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保护的分析*
——以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

2022-02-06 12:15黄王金王景李响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品牌研究 2022年1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云南文化遗产

文/黄王金 王景 李响(昆明理工大学 法学院)

2022年2月,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 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到2025年云南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到2035年,云南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格局。从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到如今汇聚26个少数民族,从石器时代到现在的现代文明,人类文明的火种一直在云南这块热土上延续并熊熊燃烧。三江并流、茶马古道、西南门户等注定了这里必将是众多文化的发源地、汇集地。正是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如此丰富多彩的地方,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一直都没有受到重视,传统文化淡化与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采取一系列的行动来挽救和保护这些人类的“财富”,更加令人愉悦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去接触传统文化,这个现象在高校十分明显,高校的加入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本文以高校作为基点,从知识产权保护角度研究云南非遗和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发展、保护情况,并为非遗在高校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一点建议和对策。

一、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群体或者民族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积淀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或者技艺。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的“瑰宝”,含有着丰富的知识产权价值。随着历史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极大破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传承的困境,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提升至空前的高度。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素有“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之称,云南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中国56个民族中,有26个民族生活在云南,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他们世代在云南这片热土生活,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性构成了一幅云南特有的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卷,也留下了种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各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少数民族在医学建设方面也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相对于中医学,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在理论体系方面充分体现了它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它是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当地的自然药物为资源,采用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行医方式,以本民族为服务对象而发展起来的。例如,藏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隆、赤巴、培根三因素学说为核心,以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七物质、三秽物及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截至2019年,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35个。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美术、技艺、民俗共8个方面。具体包括:傣族孔雀舞、傣族泼水节、贝叶经制作技艺、白族扎染技艺、云南围棋子等等。

二、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南非遗传承和保护在各大高校发展迅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掀开新的篇章。

(一)在顶层设计方面

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方针和政策来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全力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各地政府建立符合地方发展的保护举措,将非遗保护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建立健全非遗保护法制体系。同时引导高校等力量参与保护工作,充分发挥高校“人多才多”的优势,将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落到实处。

(二)在非遗传承保护机制方面

非遗是以传承人为重要核心的活态传承,只有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和传承。云南省开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计划,同时,云南省各个高校也积极开展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拓展传承人培养的新路径。从2015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大理大学2所研培院校开展普及培训、研修培训;2018年,新增云南大学、云南文化艺术学院、云南技师学院3所院校入选112所研培院校行列,云南省的5所研培院校2018年培训传承人300余人。传承人纷纷走进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传统技艺,开展交流研讨。经过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传承人创作了大量原真性、实用性、审美性俱佳的作品,受到年轻人的青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水平持续提升,表现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更多“90后”“00后”加入传承行列。

(三)在非遗文化弘扬发展方面

各高校积极开展民族文化校园传承活动,在云南民族大学专门开设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大专班,扶持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省民族中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此外,各大高校还开设不同的传统文化课程,比如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少数民族服饰课程等,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案来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教学。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多高校都有少数民族协会、中国传统文化协会等组织,这些组织经常会以饮食文化、风俗文化、服饰文化等为主题来举办活动,吸引学生关注,以此宣传弘扬云南的传统文化。同时,在云南各高校的各种晚会上,穿着各种民族服饰的舞蹈必是一大看点。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去弘扬传统文化,比如在校园内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穿汉服,学校会经常举办一些传统文化节等。

三、云南传统文化在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各种非遗、传统文化宣传保护活动在高校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许多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具体包括:

(一)对传统文化的错误宣传

云南26个少数民族各有特色,风俗文化风格迥异,特别是服饰也是各有千秋。在高校中,很多的组织和个人倾向于对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展示和宣传。这看上去是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的一种宣传,但在这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很多的学生或者组织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对于每个民族所着的服饰会发生误认或者是讲解错误,导致观摩学习者的认知错误,更有甚者,通过丑化传统文化,以一种低级趣味来迎合大众,贬低了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错误的讲解宣传本身对弘扬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伤害远大于不宣传,传统文化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历经沧桑,继承了先辈的智慧,蕴含着先辈的辛勤汗水,它见证了一个个民族的繁荣与衰败。因此,对每种传统文化的正确宣传,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了解这种文化,并传承和弘扬它。

