乏打磨,不够详略得当。而且,片中性格有些另类的阿ben经常独自外出,留下不少表现梅艳芳孤寂的镜头,但影片直到结束也没交代原因。其实,梅艳芳一生中有过多次轰轰烈烈的爱情,影片既然选取了这两段,那就应拍出这两段恋情对梅艳芳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梅艳芳与阿ben的感情戏更像是因要拍对梅艳芳的事业影响很大的“KTV掌掴事件”而顺带拍摄的。
友情:梅艳芳在现实中本就以讲义气和朋友多而出名,但由于梅艳芳的许多朋友都还在世,且都颇有知名度,故很难找到合适的演员来演绎其过去的时光。也因如此,片中梅艳芳的多位好友便不见了踪影。这当然情有可原,但也要影片对出现的梅艳芳的朋友角色多花功夫刻画。影片用了不少的笔墨来讲述梅艳芳与服装设计师刘培基(古天乐饰)的友情,古天乐的表演可圈可点,人物也立得住。然相比起来,杨千嬅饰演的梅艳芳的好友Florence,不仅其在情节结构上不够到位,戏份也不多,形象亦不出彩。杨千嬅虽具较高的知名度,但其对Florence的塑造明显不够精准,不仅角色立不起來,一些情节还让人出戏。无疑,梅艳芳和“圈内唯一好友”张国荣(刘俊谦饰)的友情乃是拍摄难点。显然,刘俊谦的表演较为稚嫩,在某种程度上只起到衬托主角的作用——但张国荣逝世及葬礼一段的视听表达,又高潮得有喧宾夺主之嫌:其间,王丹妮饰演的梅艳芳对着张国荣的灵柩,隔着玻璃诉说俩人同台演出从不需要排练,但全片竟无被饰演者所塑造的两位在一起同台表演的情节,只有现实中二人同台演出的影像资料。另外,影片反复强调梅艳芳具有亲和力,喜欢提携后辈,但片中却无一个完整的情景来表现这一点,所谓的后辈人物不仅无名无戏,职员表里也仅以“梅艳芳徒弟”的称谓给概括。
情节、细节零碎,有过度模仿之嫌
电影塑造角色的重要元素当属情节,情节是叙事性影片中人物行动的有机连接与因果组合;它不仅鲜活地呈现出现实生活中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标识人物性格的成长历史。在某种意义可以说,情节成则人物成,情节立则角色立。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将情节的三要素概括为“冲突”“性格”和“情景”。以此审视《梅艳芳》一片,其冲突、性格和情景方面的表现尚有不足:
冲突与主题表达不明显:很显然,《梅艳芳》一片主题“爱”,除了亲情、爱情、友情的“小爱”之外,应还有影片后半段不断强调的“梅艳芳”对人民和香港这片乡土的“大爱”——片尾字幕“梅艳芳,香港女儿”也直接告诉给了观众。因此可以说,影片所展现的梅艳芳的歌喉天赋、演艺道路及与身边各色人物的爱恨情仇,究其根本应还是为了将香港“狮子山下”的时代精神里的“爱”从梅艳芳的身上凸显出来。影片的暗线即是这条从“小爱”到“大爱”的演变之线。但不能不说,片中“小爱”与“大爱”之间的衔接缺少有机性,多用历史影像资料来堆砌,缺少具体的细节冲突表现。如1997年香港回归,不少港人移民海外,但梅艳芳仍选择留在香港,可对此的表现则缺少具体的对比(与他人的对比和与以前的梅艳芳的对比)。而这种与香港地位的改变密切相关的冲突对比,恰是梅艳芳被称为“香港女儿”的原因,自是应予以着力表现的。
性格刻画过于刻板印象:客观而言,作为主角,片中王丹妮的有些表演还算是到位的,如在梅艳芳崭露头角时,和张国荣一起在夜总会演出,当时香港黑帮势力猖獗,夜总会的客人也鱼龙混杂(多有黑道背景);梅艳芳当时被告知有三桌客人(一桌中国香港客人,一桌中国台湾客人和一桌日本客人)需要特别照顾,梅艳芳流连其间,用粤语、国语和日语游刃有余、风情万种地演唱,打动了全场客人。这场戏实则隐藏着很大的矛盾冲突:香港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不同阵营之间的矛盾,与初出茅庐的梅艳芳不得不直面鱼龙混杂的娱乐圈的矛盾相交织;梅艳芳对此矛盾的化解,既展示了她的演艺水平,也表现出她迎难而上、乐观俏皮的性格特点。这场戏,王丹妮演得很出彩。实际上,如果导演能多拍摄一些这样的可反映具体冲突的情节,让演员的表演去打动人而不是过多不无取巧意味地使用真实影像素材,那影片的视听效果则会更好。现实中梅艳芳的性格一直都是较为开朗乐观的,爱开玩笑,尤其是后期对感情的态度也看得淡了,但片中则总让人觉得梅艳芳太孤寂,太过看重爱情和婚姻对人生的意义,似直接指向了当年媒体为她营造的“恨嫁女”人设。
