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兴,赵沙俊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是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它阐明了价值本质规定及其规律和价值表现及其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论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必然性,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开放的、发展的科学理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赋予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内涵,深化了社会主义价值生产、价值实现、价值分配的理论认识,增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分析了革命形势并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带领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反抗阶级剥削、实现劳动解放和组织劳动生产、最终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行动指南。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深化了劳动价值论,并从中发掘出一种彻底的革命意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独创性地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广大劳动人民改变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的残酷状况,实现劳动解放和劳动自由指明了现实出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无产阶级为了反抗资产阶级斗争需要而产生的,直接目的在于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其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是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处境和原因进行了最深刻、最真切的解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根本立场上高度重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并“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从建党之初的艰辛探索到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使得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当时中国的贫农与雇农占农村人口的七成左右,“贫农是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广大的农民群众,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618页。,因而只有尊重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才能抓住革命的根本问题。
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劳动者完成了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伟大转变,彻底解决了农民劳动者受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困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重要的依靠力量。无产阶级要想实现最终解放,“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这为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并求得劳动解放的道路作出了明确指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就是要把无产阶级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重归自己所有,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合理性,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成功锁钥。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劳动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革命根据地生活必需品极度短缺的困境,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号召“自己动手,克服困难”,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作为奋斗目标,我党在农业方面和工业方面的大生产运动中取得了显赫成绩。毛泽东提出:“各级党政军机关学校一切领导人员都须学会领导群众生产的一全套本领。凡不注重研究生产的人,不算好的领导者。一切军民人等凡不注意生产反而好吃懒做的,不算好军人、好公民。”(3)《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1页。为鼓励生产劳动,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和《督导民众生产勉励条例》,还开展了劳模运动,对劳动英雄进行奖励与表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这些做法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从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出发,创造性地完成了古典劳动价值论向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演变,他以唯物史观视野考察人类劳动,通过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分析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充分肯定了人类劳动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性,这就为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尽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话语体系中,“劳动”主要指的是体力劳动,但中国共产党也十分重视脑力劳动对生产和革命的作用。毛泽东不仅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对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提出“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4)《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618页。,而且还充分强调了科技在劳动生产中的重要性,指出“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5)《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这些探索与马克思在揭示价值实体时对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划分不谋而合,复杂劳动是需要一定技能或专长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劳动,脑力劳动是复杂劳动的主要体现;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数倍于简单劳动。中国共产党对科技、知识分子在革命和生产中之作用的高度重视,丰富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理论,这是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直接表现。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的变化,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指引,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巩固并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穿了劳动力买卖“自由平等”的外衣,揭露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根本对立的经济根源。由于“私有财产和利益的体系使人异化了”(6)[美]R.G.佩弗:《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吕梁山、李旸、周洪军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7页。,无产阶级要消灭剥削必须以革命的方式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领导无产阶级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直面新的形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新的认知。党及时地从追求生产关系变革转移到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上来,并指出要在革命胜利后迅速休养生息,稳步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以应对帝国主义的封锁,最终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要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还要改造农业、手工业的个体私有制。就前者而言,中国共产党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就后者而言,经过互助组、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手工业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及生产合作社的发展,从而把手工业者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伟力,为我国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建国初期,“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7)《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3页。。为缓和劳资对抗并调动生产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方针,创造性地形成了“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劳资关系。中国共产党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应得权益,而且承认资方在经营过程中依据其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剩余价值的正当性。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以后,劳动力已经失去了商品的属性,主张在劳动生产中构建平等的劳动关系,鼓励妇女大众参加生产,强调男女同工同酬,还重视在政治生活中保障劳动平等,保护妇女的参政权利,提倡“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8)《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页。。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露了在私有制生产方式下劳动与资本的对抗关系。其一,从劳动力商品的交换过程来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商品,这一“平等自由”的交换过程对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家存在不同的意义:雇佣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获取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而在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后,不仅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归资本家所有,而且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也归资本家所有,表面上等价的交换过程实则掩盖了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事实,从而揭露了劳动与资本的不平等关系。其二,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资本家获取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尽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资本家生产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价值,也不是为了价值,而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且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奴役性。中国共产党把劳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进行处理,实行“劳资两利”,提倡劳动平等,这无疑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拓展与创新。
