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定位

2022-02-06 03:00:24朱婉莹
上海商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花费毕业生问卷

朱婉莹

一、引言

先进的教育,就其本身而言,给劳动力提供了充足的准备,以帮助其他重要的行业功能,它在巩固国家经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前的经济发展对大学教育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给大学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疫情大流行期间,我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政府全面关闭所有非必要的活动,空间活动的限制对毕业生的就业来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长期隔离的影响可能导致经济后果的滞后性,例如供应链的破坏,将导致全球经济的大规模减速。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小企业将遭受最大的损失。通过执行疫情防控政策,一些小型企业暂时关闭,员工的忙碌程度降低,失业人数增加,尤其是在小企业和收入最低的人群中,企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自我定位仍存在自我认知不明确,就业选择片面等问题,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定位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就业成本。本研究基于成本视角,研究了就业定位和就业成本的关系,并提出了大学生有效定位策略,以期推动大学生减轻就业压力,引领大学生就业定位的新方向。

二、疫情之下大学生就业形势

1.就业机会减少

其一,就业市场供给多。近些年,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多,这对于毕业生而言,就业压力显著增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毕业生就业渠道减少,导致就业压力集中,使毕业生就业供给量大大增多。其二,就业市场需求少。受疫情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受到了影响和限制,改变了就业预期。由于对人的流动性进行了大规模的特殊限制,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供需平衡发生了变化。生产在大多数情况下正在减少,导致许多企业已经停止生产,相应的裁员减少了就业的可能性。另外,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的动荡产生了从全球化到去全球化的转变。不仅在贸易方面,而且在全球和本地区的金融和货币市场都出现了变化。企业经营规模变化和全球经济体系的变化受损必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由此,企业和单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相应减少,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降低。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就业成本增加

其一,就业物质成本增加。对于目前的环境来说,部分国家疫情仍然严重,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在多国出现感染病例,奥密克戎毒株可能会使部分企业生产中断、一些国家收紧入境政策,进而对全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造成整体影响。在国内,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许多企业的招聘数量在下降,招聘时间也在推迟,导致毕业生无法在毕业后迅速找到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持续找工作,因此增加了就业物质成本。其二,就业时间成本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部分毕业生无法快速获得实习和工作机会,这些毕业生依旧维持在待业状态,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因此增加了就业时间成本。其三,就业机会成本增加。机会成本是指毕业生为了另一种利益而放弃自己原有的东西,疫情导致企业招聘数量的减少,毕业生就业竞争尤为激烈。原本求职的时间毕业生选择等待就业时机,原本工作的时间毕业生在求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机会成本。

三、大学生就业自我定位现状

1.强调自身优势,忽视市场需求

在现实社会中,许多大学生自我认知不清晰。他们无法做到客观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在就业时过于强调自身的优势,而不能清楚深刻地认识自我短板,这样导致他们在就业时不能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反而更容易展示自身弱点。他们对就业目标也没有进行清晰定位,因为大学生还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心理上不够成熟,不清楚自己想要选择一份什么工作,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其失掉很多就业机会。同时,许多大学生对自我能力的把握也处于模糊状态。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所以在就业时会迷茫,甚至会盲目从众,产生一种“随大流”的想法,在就业机会前摇摆不定。在就业时,部分学生会忽略就业市场需求。比如,参加一场招聘时,他们对企业真正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所以即使强调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也难免与企业招聘需求不匹配,导致自身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这样不仅会使自身的就业时间成本、物质成本和机会成本增加,也会使企业流失人才。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要以企业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明确自己的目标,评估自己的能力,然后针对自己的优势与企业需求进行匹配,实现双方共赢。

2.追求自我利益,就业选择片面

如今,在疫情影响,劳动力过剩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不理想。但是仍有部分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存在片面性,过于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身上都有一股拼劲,他们热衷于大城市的生活,向往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所以在他们的就业城市选择里仅仅局限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使大城市的人才堆积,造成其他地区的人才缺失。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在择业时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忽略了社会利益。部分毕业生表现出职业理想信念淡薄、急功近利的特征,在职业选择时,只关注现实中个人理想的实现,忽略了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另外,一些大学生对就业期望过高,忽视了社会和企业的真正需求,丢掉许多就业机会。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服从社会客观规律,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将社会国家利益放在前面,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技能,把握就业机会,实现自身价值。

四、就业成本与就业定位

根据学者们对就业成本和就业定位的相关研究启发以及对就业成本内容的探索,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选择使用电子问卷线下收集,本研究以西部地区某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高校的学生中选取被试,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开展实证研究,以期达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帮助大学生就业定位目标。

1.实验步骤

本次问卷调查分两个步骤实施,第一步进行预调研,共发放50 份问卷,然后对预调研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正式实验中大学生就业成本这一概念的维度。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成本包括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资金(资料费、简历制作费、交通费、住宿费、服装费等)、时间、机会等。第二步进行正式问卷题项的设计和发放。

2.问卷设计与被试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93 份。将注意力测试未通过(18个)的数据,未完成全部问卷题目(3 个)的数据剔除,剩余有效样本为372 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4.7%(其中男性169 人,占比45.4%,女性203 人,占比54.6%;344 人处于18 ~25 岁,占比92.5%),有效问卷的数据进入后续处理分析,通过统计分析问卷数据,研究大学生就业成本与就业定位的相关问题。

