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
对于清水混凝土而言,主要是为现浇工艺的一次成型,装饰面主要是为混凝土的一个自然的表面,根据其混凝土自身的质感进而去实现浇筑效果,仅仅能够将其透明保护漆可以作为其表面的土层,应用的界面也是公共建筑,施工单位也是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建筑工程作为其背景,同时也是需要能够严格的去管理清水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过程,对其技术的要点也是需要能够做到全面的把控。
与在土建施工中的重要性清水混凝土在土建施工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施工质量的优势上,同时也兼具技术应用的优势。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清水混凝土的使用能够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的空鼓脱落问题,以此提高操作质量,为整个流程节省了成本。因此对于整个项目施工有较为明显的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优势。另外,清水混凝土在环境保护的方面也优势明显,通过有效的操作手段,清水混凝土能够减少在施工方面出现的污染,尤其是避免了抹灰的施工环节。同时,随着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能够发现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可以在操作流程方面较其他更为简化,有助于整个工期的缩短,大大地提供了施工的经济效益。在外形美观当面,由于清水混凝土能够在色差、平滑方面优势突出,质量较为均匀,对于施工中采用的材料中其协调性的特点较其他尤为突出,在装饰美化方面有着很高的价值。且通过不一样的操作方法能够得到不同而别致的外形效果。对于整个施工环节来说既简化的工序又节约了施工的成本。
谈及清水混凝土技术,业内并不陌生,这就是时常谈及的装饰混凝土技术。开展土建施工操作,往往离不开一次性浇筑,清水混凝土技术的融入充分发挥其实用性价值,将其高效用在土建施工操作中,有效的节省建筑材料,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投资,同时规避由于装饰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扎实的动力支撑,与此同时土建施工中合理的应用清水混凝土技术规避建筑完工后产生的墙体裂缝问题,建筑综合质量有了切实保障。但是应用清水混凝土技术,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严格进行,这样才能够将清水效果高效凸显出来,无需额外装饰,建筑本身的古典美被衬托得淋漓尽致。对比普通混凝土,清水混凝土节省了土建施工环节混凝土浇筑后的修复过程,再加上其表面光滑平整,混凝土原本的特色凸显得淋漓尽致,当然该项施工工艺要求严苛,施工工艺的操作程序被直接忽略了,对装饰效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清水混凝土在各种混凝土中属于绿色环保的一类,清水混凝土自身的独有特征,后续完工之后不需要在粉刷,也就是将该项技术应用到土建施工环节,仅需一次即可达到理想的建筑效果,后续操作无需展开。从这一方面可以分析,清水混凝土使施工环节的步骤简化许多,减少灰尘、粉尘等的产生,有助于环境保护。清水混凝土应用到土建施工环节,仅需一次浇筑,减少了墙面裂缝或者楼板裂开的情况。清水混凝土在环保方面优势突出,仅需一次浇筑即可达到目的,为此清水混凝土在环保方面有独特优势,减少土建施工成本支出,无需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
土建施工讲求自然、朴实,清水混凝土属于高端混凝土技术,恰好符合这一特性,其使用的材料本身就刚柔并济,极具美感,有助于建筑物风格展示。清水混凝土色彩均匀,结构轮廓与纹饰清晰、完整,可以提高建筑的艺术观赏价值,另外,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全过程采用清水混凝土,可以提升结构内、外部浇筑的整体质量,使结构与装饰一次成型,防止通过装饰遮掩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问题。
清水混凝土能够一次浇筑成型,无需剔凿修补,无需抹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垃圾和环境污染,十分环保[1]。而且,采用清水混凝土能够防止抹灰断裂、空鼓脱落等现象,减少了漏浆、楼板裂缝等质量问题。由于省去了抹灰流程,减少了后期的维修费用,节约了项目总造价,缩减了施工周期,因此,大大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应用普通混凝土时,要剔凿抹灰,继而进行表面装饰。但因时间过长,混凝土表面很容易出现空鼓、裂缝问题,增加后期维护成本。城市化背景下,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使用普通混凝土,维护难度较大,而清水混凝土使用简便,也能够规避表面裂缝、空鼓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使用到的材料比较多,如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粘合剂等,当原材料在选择过程中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且搭配比例的控制缺乏合理性,因此,导致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各种各样问题出现在土建施工之中。例如:当水泥碱含量超标时,混凝土的表面之中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从而对装饰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当过多的杂质存在于骨料之中,不仅使得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而且其色泽不均匀现象明显。