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海 / 文
2022年,世界变数陡增,“黑天鹅”事件频发。处在VUCA时代(多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韧性战斗的精神和能力尤显珍贵。
上海是一座韧性之城。1930年,鲁迅先生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书写了一个 “韧”字,为上海注入了韧性精神。2022年上半年,上海的城市韧性受到疫情反复的考验——4月上海的主要经济数据几乎“腰斩”: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6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8.3%,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36.5%。但进入5月,上海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8.7%,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4.1%,上海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以来,上海进出口贸易已基本走出疫情影响,进出口恢复正增长;共引进重大产业项目322个,总投资额达5658亿元;全社会用电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2.48%;新设企业数与今年一季度的月均新设企业数“持平”;上海港集装箱日均吞吐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5%以上……上海的经济活力正在快速恢复,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上海的韧性得益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全国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上海人民的同心同欲、众志成城,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韧性,得益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实践,得益于众多企业打造组织韧性凝聚起的合力。
近几年,企业生存发展并不容易。疫情反复、中美脱钩、网络安全、恶劣天气等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健康运营的挑战越来越大,要求企业具备应对逆境危机的综合能力,即组织韧性。
组织韧性作为企业成功战胜危机最为直接的变量,不是某项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系列能力组合。而能够化危为机、持续发展的长青企业,通常在战略、文化、资本、运营等方面具备很强的韧性,或者致力于把最擅长的业务做到极致,或者最大化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拥有“有备无患”的文化和机制,或者与所有生态伙伴建立互惠关系、打造责任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他们能走出危机、超越危机、战胜危机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对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持续关注与行动。
质量是打造组织韧性的金钥匙。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上海企业加快组织韧性的锻造,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打造数字化平台、过程管理优化升级、产品质量提升、人力资源优化等,借助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不同维度的质量提升和价值创造,不断强化组织韧性,重塑应对危机挑战的能力,形成以激发内生动力为主、外延扩张为辅的成长模式,为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夯实基础、赢得底气。
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未来的“黑天鹅”只会越来越多,拥有韧性的上海和上海企业,有信心、有底气持续恢复经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