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针对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实行多样化的分配形式。在集体经济、国营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在私营企业中,毛泽东提出“工人、技术人员、一般职员的劳动报酬的多少,应当按照本人技术业务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的数量质量来决定,不应当按照其他标准”(9)《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60页。;在农村实行互助组或初级合作社,社员以评工计分或按件计酬的方式取得劳动报酬。党在城市建立了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包括少量个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绝大多数城市居民成为了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或集体企业职工,采用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制进行收入分配;在农村,经过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的改造实现了个体经营向集体经济的转变,全体社员作为集体经济的成员共同参与劳动、按劳分配。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运用从指导革命的理论转变为指导分配的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强调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尽管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只是随着其物质形态在价值创造中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再现于产品价值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新的价值。因此,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理应围绕劳动范畴,以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所得为前提,凸显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在价值分配中应有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这样两个原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内人们决不能不严格地遵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1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8页。刘少奇也强调:“对两种所有制内部的劳动者,必须按照按劳付酬的原则,公平合理地分配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11)《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37页。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按劳分配原则逐渐形成。同时,为了纠正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毛泽东旗帜鲜明地要求“必须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总之,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实行的按劳分配原则彰显了劳动主体性思想,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是否还起作用?毛泽东以巨大的理论勇气给出了明确回答,指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12)《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81、973页。
其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内在尺度。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以价格与价值背离的方式自发地调节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种调节作用尽管能够使供需之间保持一种暂时的大体平衡,但也会因其盲目性而不可避免地造成生产过剩,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不再是无政府状态的盲目行为,而是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支配的,价值规律也不再是一种盲目力量,而是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1958年,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中明确指出:“现在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13)《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81、973页。
其二,价值规律是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要求各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各种不同商品的供给量应当与需求量大体一致。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毛泽东提出要尊重价值规律,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中不应提前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认为过早地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积极作用的想法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是错误的。1959年,毛泽东在批判平均主义“共产风”时强调:“价值法则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能实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14)王怀超:《社会主义通史》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7页。在这一时期,党按照价值规律,正确处理了国营工业与集体农业之间的交换关系,推动了社会主义工农业按比例、有计划的高速发展。
其三,价值规律是按比例发展的规律。马克思认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73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毛泽东认为:“价值规律作为计划工作的工具,这是好的,……总之,我们是计划第一,价格第二。”(16)徐中远:《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将计划与价值规律密切结合,实行“计划第一,价格第二”的原则,符合社会生产和社会交换的运行规律,促进了计划经济时期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社会矛盾尖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计划经济时期,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用革命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意识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较为赞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给我国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确立,我们更加需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挥其指导生产的“关于生产的科学”的重要理论作用。与此同时,国际上正在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与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等相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为破解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发展弊端和主流意识形态极左思潮的束缚,突破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传统、僵化的认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呼吁从新的视角扩展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解释力,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新思想和新内容。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勇于突破传统,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中国具体经济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的范畴,还是根本不能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也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断。”(17)《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这意味着,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取决于其服务的社会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它的性质取决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正确处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理论观念。邓小平明确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党的十二大提出了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在社会主义还未达到高度发达的初级阶段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否定,而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就开宗明义地从商品范畴出发分析了价值是如何表现的,并详细论述了价值表现形式随商品交换发展的演变过程,并且阐释了与商品生产同步发展的商品交换体系;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部矛盾必然要通过市场交换转化为价值与货币的外部矛盾;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特定的生产关系,它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下的生产者之间特定经济关系的表现,这种经济关系的综合表现就是市场关系。可以说,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等一系列范畴以及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基本运行规律,都离不开市场因素。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他认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中,生产者可以不用交换自己的劳动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3页。。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有计划组织社会生产,是从宏观上、从与资本主义生产对比上讲的,并不等同于一些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甚至指令性计划。中国共产党突破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事实证明,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起来,是对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之所以不重视非公有制形式,是因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劳动与私有资本之间完全对立的关系,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主要手段就是无偿占有其剩余价值,要想摆脱劳动依附于资本的状况,就必须消灭一切私有制和否定非公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的公有制。然而在实行了2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之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必须以生产力为根本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保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二大提出,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三大提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五大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此后,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反复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性。
