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
一口气看完电影《楚门的世界》,心中便生出许多感慨与遐思。
影片开头的场景似乎颇为平常:30岁的楚门过着幸福的生活,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有少年时期就十分要好的朋友,还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然而,无处不在的尽头、似有若无的巧合,让楚门开始怀疑自己的世界的真实性。觉醒后的楚门计划逃离桃源岛,以一己之力挑战所谓的父亲、妻子、好友、“大自然”和“世界”。他躲,他跑,他用计谋,甚至克服了自己的恐水症。最终,楚门抛弃了光鲜的虚假,选择了未知的真实,破开了“桃源之茧”。
破茧需要无穷的勇气,因为这也意味着“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人能保证,未知的真实就会给自己带来安稳和幸福。那么,明知自己逃出生天不是个定数,明知外面的世界也可能充满虚假和危险,明知自己回去就能过上曾经的幸福生活,楚门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地逃离桃源?也许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了真实的存在,而忘却真实只能加深痛苦。或者说,生命的意义容不得半点儿虚假,否则他便会丧失生而为人的价值,成为行尸走肉。
这一点,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安迪含冤入狱,他深知监狱生活并非他应得的“真实”,所以他拼尽全力,逃出这个“不可能逃脱之茧”。为此,他等了20年,但这一切无比值得———若是任由麻木吞噬了心灵,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但,相比于桃源岛和肖申克监狱这样“有形的茧”,我更害怕的是“无形的茧”。
我想起曾经的中国深陷封建思想之茧却浑然不知,沉醉在“天朝上国”的幻梦中,还好有严复、鲁迅等人振臂高呼,震撼多少心灵,击碎多少“铁屋”!他们是时代的先驱,是最早一批觉醒者。我想起“二战”中的德国深陷希特勒的种族优越论之茧而丝毫不觉,还好有辛德勒从集中营中抢救回1200条鲜活的生命———觉醒了的他,決不眼睁睁看着犹太人受苦而袖手旁观。无形的茧,即社会的茧、思想的茧,常常让人不知从何破起,且非一己之力就可瓦解———或许,“破茧者”会常常发出辛德勒的感叹:“我后悔没有多卖一个胸章,这样还能再救两个人。”但其实,“破茧者”们已经竭尽全力做到了最好。
反观当下,难道我们不在楚门的“茧”中吗?难道我们没有像楚门一样,沉溺于自己的世界而不自知吗?正如纪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指出的,算法如同一张巨网笼罩着我们,监控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许我们都和楚门一样,只不过他是被有形的桃源岛束缚了人生,而我们是被无形的“信息茧房”包裹了灵魂。
要破茧,就要有抗争到底的勇气。在生命的高级本能面前,在生命的真正价值面前,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宁破茧而死,不浑噩而生。
教师点评
“引议联结”是观后感最常用的结构。本文先简约地“引”,为下文议论张本,再深入地“议”,指出“破茧需要无穷的勇气”,分析楚门大费周章地逃离桃源岛的原因。然后“联”,将“想开去”充分体现:从“有形的茧”联想到“无形的茧”,反观当下的“信息茧房”。最后“结”,指出“怎么做”,干净利落、掷地有声。(彭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