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研究

2022-02-06 21:14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6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监督管理

刘 苏

宿迁市湖滨新区会计核算中心 江苏 宿迁

一、引言

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项目的开展及资金投入缺乏合理性,导致了专项资金使用不合理,资金安排缺乏有效性,专项资金无法有效利用,存在资金浪费和闲置现象。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专项资金管理进行优化,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实现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包括几个常规步骤,如预算编制、申报资金、拨付资金和使用资金等。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一直秉承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且合法合规。

虽然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经验还有所欠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越来越多,但是专项资金管理体系建设却慢了一步,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专项资金的使用范畴和涉及的领域都非常广,不同项目面临的情况又存在很大差别,所以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还有待优化。事业单位制定的相关制度,都比较笼统,没有对专项资金进行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工作,资金收支管理也比较粗放,缺乏规范的使用和支出标准。

目前,财政部门在专项资金管理过程中,更加关注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但是对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不太重视,没有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还可能造成专项资金浪费。

2.专项资金内部控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虽然也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没有针对专项资金制定专门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措施,使得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不够清晰,难以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由于专项资金往往来自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的专项拨款,因此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非常严格。事业单位在申请和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必须接受严格的监督审核,明确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范围;通过规划专项资金的使用目标和使用用途,避免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差。

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出现了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与此同时,部分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管控还比较薄弱,没有针对不同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3.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当前,大多数专项资金的支出都是通过财政统一支付的方式,确保了专项资金支出的规范性。然而,该方式也可能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带来一些影响。

首先,专项资金一般都是专款专用,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但无法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符合专款专用的规定,所以专项资金可能出现滥用的情况。

其次,从资金拨付的角度来看,相关监督机构在构建绩效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方面还需要加强;对工作规划和监督重点还需要明确;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等具体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

再次,部分事业单位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未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或专项资金审计机构。因此,紧紧依靠专项资金自查很难发现问题,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也无法通过有效的流程来评估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最后,没有建立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能让专项资金使用过程更加公开透明,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机制,导致了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不足。

4.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事业单位在开展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很少通过预算管理来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些事业单位虽然也在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对专项资金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但是总体来说,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成效不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核和使用等环节出现一些问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事业单位在申请专项资金之前,没有进行预算立项,或者预算立项不够完善。比如,在某些项目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人员经费和业务招待费,但是在项目预算编制时没有考虑到的,导致项目资金支出超出预算方案。

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够积极,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导致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预算管理措施难以落实到位,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也大打折扣。

最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不足,导致部分关键信息遗漏,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5.不注重绩效评价工作

事业单位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制度建设一直不够完善。部分事业单位甚至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大部分事业单位在申请专项资金时,没有将绩效管理理念融入专项资金管理。

一方面,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在进行专项资金申报和审批的过程中,都比较缺乏绩效管理理念,对绩效评价工作不太重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常常将项目预算编制外包给第三方机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参与预算编制,因此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一旦预算方案审批通过,事业单位在不了解项目预算的情况下,就直接启动项目建设。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在项目完成后,没有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事业单位也无法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优化措施

针对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问题,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通过制度建设、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措施,不断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1.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

目前,事业单位不断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但是部分单位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规范措施。对此,事业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要想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应当考虑到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差异性,不断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从而适应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要求,逐步实现专项资金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并且提升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事业单位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时,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保证专项资金在资金申报、立项和审批、资金使用等流程中,依据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违规问题。

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把控财务支出。这样才能保障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提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

2.加强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管理

近年来,事业单位逐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进而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专项资金按照相关规定使用,避免专项资金被侵占或挪用等情况发生。事业单位要想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执行,对各项不同的业务资金进行分类管理和单独核算。针对每一个不同的项目,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制订详细的管理方案,避免专项资金被挪用或占用等违规行为,不断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管控,分析资金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在使用专项资金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政府采购制度和流程,避免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不合理开支,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3.加强监督管理

财政部门一直在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事业单位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利于提升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并且规范资金使用流程;建立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助于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范围、支付进度等符合相关要求,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对专项资金进行审核,从而保证专项资金合理使用。

其次,完善奖惩机制。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奖惩机制,从而加大专项资金管理的约束力。对于实现预期效益的专项资金使用部门,要给予一定奖励;对于违规使用专项资金或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较差的部门,给予一定惩罚,从而杜绝随意侵占或挪用专项资金的违规行为。

最后,加强风险管理。事业单位在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风险问题。通过加强监督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避免专项资金流失等问题。

4.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加强预算管理,从而促进专项资金高效使用。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编制,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不断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但是,部分事业单位采取的预算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甚至直接照搬其他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

由于不同事业单位和不同专项资金项目,面临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因此,事业单位在建设预算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不能盲目地参照其他单位的制度。只有这样,事业单位建立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模式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首先,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及项目规划,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突出重点,保证重点项目顺利开展。

其次,事业单位要进一步细化专项资金的使用计划,保证项目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比如,专项资金中所列支的业务招待费及人员经费等开支,需要进一步审核,确保各类费用支出符合相关规定,从而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加强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提升预算执行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审核,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在审核过程中,要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并且采取解决措施,从而保证专项资金严格按照预算方案使用。

5.加强绩效评价

事业单位在开展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专项资金在申报、预算、审批、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性。

在进行项目申报时,要符合国家相关发展规划,明确各项目的实施目标和预期效益,保证项目立项是科学的、合理的。项目论证要符合可行性要求,避免专项资金浪费等问题。事业单位在申报项目时,要明确项目的绩效目标,为专项资金使用提供参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严格按照项目进度来支付各类成本费用,避免造成资金闲置和浪费。项目负责人要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加强对项目的监管,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按时汇报给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不仅要加强对项目申报方案的审核,在项目实施阶段也要进行跟踪管理,检查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在项目完成之后,事业单位和财政部门要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与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业绩挂钩,从而发挥绩效评价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管理,从而提升专项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事业单位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预算管理流程,强化监督管理,落实绩效评价工作,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管控力度,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促进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专项资金监督管理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