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常陪孩子做作业到深夜。可我老公对应试教育成见很深,且看不起我的陪读行为。
请问,应试教育真那么差吗?
梅女士
答:丹麦一家机构拍了一部纪录片,将丹麦和中国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了对比。被选中的初三两个班级,一个来自丹麦二线城市的公立学校,一个来自中国哈尔滨的重点中学。在丹麦专家的主导下,两国孩子在阅读、数学、团队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英语等方面进行了测试。结果,中国孩子在大部分项目的测试中取胜。
丹麦是一个集全球高福利与高科技创新能力、高经济发展水平于一身的国家,其教育水平也是世界领先。显然,这场测试无法得出中国中学教育水平优于丹麦的结论。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远没达到均等化,一个二线城市的重点中学学生的平均学业水平可能会大大高于全国中学生的平均水平。
这场测试真正有意思的地方是:在阅读能力测试中,中国学生的平均正确率是76%,丹麦是70%,相差不多,但中国孩子的成绩更平均,特别好和特别差的都少于丹麦。在错误率很高的学生中,丹麦占了更高比例,有的丹麦学生只做对了两三道题,而中国学生最差的也能做对一半以上的题。
中国的应试教育一直被人诟病。大家都说,应试教育是孩子课业负担过重,并导致家长集体焦虑的罪魁祸首。可在这次测试中,中国应试教育显出它的好来:那就是智商平平又缺乏自律精神的学生获得了尽可能好的成绩。可能很多家长不愿相信,你的孩子有80%的可能性就在这个群体里。因为这个群体占了学生的绝大多数,所以这个群体的学业成绩及工作后做出的社会贡献,才应当是评价教育是否成功的真正标准。
最近几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充分验证了中国教育的成功。应试教育对学生目标清晰、考评严格的训练,让大部分普通人受益终身。
当然,会有人对此表示不屑,认为应试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
对应试教育表示不屑的人,对教育抱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决定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发达程度、社会富足程度、高等教育的普及率等。或者说,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以日本为例,應试教育下,不是照样涌现出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吗?
我有个当老师的朋友。他说,当他懒得讲课时,就让学生自由讨论,启发他们提各种古怪的问题。所以,我们口中的素质教育,很可能给想偷懒的老师找了一个正当借口。
当然,中国教育有它存在的问题,但也没有某些人想的那么差。既然中考和高考这两道红线决定了中国教育的本质难以改变,我认为,那些常陪孩子做作业的家长,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家长。当然,孩子做作业也不能老熬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