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2-06 05:29朱春燕
山东纺织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试验区广西供应链

朱春燕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1 引言

广西自贸试验区发展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主要增长点,其自贸试验区内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直接关系着自贸试验区乃至整个广西经济的增长韧性和法治质量,而广西地方高校服务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是重要保障。广西自贸试验区带动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自2019年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截止2021年12月底自贸试验区入驻企业超过5.6万家,是成立前的15倍。202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38亿美元并占广西全区FDI的44%,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两千亿元,占到全区贸易总额的33.6%[1]。广西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形成了各自优势产业及发展特色,其中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智慧物流、数字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新兴制造产业,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片区以港航物流、绿色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为重点,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以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和跨境劳务合作等五大跨境产业合作为重点。当前广西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不断推进,对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需求很大,但当前广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还不能满足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需求脱节,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人才培养无法形成“学校、地方、产业、企业和国际”五个方面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2]。因此,广西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要紧密围绕新时期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需求,探索适应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自贸试验区发展和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 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的需求及其定位分析

2.1 培养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所需要的现代化产业专业技能人才

人才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而广西地方高校面向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需求来培养现代化产业技能专业技能人才是根本保障。要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人才工作经验,抓好短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广西地方院校要关注广西自贸试验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跨境电商、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产业等领域的急需人才,即要根据自贸区建设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签订委托培养人才协议。同时,要积极筹划办好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加大力度培养各层次金融人才为自贸试验区提供金融人才支撑[3]。

2.2 培养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技术研发人才

提高广西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离不开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品研发,而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当前广西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不高,还存在着很多产业链供应链短链断链问题,迫切需要高技术研发人才进行攻关。而高校担负着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功能,广西高校应加强与自贸试验区合作,面向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需要来开展科研,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广西高校联合打造社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平台,如金融科技创新研究院,大力推进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商贸专业的融合发展,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需要。广西高校可以选派科研实力强和专业知识水平高的教师参与广西自贸试验区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以及其他各种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为自贸试验区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4]。

2.3 培养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社会服务专门人才

广西高校人才培养还担负着社会服务的功能,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加强社会科学研究,参与制定广西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规划。广西各主要高校应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开展战略前瞻性和应用对策性问题研究,旨在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参考,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政策制订等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 鼓励学生参与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等调研活动力,积极申报与广西自贸试验区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与研究工作,以及鼓励和支持教师和大学生共同开展自贸试验区发展相关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还有教师要走进企业为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过程中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以及为企业提供自贸试验区政策规则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3 调整优化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3.1 调整优化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学科研究和专业教学定位,从大学本身和社会两个角度进一步明确商贸服务业相关专业群的研究定位,进一步明确商贸专业群面向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发展培养人才的定位。广西地方高校要按照广西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需求来调整优化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各片区所在地高校要按照服务不同片区的主导产业及产业特色优势来确定各自的办学特色和培养人才定位,避免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规律,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要形成以“实训-实验-实习”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5]。

3.2 调整优化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广西地方院校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要调整课程教学体系。调整和优化理论教学结构,开设自贸区、自贸港等政策通识类课程,增加东盟国家语言课类课程教学,扩大双语教学比重。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要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这既包括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包括课外创新教育体系建设,要加大实践课程教学比重和实效性。高校相关专业群专业教学过程要与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紧密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3.3 调整优化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的师资结构

相关专业群师资建设与服务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结合。师资队伍建设突出为自贸试验区发展服务的特点,安排教师到自贸试验区企业去开展调研和收集素材,培养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等综合素质,改变当前广西地方院校普遍以教学型教师为主的师资结构,促进高校师资结构向以实践型和教学型并重的师资结构转变。重点是加强“内培外引”实践型师资,既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与企业合作培养实训师资,也可以选聘企业技术骨干或优秀管理者来校兼职授课、担任实习实训教师。承担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的人才培养专业教师要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根据自贸试验区及其企业发展需要调整优化自身知识技能结构,加强理论与实践技能学习和培训。

3.4 调整优化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能力和素质结构

广西地方高校结合自贸试验区发展加强创新型科研人才培养。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要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积极支持学生主持或参与教师关于自贸试验区所需的政策研究、自贸试验区重点企业技术研发等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广西自贸区供应链发展的前沿领域和现实需求,学校、企业共同资助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研究项目、社会调研项目、技术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并且要把大学生参与这些科研项目作为大学生实践学分认定、评优评先、就业优先推荐的重要依据,以此激发大学生参与自贸试验区发展相关项目研究的积极性,最终有利于提高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的创新能力[6]。

4 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

4.1 构建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校地合作”模式

加快构建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校地合作”模式,实现高校与地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发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共赢。其一,广西地方院校加强与地方在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合作。广西地方院校要明确人才培养与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根据广西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重点方向、迫切需要来调整高校人才培养专业结构,调整优化面向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其二,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校地合作。加强广西高校与广西自贸试验区所在地政府及管委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广西地方高校要与广西自贸试验区各片区所在地政府及其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校现代产业示范学院、自贸试验区政策综合研究院、协同创新平台等,可以联合学校其他学术机构乃至国内外有关学术机构协同攻关,进而形成自贸区研究的良好生态体系,在今后广西的创新发展以及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合作当中提出建设性建议。

4.2 构建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根本途径。广西地方高校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实践型师资、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企业提供专业实践基地平台、企业为专业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等服务自贸试验区供应链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由广西地方高校与自贸试验区企业签约共建校企合作试验班,通过冠名自贸试验区企业实验班、共建实践基地等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试验班立足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管理技能和素质尤其是实践能力培养,还要加强自贸试验区企业与学校一起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包括从招生选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都实行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学分和学时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试验班实行三至四年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单列,课程设置突出地方特色,与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紧密结合,教学计划体现实战性和灵活性,更加重视实习和实践环节,突出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4.3 打造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模式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地方院校培养服务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服务广西自贸试验区供应链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东盟国家就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研究生培养、教师互派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商贸专业群应用型人才国际化水平提高。既要选派与东盟国际贸易和物流以及市场营商等相关专业学生到东盟国家留学,也可以选派教师到东盟国家学校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促进双方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流动与交流学习。还可以共建海外实践教学基地,双方互聘担任实习实训或论文指导教师。开放合作办学,培养懂国际经贸规则、精通东盟国家语言等复合型国际商贸人才。

4.4 构建自贸试验区供应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模式

根据广西自贸试验区产业结构特征和产业迭代规律,自贸试验区可实施有侧重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政策。建立高校、自贸试验区、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主体参与的知识协同创新、技术成果转移和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服务运行机制。给予高校院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税费优惠,为对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组建自贸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和自治区级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广西地方高校与自贸试验区企业联合设立研究机构,实现设备仪器共享和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成果所有权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支持广西地方高校、自贸试验区企业与职务发明人共同申请知识产权。

猜你喜欢
试验区广西供应链
广西贵港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18个自贸试验区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