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银,李建军
(1.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财经大学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3.贵州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贵州 贵阳 550025)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走乡村善治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都着重阐明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再次明确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于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明确了方向。学界主要就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底蕴、历史演进、主体凝聚、阻滞因素及优化策略等进行研究,并从多维视角提出了诸多初具学术价值的思想观点。
明确内涵是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基础,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具有其深邃的概念内涵和理论渊源。
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内涵经历了从“管理”到“治理”的内涵演进,再到“乡村治理”的概念诞生,演变到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内涵拓延。首先,从“治理”的内涵上看。“治理”一词不是与生俱来和横空出世的理论话语,而是深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底蕴及社会实践的转向之中,体现和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生活模式和文明进程,折射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治理的最初之意是“控制、指导和操纵”,主要指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运用公共权力控制和操纵社会资源,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奴役人民群众的管制模式。其实质内涵仍更倾向于单一政治主体的管理模式,隐含着现代意义上的治理之蕴。20世纪90年代,“治理”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由此被世人广泛知晓。詹姆斯·罗西瑙将“治理”定义为是一种基于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和过程,认为其与“统治”的区别在于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还可以是其他公共权威机构和组织①[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9.。国内学者俞可平将“治理”的概念和内涵引入中国,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认为“治理与统治相比,治理是更高层次的社会管理形式,其优势在于:‘它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它不仅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因此,它是多元权力(权利)的持续互动、信任合作与协调平衡’”②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在治理内涵的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步将治理引入到乡村领域,提出了乡村治理、村级治理、村庄治理等诸多概念。贺雪峰将乡村治理界定为“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或中国的乡村如何可以自主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③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219-224.。阐明了乡村治理的本质内涵,为乡村治理的概念界定定了主基调,有关乡村治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延。进入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内涵也被赋予了诸多新的时代元素,黄光宗将新时代乡村治理界定为是“由乡镇政府、社会组织、社会精英、村民等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协同共治,共同管理乡村文化教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公共事务,维护乡村公共利益和秩序,实现乡村善治目标的过程”④黄光宗.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20:12.。从治理的多元主体上释析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内涵。
其次,从“共同体”的内涵上看。共同体在哲学和社会学中运用和研究得最为广泛,卢梭最早提出了共同体的哲学概念,认为社会契约一旦缔结,“就意味着每个人把自己的全部权利都转让给由人民结合成的集体”。共同体是人民权力让渡而成的集体化共同体,其主权归人民,而不是归统治者。滕尼斯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了共同体的类型,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将共同体分为“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三种形式。认为“血缘共同体发展着,并逐渐地分化成地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直接体现为人们共同体居住在一起,它又进一步地发展并分化成精神共同体”⑤[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张巍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87.。精神共同体意味着人们朝着一致的方向发展,相互影响和彼此协调,从而奠定了共同体研究的理论基石。学者们主要围绕卢梭、霍布斯、滕尼斯、马克思等的共同体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张红莉认为“霍布斯提出共同体是人民让渡权利所结成的,其目标是保障人们基本权益”①张红莉.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阈下的全球治理研究[D].辽宁:渤海大学,2018.。可见,他们思想的不同在于卢梭的共同体意在强调“经由个人、群体、共同体的层次,展开从私意到众意再到公意的论述”,建立以社会契约思想为核心的共同体。马克思则看到了经济驱动在共同体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批判“虚幻共同体”至扬弃“自然共同体”再到构建“真正共同体”,凸显了人类联合的愿景,实现了对卢梭、霍布斯和黑格尔的理论超越,科学比较和阐释了共同体概念及理论的发展,为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内涵意蕴。
