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协同出版是具有共同意愿的若干高校学报打破刊物之间的刊际、校际、地域、学科专业、梯队等壁垒,通过资源整合对学术论文进行专业化选编、数字化出版的一种集群化出版行为。学报早期的“类协同出版”实践验证了学术期刊专业化、数字化、集群化出版的可操作性,其后期的衰败也反映了学报在此类活动中秉持的主观理念和使用的客观工具的重要性。高校学报应紧抓政策红利和行业先机,探索打造适合多种期刊集群全流程数字出版和开展学术服务的融合发展平台,实现跨地域、跨校际、跨学科甚至跨梯队的学报之间的合作共建,推动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学报协同出版。
【关 键 词】高校学报;协同出版;集群化;专业化;数字化
【作者单位】徐铭瞳,长春工程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22.014
我国高校学报已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共有学报1257种(不含港澳台地区) [1],在学术期刊中占比达到19.5%。作为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学术期刊相比,大部分高校学报天然性地具有综合性、内向性、孤岛性和分散性等特征,在学术期刊的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小、全、散、弱”的负面评价。如何转变高校学报在学术期刊总体布局中的积弱态势,是行业学者长期关注的话题。
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积极倡导学术期刊集群化、专业化、数字化的同时,明确提到要“支持高校学报等综合性期刊建立协同出版机制,以专题形式编辑整合内容资源进行网上传播”。这一提法为高校学报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提供了具体方向。笔者认为,如果能够针对高校学报的特点和模式对协同出版的机制构建和具体实施进行研究,引导高校学报扬长避短、合作共建,有助于推动高校学报的集群化、专业化和数字化发展,以此实现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
一、协同出版的内涵
虽然目前学术界尚未就协同出版形成统一精准的内涵定义,但协同出版并非全新的概念。一方面,从字面意义理解,协同意味着期刊合作,整合意味着期刊集群化发展,专题形式意味着期刊专业化,网上传播意味着数字化出版,这些概念已经被学术界探讨了二十余年。另一方面,根据《意见》的整体表述,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最终要实现学术期刊的集群化、专业化和数字化等更深层次的发展形态,而协同出版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协同出版都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界甚至已经有了相关探索和实践。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简单粗放地以字面意思来理解协同出版,即协同出版是在若干具有共同意愿的高校学报探索建立的一种稳定且灵活的合作机制。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学报共同搭建或者依靠已有的数字出版平台,将出版行为的全流程转移到该平台上,通过整合学报的编辑部人员、编委会专家、同行评议专家、作者群等资源,根据时下的学术热点焦点或来稿情况,有计划地进行专题策划,对拟录用的稿件在数字出版平台上以专题形式进行优先数字出版。基于我国高校设置的学报数量及规模现状,高校学报的协同出版势必要在多所高校的多家学报间进行实践,这意味着协同出版必然是一种打破刊物之间的刊际壁垒、校际壁垒、地域壁垒、学科专业壁垒、梯队壁垒等主客观藩篱,在新时期出版技术、出版产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学术信息传播和交流需求而提出的整合性理念。为了有效建立高校学报的协同出版机制,实现协同出版目标,业界有必要依托已有的理论概念和实践探索,对协同出版做一次历史溯源,为实现真正的协同出版探索可行路径。
二、协同出版的历史探索
有研究显示,综合性期刊是我国体制的特有产物。综合性高校学报在总被引频次和核心影响因子上都明显低于核心期刊整体平均值[2],因此,我国高校学报的专业性转型发展研究从未停止。2011年,由17家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学报 (以下简称“名刊工程”)联合中国知网创办了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以下简称专业网刊),其初衷是解决高校学报的体制性问题,为综合性高校学报的创新发展探寻新路径。实践证明,专业网刊完全符合期刊改革的方向,其实质是学术期刊的主动协同创新和“名刊工程”在新形势下的拓展深化[3]。