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以及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伟大实践。实践证明,我国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繁荣,提高劳动就业和劳动者收入,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实现共同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探索,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现实回应,又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解释力的有力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伟大探索。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的分配制度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使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上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以上的演进可以看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一方面,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的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是生产主体,在价值创造中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最具能动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因而在价值分配中应首先尊重并体现劳动及劳动者的分配地位;另一方面,在承认活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前提下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并不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否定,理由如下:
其一,就价值形成而言,马克思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区分劳动与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不同作用。活劳动在商品生产中形成价值,而物化劳动是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作为非劳动生产要素,它在生产中与活劳动结合只是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尽管物化劳动不创造新价值,但它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物化劳动,任何生产劳动都无法进行,价值创造也就无从谈起;就财富创造而言,价值的来源虽然不是非劳动生产要素,但其却是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主要来源。使用价值和财富的主要构成要素是非劳动生产要素,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创造使用价值和财富的重要影响因素。物质财富是具体劳动和资本、土地、技术等非劳动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是肯定它们可以创造价值,而是承认它们在物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
其二,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属于初次分配问题,与价值创造是不同层面的问题。作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最一般、最本质的问题,价值创造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价值源泉是什么。而作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最具体、最现实的问题,价值分配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诸多参与财富创造的生产要素中进行价值分割。坚持价值创造一元论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取酬并不矛盾。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各种生产要素的分配诉求,围绕劳动贡献规约要素所有者的分配地位,既能够体现有偿使用原则,激活要素所有者的生产积极性,又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财富创造。由此可见,在确保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允许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是否定劳动创造价值一元论,而是在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进入新时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世界的劳动主体、劳动形式趋于多元化,导致商品形态、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现实基础与一百几十年前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的经济条件大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伟大探索,其中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的重要理论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进入21世纪,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劳动范式也发生了全新变化,基于信息、数据、知识的生产活动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价值创造模式,且在社会生产体系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习近平指出:“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7、19页。促进经济发展要“把发展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发挥创新激励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22)《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7、19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科学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作为渗透性要素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当它们与劳动者结合便形成了科技劳动、创新劳动、数字劳动,这些劳动形式作为总体劳动的“一个器官”,不仅在创造价值,而且作为复杂劳动形成倍增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要使货币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就必须具备各种条件。……在这种前提下,劳动力只有而且只是因为被它自己的占有者即有劳动力的人当做商品出售或出卖,才能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劳动力占有者要把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他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自己人身的自由所有者。”(23)《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但是,由于马克思生活在以蒸汽机技术为代表的工业化时期,劳动主体主要是从事直接生产的工人阶级,且劳动形式多是以体力消耗为主的简单劳动,历史的局限性使得马克思忽视了对科研人员智力劳动的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高素质科研人员的劳动对提升综合国力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围绕科技强国、创新驱动、科技人才培养等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扩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对劳动范畴的界定,而且推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
马克思从物质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两个方面对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进行了划分。从物质规定性来看,马克思认为,生产性劳动是“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5页。。也就是说,通过劳动力作用于劳动资料生产出物质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从社会规定性来看,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应始终是从货币所有者、资本家的角度来区分的,不是从劳动者的角度来区分的”(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8、146页。,进而指出“生产劳动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劳动,它除了再生产‘自己的〈即雇佣工人的〉生活费’的价值之外,还生产剩余价值——‘他的主人的利润’”(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8、146页。。不难发现,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二产业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非物质形态商品的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不断增加,这就需要以开拓性思维正确认识服务劳动的性质和作用。服务劳动有两种:一种是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的劳动;另一种是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可以物化的、能提高物的价值的劳动,这类服务劳动同生产性劳动一样都可以创造价值,且随着它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经济效应越来越重要。新时代,我们致力于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即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24、307页。。这些论述创造性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性劳动的规律性,对新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并夯实了马克思劳动主体性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讲发展要依靠人民。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另一方面讲发展要为了人民。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维护劳动者的劳动尊严,充分肯定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从而夯实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主体性。