最后,从“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发展上看。大致经历了治理—乡村治理—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内涵演变,并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概念演变。国内学界对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研究主要源起于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都重点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阐述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重大命题,指明了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性和价值意义。为此,学界对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研究急剧增加,呈现出“井喷”之势。高卫星等人从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理论逻辑、面临的困境、构建的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相契合,与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内在耦合性”的论点②高卫星,张慧远.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策略[J].中州学刊,2021(02):7-12.。许文文基于网络科技的视角阐释了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网络元素,认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本土路径,应由网络搭建、合作生产两大阶段构成,超越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解释能力”③许文文.超越行动者网络: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本土路径——基于社区养老场域的田野观察[J].学习与实践,2021(03):100-110.。以不断融入新时代、新科技、新思维的治理元素,突出了构建网络型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时代内涵。也有学者从建设乡村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秩序共同体的视角诠释了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内涵。可见,乡村治理共同体研究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新时代的发展呼求和人民的期待仍有较大距离,是学界还需要不断深化研究的社会性问题和学术论题。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策略和题中之义,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期实现的基础性工程。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应如何建设?党中央从顶层设计的层面规划部署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总体战略,就是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0.,建设全民与共、普惠全民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应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深入追思其思想渊源,不断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乡村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中国传统优秀的乡村治理文化,中国共产党的乡村治理思想,以更加坚定研究和实践的治理立场。具言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思想依据:
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村发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农村发展思想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主要包含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合作社等思想。学界对其研究颇多,黄鹤论述了“马克思农业合作理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意义”,对我国“促进农业专业合作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施产业化经营”重大
的经验启示①黄鹤.基于马克思农业合作思想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2):12-14.。王丰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蕴含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要求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演进,变革与农民发展不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②王丰,邹学荣.马克思主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逻辑框架与动力机制[J].东南学术,2013(04):53-59.,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探究了农业的现代化,凸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地位。二是列宁的农村建设思想。其发展和实践大致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列宁晚年”三个重要时期。程银等人从列宁农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历程论述了列宁农村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实践政策,认为列宁农村建设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苏俄开展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提供了成熟的思想体系。对推进社会主义国家乡村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③程银,李建军,杨正军.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百年变迁及经验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21(05):57.。罗志峰从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产生的环境及背景上阐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城乡互助机制、建立全方位的农村教育体系”④罗志峰.列宁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思想及其重要意义[J].大连干部学刊,2018,34(09):46-50.,着重阐述了列宁农村文化建设思想的内容、方法、渠道及当代价值。三是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学者们主要围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内在价值、现实号召等方面探赜。赵馨怡从“共同体的概念演变、理论来源、历史地位、当代价值”四个方面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进行了系统阐释⑤赵馨怡.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20.。在此基础上,赵坤从“存在、历史和现实”的视域上进一步指出:“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围绕着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这一核心线索展开,存在视域、历史视域和现实视域是把握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可或缺的三重视域。”⑥赵坤.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的三重视域[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7(04):116.并在这三种视域下详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深邃意蕴及现实价值。四是中国传统乡村治理思想。在中华传统农耕文明历史长河中,乡村治理形成了较为丰富和完善的治理模式。学者们多以历史线索串联的形式研究和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及实践经验。赵秀玲从“重视家庭美德和亲情、凸显乡村精英的作用、崇尚互帮互助的精神”⑦赵秀玲.中国古代乡村治理资源的价值重估[J].东南学术,2020(03):115.等方面来阐释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独特价值优势,探析了古代乡村治理的特点及变迁,彰显了我国古代乡村治理思想的精要及价值。