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各地交管部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勤务改革、队伍管理上发扬“吃螃蟹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办公室在马路上、群众中、在第一线,坚持突出实绩为导向,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做到“在岗在位在状态”。
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始终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大交通”治理为保障,以科技赋能为支撑,以“四用”“双争”活动为载体,在勤务改革、队伍管理上发扬“吃螃蟹精神”,以“脚带泥土、衣有盐斑”的扎实作风,全力以赴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
一是用脚丈量道路,打好源头治理“主动仗”。以市道交办、安委办、文明办“三办平台”名义派发预警提示单、预防任务单、整改通知书,压实企业主体、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个人法律“四方责任”,隐患挂牌治理数同比上升13.5%;坚持综合治堵“一点一策”,以“小切口”微改造解决“大问题”,全市主干道路平均拥堵时长缩短近半小时;推进166条慢行系统缺失道路实现机非隔离,有效消减安全风险。
二是用规范促进公正,亮出专项行动“连环招”。坚持柔性执法,彰显法治精神。紧盯酒醉驾屡禁不止,开展 “雷霆”“飓风”整治行动;直击“炸街”“飙车”噪声扰民,开展“销声”系列行动;瞄准高风险运输企业及隐患车辆,开展“敲门”“清零”行动;立足戴头盔、保安全,按照“1+7”执法模式开展“护安”行动;狠抓非机动车突出交通违法整治,开展“拂晓”“治乱”行动;聚焦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民意热点,将文明创建“百日攻坚”“净路”“畅安”等行动与“百日行动”一体推进;着眼遏制摩托车违法势头,开展闯禁行、无牌专项整治等等,通过一系列组合行动将看得见的“安全感”洒满路面街头。
三是用暖心赢得民心,跑出便民惠企“加速度”。设立28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变“事办不成”为“事办得成”。打造全年无休车管所,实行延时服务,让群众办事“不延时”;深化公安改革,落实“为民为企为项目”20项措施,推出“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延伸“网上车管所”触角,实现30余项交管业务线上办、掌上办;落实“舒心车检”,让“一站式”车检触手可及;形成党委班子成员包保企业和联络员机制,拓宽“企业专项服务绿色通道”,扛起“私家车上牌免查验”试点担当,助力蔚来汽车成为全国首家全自动预查验企业。在市区100条路段增设限时停车泊位5800余个,将免费时段延长至30分钟,中秋期间更是在商圈、公园等周边提供免费泊位7600余个,用真招实举迎中秋、暖民心。
四是用汗水浇铸忠诚,点燃争当争创“新引擎”。开展争当“枫桥式交通民警”和争创“枫桥式交警队”活动,争取“小事不出中队、难事不出大队、大事不出支队”。推出“党建+项目”“政工+纪检”“谈心+家访”“绑定+帮扶”“培训+优化”“典型+激励”“6个+”举措,让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强化实战大练兵,加强“一案一通报”等廉政教育,发挥任改非领导干部余热余温,努力淬炼“四个铁一般”交管队伍,今年以来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蜀山大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一批先进典型。
五是创新战法精准打击。聚焦午后、夜间等重点时段和农村、国省道等重点路段,采取异地用警、规模用警、“口袋战术”、“推磨转圈”等战法强化酒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整治。
六是交通宣传细致入微。在加强社会面、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宣传的基础上,将“金榜题名”“戴头盔、保安全”等标语印制在矿泉水瓶、小折扇等物件上,送给考生及家长,让祝福与安全同行。
七是智慧交管赋能增效。建设智能交通三期项目,与高新技术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打造“六个一”智慧交通应用体系,微信服务大厅接待近602万人次,接处警平均时长缩短近24秒,全市交通拥堵指数由拥堵“排名靠前”向“中等偏下”晋位向好,便民服务效能与城市通行能力显著提升。
为提高交警见警率、管事率,最大限度充实一线警力,亳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活动为抓手,建立支队领导和科室保大队的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践行办公室在马路上、群众中、在第一线,坚持突出实绩为导向,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做到“在岗在位在状态”。
一是支队领导加强对各大队督导检查,与一线民警同吃同住同工作;支队机关科室深入一线帮助包保大队开展工作,实行奖惩捆绑。二是在高峰时段支队、大队、中队领导深入城市道路主要路口和易堵点现场指挥、疏导交通,执勤民警依托执勤岗亭和警务方舱开展路面执法工作,把主要警力部署在马路上。三是对事故易发的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加大路面警力投入,依托执法服务站和集成指挥平台,精准查缉重点车辆,建立“移动办公室”,将警车置于路面,坚持路面办公,提高路面见警率。
