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构现代会计产业学院的模式与路径

2022-02-06 03:00:24
上海商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现代化实训

张 丹

一、引言

当前,我国现代化的产业学院建设已经得到我国高等院校的关注,构建相关专业的产业学院并以此培养更多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任务,但是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育,会在建设产业学院的过程中面临更多挑战,高职院校应当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将人才培养导向定为就业导向。在真正建设出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之后,高职院校能够有效补充我国会计人才的缺口。

二、现代会计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内部建构的意义

1.通过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推动我国企业进步

我国的商业经济已呈现全新的业态,而且我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各类企业亟须更多的会计人才,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会计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通常不会向人才提供单一职责的工作岗位,因此,会计岗位的员工不仅要专业能力过硬,还要明确当前的新业态,同时对管理、业务等工作内容也要有所了解。在上述条件下,我国高等院校之中的传统会计教育,已经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在建构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之后,高职院校之中传统会计专业教学的“短板”能够及时得到补齐。产业学院内部的教学方式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使高职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环境,在工作中呈现更多优势。如果高职学生只具备理论知识,而缺少实际操作的能力,必然无法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由此可见,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成为高职学生同时学习理论和实践两种知识的教育基地,使高职学生的综合实力与企业需求对等。

2.通过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缓解高职教育负荷

尽管我国的宏观经济增幅已经放缓,然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持续上升,导致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在毕业后,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在高职院校内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够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分流”,有效降低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使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生尽管在学术研究方面,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之间存在差距,但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们掌握更多技能,获得社会企业的青睐。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内部建设完成后,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必然会上升,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得到锻炼。

3.通过提升会计人才素质促进职业教育革新

在建构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之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可以获得有效提升,而且可以使高职院校融合职业教育及产业发展两方面,教育模式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保证高职院校的教育朝着高质量、现代化方向发展,解决传统高职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的不协调问题。高职教育可以通过落实“产学融合”理念,建设相应的实训平台,使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变为满足我国社会当前的实际需求,学生们不仅会学习理论知识,还会主动将自身所学的会计专业与社会需求相连接,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提升自身在就业市场之中的竞争力。我国的初级与中级会计人才已趋于饱和,但是高级人才仍旧存在缺口。会计产业学院既能使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上升,也能对当前开展的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三、现代会计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内部的模式架构

1.教育理念是模式建设的先导

现代化会计产业学院的教学理念,就是将就业作为导向,在专业性和社会性更强的教育环境下,使高职学生们了解行业在时代发展中的新变化,同时明确企业现阶段的发展需求,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使自身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在对教育目标进行有机调整之后,高职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了解会计岗位的需求,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具备更强的实效性。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往需要人力完成的工作内容,已经被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软件所替代,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是高职学生需要面对全新的学习内容,例如现代化的财务转账、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等,这是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不具备的内容。

2.教学模式是模式建设的核心

会计专业的教育应当具备时代特点,因此需要不断提升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方法,重视教育过程中的创新,强化国际交流,最终使教学水平提升。在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及内容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其出发点为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使高职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学习专业知识,并且明确学习的意义及价值。相关专业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完善,把握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及节奏,使得信息技术能够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帮助高职学生深化理解专业知识。

在进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时,专业教师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还应当引导学生们在课堂内部进行实战训练,学生们在自主运用会计软件之后,能够体会到会计岗位的工作氛围。现如今,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正在被信息技术的发展所改变,因此,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需要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重点,高职院校作为教学主体,可以通过当地政府下发的扶持政策,与校外企业共同开发“云会计服务平台”,选择性上传最近产生的、与企业经济业务相关的数据,然后要求学生们及时核算并且处理。此类实践活动有着仿真特征,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相符合,能够获得良好的实训效果。

3.课程体系是模式建设的保证

高职院校内部的现代化会计产业学院,在建设自身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个基础性原则,就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导向,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如果只是单纯地开展理论教学,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会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之后,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感到十分吃力,无法做好会计工作。但如果知识单纯地开展实践教学,高职学生虽然能够获得较多的实践经验,但是会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基础,难以通过工作实现自我提升。在开展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时,专业教师通过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展教学,能够使高职学生对教学的目标产生准确认知,从而提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四、现代会计产业学院在高职院校内部建构的路径

1.将社会资本引入会计产业学院

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不仅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交流,还能够实现产业融合,换言之,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在构建后,可以帮助高职院校获得更大的教学优势。高职院校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学校内部,从而使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充满活力。

高职学院可以通过会计产业学院的建构,引入社会企业的管理及经营模式,同时开展岗位实训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更新软件和硬件,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接触实际的岗位工作内容,然后产生相应的紧迫感,最终通过“压力变动力”不断提升自我。在引进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可以引入设备、资金、师资力量等,将不同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在统一管理的过程中获取更大的效益。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应当具备强烈的社会属性,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促进高职学生相互交流和选择,打造出人性化的教学及学习环境。

2.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机制

要想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高职院校应当建设相应的会计实训基地,在建设并使用实训基地之后,高职学生可以在更优质的学习环境下成长。高职院校应当主动寻求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同时建设并完善校内的实训基地,将更多的实训机会给予高职学生。不仅如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扩充实训的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或者校外企业,在实训基地内部设置更多的会计工作内容。立足于我国金融市场及社会大环境对于会计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通过会计产业学院建设模拟岗位工作情境,高职学生在情境内部得到有效锻炼,会计专业素养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在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内部,通过渠道融合对现有的教学机制进行创新,使高职学生真正进入企业,接触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同时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进而使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培养。例如,高职学生在学习会计凭证时,专业教师可以知道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勤加练习,结合实训基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

3.通过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高职院校需要拓展并延伸继续教育,而且已经有部分高职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有助于高职学生继续深造。专业教师不仅要开展教学工作,还需要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完善,考核评价需要通过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创新等方面,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评价,并且作为学生在校内深造的重要参考依据。会计专业有着强烈的实践性,所有学习内容都与指导实践相关,因此,可以分阶段开展实践、基础、应用等多方考核,进而明确学生们具备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必须对学生的上升通道进行优化,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严于律己,在学习过程中精益求精,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后续进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想真正落实教学改革,就必须在校内建构现代化的会计产业学院,将会计产业学院作为培养高水平会计人才的基地,通过对会计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与建设路径的探究,在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减缓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压力,最终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进步。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现代化实训
边疆治理现代化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