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思考

2022-02-06 22:13张雪静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馆员肺炎新冠

张雪静,蒋 倩

(金陵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19)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国人的生活节奏。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各地肆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大型传染病感染的公共安全事件。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和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3日,全世界累计确诊83 326 479例,累计死亡1 831 703例[1];我国累计确诊96 972例,累计死亡4 791例[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省纷纷开启一级管控,各地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因防控疫情需要全部暂停营业,后来,随着我国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控制,各行各业纷纷复工返工,城市公共图书馆也逐步开始慢慢恢复正常,但是,按照医学界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将在人类社会成为一个长期的存在,目前没有能够研制出特效药和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型冠状病毒将一直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果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的蔓延、变异,加上全世界人员之间的流动,尤其是境外输入人员的增多,导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压力的增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3]。因此,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能马虎,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避免图书馆成为疫情传播的新地点,也成了我们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疫情期间图书馆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或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的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具有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存储、传播、研究和服务等功能的公益性公共文化与社会教育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40条规定:国家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网络,支持数字阅读产品开发和数字资源保存技术研究,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4]。公共图书馆有义务开展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数据、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除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之外,也是一个为科研人员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机构,通过公共图书馆收集和保存国内外各种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收集,让政府职能部门、疾病控制与临床医护人员、社会公众等信息受众及时了解掌握事态发展,提高应急处理效率,为防疫各项工作提供数据支持[5]。就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例,它的病源起因是什么、中间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大家应该怎样预防、医疗研制有怎样的进展、事件发生后应急应对的方式及如何进行心理创伤的抚慰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6],作为公共图书馆,就有义务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收集相关数据来支持和支撑这些研究。部分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了专题情报服务。

2 疫情期间图书馆面临的隐患

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所有读者共享图书馆内公共资源,虽然图书馆都有消毒杀毒的工作部署,但是对于读者来源复杂、病毒生存时间长、隐藏性高的现状来说,公共图书馆内细菌和病毒更容易传播,因此图书馆面临着的问题十分复杂,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2.1 图书馆书籍、设备易受病毒污染存在隐患

图书馆是以纸质书籍的借阅为主,以笔者所在的金陵图书馆为例,2017年书刊文献外借1 367 678册次,2018年书刊文献外借1 252 011册次。《北京日报》2020年6月24日刊载的一篇《新冠病毒存活能力有多强》的文章中提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下,新型冠状病毒在不锈钢的表面可以存活48 h;在纸板表面,24 h后才未测量到存活的新型冠状病毒[7]。现如今,随着气温的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物体表面存在的时间更长,而且传播途径更多,让人防不胜防,据报道,在2020年11月天津接连查出冷链从业者感染新冠肺炎,并且冷链食品外包装也被检出新型冠状病毒。2021年1月4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山东烟台、山东临沂、山西晋城、河北沧州等地相继发布相关通报,均在汽车零配件外包装标本发现了检测出呈阳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情况。在图书馆,由于读者来源及携带物品的不确定性和馆内设备(桌椅、电梯、扶手等)、书籍的易感染性,设备的接触和图书的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传播病毒的风险和隐患。

2.2 图书馆封闭特性造成空气流通不畅存在隐患

图书馆一般都是封闭密封型建筑,其使用的大多数都是中央空调,能够覆盖到全馆范围内,而且我国图书馆一般因为经费和设计原因,馆内的通风、抽湿能力存在欠缺。有调查显示,阅览室、书库等室内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空气中的真菌粒子沉降量普遍超标准[8],大量的事实证明,空气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扩散的主要途径,而且极短的时间内就可能造成感染,随着文化阅读的兴起,优美宁静的环境、日益更新的馆藏、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读者愿意选择图书馆作为休闲娱乐处所,据笔者观察发现,很少有读者能够在馆内全程佩戴口罩,可能会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

2.3 图书馆内大量人员接触存在隐患

图书馆的服务性和公众性决定了其不可避免地成为大量人员聚集场所,就以笔者所在的金陵图书馆为例,2019年度,金陵图书馆流通人次约244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约114万册次。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此后随着我国疫情控制的提升、国内环境安全性的加强,还是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涌入图书馆进行阅读休闲,甚至在受疫情影响、图书馆未全面开放的2020年上半年度,图书馆的总流通人次也达到了41万人次左右,书刊文献外借达到22万册次。到了7月,当月流通人次就达11万多人次,日均入馆人数急剧提升,疫情防范难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一方面,长期定岗的馆员直接面对不断到馆的读者,存在感染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馆员管理不具备强制性,很难约束读者的行为,读者相互间的接触亦难控制,存在安全的隐患。