就中国近代和现代乡村治理思想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近代乡村建设派和乡土学院派、各政权主导下的乡村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毛泽东乡村治理思想、改革开放以来至十八大的乡村治理思想、十八大以来的乡村治理理论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五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袖的乡村治理思想。学界主要围绕毛泽东的农村发展思想、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江泽民的农村建设思想、胡锦涛的新农村建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及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阎占定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核心要义及目标指向,坚持以农民富裕为核心的强农富农目标,主张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发展动力,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精准扶贫的多元发展路径和举措⑧阎占定.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4):9-13.。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是对党百年乡村治理经验的承继。学界对其历史演进的研究主要围绕“建党一百周年”和“建国70周年”两条主线进行探论,并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自从“治理”概念引入乡村领域后,学界对乡村治理路径探讨时也逐步关注和涉及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热潮期,第一个热潮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乡政村治”得以恢复和发展,有关乡村治理的研究急剧兴起。第二个热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时代命题,有关如何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探讨。在这个时期,最聚集的爆发式研究主要聚焦于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学者们主要就党百年乡村治理的历程演进、价值意蕴、逻辑理路等进行研究。形成的观点主要有“四阶段划分说”和“五阶段论”。这两种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阶段划分的依据略有不同。一是“四阶段划分说”的观点。这也是多数学者采用的划分界点,刘涛从乡村治理的功能视角将党百年乡村治理划分为“自主性建设时期、全能管控时期、改革建设时期、均衡发展时期”四个发展阶段,并论述了党应“结合不同时期的功能定位,适时调整治理目标、治理模式”的逻辑理路①刘涛.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的功能定位、实践逻辑及时代任务[J].人文杂志,2021(08):10-18.。孙德超等人认为党领导乡村治理实现了四次历史性飞跃,分别是“乡村民主政权建立(1921—1949年)、巩固国家政权(1950—1977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978—201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2年至今)”,四次历史性飞跃对应“渐趋渗透式、动员引导式、协调探索式、多元调和式”的四种乡村治理模式②孙德超,钟莉莉.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乡村治理的演进脉络、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J].学习与探索,2021(09):61-69.。二是“五阶段论”的观点。学者们进一步细化了党百年乡村治理的历程,周定财认为党领导乡村治理走过了“乡村治理革命化时期(1921—1949年)、乡村治理社会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乡村治理改革时期(1978—2005年)、新农村建设时期(2005—2017年)、乡村振兴时期(2017年至今)”五个阶段,“贯彻以农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遵循客观规律分类推进乡村治理,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道路”③周定财.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百年回望及经验启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05):41-48.。同时,也有学者从村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转变视角剖析了党百年乡村治理的演变历程,认为村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经历了“从动员型党组织、全能型党组织、引领型党组织转变为协调型党组织,目前正在向新时代统合型党组织演变”的历程④李冬慧.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百年实践:功能嬗变与治理趋向[J].探索,2020(03):107-117.。同时,也有学者就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演进进行了梳理归纳,郭锦蒙等人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演变归纳为“潜伏期(2008—2013年)、萌芽期(2014—2018年)、发展期(2019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⑤郭锦蒙,关信平.社会治理共同体研究的现状、演进与展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7):230-240.。在回顾历程和细化阶段的同时,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仍需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乡村治理研究隐蕴着一定的学术规律和发展趋势,这条规律是每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庆典的周年纪念年,学者们就会创作大量的相关文章为祖国献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学者们围绕我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深入研究,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具有极强的学术价值和经验价值。公丕祥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与自治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史进程,深刻反映了国家与乡村关系的剧烈变动及其转型发展”。梳理和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恢复和发展了乡政村治,十九大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①公丕祥.新中国70年进程中的乡村治理与自治[J].社会科学战线,2019(05):10-23.,深刻反映了新中国乡村发展的变化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的法权要求。丁志刚等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政策文本和目标导向,将乡村治理的演变历程划分为“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改革探索时期、新农村建设时期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期”;并就乡村治理的主体演变、客体变化及治理模式的转变深入了分析;回望和承继新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经验,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应“始终紧扣乡村现代化的治理目标、充分发挥各类治理主体的作用、紧紧抓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各类矛盾、不断深化治理方式改革”②丁志刚,王杰.