(二)对高校非遗创新成果保护机制不完善

在各大高校,特别是民族高校之中,存在很多含有传统文化元素或者是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创新作品,例如,结合了传统文化标志或图案的现代服饰、绘画等其他艺术品。这是传统文化在高校创新发展的一大成果,同时也是高校知识产权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高校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高校很多涉及传统文化的作品在创作出来后得不到支持和保护,比如:有些作品在创作出来一段时间后没有得到扶持和保护,慢慢地销声匿迹;有些比较好的作品,被市场看中,但没有经过创作者同意,便大量生产制造流入市场,侵犯了创作者的知识产权等。正是保护机制不完善,高校传统文化创新作品流失严重,侵权现象频发,这极大地打击了创作者的创作传承热情,制约了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

(三)高校传统文化宣传和保护的形式化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亟须得到保护和弘扬。特别这几年,国家加大对传统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政策和资金扶持比例比以往力度更大,各种各样产业园、文化博览会也在迅速开展。同时,针对高校的政策和措施也在进行,例如: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校园文化日等。但这些措施在高校落实的时候,往往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很多高校举办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的动机只是因为上级的指示或者是政策要求,而很少是因为本身想要去对这一种非遗或是传统文化宣传和保护。在举办活动和落实工作中,有些高校只注重形式,拍照片、走过场。学生在活动中也很少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了解到真正的非遗和云南传统文化。

四、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保护的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为创造的智力成果和知识财产,涵盖了了知识产权领域内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内容。对于高校而言,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创作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作用。

(一)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1.完善传承人培养体系

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传统文化企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树立起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到云南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的工作中来,完善云南传统文化传承人培养体系。在已有研培院校的基础上,增设高等院校发展云南传统文化。其次,建设完善传承人培养模式,开设相关课程,聘请安排专业人员教学。另外,完善传承人就业机制,落实相关优秀传承人的工作,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提高相关传统文化传承人的福利待遇,以此促进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2.创新传承人培养途径

相关传统文化产业可以与各大高校建立交流机制,由各大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定期到高校举行座谈、举办活动,吸引感兴趣的学生投身相关行业。高校定期组织感兴趣的学生到相关的产业园、展览馆、工作室参观学习,激发其投身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热情。在高校探索“师带徒”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发展意愿,选择优秀的学生作为候选传承人并重点培养。

(二)促进云南传统文化产学研融合发展

高校是很多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发源地,这里文化汇聚,不同文化特色交织在一起,对于传统文化的再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高校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创意产品,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形式,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重要优秀的创意,深入研究和创作,寻求将其产业化的机会,扩大它的规模。其中,与传统文化产业合作是最好的选择。传统文化经过百余年,甚至是上千年的传承,特色十分鲜明。但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也需要结合一些现代的元素来迎合年轻人、大众的喜好。因此,高校和传统文化产业合作,对高校创新出的涉及传统文化的作品由传统文化产业进行市场推广,这样一来可以保护高校的知识产权,激发学生或者其他创作人员的热情,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的创新发展;二来可以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活力,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市场化、产业化,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正面宣传,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到传统文化。

(三)在高校拓宽云南非遗传承保护发展途径

高校对于非遗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以学生社团为主要力量,创立涉及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或者与相关社团合作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另外,课程创新,开设重点、多样的传统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吸引感兴趣的学生去了解,这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非遗的传承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我们而言任重而道远。高校与传统文化产业要负起职责,担起责任,深入合作,建立起非遗传承的保护机制。同时,与企业开展合作,调动广大创作者的积极性,融合时代元素,创新文化内容。利用好新媒体等宣传平台工具,广泛开展非遗、传统文化的展览活动,做好普及宣传工作。

(四)高校建立非遗保护的多元化资金扶持体系

高校应当加大对非遗、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针对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课程加大资金投入。用好财政资金的同时,接纳社会力量加强合作,积极吸纳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资金参与非遗保护。推动高校建立专项资金助力非遗保护,建立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将非遗、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和保护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五)构建高校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平台

对于非遗和传统文化的保护,除了完善高校非遗传承保护的相关机制,还应该从知识产权和国际法律规则出发,兼顾非遗保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风险和法律风险。高校对于非遗项目的二次创作成果或衍生成果应当建立非遗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将非遗纳入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之中,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高校对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促进非遗传统文化有序、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云南文化遗产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与文化遗产相遇
云南邀您来“吸氧”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