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机升降理论针药结合治疗面瘫体会

2022-02-05 00:20李玉来王锋赵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功能锻炼面瘫针灸

李玉来 王锋 赵凯

摘要:面瘫是指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属中医学口僻范畴,俗称“吊线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由于其主要症状表现于面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因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及治疗过程中的失治误治,最终导致部分患者病情迁延难愈,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导师赵凯教授认为该疾病病机主要在于人体气机失调,气不行而滞涩导致的,故通过疏肝利胆、调情畅志,配合针灸远近配穴及功能锻炼,使气机升降合宜,可治愈该疾病。

关键词:面瘫;升降气机;调情畅志;针灸;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1-0091-04

面瘫因以口眼歪斜,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露睛,鼓腮漏气[1]等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2],甚至有患抑郁症的风险[3]。面瘫可分为四期,分别是急性期(发病1~7 d);快速恢复期(1个月内),缓慢恢复期(1~2个月内);后遗症期(2个月以上)[4]。由于前两期的失治误治,最终导致了后两期的发生,这也是患者最为焦虑烦躁的时期,所以把握好这两期的病机最为关键。

1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言:“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筋,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故眼不能闭、口不能合是由于风邪袭面,气血经脉阻滞,筋肉失约所致。又云“偏风口僻,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5]。《灵枢·经筋》有云:“寒邪中于经筋,寒邪凝滞收引,则令人颊偏口移”[6]。以上两段文字说明面瘫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风、寒、湿、热邪气中于面部阳经,气血津液阻滞,最终致使经筋功能失约而发为本病。然这只适用于前两期,后两期则因经脉闭阻日久,气机不调,升降失常,加之患者此时经过治疗而未见效果或效果不明显,已然情绪不宁,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烦躁、颜面起疔等症状,此时已不能单纯靠针灸达到疏风散寒、疏风清热及祛风化痰的治疗了,并且因前期大多数患者都以针刺治疗为主,体验感不舒适,所以患者有了抵触情绪或放弃治疗的消极态度,此期除了常规治疗外,更多的应该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排除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强化治愈信心,情志调畅,则气机升降合宜,病自愈也。治疗此疾病,应采用“多位一体”的疗法,即药物内服法、针灸远近配穴法、面肌功能锻炼法,三法有机结合,从而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2 升降三法

2.1 升左降右 《素问·六微旨大论》有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着重强调了气的作用,通过出入进行新陈代谢和吐故纳新;通过升降调理五脏六腑内气的平和柔顺;《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肝主疏泄,主人体气机之升降,肝气调达,则气血津液的输布运行、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及情志活动皆可正常。赵师认为肝阴不足,肝阳无所收敛,故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升发失司;同时肝的升发失常,致使木郁而侮金,肺为娇脏,肺主肃降,木火刑金,肺的肃降功能失常,肺主一身宗气,肺气不顺,则逆行而上,结于上阳之位。左升右降功能同时失常,全身气机不能正常運行,致使该病迁延不愈。最终导致肝风、肺火与风寒湿邪杂合而致使面部肌肉拘急无所舒展,内外贼邪交杂,化而难解,遂当滋肝阴,熄肝风,内邪已除,外邪无所勾结,自去也。遂自拟面瘫专方“升降葛根汤”,方中葛根、白芍为君药,葛根生津润燥,升达津液,缓经解拘;白芍味微酸,入肝经,敛阴和营;二药合之共达滋阴柔肝,平肝降气之功,研究表明葛根具有抑制炎症、保护神经、减轻疼痛等作用[7];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且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8];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且有增强免疫能力、抗氧化等作用[9];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且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作用[10];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白僵蚕与全蝎皆是血肉有情之品,能深入血络,引药直达,其中白僵蚕祛风止痛、息风止痉,且有抗惊厥和抗凝血等作用;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可促进局部血液微循环[11];蝉蜕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息风解痉,且有抗炎、抑菌作用;葶苈子归飞与膀胱经,能泻肺平喘,消痰;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12];葛根与丹参同用可增强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提高利用率。钩藤镇静、抗惊厥作用[13];皂角刺消肿排毒、排脓[14];大黄苦寒泻下,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的作用[15];甘草调和诸药;众药合之共达平肝泻肺,舒经活络之功效。

