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岩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市场也进入了繁荣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在建筑业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况屡屡发生,这给相关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带来了较大法律风险。因此,认识清楚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原因和合同无效的消极影响,以及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范合同无效法律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指建设单位委托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单位支付给建筑施工企业相应工程款项的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具有如下显著特点:第一,合同涉及的内容范围有限,仅仅包括工程建设,合同标的物相对单一;第二,合同涉及的金额较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金额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金额也是常见的;第三,合同的履行较为复杂,工程项目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水泥砖头垒在一起就行,其过程非常复杂,工序繁多、程序严谨,是一件综合性极强的工作;第四,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由国家法律规定,工程建设双方必须依标准文本书面签订,才能确保合同生效。正因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所以国家对其签订一直采取严格管理。
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存在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情形,不具备法律规定的合同生效的全部要素,导致合同不受法律认可,在法律上自始至终地不能发生当事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的合同。实践中常见的导致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有:一是建筑施工企业缺少建设工程项目所要求的资质,导致合同无效;二是建筑施工企业缺少相应的资质,通过借用符合条件企业资质的方式建设工程项目,导致合同无效;三是建设单位需要按照招投标程序进行公开招投标的,违反法律规定没有进行招投标,导致合同无效;四是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采用了串通投标等违法手段取得工程项目的承包权,形成中标无效的情形,导致合同无效;五是建筑施工企业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项目,导致合同无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旦被认定为无效合同,那么作为合同双方的建设单位和建筑施工企业势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按照《民法典》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相关规定,合同行为无效后,因该合同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无返还必要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若各方均有过错,则各自承担各自对应的责任。基于这一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如果被确认无效,则合同自始不发生效力,双方当事人就无法基于原合同进行自身权利的主张。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投入使用的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以及劳务资源不存在恢复原貌返还的情况,所以只能是采取折价补偿或过错赔偿等方式。那么从建设单位角度来看,合同无效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包括:建设的建筑工程项目无法被投入到使用当中,投入的建设资金无法顺利回收;如果存在过错责任,则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包括潜在的其他方面的损失)。从建筑施工企业角度来看,合同无效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包括: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无法收回,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受到一定的行政处罚,使企业信誉受到损害,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等等。因此,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合同的签订,避免合同无效而带来的法律风险。
有效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带来的法律风险,必须全面了解掌握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特有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始终是政府部门的重点监督对象,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了解掌握相关规定,清楚知道工程建设中的行为界限,确保自身行为是合法的、法律所允许的,而不是违法的、法律所禁止的。只有这样,才能根据法律法规签订合法的合同,避免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形。为此,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预算、法务人员必须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牢记法律条款,把握行为边界,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建筑施工企业要在严格评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再予以签订,必要时,咨询企业法律顾问等法律专业人士,从而避免遇到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发生。
有效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带来的法律风险,必须严格审查合同主体,包括合同主体的主体资格及其行为能力。具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主体资格审查主要是对建设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等进行审查;在对分包单位进行审查时,除审查其营业执照、资质等级外,还要审查其是否具备代理资格。对行为能力的审查,主要是审查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所有权属,建设单位资产情况,建设该工程项目的资金来源,并审查该工程项目是否立项、报建并经过相应的审批,特别是针对特殊建筑项目,还应审查其是否符合国家对于特殊项目的相关规定。
有效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带来的法律风险,必须严格招投标过程,确保程序合法。建筑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于应当进行招投标的工程项目,严格实施招投标。避免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以及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有效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带来的法律风险,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现象。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必须在合同中加强约定,明确工程非关键部位是否能进行专业分包或劳务转包,从而有效避免工程被非法肢解分包和转包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以及合同无效后带来的法律风险,并进一步探讨了防范法律风险的策略,希望能对相关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