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晨
融资风险(财务风险)是一种非系统性风险,一些公司通过良好的经营战略,可以合理地避开融资风险。融资风险的构成因素较为多元,主要可以划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内因和外因之间相辅相成。内因由负债类项目构成,企业的负债越多,负债期限结构越复杂,债务利息率越高,企业的融资风险也越大。根据外因来看,企业的融资风险和市场的波动有很大联系,市场如果稳定,那么企业的融资风险也会被降低。
金融市场风险对融资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出现近期利率波动变大,利息率上升,通货膨胀等现象,且市场的行情处于低迷状态,也会给企业造成融资风险。
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会存在由于新制度引起的财务报表审计风险。
(1)由制度引发的风险
注册制下,政府担任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决策者变为了监管者,在这种情况下,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一大批优质企业准备在科创板上市,但这些企业大都在成长期,不论从运营还是经营管理方面,都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所以在审计方面存在较大风险,这也增加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
(2)由审计人员引发的风险
科创板上市公司与普通公司存在较大区别,此类公司一般涉及现代化科学技术,整体现代化水平比较高,公司负责的业务范围较为广泛,属于高新科技领域,而会计师事务所派出的审计人员,虽然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缺乏对高新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由此,对于审计团队也是一项新的挑战,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
(3)经营风险增加了财务报表的整体风险
企业科创板上市的公司通常具备以下特点:公司成立时间短、规模不大,但是发展潜力较大;成长性好,投资科创板对于投资人而言虽风险较大但收益较高。
科创板公司涉及尖端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研发成功,公司可以获得高收益;如果研发失败,公司将会经历致命的打击。
科创板公司的创业者多为科研人员,由于专注于钻研技术,而忽视企业管理,使得企业在长期性管理中埋下了经营风险,并且随着时间的积累,风险系数也会逐渐增大。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非系统性风险,这种风险不仅仅会影响企业最终的收益,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财务风险在很多公司中都会存在,财务风险是多种因素各种作用的结果,它贯穿了企业日常经营的整体流程之中,并且财务风险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一般情况下,收益与风险系数之间都是存在正比关系,风险越大,伴随的收益就越高。
针对企业日常财务管理,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种,分别是资金管理风险、筹资风险、资金运营风险,不同的风险其形成因素不同,资金管理过程中,一般是对资金的不合理规划造成的资金管理风险,使得企业经营出现亏损,针对这一情况,企业管理者要加强管理,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筹资方面受到资金结构的影响,如果一个企业丧失了偿债能力,那么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增加。除此之外,利率的波动也会影响企业的筹资。资金运营方面,在我国,最常见的营销方式就是赊销,但这种方式依然存在很大的弊端,经常会出现应收账款的恶性增加,从而导致了大量的坏账,这会给企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
面对以上三种风险,企业应当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管理者应当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好监督,最大程度上避免违规操作的出现。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全面管理企业财务,并且兼顾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管理者能够意识到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1)盈利能力风险
由于注册制的实施,降低了盈利能力的要求,该制度更能适用于具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在科创企业中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占比极高,主营业务的技术含量较高,如果在研发过程中出现壁垒,会产生大量的费用,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造成盈利能力风险。
(2)经营能力风险
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市值相对较小,由于竞争激烈,企业之间优胜劣汰。高新技术企业会投入较高的资金用于科研,一旦研发失败,企业就会面临风险。在供货商方面,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供货产品达不到标准预期,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偿债能力风险
在该风险下,首先要关注企业的流动负债比率,短期债务较高或存在逐步上升的情况,则该企业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存在大量的现金偿还压力,可能还会出现现金周转不畅等问题。其次是要关注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关注企业是否有按期偿还债务的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科创企业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企业的财务范围也随之变得广泛和复杂,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管控工作越来越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就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上,要提出针对性的硬性条件,由企业牵头,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除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外,工作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都是重点培养内容。财务管理人员要兼顾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
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用以约束员工和管理人员,使他们能够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科创企业正立足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同时是一个数据勃发的时代,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作为科创企业必须要重视财务风险的管控,制定全面的风险管控制度,规避各类风险因素,健全风险监督体系,避免企业财务数据泄露。同时还要引入现金的监控设备,建立健全监控系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约束。企业要加强对内部的管控力度,由审计部门牵头,对各个部门进行审查,特别是对企业财务细节方面的审查,采用合理的审查体系,规避财务风险。作为科创企业,目前科创板市场发展处于一个涨点状态,企业要想长久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内部机制,健全股票交易机制,提高财务风险抵御能力。
相比主板上市企业,科创板企业多数处于初创期,企业的经济基础薄弱,很容易造成财物危机。首先,企业应当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控。要对客户的资质和信誉进行严格的审查,拒绝盲目赊销行为。应当严格把控应收账款管理细节,从前期的审批工作,到关合同条款,都是不容忽视的。其次,定期清查核对周期性管理账目。企业应当定期审查应收账款,对未及时核销的账目查清原因,避免由于赊销积压,造成的财务风险。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应当对本期间内的债务进行审查与清查,有效缓解下一期间的应收账款压力。第三,加强相关部门管理,确保业务链健康运行。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的防范机制。管理层以及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应当相互配合,使每一个运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人可究。有效防止公司内部人员钻漏洞,如为提升个人业绩违规操作、虚开发票等行为。综上,应收账款的有效防范,可以合理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领导要重视内部审计,健全会计制度,并参与到会计制度的制定中,确保其制度内容的合理性,推动其制度的有效落实。促进各种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内部的奖惩机制,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针对内部会计控制,可以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估,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水平,使员工能够有意识地去推动和执行,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奖励,违反制度标准的员工要进行惩罚,主要起到警示作用,进一步加强内部会计制度的优化力度,考虑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做好内部协调工作,将制度观察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使企业管理落到实处。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提高风险评估能力,确保企业和各部门识别风险方法要统一,企业应当对未来可能遇到风险做出评估,以便于后续做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审计风险管理是一个相对综合性的过程,要协调好各个环节的对接关系,会计师事务所健全控制体系,审计团队需要对企业财务进行全面的审查,加强风险管控力度。由于科创板企业涉及高端技术领域较多,应提高审计团队的选拔标准,并且进行统一培训,进一步提高审计师的专业技能。注册会计师需要具备诚信、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建立内部奖惩机制,有效激励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工作的关注度。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规模和实际情况,展开审计工作。管理层应当认真阅读审计报告,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漏洞及缺陷,并应对风险。
针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控,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加强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力度。鉴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较为多样化,针对不同的风险情况要采取合适的管控措施,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要选择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企业负责统一培训,加强风险管控,确保将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