另外,在清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对相关的技术标准未进行严格的遵守,同样会导致诸多的问题出现,如:当浇筑混凝土的工序缺乏科学性时,对其整体性以及密实性都会产生严重的干扰,当混凝土过厚的问题出现时,对其振捣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配制混凝土时,会用到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粘合剂等材料,如果未按设计要求优选原材料,并控制搭配比例,会使混凝土使用性能受到干扰,导致土建施工中出现各类问题。例如,水泥碱含量超标,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色差,影响装饰效果;骨料中杂质过多,使混凝土质量不达标,色泽不均匀。浇筑清水混凝土时,未遵循相关技术标准,也容易滋生各种问题。例如,混凝土浇筑工序不科学,干扰其密实性和整体性;浇筑混凝土时,倾落自由高度超过2m,混凝土出现离析、串筒问题;混凝土过厚,影响振捣效果;进行分层浇筑,拆除模板后,会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为模板设计和安装,简单、稳定、科学合理是模板设计的要求,但是,在模板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对设计的要求重视程度不够,从而使模板的明缝和阴阳角等细部性要素缺乏准确性,进而使其设计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凸显,由于模板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使其在安装之后,拼缝严密度不足以及拼接高度相差大等问题不断出现,另外,在施工初期,对模板未进行有效的清理,从而导致脱模剂涂刷不均匀的现象出现。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模板设计与安装属于重点问题。模板设计讲求简单、合理、稳定。然而,实际模板设计中,往往忽略这些问题,不能够对模板的明缝和阴阳角等细部性要素进行准确设计,使其设计过程不合理,导致模板安装之后,拼缝严密度不足,接缝高差大。梁歪,模板材料刚度不足,吸湿性不均匀。施工初期,未对模板进行有效清理,脱模剂涂刷不均匀等。
天然古朴性质是清水混凝土的基本特性,也具备普通混凝土的特征,两者整合起来,使得建筑物更具美感。仅需对建筑物稍作修饰,即可达到更好的观赏性目的。建筑的时候,如果应用混凝土拓印性,那么清水混凝土建筑简直可以成为艺术品。
现阶段应用清水混凝土的土建项目中,很多项目做工不够精细,美观度不高。特别是电梯接缝位置,问题更突出。这就表明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做好裂缝、模板安置的控制工作,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施工者想方设法掩饰缺陷,直接在上面抹灰,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度和协调度。
清水混凝土对比普通混凝土,优势突出,在建筑工艺方面对工艺有着相对严苛的要求,普通混凝土在施工的时候,工艺包括数量、拆卸、安装、末班是个,而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在普通基础上优化创新,迎合现代施工要求,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并没有及时更新施工方案,导致清水混凝土施工一味的沿用传统方案,影响施工质量。
土建施工中,将清水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偏差控制在3mm以内;使表面气泡保持均匀,且大小一致,气泡深度和直径分别在3mm 和2mm 之内;表面裂缝宽度控制在0.15mm 以内;兼顾清水混凝土表面颜色和平整度,确保其无污染、破损等问题。使其表面无漏浆、跑模、胀模等问题,无错台和冷缝。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过程中,考量其装饰效果。依据土建施工的具体装饰要求,预留缝条和蝉缝,形成极具规则的分格缝。兼顾装饰线条外观,使其均匀、平整、顺直。
清水混凝土的定型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板,从而使前期保护得到有效的实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柱身混凝土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使环向模板拼缝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需要对纵向拼缝进行严格的把控,使漏浆以及错台等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对满焊方式进行有效使用,并对环向钢板进行有效的连接,同时需要对焊缝处进行有效的打磨,从而使焊缝以及相邻钢板的平整性和顺滑性都得到有效的保障,进而使其能够完全符合设计的要求。除此之外,在钢模板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对螺栓进行有效的应用,使其能够对连接部位进行有效固定,并对锥形限位钉进行有效设定,从而使混凝土侧压引起的漏浆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杜绝。模板的用途是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定型,实现前期保护。具体操作中,严格控制柱身混凝土,严禁出现环向模板拼缝,并注重纵向拼缝把控,以免出现漏浆、错台问题。选用满焊方式,连接环向钢板处,并打磨焊缝处,使焊缝和邻近钢板都极为平整和顺滑,符合设计要求。假使选择钢模板,要应用螺栓对连接部位进行固定,并设置多个锥形限位钉,以免因混凝土侧压力出现漏浆问题。