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转增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呈现多发态势。为提升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保障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1年12月,亳州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管理工作的通知》,着手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今年以来,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安委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一是明确县区、乡镇政府以及行政村、企业、学校等单位在交通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压实县区、乡镇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谁来管”的问题。二是市道交联根据《通知》要求,细化分解任务,指定任务清单,从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加强交通堵点的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四个方面提出16项工作任务,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什么”问题、三是指定工作措施,对每项工作任务提出具体的完成时限、标准要求和责任单位,解决“怎么管”问题。
目前,亳州市县区、乡镇政府参与道路建设全过程机制已基本建立,农村派出所、“两站两员”、乡镇综合执法队、村(居)两委全面参与道路隐患排查、交通违法劝导、交通安全宣传等交通管理工作,交警巡线、劝导员和村(居)干部守店的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以村委会、学校为主的农村宣传阵地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2022年1至8月,亳州市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均下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维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在亳州市委市政府统筹领导下,亳州支队按照“依法依规、科学周密、分类施策、疏堵结合”原则,采取“白天以固定查处为主、流动查处为辅,晚间以流动查处为主、固定查处为辅”的勤务模式开展治理工作,坚持挂图指挥,严格处罚和暂扣车辆,定期分析研判电动三轮车查处情况,适时调整勤务,实现了“有斗志、有激情、有方法、有效果”的治理目标。
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亳州市中心城区20.4万辆电动三轮车已引导处置17.9万辆,保留特殊行业、群体、个人正常需求电动三轮车2.5万辆,实行备案登记、分类管理。2022年6至8月集中治理以来,中心城区交通事故明显减少,亳州市中心城区涉电动三轮车事故起数同比下降82.2%;道路通行效率明显提升,高峰时平均车速同比提高了23.5%,平峰时平均车速同比提高了9.6%,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亳州支队将强化管理,巩固治理取得成果,同时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头盔佩戴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电动三轮车和电动自行车的通行秩序,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水平。
2022年以来,亳州市交警深入贯彻落实《安徽公安机关“为民为企为项目”20项措施》。
一是推行“舒心车检”惠民行动。制定了《亳州市优化机动车年检服务“舒心车检”行动实施方案》,将“一站式、一窗办、交钥匙、延长环保免检、全面推行电子保单、全面推行电子合格标志”6项措施全部在方案中进行细化并严格落实,成立了由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6家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舒心车检”工作领导小组。目前“舒心车检”惠民行动6项措施在亳州市已全面落实落地。
二是增设临时停车区域停车泊位。亳州市中心城区原有停车泊位10800个,现有停车泊位34368个。截止2022年9月,新增停车泊位23568个,新增限时停车泊位210个,增设停车辅助标志231处、限时停车标志40处,方便群众在夜间、周末或节假日临时停车,有效缓解了城区群众停车难问题。
三是大力推行柔性执法。今年以来,对首次轻微交通违法予以警告,对违法停车先行,全面落实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是优化城市物流货车通行环境。取消城区禁行区,缩小限行区,放宽车辆通行限制,限行车辆仅为重中型货车,对运输民生及应急物资的货车优先保障通行。实行线上和线下通行证办理,线上可通过“交管12123”“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我家亳州”APP申办,线下设置了3个办理点,同时开通24小时咨询服务电话,切实为广大车主和驾驶人提供便民化服务。
马鞍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人介绍,对于公安交警来说,路面是所有工作的支撑点和落脚点,人、车、设施、管理与服务都是围绕道路展开的,践行办公室在马路上、在群众中、在第一线,就是要求警务人员时刻在岗在位在状态,关注交管领域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
一是强组织发动。支队成立领导小组,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通过专题调研、全警讨论等方式,广泛搜集有关公安交管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分片包联帮扶。定制包联帮扶清单,支队领导班子成员至少包联一个大队,机关带“长”民警至少包联一个中队,每月到包联大、中队开展工作不少于一次,帮助基层提升工作质效。
三是强化总结提升。支队将及时提炼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不断完善并固化工作机制。同时,注重成果转化,成型发现、分析、解决难题的机制和模式,建立一批“管长远、见实效”的制度,不断提升公安交通管理水平。
