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依科夫《大王》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2022-02-05 02:36丁思琪彭龙梅
东北亚外语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原始森林科夫大王

丁思琪 彭龙梅

辽宁大学 沈阳 110136 中国

《大王》描写了一只雄性东北虎(大王)从出生、成长到最后悲剧性死亡的故事。作为一名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家,巴依科夫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因此小说《大王》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国元素,如佛家的因果轮回观念、中国民间传说、中国的谚语俗语等。尤其还描写了许多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的人与事物,对小说中的这些中国意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形象。

一、多姿多彩的森林底色

在我国的东北地区有著名的张广才岭和老爷岭,那里水秀山明、唯美浩瀚。小说以描写大秃顶子山(张广才岭主峰)为主,那里是植物的宝库,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大秃顶子山境内层峦叠嶂,溪流密布,怪石嶙峋生长着稠李、铃兰草、红松、刺龙牙、山葡萄等多种植物,野生动物有东北虎、马鹿、黑熊、野猪、花鼠、紫貂、狍子等。从风霜雨雪到四季变换,从山川起伏到河流蜿蜒,从植被生长到百兽生息,巴依科夫用浪漫的画笔将那里的地质、风貌、气候、生物等细腻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正如小说中写到“这里和西伯利亚的森林有着天壤之别。比方说,西伯利亚的密林单调而严峻,这里的森林却种类繁多、色彩缤纷,里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森林里的生活多姿多彩。”(佟亚莉,2021:48)

作家借助细致的景物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让自然万物充盈着生命的灵动。在作家笔下,日月星尘、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都有着喜怒哀乐。在老林子里散布流言蜚语的饶舌歌手(松鸦和喜鹊),感叹自己英雄迟暮的孤独的隐居者(老公野猪),为了幼崽在求偶期放弃追求爱情的雌虎,拥有多个妻妾的马鹿等等,它们无一不在诉说着万物有灵。这些行云流水般的描写将飞禽走兽的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它们的日常生活与习性也被准确细腻地表现出来。其中对山林之王,即虎的刻画尤为精细。在《大王》这部作品中,中国东北原始森林中充满魅力的自然与野生动物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引人向往。

巴依科夫是一位在中国东北居住了半个世纪的苏联作家。他曾从事中国东北动植物研究工作,因此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创作了大量以东北原始森林为背景的小说和散文。不仅如此,他还曾长期对东北虎进行追踪观察。巴依科夫受到生活在东北山林中中国走山人的生活哲理的感染形成了新的道德观念。他迷恋东北这片风光秀美的原始森林,热爱原始森林里多姿多彩的生活,也热爱森林之王——老虎。这些热爱一一体现在了他创作的《大王》这部小说中。

从正面来看,巴依科夫对中国东北森林风貌的准确认识,对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描写,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生态和谐的中国东北地域形象,这是有助于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的。但是从反面来看,在当时那个年代,对东北当地的优美与富饶的细腻描写无疑会在吸引他国迷恋的同时,为这多姿多彩的原始森林招来隐患。

二、《大王》中虎的形象分析

中国的虎文化源远流长,尤其在东北地区,虎可以说是最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的事物之一。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东北林区。在《大王》中作者将东北虎“大王”安排为主角,人类反而成为了虎的配角。由此可见,虎在这部小说中的地位之重。

1.中国人的虎崇拜

自古以来,虎凭借其高大的体格,威猛的气势以及敏捷的行动受到先人的崇拜,被视为百兽之王、山林之王、森林霸主。虎的吼声如雷,可使百兽惊惧。早在远古时期,虎便会袭击人兽,其凶猛让人感到恐惧,尤其是生活在山林附近的狩猎一族会衍生出一种虎神秘且难以战胜之感,随后对虎的恐惧敬畏慢慢转化为对虎的崇拜,将虎视若神明,而其头上类似“王”字的条纹似乎也印证了虎的天命所归。这种崇拜强化了虎在人心中的英雄勇猛的形象,被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习俗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象征力量、权威,也象征正义、仁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虎”有关的成语谚语比比皆是,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虎也是享尽赞誉。在我国民间崇虎习俗贯彻古今,虎的传说故事广为流传,十二生肖中虎排第三,虎的纹样亦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虎还能镇邪治病等。可以说,虎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我国的虎崇拜在不同民族、地区有着不同的形式,因此各民族、地区的崇虎习俗也是丰富多彩。在东北地区,许多民族自古就尊称虎为山神爷,立祠奉祀,以祈求山神爷庇护保佑。东北各地不止忌讳言“虎”,入山者还会尽量避免与虎碰面,恐冒犯山神爷或遭遇不详。小说中曾提到一则关于虎的民间传说:皇家狩猎队曾捕捉到“山神爷”,而皇帝则亲自出席为它准备的放生仪式。这神秘的传说故事表现的恰是民间对虎的敬畏与崇拜。