中国乡村治理70年:历史演进与逻辑理路[J].中国农村观察,2019(04):18-34.,在乡村治理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是取得乡村治理伟大成就的根本保障和动力之源。另外,也有学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两大目标的发展变迁阐释了我国乡村治理的历程,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了中国农村治理的两大目标:一是将农民从政治客体转变为政治主体,二是实现农村治理的现代化”。这两大目标正在发展中稳步推进,但仍存在“农民作为政治生活主体与治理过程客体之间的矛盾”,如何保障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权利和主体作用,如何实现乡村治理与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有机衔接。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如何构建好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形成乡村治理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也有待学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主体是乡村治理共同体最为核心的因素,乡村治理共同体采用何种模式,体现谁的利益,反映出什么样的性质和价值倾向,都受主体的影响和决定。学界就乡村治理共同体主体的专门研究不多,但就乡村治理主体的研究则相对较为成熟。事实上,从主体问题上看,乡村治理的主体和乡村治理共同体主体具有交融性和重叠性。研究透了乡村治理的主体类型及功能,也就基本剖析清楚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主体凝聚的指向。
学界主要围绕主体的种类、特点、角色、功能以及各主体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论析,并形成了较多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影响较大的有农民群众主体说、村委会主体说、村干部(村庄精英)主体说、村基层党组织主体说、乡镇政府主体说等理论流派,主要从功能的大小、强弱来定位乡村治理主体的地位。乡村治理及共同体建设主体主要包括政党、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乡贤、寨老等多元主体,在众多主体中,他们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大小不同,体现的治理立场和利益指向就明显不同。丁洁莹着重从“新乡贤”这一主体的类型、功能及参与治理的动因上研究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体地位,认为新乡贤的类型可分为“经济助推型新乡贤、基层治理型新乡贤、文化传承型新乡贤、复合型新乡贤”,他们具有“存在于体制内外、具有奉献精神、职能趋于专业化、以男性为主的性别结构、以中老年为主的年龄结构”的特征①丁洁莹.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研究[D].湖北民族大学,2021.,在乡村治理及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宋连婷则从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主体的功能和特点来论述“寨老组织”这一治理主体,回顾了寨老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认为其具有“治理主体职能广泛、治理方式具有原始民主制特征”的基本特点②宋连婷.乡村振兴进程中佤族寨老组织的协同治理功能研究[D].云南大学,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寨老组织在推动乡村协同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彭小霞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体系,根据治理主体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政府是乡村治理的主导者、村两委是乡村治理的决策者、基层社会组织与企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协同者、村民是乡村治理的主力军”的观点③彭小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定位与机制创新[J].新疆社科论坛,2021(04):39-47.,明确了各治理主体的功能定位。陈晓莉从乡村治理主体及行为关系的视角论述了主体的类型及角色功能,将主体类型归旨为“组织性主体、群体性主体、个体性主体”三种类型,组织性主体主要包括政党性组织、政府性组织、乡村政治性组织、乡村社会组织等;群体性主体主要包含家庭与宗教、乡村治理中的潜在群体两类;个体性主体包括乡村精英、普通民众等。就其角色与功能而言,基层政党性组织是乡村治理中的中枢,乡镇政府是调节器,村两委是操盘者,村民代表是平衡者,村庄民众是基础力量,村庄体制外精英是博弈者,乡村社会组织是稳定器,新生社会力量是助力器④陈晓莉.新时期乡村治理主体及其行为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在明确主体功能和地位的基础上,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就需要协同整合好各主体间的利益和力量,形成协同效力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
主体参与程度事关乡村治理成效的高低,研究主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掌握各治理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情况,在乡村治理中有无发挥实质性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只有把这些基本问题研究透彻,各主体的角色才能摆正,各主体间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也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凝聚起各方主体力量,形成最大同心圆,汇集最强大动力。学界对此也做了众多研究,主要就乡村治理及共同体建设的主体参与情况及流失情况进行探讨。梅长青等人从新时代乡村治理创新的轨迹上论述了各治理主体的参与方式及路径,提出了“在新时代多元主体共治与乡村全面治理体系的塑造过程中,需要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培育乡村社会组织、互构群众与社会组织、建构社会组织体系等具体途径”⑤梅长青,李达.多元主体共治:新时代乡村治理创新的主要轨迹[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1):172-176.的学术论点,阐释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体策略,进一步凸显了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徐珣着眼于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的功能和地位,阐释了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价值,认为“社会组织融入和拓展参与的多维度协商赋权策略,引领乡村志愿服务和公共参与,建构乡村人的公益志愿认同,推进乡村共生发展;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多维多层多重功能的协商赋权建构乡村共生合作治理”⑥徐珣.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协商赋权乡村治理的多维策略——H市N组织项目服务村庄的案例观察[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2(01):86-96.。正契合了党和国家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学者们不仅从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视角探讨了乡村治理主体参与的价值和趋势,也就单个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究。也有学者从乡村治理的主体流失、缺位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的困境。颜杨等人从乡村治理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关系视角,阐释了乡村治理中主体间追求异质利益形成了相互博弈的利益关系,乡村治理中仍存在着主体流失、主体越位等问题,阐明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村‘两委’与社会组织等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晰,导致乡村出现治理主体缺位、越位和让位等现象”的存在①颜杨,刘永红.乡村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博弈关系与法治破解路径[J].领导科学,2021(20):103-105.。这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②习近平.全面深入做好新时代政法各项工作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N].人民日报,2019-01-17(1).还有很长的距离。该如何做好、统筹协调好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治理,构建新时代新型乡村治理共同体,仍是学界需要常思和研讨的现实问题。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不仅需要明确主体的类型和功能,更要立足我国不同地区乡村的实际,深入了解和分析乡村治理及共同体建设的阻滞因素及优化策略,剖析其存在的原因,从而能更准确地找准破解途径。