目前,马鞍山正在开展“为民为企为项目”活动,按照安徽省公安厅、马鞍山市公安局部署要求,马鞍山市制定印发《全市公安交警“为民为企为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交警牵头或参与的13项措施,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
一是便捷车间让车主更加舒心。按照上级安排,马鞍山支队梳理清单、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序时推进“舒心车检”服务举措落地。7月份以来,马鞍山市6866辆机动车享受“一检互认”便民政策,1.14万辆皖籍小型客车享受“延长环保免检年限”惠民措施,马鞍山市16家检测站开通6年免检合格标志申领业务。
二是精细管理让群众更加安心。推进交通信号“两化”工程,撤销合并主次干道斑马线51组,优化调整右转信号灯路口11处;联合市城管部门实施《马鞍山市城市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出新停车泊位7200个、新增停车泊位500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三是放宽通行让企业更加开心。全面推行货车通行证网上申请、网上发放,优化审核流程,确保及时审核率达到95%以上;优化货车禁行区域设置,调研论证轻、微型货车禁行范围、禁行时间,非早晚高峰时段取消禁限行措施,取消仅剩的湖东路、湖北路、解放路部分路段皮卡车禁行限制。
车驾管工作和事故处理工作都与群众交通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了群众的公安交管工作的评价,对此马鞍山交警支队一直高度重视,并着力通过创新新举措让群众 更加满意。
一是在解决民生难事上出实招。在车管服务方面,利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建立覆盖全市车管服务站点99家,并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不打烊车管所”,力争让车驾管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专门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聚力解决“疑难杂症”,确保企业单位、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能解决,仅1至8月份,就快速解决了64件,办结率超过85%。
二是在化解矛盾纠纷上求突破。在事故调处方面,打造“六位一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形成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联动”工作模式,实现了事故处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是在保障群众权益上下功夫。在案件侦办方面,成立逃逸事故侦破组,建立“视频合成作战室”,总结创立了“非机动车肇事逃逸侦破工作法”,以“快破大案解决群众伤心事,多破小案解决群众烦心事”为目标,实行专人专侦、侦办分离,办案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侦破组成立以来,逃逸事故破案率大幅提升,有力维护和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马鞍山交警牢记“隐患就是事故”“防患胜于救援”的理念,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是紧盯源头、防患未然。联合交运、属地政府,跟进高风险运输企业隐患整改,开展“穿透式”检查,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成立隐患清零“源头办”,加强分析研判,全程布控、精准查缉重点隐患车辆。
二是提级督办、逐一击破。依托属地政府,投入资金逾2亿元,完成重点道路隐患整改工作;实施提级督办,确保农村路口路段隐患及重点公路隐患均已治理完毕。
三是动态跟踪、长效治理。强化江东大道、九华路、马向路等20余条施工道路,以及宁芜高速“四改八”、宁马城铁、巢马公铁施工监管,通过加强日常巡查、优化交通组织、调整信号灯配时等方法,现场消除安全隐患。
马鞍山交警围绕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中心工作,深化科技运用,深入分析研判,勤务安排做到“猫鼠同步”,严管严查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一是创新科技应用,精准打击重点违法。深度挖掘集成指挥平台应用,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手段,综合轨迹分析、视频调阅、人像比对、路面巡控等方法,联合北京、济南、淮南等地交警,查处多起未报废、未年检、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
二是常态长效管理,高频开展统一行动。持续开展“逢五、逢十”以及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畅安”系列集中统一行动,成功消除了一批动态隐患,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三是深化联勤联动,严管严查超限超载。会同交运部门,紧盯国省道、施工工地、凌晨午间时段,围绕货运源头单位、公路超限检测站、高速公路入口、流动治超路段“四大阵地”,落实“一超四罚”治理措施,有效防范了涉及货运车辆的交通事故发生。
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提出“马路警务”工作新思路,建立“马路警务现场会商”工作机制,以群众关注关心的交通出行热点、难点、乱点、堵点作为支队领导现场办公的地点、解决问题的重点、为民服务的亮点。完善支队领导每周上路工作机制,规定具体上路参与执勤的次数和时间,健全机关民警早晚高峰上路执勤工作制度,实现全部警力走上马路,走进群众。
十六个路面大队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力跟着事故走”,实行网格化布警,屯警路面,实现警力“高峰站点、铁骑巡线、警车控面”的交管工作模式,全力服务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大局。