脱模剂的选择对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起到直接的关联,当下,常见的脱模剂有矿物质油、植物油等,这些脱模剂容易和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接触,并形成一定的粘接,该粘接的清理难度也较大,从而对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质量产生直接的干扰和影响。另外,需要将脱模剂和光亮剂进行混合使用,这样可以使脱模过程更加的简单方便,同时,成型之后的混凝土表面更加的光洁,通常情况下,在木胶合板面板中使用水质脱模剂,在钢模板面板中使用矿物质油脱模剂,在玻璃钢模壳面板中使用聚合物类脱模剂。清水混凝土质量与脱模剂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当前,矿物质油、植物油、水质和乳化油等脱模剂比较常见。它容易与空气中的灰尘形成粘接,而且清理难度较大,直接干扰清水混凝土表面质量。可将脱模剂与光亮剂搭配使用,使脱模过程更加简单,并使成型之后的混凝土表面更加光洁。水质脱模剂在木胶合板面板中极具适用性;矿物油质脱模剂适用于钢模板面板;聚合物类脱模剂主要被应用到玻璃钢模壳面板中。
浇筑过程在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从以下方面对浇筑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第一,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式为分层和振捣,并且将实际情况考虑其中,需要使分层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控制在40cm 左右,同时需要对分层标尺进行有效的使用,从而对浇筑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第二,独立柱含结构缝,在结构缝的两侧,需要使下灰和振捣同时得到有效保证;第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模板和钢筋看护加强重视程度,当浇筑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顶部的甩挫钢筋进行有效的整理;第四,对梁、板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梁浇筑工作先进行有效的开展,根据其实际的高度,将其进行有效的划分,使其被有效的分成3 层,采用阶梯状的方式来进行浇筑,当抵达到板底位置时,与板的混凝土浇筑进行有效的同步,对初层下料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梁低捣实工作得到有效的完成,之后再进行第二层下料。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浇筑过程尤为重要。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其浇筑过程进行严格把控:(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分层下料和振捣方式。依据实际情况,将分层厚度控制在40cm,并采用分层标尺干对浇筑厚度进行严格控制;(2)独立柱含结构缝,结构缝两侧下灰和振捣兼备;(3)浇筑混凝土时,需注重模板和钢筋看护。完成浇筑工作之后,整理混凝土顶部的甩挫钢筋,使其就绪。(4)完成各层下料工作之后,应用60kHz 振捣棒,实施振捣工作。将初层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为20s,避免因振捣过度,出现跑浆情况,其余各层混凝土振捣时间保持在30s 以上,秉承快插慢拨原则。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将振捣棒插入深度控制在被振捣层以下50mm。(5)对梁、板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先执行梁的浇筑工作,依据其高度,将其划分为3 层,以阶梯状浇筑。到达板底位置之后,与板的混凝土同步浇筑。控制初层下料速度,完成梁低捣实工作之后,实施二层下料。
因混凝土泌水性、含气量较大或模板漏浆问题,会出现气泡、砂带、孔眼等。模板拆除之后,将表面浮浆和砂子清除。拌制水泥浆体时,选用同等品种和强度的水泥,以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硬化之后,用细砂纸打磨构件表面,并用水冲洗,达到良好的修补效果。
养护过程极为重要,其能够提升清水混凝土的强度和品质。(1)拆除柱模板时,柱体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继而用无纱布将其包裹住,再包一层塑料布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以一周为宜。土建施工中,将柱体顶部铁桶内盛满水,以润湿柱顶。(2)完成梁板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用塑料布对其进行覆盖,继而浇水养护,将养护时间控制在一周,直至强度达到1.2MPa。(3)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用塑料布对其进行覆盖,避免水分蒸发,终凝之后,浇水养护。硅酸盐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时间为一周,如果掺有缓凝剂或具备抗渗性,养护时间以两周为宜,将后浇带养护时间控制在28d。
清水混凝土的结构饰面是混凝土自然表面,如果其遭到污染或破坏,难以恢复。因而,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严格落实清水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工作。(1)完成清水混凝土柱浇筑工作,用彩条布遮盖柱子甩头钢筋,避免铁锈对柱子产生污染,并用湿抹布擦拭已有锈斑。(2)拆除混凝土模板支护,用无纱布进行包裹,并通过覆盖塑料布实现保水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风干裂缝。选用外包木胶合板用以猪身120cm 内,保持柱子完好;用木胶合板对墙体与楼面距离2m 内的洞口实施封闭,并在洞口外围设置护角,避免门洞边角遭受外力碰撞,产生破坏。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施工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的相关工序和施工要点比较多。施工单位要依据土建工程的具体施工背景,对清水混凝土的应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将清水混凝土养护工作落实到位,继而实施成品保护,以达到良好土建工程施工效果,保障土建工程的整体性能及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