3 疫情期间如何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

随着国家对疫情加大管控,图书馆也陆续开放,为了进一步保证疫情期间图书馆及读者安全,提升图书馆运行机制,强化图书馆管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加强安全宣传,强化准入制度

研究表明,疫情的传播具有广泛和快速的特性,因此,图书馆一定要注重卫生安全防范,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安全的宣传力度,多方式(横幅、电子屏、公众号、人工提醒)在馆内进行宣传,规划单一出入口并设置防疫检查点,安排专门人员进行体温、健康码、口罩佩戴等相关检查,强化准入制度,避免高风险人员进入图书馆。

3.2 强化工作责任心,提高馆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主宰,疫情的防范除了读者的配合之外,还需要馆员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体温、健康码、口罩佩戴等相关检查要履职尽责,体温过高者一律不允许进馆,认真开展消毒、通风工作,对经常接触的电梯按钮、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酒精清洁消毒,对图书馆流通最多的纸质文献资源(图书、期刊、报纸),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晾晒、酒精消毒、机器消毒等多种方法进行消毒,同时,图书馆要加强馆内人员的健康管理,开展相关防范知识的培训,关注馆员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定期开展体检,提高馆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3.3 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制定方案,开展培训,强化和职能部门的沟通

图书馆应当秉持着以人为本、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9],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卫生防疫知识,在应对疫情和患者时难免力不从心。图书馆就应该对馆员进行基础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比如,如何正确使用体温枪进行体温检测、流转图书的杀菌消毒的具体流程、佩戴口罩的标准方法等,另外图书馆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从组织上和流程上告知馆员遇到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置,各级领导干部落实好责任分工,畅通对外防疫联系渠道,避免发生因为处置不及时或者不合理,导致群体性传染事件的发生。各图书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图书馆防疫防范演练日”主题活动,一方面,提高突发事件中图书馆员的应对能力,评测防疫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推广防疫知识、强化读者应急意识,以活动促提升,以练代战,确保关键时候处置安全有序、科学规范。

3.4 转进服务模式,促进“线下”转“线上”

前期受疫情影响,不少市民群众采取家中阅读方式,各学校学生实行线上网络授课,鉴于此情况,图书馆可以“因势制宜”,由“线下”转“线上”,迅速改进图书馆借阅措施。参考“送外卖”模式,通过预约借阅、上门送书等便民、利民的方式,减少人为接触,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满足广大群众的读书需求,做到“以人为本,服务至上”。针对疫情期间,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推广线上培训成为当前主流教学方式的现状,图书馆可以借鉴社会上广泛运用的网络培训平台模式,不断完善和改进自身的数据库建设,发挥图书馆数据全面、资源丰富等优势,推陈出新,开展适宜的网络讲座和免费培训,不断丰富线上教学的内容,满足不同读者需求。图书馆还可以跟一些知名的社交软件平台开展合作,例如抖音、快手等,推广线上防疫题材的知识传播,进行网上有奖读者活动,提高参与度,提升图书馆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3.5 进行“大数据”分析,主动迎合读者需求

随着“+互联网”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读者的各种需求和爱好都能通过数据得以体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不少读者因疫情原因宅在家中,这也倒逼图书馆改变服务模式,可以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历年借阅书籍人群的阅读需求,对比出不同读者的需求,逐步进行分类划分,并进一步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方式向不同需求民众推送不同类型书籍。另外也可以进行研判分析,针对不同时期、人群采取不同的书单推荐,如:疫情暴发期间,群众对疫情防范类、健康保养类、投资就业类相关信息关注度较高;针对学生群体,就如何开展疫情防范、如何提升在线教育效果作为推荐重点,宣传过程中可以以趣味教学、动画教学等方式开展宣传;针对成人群体时,时事政治、社会影响等各方面书籍则是目前群众关心的内容;针对老年人群体则以疫情后如何养生类书籍为主。通过分类推荐阅读,进一步提升读者阅读兴趣,逐步发挥图书馆文化传播、社会教育等作用。

4 结束语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长期存在于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现状下,图书馆要提升自己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服务机制、方式改革,以“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运用为抓手,拓展线上数字服务,同时结合线下的图书借阅,文献参考、信息咨询等,迎合读者需求,主动做优、做精服务,提供多元化信息产品和服务,以读者为本,真正推动图书馆向优质、先进发展。

猜你喜欢
馆员肺炎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冠疫苗怎么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