芜湖公安交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交通管理理念,将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作为交管工作目标,扎实开展交通管理工作。
一是突出路面管控,防范风险除隐患。强化常态分析研判,动态调整工作重点,连续部署实施“周末酒驾夜查”“农村两违”“货车超限超载”“公路突出违法行为”“夏季百日行动”等集中整治行动,有效消除各类动态隐患。
二是聚焦主责主业,助力创建促提升。始终将“人民城市”建设作为交通秩序管理工作重心,以“三不乱 文明行”和“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为“双轮驱动”,以勤务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治乱疏堵为主攻方向,坚持抓载体、聚合力。今年以来,在路面增设临时停车泊位2555个、更新标志标线70837㎡、增设隔离护栏2151米,深入推进城市交通文明畅通提升。
三是创新高速管理,赋能科技保安全。研发集“精准定位、即时预警”于一体的“一键报警”系统,“米级”快速准确定位报警人位置信息并引导报警人做好安全防护,有效预防高速公路次生事故的发生。开发“疲劳驾驶”预警查处系统,准确判断大型车辆驾驶人是否存在连续驾驶超过4个小时的违法行为。该系统运行后,营运货车疲劳驾驶违法比例由该系统运行之初的8%下降到现在的1%左右,有效预防了高速公路疲劳驾驶事故的发生。
四是倾听群众呼声,疏堵保畅解民困。始终把“保安全、保畅通、优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切实解决舆论聚焦热点和市民关心的出行难题。针对节假日交通流量变化和形势特点,搭建精准预案管理体系,确定“以面保点、以外保内”保畅原则,落实“远端分流、中端截流、近端导流”的疏控机制和“全域联动、高高联动、高地联动”协同机制,全市上下形成管理“一盘棋”。自2020年以来,全市未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交通拥堵,有效满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
今年以来,芜湖支队紧紧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这条主线,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措施,基础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受伤人数、遇难人数、财产损失均下降。
一是探索建立“一把手负责+专班作业”常态推进机制。确保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健全完善绩效考评体系、落实落细工作责任,坚持“时关注、日提醒、周通报、月总结”常态跟踪机制,确保实干实效。
二是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出台《芜湖市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针对性采取挂牌整治、整改销号等措施,进一步加大风险隐患的排查力度,有力提升隐患治理的效率。今年以来排查各类隐患53处,整改40处,整治率75.5% ,全面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三是按照“三坚持”工作思路,夯实道路交通管理基础。坚持科技赋能,配置无人机交通事故实景勘查系统,实现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实景记录、空地立体化交通巡逻、拥堵路段高空指挥调度等功能;坚持协同联动,依托市、县区两级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制定任务清单,对标对表、挂图作战,确保道路交通隐患治理顺利完成;坚持提级办理,推动农村劝导站工作取得实效。
为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芜湖公安升级版、网络版、创新版,全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支队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芜湖公安机关“为民为企为项目”30项措施,搭建“车管网上警民议事厅”,设置新车注册、二手车转移登记、驾驶人考试等六大议事间,向延伸机构常态化开展业务指导、工作提醒与监督,进一步推动落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政策走深走实。同时,创新增设媒体宣传交流议事间及群众咨询聊天室,向媒体平台发布群众所关心的各类车驾管政策信息,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企业民意,接受大众监督。
建立交警支队“网办中心”,整合政务网平台、公安交通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手机12123APP、支付宝网上车管所、12123语音热线五大平台的交管服务, 实现“人在家中坐,事在网上办”。同时以机制促效能,建立民意引导警务机制、“投诉反馈”工作机制、线上“办不成”反映机制、“政策找人”工作机制、“365不打烊”延时服务机制,为网办中心服务加码。成立一年多以来,共办理互联网交管业务16万笔。真正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让群众办交管业务“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安庆公安交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新时代、新发展,健全完善务实、高效警务机制,突出“四个一”,强化“马路办公” “现场办公”。
一把手既挂帅又出征。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几乎每周带队到山区道路、农村公路、基层交警中队、夜查执勤点检查道路隐患排查整治、交通违法专项打击、基层勤务安排等情况,并参与一线执勤执法。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一把手”工程,把“一把手”上路执勤、排查道路隐患、参加安全宣传、走进企业问需发展、约谈高风险企业等作为硬性要求。