对同一问题的思考和研判,不同学者的思考方式和研究视域不同,所分析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明显,但就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阻滞因素的探析,诸多学者都指出了乡村精英流失、乡村人口流动大、乡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乡村社会组织松散,导致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动力不足。毛一敬认为,在乡村治理转型背景下,“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是组织动员村民参与、实现村级治理有效的可行路径”。而“凝聚多元主体目标共识,资源输入再造集体利益联结,组织化策略吸纳村民参与,是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推动基层治理有效的可行路径。”③毛一敬.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村级治理的优化路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04):56-63.并就乡村治理的主体力量、社会参与、社会资本不足、社会对乡村治理的推动不够等探析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阻滞因素。邱华则从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视角剖析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障碍,认为“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面临的问题有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不同、多元主体的思想水平不同、乡村的治理体系不够健全”④邱华.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共同体意识培育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06):165.。从主体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乡村治理的体制层面考察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的思想阻滞因素及现实难题,着重强调了培育村民共同体意识和公共精神,健全乡村治理法治体系的重要意义。尹晓静等人以组织性主体和群体性主体存在问题为着眼点,阐述了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仍面临着“基层政权职能异化、基层自治组织能力弱化、群众参与程度低”等阻滞因素⑤尹晓静,李雪飞.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困境及路径创新[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07):15-18.。另外,也有学者着重从乡村产业结构、城乡分离、乡村基础设施滞后、乡村财政资金不足、乡风文明、公共精神等方面考察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的困境因素,呼吁社会各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针对构建什么样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如何建设乡村治理共同体这个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了探讨,既有从社会学视角的分析,也有从哲学视角的审思,还有立足于经学视角的考量。孙玉娟等人以公共权力、社会组织及村民主体间的关系为窥口,阐释了“发挥基础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县乡政府的重要作用、培育社会组织服务优势、以民为本发挥自治的基础性作用”的破解策略①孙玉娟,孙浩然.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时代契机、掣肘因素与行动逻辑[J].行政论坛,2021,28(05):37-43.,强调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领导核心、主体力量、依托平台和基础保障。但就该如何发挥这些主体的作用,如何处理和协调好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仍未作出正面回应,仅是从方向和重要性上提出了破解路径,显得不够具体和细化。陈经富等人从立足于“村落空间、公共价值、情感共通、村民获得感”四个方面提出了培育“乡村地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优化策略②陈经富,申南乔.建设当代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J].实事求是,2021(04):79-86.,凸显了地域、价值、利益和情感的重要性,与乡村发展的实际及中国乡村文化相契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冉华等人则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发展视角提出了打造“关系重构:线下的离散与线上的重聚,情感重构:私人事务的公共性分享,利益重构:基于公共事务的公共话语组成”的建设对策③冉华,耿书培.农村社会变迁中村落共同体的线上建构——对宁夏中部Z村的考察[J].开放时代,2021(03):180-192.。结合新媒体新技术考察了乡村治理共同建设的可行方略,正与新时代数字治理、科技赋能的治理理念遥相呼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借鉴性。也有学者从“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协同、三治融合、技术承托”方面探寻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方略。概言之,学界对乡村治理及共同体建设策略的研究较为全面,但仍存在着创新性不足、针对性不强、可行性不够等问题。
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其研究重点和着力点在哪里,该如何有效推进?这是值得慎思的热点论题。笔者结合前人的成果及研究视域回溯和总结了现有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认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的未来着力点应着重凸显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研究,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彰显共同富裕的核心价值导向。
