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
2018年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早已落下帷幕,但它在舆论界激起的涟漪却久久不散。外卖小哥雷海为的逆袭夺冠,文学才子彭敏的铩羽而归,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雷海为读诗是因为热爱,彭敏也是。但雷海为读诗是在谋生之余,而彭敏则是以热爱为帆,在职业中实现对诗的追求。他们站在不同的立足点,仰望着同一片星空,寻觅着“诗和远方”。
二人不同的人生选择不禁让我想到《月亮与六便士》中的话:“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梦想,六便士是为了生存不得不赚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胆怯地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如果说六便士代表了物质,那么月亮就象征着精神。在这里,我们不妨说,雷海为是人们眼中那个追逐六便士的人,而彭敏也许更像是抬头看月亮的人。然而,我方辩友提到过,在“诗和远方”面前,人扮演的社会角色其实并不重要。很多时候,六便士并不能遮住月亮的光辉,我们也不应该用六便士去隐藏月亮。雷海为的夺冠向世人证明了:六便士还是月亮,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题。
那么,放眼世界,纵观古今,“诗和远方”真的“远”吗?
历史上,诗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没有放弃呐喊与歌唱。他们追求功名也好,叙写田园牧歌也好,慨叹兴衰变迁也罢,本质上都是对正义、对真善美的追求。显然,“诗和远方”是有迹可循、有路可走的,否则,何以解释诗人们孜孜不倦的追尋呢?对方辩友之所以会认为“诗和远方”是远的,我想大概是出于一种刻板印象和对未知的崇拜心理。很多人认为,社会角色(例如外卖员)会对追寻“诗和远方”产生很大影响。其实不然。所谓的“远”其实是人们在六便士和月亮之间的斟酌和权衡,是在物欲与超然之间的选择和踟蹰。当我们坚守自己心之所向,“诗和远方”又怎会遥不可及?
追求“诗和远方”,是在明白丑恶为何之后,对善良和纯净的坚定选择。它给我们一个乐观地生活的理由,给悲观一种解脱,给时间一条线索。它改变了愿意受它熏陶的人,改变了人们对待“社会角色”的态度,成了许许多多人的心中的坚守。“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地,每个人对“诗和远方”的幻想和定义都有所不同。但只要我们迈出追求的脚步,“诗和远方”便不再遥远,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雷海为击败了彭敏,也摘掉了人们看待社会角色的有色眼镜,证明了对“诗和远方”的追求不是文学从业者的专利,而是适用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相信真善美的存在,所以追求远方;我们听清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发现了身边的“诗和远方”。我们在满地的六便士与崇高的月亮之间架起一座桥,向更多人证明,“诗和远方”并非遥不可及。
我方陈词结束。谢谢!
本期通讯之星:范星月
姓名:范星月
年龄:16岁
就读学校:苏州中学
年级:高二
星座:狮子座
爱好:画画、阅读、旅行
座右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
喜爱的名人:杨绛
喜爱的书:《我们仨》《傲慢与偏见》
推荐人语
她喜欢阅读,古今中外涉猎极广;她喜欢绘画,素描、线描、水墨都略通一二;她喜欢挑战,利用暑假迎战“模联”;她喜欢独处,也愿意帮助老师和同学处理班务;她求学诚恳、品行优秀,待人谦和、不骄不躁。她,有着少年的青涩,有着江南女孩的温婉,如樱花般灿烂、飘逸;她,有着我眼中的智德之美。
(推荐教师:王羽)
自我介绍
我喜欢素描,喜欢用铅笔一笔一笔描绘出世间万物的惊艳;我喜欢读书,相信书籍可以带人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见识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有时我常常思索时间的神秘、世界的庞大,羡慕杨绛的淡然,钦佩《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追逐理想的勇敢和执着,欣赏《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清醒通透。我相信,努力是奇迹的另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