滤镜和场景毫无港风气质,沦为情景再现:“情景再现”作为纪录片等纪实类作品中常用的再现历史情景的一种方法,多通过光影、声效、造型和人物适度扮演,对过去时空中的重要情节予以表现;其与叙事本文是疏离的。在《梅艳芳》中,导演一边努力依据原型还原着演员的服化道,又一边不时端出梅艳芳的真实影像资料;而这则使影片陷入“模仿游戏”的陷阱,因为被饰演出来的梅艳芳毕竟与原型差别很大。加之搬演情节的滤镜和场景毫无过往港风气质,缺少特定年代的港片质感,进而使片中本应反映特殊时代香港情景的画面的景别太小(可能是因场景搭建不足),给人一种逼仄狭小之感;而且,搭建的场景颇有现代感(如演出舞台、观众席等的画面),荧光棒和灯牌在滤镜下的色彩和质感都较为脱离影片叙事的内在时空,一些没有还原特定时代服装风格的观众的特写和影片的影调、色调等,也与故事的规定情境缺少有机的契合度。
剪辑随意,没有编导意识和蒙太奇思维:很显然,一部影片的镜头组接、画面的影调、光线、色彩等应体现出有机性、协调性,即使是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切换,影调变化也不应太强烈。《梅艳芳》在这方面的问题很大:许是为了展示舞台的还原度,常在被饰演出来的梅艳芳的舞台场景中,硬性插入(硬切,缺少镜头的自然过渡)原型的真实表演影像资料;就算排除饰演者王丹妮的身高、长相和梅艳芳的差异,后期剪辑者也没怎么考虑被饰演出来的画面与真实历史画面中主体位置、运动方向、镜头轴线和景别大小的一致性,更不要说真实影像资料和搬演的电影画面的风格影调本身就非常的不统一。
不少细节空泛,典型性略显不足:之于电影,细节常能揭示人物的内心,刻画人物的独特性格,塑造出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让观众多面地了解人物,拉近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引起广泛的大众共鸣。实事求是地说,《梅艳芳》一片对人物细节的刻画还显得不够真实、立体,缺少新颖的角度和细节;不少空镜头太“空”,仅用来交代事件环境,缺少意境美、节奏感,在某种意义上既缺少艺术价值,也没能发挥暗示、隐喻等功能来抒发情感和升华主题。如2003年梅艳芳接受电视采访的一场戏中,主持人问梅艳芳爱情不美满,会孤独寂寞吗?梅艳芳回答说不会,因为自己有三条小狗、两只猫和一只小鸟,动物多的很。这些宠物显然可以拍摄出来,作为其情绪的隐喻或延伸,可片中始终没有出现过梅艳芳的宠物,只是重复地拍摄梅艳芳一个人的场景来表现其心情和境遇。
概言之,《梅艳芳》作为一部传记电影,主人公梅艳芳的形象尚不够饱满;影片似乎什么都讲到了,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讲,让人分不清是被梅艳芳本人的事迹打动了还是被电影打动了。而这显然应归因于影片的思路不够清晰,想表达的东西又太多,以致结构混乱,不得已只能浮光掠影地将梅艳芳的“爱”这一主题勾勒出一个简单的轮廓。但话说回来,该片毕竟给了观众(尤其是那些对梅艳芳的生平感兴趣但又不了解她的观众)一个怀念梅艳芳和那个属于她的时代的机会,一个回忆过去时代音乐和岁月的机会。在此意义上,电影《梅艳芳》仍然是有价值的,或者说,是值得人去观看、思考和评说的。
雷宇豪
四川传媒学院融合媒体学院2018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