一线警力不断充实。面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新形势,安庆公安交警不断充实基层一线警力,让机关、车管所参与一线执勤、巡逻任务,解放一线警力,在一线了解社情民意、掌握发力方向。
一有问题马上处理。充分发挥12345、12123、12389等热线和信访等渠道作用,让群众诉求高效流转到责任单位,“能见即见、能电必电”,强化与反映人沟通交流,限期完成答复、回访。今年来,通过热线渠道,安庆公安交警共受理并解决群众诉求,综合回访满意度达到98%以上。
一心一意回应关切。对于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不同渠道表达对公安交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安庆公安交警坚持支队领导领衔,认真听取合理关切,拿出综合性解决方案。今年来,安庆公安交警共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办理满意度均达100%。
安庆市公安交警部门按照省厅交警总队和市公安局统一部署,以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为主线,紧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紧盯城市、农村、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四大战场”,持续打好隐患歼灭仗、秩序净化仗、信息制导仗、宣传攻势仗、协同共治仗等“五仗”和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治理、恶劣天气交通安全高影响路段优化提升等“两项攻坚”。
特别是6月份部署开展“百日行动”以来,安庆市公安交警部门紧盯酒驾醉驾毒驾、超员超速超载、非法改装、无证驾驶、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打击集中统一行动。深化提升交通安全宣传“六个有”机制(城乡有喇叭播、墙体有标语宣、路面有警车喊、要道有警力纠、村社有网格员劝、广场有小电影放),8月底代表全省交警系统在公安部交管局视频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全市事故起数、伤人数、亡人数实现了“三下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安庆公安交警部门全面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和“暖民心”行动要求,以群众反映较多的事项为关键点、以企业发展所需所求为着力点。
一是在交通秩序提升方面,在2021年城区电动车综合治理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依托“全警勇担责、为民保平安”活动、警务工作站勤务和农村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队所协作”机制,强化警种配合,常态化开展电动车不佩戴头盔、不各行其道等劝导整治。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动“三、四轮车规范整治”,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品质。
二是在公安交管“放管服”方面,推进车辆驾驶人管理业务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办理。深化事故处理模式改革,实现涉及事故处理的所有部门全部进驻事故处理中心,实现“只进一扇门、解决烦心事”。
三是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以道路交通安全“七进”宣传为基础,全面深入开展“一领导一企业”活动,支队党委班子成员及各大队大队长、教导员一人联系至少一家企业,定期上门,为企业排忧解难,解决企业发展中涉及公安交管方面的问题。专项行动以来,支队、大队两级领导已走访企业85家,解决涉及公安交管问题,全力服务企业生产发展。在今年8月份市人大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问询会上,交警支队所办事项得到人大代表一致肯定,满意率在所有市直单位中名列第三。
安庆公安交警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警治警方针,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公安交警队伍作风建设和教育监督管理,为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筑牢夯实政治建警第一属性。持续强化抓党建带队建,开展交警系统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和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深化英模教育和警示教育。
二是筑牢夯实党风廉政第一防线。坚持铁腕治警、从严执纪,维护公安交管队伍肌体健康。全面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 ‘一改两为’我做什么”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准则,推进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
三是筑牢夯实能力提升基层基础。结合实战大练兵三年规划要求,加强政治建警与业务素质“双提升”,重点开展带“长”民警的政治轮训、一线民警辅警规范执勤执法为主题的专业训练和辅警素质提升训练。
四是筑牢夯实暖警惠警各项措施。注重科学用警,灵活安排勤务,合理使用警力。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培育力度,全面落实战时表彰奖励,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气氛,确保队伍始终保持高昂士气和旺盛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