3.就业成本与就业定位

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显性成本就是物质成本,物质成本主要包括就业时制作简历所需费用、打印资料的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外形包装费用。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51.24%的大学生认为交通费用在物质成本花费中占比最大。虽然由于疫情的影响,部分招聘选择采用线上形式开展,但仍有一部分招聘选择线下面试的形式,由于毕业生所选择的企业地点具有灵活性,一些异地企业的招聘需要大学生到当地参加,由此产生的交通费在物质成本里占比较大。23.15%的大学生认为形象包装费在物质成本的花费中占比较大,他们认为良好的外在形象更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形象包装费用花费中,67.81%的大学生花费低于500 元,28.42%的大学生花费在500 ~1000 元之间,3.77%的大学生花费在1000 元以上。

大学生毕业就业时需要花费一定量的时间,才能达到自己的就业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样本里,求职期为3 个月的大学生占比62.58%,求职期为3 ~6 个月的大学生占比25.72%,求职期花费6 个月以上的大学生占比11.7%。在求职期耗费的时间越长,说明大学生就业的时间成本越高。

在就业选择时,大学生求职会产生机会成本。指毕业生为了某一场招聘而放弃其他利益最大的求职机会或者更容易成功的职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2.36%的大学生求职期间会放弃3 个以下其他职位,14.82%的大学生求职期间会放弃4 ~5 个其他职位,2.82%的大学生求职期间会放弃6 个以上其他职位。求职期间放弃的职位数量越多,表示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成本越高。

问卷显示,在就业定位选择方面。58.73%的大学生会把城市发展潜力作为选择职业的首选因素,62.26%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就业,32.36%的大学生相对于加入企事业单位更倾向于自主创业。65.49%的大学生愿意从事与本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都似乎存在着一些共性。从物质成本上看,大家都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在出行费和外形设计方面。在求职过程中,绝大多数大学生求职时间越长,时间成本越多。部分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首先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找不到相关工作的前提下选择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还是更倾向于大城市和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五、成本视角下大学生有效定位策略

1.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在新的就业形势之下,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要对自己进行清晰的定位,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短板,确立自己的就业目标。一方面,大学生应提前收集资料,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环境,了解自身的条件与就业目标的匹配程度。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以及自己的经济家庭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这样可以避免无目标求职增加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也能够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技能和对自己的认知,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就业成功与否。大学生应该在就业前的学习生活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由此可灵活应对变化的就业形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就业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

2.搭建就业云平台

由于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冲击,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导致学生的就业成本增加。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也显露出一些学校就业中心招聘宣传渠道过窄、大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之后的满意度是评价一场招聘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应当拓展招聘渠道、鼓励大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到线上招聘活动中来。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的就业联动活动。一方面,学校应加快数字化就业平台的建设步伐,创办多种渠道共同促进就业的云服务。丰富大学生就业中心线上招聘活动的宣传方式,聘请专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等宣传渠道,线上招聘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借助社交媒体的交互性,采取双向互动的形式进行线上招聘活动,如直播平台实时互动的形式进行云招聘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捕捉大学生的需求,并追踪大学生对线上招聘活动的反馈,并根据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对就业需求和招聘需求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更准确快捷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降低大学生就业时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

3.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其一,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心态的调整。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对失业率产生了影响。也打乱了大学生原有的就业模式,导致许多毕业生对就业产生了焦虑和不安等情绪,心理状态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而变差。因此,在这种情形之下,学校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事业观。学校要定时组织一些就业指导讲座活动,使学生提前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和环境。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其二,学校增加对毕业生的入职前教育,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针对大学生的专业特征和不同学生的自身特色,进行差异化培养,结合就业市场的真实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情况,提升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匹配程度。进一步整合学校和社会中的资源,缩短学生的择业迷茫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适宜的岗位,降低其就业成本。

4.完善就业政策

近几年,国家和各个地区都出台了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各地企业和学校要严格执行贯彻好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以政策为指导合理精准地安置人才和进行招聘。目前,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式包括考公职、考研究生、出国留学、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出台的就业优惠政策,各单位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要详细解读,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相关政策,并依据政策选择与自身相切合的就业渠道和就业目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和管理部门也应该精准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帮助大学生降低就业成本,明确就业定位。比如积极搭建就业平台,通过网络宣传、新媒体直播、等方法加大国家和地方就业政策的宣传,实施更加完善合理的激励方案,使大学生能够在就业上获得实质帮助。

六、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促使大学生更清楚地确认他们的就业目标和所需花费的就业成本。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减少,就业物质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随之增加。而大学生目前对就业时的自我定位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一是大学生就业时强调自身优势而忽略就业市场需求,二是大学生就业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就业岗位和地点选择上存在片面性,而大学生解决就业定位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可以帮助其有效应对就业压力。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时的就业成本和其就业选择,提出了降低就业成本为前提的大学生有效定位策略,包括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搭建就业云平台、加强就业指导和完善就业政策。

猜你喜欢
花费毕业生问卷
9岁的高中毕业生
新春开拍小礼物
影像视觉(2021年3期)2021-03-24 11:39:16
情况不同,“花费”不一样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问卷你做主
2014年世界杯会花费多少?
足球周刊(2014年20期)2014-07-03 16: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