民族地区地处边疆地带,交通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文化等相对滞后。乡村治理所取得的成效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环节,在整个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没有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就无法实现国家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无论是从方位上看还是从文化底蕴上看,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性特征。一是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多民族交错杂居,民族间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存在较大差异。要构建各民族共同融合、共同互助的地域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就要深入探究透析各民族间的文化习俗,尊重各民族间的差异,搭建民族间互敬、互助的利益纽带,构建民族利益共同体。而学界目前对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治理,乡村治理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等相对较少。二是民族地区乡村虽然文化发展滞后,但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元民族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道德是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文化根基,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构建多民族的文化治理共同体,学者们并未深入探讨,仅有少数学者就民族地区的乡村文化治理、乡村治理路径等进行了研究,但仍旧未涉及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相关问题探讨。三是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相对较多、宗族寨老威望较高,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引导好村民的宗教信仰、发挥好村寨寨老与村两委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仍是学界和政府需要常思的问题。四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较多,与边界接壤,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乡村精英流失严重,乡村“空心化”问题突出,进而导致乡村治理主体流失,村民参与乡村治理较少,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更需要学界深化研究和重点关注。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建设利益共享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本质上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团结,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联合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铸牢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民族共同体。党的十九大以来,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培育的研究众多,成果丰硕。蒋慧等人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民族地区基层治理进一步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变”。并“呼吁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制度逻辑发挥更大效能。”①蒋慧,孙有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1):1-11.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结合起来,但仍旧未对治理共同体建设作出相应论述,这正是目前学界有所冷却的地方。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分重要,对铸牢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故而,在探究乡村治理及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应多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勤加思索,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乡村治理及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同样,在研究和探讨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时,应该多将乡村治理共同体与区域自治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互相驱动互相构建的态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抓手,必然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共同富裕体现和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解决和分配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利益为圆心调动和凝聚各方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让乡村人民获得更多更实惠的利益,村民们才会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最为核心和最为直接的是利益共同体,只有利益共同体构建牢靠了,乡村治理共同体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学界对共同富裕的研究自改革开放时广泛兴起,并一直持续进行,进入新时代以来,再次呈现出热潮之势。学者们主要从经济发展、目标赓续以及共同富裕的“因由寻绎、意蕴索隐和路径构想”方面来诠释共同富裕的内涵和价值意蕴。共同富裕不等同于同等富裕和同时富裕,更不等同于杀富济贫和平均富裕,而是安富恤贫和有差别的渐进式的富裕,让全体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学者们对共同富裕的探讨和研究较为完善和成熟,但以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或利益链接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未来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应着重凸显共同富裕的核心价值导向,以看得见的实惠激励和凝聚人民群众力量,真正发挥好人民的主体作用。
总体而言,学界对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特点与不足。一是阶段性特征明显,主要聚焦于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大命题后,有关乡村治理共同体的研究广泛兴起。二是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内涵解析、主体凝聚、价值意蕴、优化路径等方面。三是成果单一,主要以期刊论文居多,硕博论文和专著较少。四是定性研究重于定量研究,多数成果基于理论性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路径,对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面临的阻滞因素认识不足,提出的对策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五是滞后性,多数研究滞后于党和国家政策,解读政策文件的宣传类研究居多,跟风追热特征突出。展望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研究的趋势和走向,仍需在重点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守共同体富裕价值导向、强化民族地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方法论借鉴,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团队协作,以学术命运共同体为研究指向强化学术交流和哲学审思,不断为新时代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献智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