专业网刊的优先数字出版在一段时间内显著提升了学术论文的传播效果。根据知网统计数据,加盟专业网刊的学报2011年、2012年的知网总下载量分别是2010年知网总下载量的2.85倍和3.09倍,2011年、2012年的网刊下载量分别是当年知网大库下载量的1.43倍和1.36倍[4]。但专业网刊在极速发展后逐渐没落,究其原因有以下方面。第一,在专业网刊平台创办之初,行业对专业网刊的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很大,但随着我國学术评价机制对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等检索期刊学术价值的强调,以及各级各类资金对高水平期刊的资助,高校学报的办刊心态向单刊内涵化发展倾斜。第二,专业网刊建设依靠期刊编辑的自主化行为,没有得到主办高校和主管部门的明确支持或相关奖励,专业网刊运营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财政、技术等资源都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三,知网对专业网刊平台升级后,在技术上要求网刊文章先进入知网大库,导致专业网刊论文上线时间相对延迟,用户的优先检索及下载入口是知网大库。第四,随着知网首页的几次改版,专业网刊平台已经不在首页上显示,对没有收藏平台的用户或新用户而言,想要登录平台不得不借助搜索引擎,这种不友好的使用体验间接降低了平台的使用频率,使得平台逐渐成为知网上不为人知的“学术孤岛”。基于以上因素,专业网刊的学术传播作用逐渐削弱。
而后,超星集团提出“域出版”的概念,并在与学术期刊界的不断交流沟通中,计划构建起以专栏或者专题为出版单位的在线学术平台,将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数字出版由期变为专题,以此推动专业网刊的升级和转型。但“域出版”的设计理念与实践路径产生较大偏差,最终“域出版”并没有达到学术期刊界想要的效果。从学术期刊出版的角度而言,“域出版”如昙花一现般尚未开始便已终结,高校学报协同出版的初代探索戛然而止。
三、推动协同出版的理念颠覆
1.破解制约协同出版的制度动力
虽然高校学报对协同出版的早期探索并未在行业领域内广泛开展,但已基本满足当下协同出版的一些基本要素,即专业化、集群化和数字化。自2011年至今,高校学报在行政管理体制和办刊方式上并未有太大变化,学报作为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仍然承担着展示学校科研成果、彰显学校科研能力、树立学校学术地位的主要任务,因此,不同学校的学报实际上存在竞争关系。若这些学报想要进行协同出版实践,首先必须革新行政管理体制下的传统办刊观念。
在开展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实践时,各高校学报正在努力突破因行政隶属不同而长期各自为政的办刊格局,通过“名刊工程”将期刊的个体发展与行业的整体发展有机结合。这是我国助推不同高校学报实现期刊集群化发展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但是这次实践更多地集中在国内高水平学术期刊层面,而在现阶段《意见》提出要“高校学报等综合性期刊建立协同出版机制”,引导性地将协同出版的范围覆盖至众多普通高校学报。在这种时代需求下,笔者认为,普通高校学报凭借一己之力是很难超脱校际、地域等界限,真正实现期刊的集群化协同合作,行业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需要为其提供从上至下的有序引导和政策支持。首先,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引导性和激励性政策,鼓励、引导地方高校学报加强横向交流和合作。其次,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鼓励地方高校依托现有的行业学会,组建区域性高校学报集群、专业性高校学报集群,在政府管辖范围内预先搭建起学报集群化发展的舞台。再次,行业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应吸取地方政府和高校进行区域性学报改革的典型经验和实践教训,在全国范围开展应用推广,突破地域限制,将学报的集群化从区域性更多地向学科专业性上扩展、向同类型高校扩展,进一步增强学报专业性、专题化出版的内涵。最后,政府和行业应认识到学报协同出版必须要依靠数字化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在线出版平台的研发和技术运维,解决多家高校学报实施协同出版面临的技术难题。
2.厘清推动协同出版的市场动力
学术期刊的市场化首先应该面对学术群体的市场化,即学报应该让刊登的论文在学术领域受到关注,在学术领域树立口碑声望,打造“有高水平的论文出版和有读者阅读使用”的学术市场,而不仅仅是“期刊发行和消费者购买”的经济市场。也就是说,高校学报倡导协同出版、倡导集群化最终无论是形成出版集团,还是通过合作机制形成理念上的集群,其目标都是实现学术价值最大化。
大部分学报要培养固定、忠实的读者群十分困难,这是综合性期刊天然的学科分散属性造成的,转企改制、将高校内的学术期刊等资源整合为出版集团的建议,正是基于共享资源、彰显品牌、固化读者群而提出的。目前,國内一些高校如武汉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拥有多家学术期刊的高校,已经基本实现了出版集团化。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平均拥有学报数量仅为1.6种,拥有能够规模化的学术期刊群的高校在全国范围内仍是少数,高校学报协同出版合作机制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学报转变理念,将学报个体的发展追求提升为行业整体的发展追求,将学报对所在高校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展示提升为学术期刊对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从推动学术期刊行业发展的角度探索协同出版的可行之路。