2.2 远近配穴 针灸治疗是面瘫不二之选,但因绝大多数患者在急性期及快速恢复期已进行多次局部针灸治疗,到了缓慢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部分患者已然开始畏惧针灸治疗,并且对针灸的疗效产生了怀疑,这主要是大部分医师多采用局部取穴,忽略了人体的整体性,所以疗效不佳。赵师认为无论是哪一期,局部取穴,远部配穴都不可少。常见的局部取穴有地仓透刺颊车,并施以“滞动针”法[1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有云:“中风口眼致斜,须疗地仓连颊车”,牵正为经外奇穴,疗效确切;颧髎穴可活血通络;阳白穴、百会穴可升提气机;远部配穴有:合谷穴,(取“面口合谷收”之意)、风池穴,可去头面之风风邪;太冲是肝经原穴,可泻肝胆经之湿热[17];翳风穴可以扶正祛邪使“谷气至”[18]。腹部配穴:气海、关元是先后天之气,即真气汇聚之所[19];中脘穴、下脘、关元三穴同行于任脉之上,有补脾益肾蓄精之功[5]。天枢穴为大肠经之募穴,汇集气血,且大肠与胃属同名阳经,交于鼻翼旁(迎香穴),同治头面五官疾病。远近配穴可疏肝利胆、调理脾胃,气机调达,气血津液运行无阻,面之移位而复也。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埋穴简便高效[20],但其安全性较低、不良反应严重[6],所以要慎重选择。另外还应注意,对于后两期的患者亦不可刺激过量,急于求成。针灸远近配穴调畅一身之气机,上下通达,气血津液运行无阻,邪自去也。

2.3 功能锻炼 研究表明针灸联合面部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缓解症状[21]。所以面部功能锻炼必不可少,患者可自行做以下康复动作:(1)动眼扬眉:眼球向上而望,眉弓上扬,迫使额纹出现,刺激额部肌肉、神经。(2)合目动眼:双目做闭合动作,眼球转动带动眼睑,刺激眼轮匝肌。(3)鼓唇摇舌:嘴唇做闭合动作,双颊鼓起,舌体上下左右摇动,刺激舌肌及口轮匝肌。(4)对侧努嘴:嘴唇向健侧抽动,刺激笑肌和颊肌。每个动作重复2min,每天5次[22]。另外在急性期可减少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有味觉障碍者,应留意食物的温度,避食硬物,健侧细嚼慢咽;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热敷患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治疗期间应规律饮食,规律作息,禁烟禁酒,避食海鲜、发物、辛辣刺激之物,以免引起其他不适症状,加重病情。通过功能锻炼可疏通面部经络,刺激面部神经,使得气行血畅,面部表情肌群功能恢复正常。

3 典型病案

郭某某,女,28岁,于2020年9月3日以“左侧口眼歪斜2月”就诊,自诉于当地医院中药针灸治疗月余,未见明显效果,遂来本科门诊寻求治疗。刻下症见:患者神清,精神一般,左侧口眼歪斜,露睛,鼓起漏气,额纹消失,鼻唇沟消失,烦躁,无汗,颜面起疔,眠浅易醒,纳差,无食欲,大便黏腻,排便不爽,小便调,舌红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面瘫-肝风内动证;给予自拟方升降葛根汤加减:蜂房10 g,黄芩40 g,皂角刺30 g,炒僵蚕10 g,葛根60 g,蝉蜕6 g,全蝎3 g,炒白芍40 g,钩藤80 g后下,丹参30 g,熟地黄30 g,石斛30 g,石膏60 g,大黄9 g后下,广藿香30 g,葶苈子30 g,玉竹30 g,甘草9 g。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给予百会、阳白、地仓透颊车、风池、翳风、合谷、气海、关元、足三里、太冲等穴,日1次。另嘱患者进行面部功能锻炼。

二诊:上述症状未见明显改变,原方钩藤减至60 g,再进7剂。

三诊:患者来时精神良好,心情愉悦,口眼歪斜幅度减轻,额纹及鼻唇沟稍恢复,鼓气漏气及露睛明显减轻,颜面疔减小减少,睡眠浅,纳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滑。原方去广藿香、薏苡仁、玉竹,加煅牡蛎30 g先煎,酸枣仁20 g,再进7剂。