其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具有不同作用,劳动者拥有物所不具备的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的能力,只有人的活劳动才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充分肯定了价值创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活动表现的本质,从而说明了劳动者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
其二,劳动价值论从唯物史观视野研究了人的劳动特性和本质,通过解读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揭示了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的本质是劳动,人在劳动中表现出的创造能力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源泉,马克思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只有劳动者才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
其三,劳动价值论不仅从抽象劳动上揭示了商品价值的“质”,还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规定了价值的“量”,从而将人的劳动与商品价值联系起来,主张商品交换应依据商品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等价物是一个主体对于其他主体的对象化;这就是说,它们本身的价值相等,并且在交换行为中证明自己价值相等”(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中劳动者对物的主体性和劳动的平等性。马克思基于劳动价值论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和资本家压榨工人劳动的秘密,驳斥了资本主义对人的劳动的异化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呼吁劳动正义及尊重劳动者权益。
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所提出的一个系统的理论,是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时代价值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其中创新发展是动力、协调发展是方式、绿色发展是路径、开放发展是手段、共享发展是目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劳动主体,且都必须体现在劳动者的劳动中。
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可以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可以看作是劳动的创新,是具体劳动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的创新。具体劳动又可进一步分为非创新劳动和创新劳动,非创新劳动只是简单地、重复地生产同质的使用价值,当供给侧与需求侧发生结构失衡时,就会不利于社会发展。创新劳动不仅可以提高同质的使用价值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创造新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并缓和供需结构失衡的矛盾,促进社会发展。协调包括“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不可忽视创新劳动的作用,我们要在强调经济方面创新劳动的同时,还要更加重视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创新劳动,并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在保持东部地区创新劳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升中西部地区创新劳动的比重。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要坚持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开放发展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既要吸收消化并创新使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技术等人类智力资本,也要创造性地把国内的优秀智力资本及人力资源输送到国外。共享发展就是要通过提高劳动者地位、尊重劳动者利益、切实改善民生等途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了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及劳动在财富生产和价值创造中的主导作用,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直接体现。
“十四五”时期,我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在要求。
其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而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的有效畅通。供给侧有效畅通不仅要注意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上的平衡,更要注意二者在结构上的平衡,这些都与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密切相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阐明了价值规律对社会总劳动的分配原则,为指导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实现供需结构平衡,就需要辩证地处理好创新劳动和重复劳动的关系,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调节过剩产能,增强创新劳动有效供给,不断满足高质量发展对创新劳动的需求。
其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劳动、数字劳动等创新性劳动,不断产生前瞻性、突破性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为劳动者能够可持续地、更好地创造劳动价值提供有效保障,进而助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三,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从价值实现来看,把国内市场作为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将提高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扩大总需求的主要手段,这不仅有助于刺激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发展,在提升创新劳动水平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而且也能够为产品的使用价值赋能增值,有助于实现“商品的惊险的跳跃”,从而为社会分配和消费提供有利条件。从价值分配来看,扩大内需既要强调通过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做大“蛋糕”,更要注重通过调整价值分配分好“蛋糕”,从而推动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的良性互动,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内在要求的充分体现。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乃至新时代的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成果,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以新的视野和方法赋予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新思想、新内容,极大地增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不同时期经济实践中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革命性,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主体性思想,拓宽了劳资关系和价值规律的运用范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增添了时代论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地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推动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从传统到现代的根本性转变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包容开放、不断完善的科学理论。历经时代变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理论不断得到印证、基本内涵进一步丰富。回顾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运用和发展,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始终坚定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党的百年历史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要坚定地继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成果,也要从其一般原理出发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运用,在实践发展中不断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二是要加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话语体系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关键在于构建系统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话语体系,用科学、发展的理论回应和解决新时代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诉求,以创新为动力源,以中国重大改革和发展问题为导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快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传播和发展,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是要坚持劳动主体性,切实保护劳动所得。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风尚,完善与劳动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设计,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深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提高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维护好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以彰显劳动者的尊严感和主体性。四是要重视数字劳动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当下,以数字劳动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使得脑力劳动、复杂劳动相较于传统的体力劳动、简单劳动更具有价值创造性。数字劳动通过数据技术将数据这一基础性战略资源和重要生产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信息化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数字经济正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的经济活动,且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这启示我们要加强对数字劳动的科学认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数字劳动大军,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的时空条件和背景,推动数字劳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