四、推动协同出版的路径重构
1.打破高校学报之间的壁垒
笔者认为,协同出版的要义是交融共存,各个学报之间应该是相对平等的状态,为了实现学术信息的专业化出版自然而然地进行协同合作,不因所在高校的办学层次、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而产生仰视或帮扶心态。因此,高校学报要想实施协同出版,首先就要打破学报之间的壁垒,使得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梯队的学报能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开展交流合作,这样才能维持合作的稳定长久。
如何打破高校学报之间存在的地域、校际、刊际、学科、梯队等壁垒?理念转变是一方面,学报还要正确看待现行的学术期刊评价分级机制。学术期刊的评价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设置一定的评价标准有助于期刊控制质量,引导期刊特色发展,但学术期刊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参考影响因子等完全量化的指标,而应将其对科学技术进步、历史文化传承、社会经济发展等的正面推动作用纳入衡量标准,而这些往往是无法定量评价的指标,需要时间沉淀和实践验证才能观测到。在我国陆续出台《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破除唯论文、唯SCI等指导性文件的大背景下,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这种改革将使高校学报摆脱以往固化的“门第之见”(所在高校办学层次)和“梯队落差”(是否属于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更关注对学术传播、学者服务等功能的表达,从而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客观地从彼此的办刊追求、学科专业、编辑队伍、工作机制、硬软件资源等角度出发,探寻协同出版合作之道。当然,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重构,需要基于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现状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在打破学报间的校际、梯队等壁垒后,学报间协同合作的依据便显得尤为宽泛。例如,相同区域的高校受地方经济、行业产业的影响,在办学模式、特色学科专业等方面会有一定的趋同性。如吉林省是老工业基地和汽车工业的摇篮,多所吉林省工科高校都设有机械工程和汽车工程相关专业,其学报也多设置相关的栏目,同区域的高校学报共同享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各类政策。从行业角度而言,高校学报往往是当地高校学术期刊学会的成员单位,具有相似的对外交流合作机制,因此,同区域高校学报的合作基础更为扎实,交流沟通也更为顺畅,应是整个行业探索协同出版合作实践的先锋。
此外,办学性质相似的高校学报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开展协同出版,如由同一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共建的高校必然在优势学科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我国现有的若干高校联盟,如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等,多具备相近的办学定位。虽然这些高校的办学层次不尽相同,如国家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中同时有大学、学院和职业学院,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中同时有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但由于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因此具备协同出版的合作基础。总而言之,在现行的政策激励和引导下,高校学报可以充分挖掘与其他学报之间的共同属性,激发双方的合作意愿,构建稳定、灵活的合作机制,开展协同出版活动。
2.构建全流程、全域的融合发展平台