四诊:患者来时喜笑颜开,口眼歪斜明显减轻,额纹及鼻唇沟基本恢复,轻微鼓气漏气和露睛,眠可,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脉滑。原方全蝎加至6 g,再进7剂而治愈。

按:面瘫病症毁人形象,易使患者产生身心压力,所以临床首要任务是排遣患者焦虑不安的心理,与患者深入沟通,讲述疾病的发展变化及临床痊愈案例,强化患者心理安慰,以解患者内心之郁气。方中白芍补木气之阴,助肝木之开,葛根开大肠(肺)金气,助肺金降下,一开一降,左升右降;僵蚕、蝉蜕祛风止痉,散风热,宣阴中之阳,大黄、黄芩清邪热,解湿毒,降阴中之浊阴,一开一降,阳开阴降;熟地黄补肾中之水(滋水涵木);众药合之,一开一降,左升右降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患者自然气顺而五脏和,病自愈也。

4 小结

面瘫病机复杂,易发生失治误治,虽临床分期明显,以针灸治疗为主,但针灸治疗单一,且体验感较差,遂临床早期就应中药与针灸并用,防止失治误治的发生;另外治疗时不可拘泥于传统的风寒湿热之外因和正虚之病机,当考虑邪气入里,积久不散,致使肝肺两脏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内风而起,内外之邪杂合而至,致使气机不畅,升降失常,疏泄不利,正气无以上达,邪气聚而无散之意,致使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遂治疗此疾病,应采用“多位一体”的疗法,即药物内服法、针灸远近配穴法、面肌功能锻炼法,三法有机结合,从而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蒋冰,李洪亮,邓凯文.针药结合治疗双侧面瘫验案1则[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3):87-89.

[2]Li MK,Niles N,Gore S,et al.Social perception of morbidity in facial nerve paralysis[J].Head Neck,2016,38(8):1158-1163.

[3]Lee SY,Kong IG,Oh DJ,et al.Increased risk of depression in Bells palsy:Two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dies using a national sample cohort[J].J Affect Disord,251:256-262.

[4]勾帆馨,孙博文,何晓华.周围性面瘫分期论治方案探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1,43(1):101-105.

[5]张蔷,李倩,孙志伟,等.朱庆军主任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经验撷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256-257.

[6]张宏利,海英.近五年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概况[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0):4-7.

[7]崔瑞,王培民.葛根治疗项痹古今研究概述[J].山东中医杂志,2021,40(5):538-542.

[8]董红敬,姚雪,穆岩,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黄芩现代药理活性挖掘及其作用机制分析[J].山东科学,2019,32(5):54-61.

[9]李乃谦.熟地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7,15(1):14-15.

[10]陶泽鑫,陆宁姝,吴晓倩,等.石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21,40(1):44-51+70.

[11]王岚萱,吴若辉,贺小卉,等.牵正散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9):1262-1265.

[12]孫小鑫,苗青,王瑞海,等.丹参-葛根药对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12):4308-4313.

[13]李凤萍,楼小亮.钩藤碱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9:2.

[14]李文基,马骏,赵文秀.皂角刺抗肿瘤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6):85-88.

[15]苗培福.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20):61-62.

[16]邵阳,狄金涛,刘彤,等.王朝辉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撷菁[J].山东中医杂志,2021,40(4):403-405.

[17]蒋冰,李洪亮,邓凯文.针药结合治疗双侧面瘫验案1则[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3):87-89.

[18]高启秀,王丹,曾沁.翳风穴三刺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21,37(4):32-33.

[19]胡忠根.“腹五针”合足三里、三阴交的临床运用[J].光明中医,2010,25(7):1233-1234.

[20]梁薇,郭雅雯,罗本华.穴位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19例[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4):120-121.

[21]丁常宇.针灸联合面部运动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6):127-130.

[22]洪淑华,洪家惠,黄雪婷,等.面瘫康复操辅助训练对周围性面神经炎面部神经功能的影响[J].巴楚医学,2021,4(1):41-43.

(收稿日期:2021-08-04)

猜你喜欢
功能锻炼面瘫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推拿与中药联用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
针灸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237例手部肌腱损伤的护理体会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