受空间、时间限制,协同出版需要借助数字化来快速、便捷地实现工作各项流程。因此,高校在推动协同出版的具体路径中,构建覆盖学术出版全流程、学术信息服务全视域的融合发展平台,就成为必要的技术手段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融合发展平台应如何构建?笔者建议从学报数字化的现实需求和过往实践经验的角度去思考。在出版流程方面,学报数字化是学报借助各类在线出版平台,实现从组稿、审稿、返修、排版、编校直至出版发布的全流程数字化;在传播载体方面,学报的表现形式历经纸质版—数据库收录—平台优先数字出版—多媒体碎片式传播几个阶段;在传播形式方面,学报的传播内容从传统的文字表现演进到附加声像图文、实验过程、数据程序等多元化信息的增强论文、数据论文等;在社会功能方面,学报从单一的学术信息传播(学术论文出版)平台进化为学术信息服务(借助各类数字化平台进行行业资讯、学者交流、期刊宣传等学术活动)平台。笔者认为,协同出版需要以参与协同出版的学报为主体,这些学报主动开发设计一款符合协同出版特征,集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综合性学科资讯平台、知识服务平台为一体,实现学术信息传播和服务功能的融合性数字平台,并将平台的设计权、使用权、管理权掌握在手中。具体来说,大致设想如下。
首先,平台应具有强大的聚合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参与信息更新的程度。平台应能够有效筛选和整合参与协同出版的若干学报的官网信息,将这些信息快速转移到平台,并主动爬取相关科研网站上的动态信息予以展示,帮助作者了解和掌握刊物信息和行业动态,从而使作者形成选题思路,明确投稿意向。
其次,平台的采编系统要根据协同出版的特征进行优化设计。一是要实现整合功能。协同出版与早期专业网刊的不同在于,它强调专题化出版,这意味着学报参与协同出版不仅可以根据栏目设置情况划分若干专业期刊(网刊),将论文发表在专业网刊,也可以根据学术热点焦点、行业社会现实需求及短期内来稿情况适时设置专题,按照专题进行论文收录。专题化出版设置灵活随机,出版周期相对较短,专业期刊如果严格按照纸质期刊的出版周期出版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間,专业期刊可以考虑缩短出版周期或按篇出版。但无论是专刊出版还是专题出版,无论出版周期是长还是短,协同出版都是由若干学报集体完成的,它们应将原本分散在各个学报自建平台上的稿件一次性集中到平台上,避免多个平台反复进行数据转移的麻烦。二是应在传统采编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如设置“投稿期刊”选项,作者可以在投稿时自主选择要投的期刊,拟投稿期刊可以单选、多选,也可以全选,这种投稿方式可以令编辑一目了然,合理为作者规避“不允许一稿多投但单一投稿审稿周期长”的情况,也可以帮助期刊优化稿源;设置“是否允许专刊/专题收录”选项,尊重作者著作权,如果作者不同意收录,平台可以自动将稿件转投至学报的官网平台,避免协同出版平台被无关论文占据,增加编辑工作量。三是要制订统一的论文编排规范。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对论文的编排要求并不一致,对已经处于同一出版合作机制中的学报而言,论文编排规范的统一,可以极大减轻作者和编辑的工作量,也便于论文后期的标准化处理。
最后,平台应具备即时互动的功能。以往的学术期刊数字平台极少具备互动功能尤其是即时交流功能。一方面,协同出版本身就对高校之间的即时互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平台能够高效处理稿件录用、专题策划、专刊/专题的稿件出版等工作。另一方面,学术期刊肩负培养学术人才的天然使命,构建学术共同体一直是学术期刊研究的重点之一。如今,业界不断强调学术期刊对知识服务职能的认知,这也对学报加强自身与专家、学者的沟通交流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建议学报可以通过技术优化在平台上实现会议、直播、互动交流等功能,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在一个平台开展所有活动。
与以往针对单一期刊专业化、数字化或者针对同一出版集团内的期刊集群化研究相比,新时代的协同出版要实现更多的界限突破和技术求新。笔者仅根据自身的从业经验及个人思考作出一些开放性设想,未必能够涵盖学术期刊专业化、数字化转型的所有现实需求,也未必适用于未来可能会开展协同出版的各高校学报集群构建的合作机制,笔者更多地期待通过行业的成功实践和未来的持续研究,进一步探索高校学报协同出版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郭伟,李伟. 普通高校学报办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12):1486-1494.
[2]许玉清,杨红军,韩国良,等. 专业化办刊:高校学报改革路径的一个选择: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为例[J]. 编辑学刊,2019(6):76-80.
[3]致敬读者[EB/OL]. (2013-04-28)[2022-11-01]. https://sju.cnki.net/sju/info.html.
[4]桑海. 从网刊到新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及其升级转型[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1):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