2.《大王》中虎的象征意义

“大王”是一只体魄强健,身姿优美的东北虎,它的一举一动都显露着王者风范。“大王”是它们家族的第三代,它的父亲是来自长白山的一只虎,更是人们口中的“山神爷”。在“大王”年幼时它曾来到秃顶子山看望为它生儿育女的母虎,即“大王”的母亲。这位山林之王一露面,住在从鸭绿江边到中东铁路附近沿线的人全都知道山神爷出现了,他们的心中惶恐不安,好在山神爷出现是因为有私事要处理,他们才放下心来。“大王”慢慢长大,继承了父亲的地位,成为了茫茫林海中的“山神爷”。“大王”在原始森林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老林子的真正统治者,所有的动物都惧怕它的威严。当它走在路上,它的子民就会恭敬地给它让路。当地的走山人也十分惧怕它,将它视为山神的化身,并在各个山口为它修建山神庙,烧香磕头以求保佑丰收平安。

此外,“大王”还是山中规矩的真正执行者。山里人有山里人的规矩,且这种规矩非常严格,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惩罚。但是,偶也会有违反山礼山规之人,他们会受到“大王”的惩罚。比如,偷盗毛皮的行为是绝对禁止的,偷毛皮的人会被处死。在《山里人的规矩》一章孙发因偷盗了两块皮子而受到山民们的审判,最后被交由山神爷处置。

“大王”除了是原始森林的统治者,山中规矩的执行者,更是自然无穷力量的象征,它的存在更是老林子存在的标志。走山人敬畏“大王”,不如说是对自然强大力量的敬畏。毕竟那时虎才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老林子的真正主人是兽,而不是人。走山人们敬畏“大王”,从某种意义上这种敬畏也督促着走山人们遵守老林子的规矩,约束自己的行为,与“大王”及整个老林子一直和睦相处,从而处于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之中。可惜好景不长,社会在发展,人类借助工具也变得更加强大,人类膨胀的欲望驱使他们不想再遵守自然法则。尤其是外来人进入老林子后,无节制地砍伐树木,猎杀甚至毒杀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他们的种种举动皆是在挑战“大王”的权威。“大王”与人类之间的矛盾加剧,变得不可调和,“大王”开始向人类复仇。换言之,这也是自然在向人类报复的一种暗示。在故事的结尾,“大王”想解救自己的妻子儿女,却因误食下毒的食物不敌猎人,死在了他的枪下。这其实也是作者的一种暗示,担忧若长此以往,老林子最终会像“大王”一般消失。

3.外来人眼中的虎

中俄文化中对动物的喜好不尽相同,俄罗斯人偏爱森林里憨厚且雄壮的熊,而中国人崇拜的却是林间威风凛凛的山大王——虎。在小说中,这些外来人对“大王”不以为然,他们听见虎啸并不感到惧怕,甚至嘲笑老林子里居民的迷信,更有甚者对猎杀“大王”跃跃欲试,从而证明自己的勇敢。但他们几次三番对“大王”下手,都没能成功。因为“大王”已经洞悉了他们的坏心,没有中计。当然,他们也受到了“大王”的骚扰,整个林场因此处于一片慌乱。这些外来人在地上发现了“大王”的脚印,被脚印的巨大所震惊,甚至有些庆幸自己还活着。第二天,他们便派出了很多巡逻队以便把老虎赶到林子深处。这也说明这些外来人越来越惧怕老虎,而非一开始的不以为意了。尤其是在小说中《陌生的歌声》一章,阿尔希波夫给其他外来人讲述自己遇见“大王”的经历。无论是阿尔希波夫还是其他倾听者都表示:怪不得中国人都把虎当成山神爷。这一系列经历正是两个民族之间文化的碰撞,当然,最后这些外来人接受并认同了中国人敬畏虎的这一传统。

三、老走山人佟礼的形象分析

小说中还成功塑造了一个正面的中国传统老走山人形象——佟礼。佟礼在老林子里生活了一辈子,是一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走山人,他熟悉这里的每一片山林。这个老头常年在山林里行走,所以身体强健、精神状态也十分好。他品格高尚且乐于助人。他并不看重钱财,经常拿出自己的积蓄去做善事。他受到所有人的尊敬,极有威望,就算是山林里打劫的人也非常敬重他,只要老人开口,不管是被绑架的人还是被抢劫的东西都会被主动送回。关于这位老人的传说不只限于这些,每一条关于他的传说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也从侧面表现了老人能力强,本领大。这样的他,本可以过得十分富足,但他却是十分节制,对他来说,打猎只是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所需,从不会为了获取钱财而去过分打猎以及捕杀那些值钱的猎物。文中有一处细节,这位老走山人出场时,身后背着一个树皮做的篓子,篓子里装的是一些不太值钱的毛皮。

佟礼是这部生态小说的精髓所在,因为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老人能与自然沟通,热爱并守护着这片山林。就连飞禽走兽在他手中也都老老实实的,传说中,两百多岁的巨蟒与他同住。作为一名走山人,他十分敬重山神爷,这份敬重让他一生都小心翼翼地恪守着山礼山规,当然也是因为佟礼本身就是自律之人。而且,鼎鼎大名的“大王”也在遇见他时被他的自信、坚毅的眼神所震撼,两次为他让路。在这之前,在“大王”的眼中人只是一种狡猾的会使用工具的生物,不曾把人放在眼里,是佟礼让“大王”第一次对人产生了崇拜之情。尤其是在人与动物彻底走向对立面之时,为平息山神爷的愤怒,佟礼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决定将自己的灵魂献给山神爷,以祈求自然重新恢复宁静。并且在猎人举起猎枪瞄准“大王”的时候,是佟礼勇敢地挡在了“大王”的面前。这何尝不是一种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的表现?种种例子皆表明佟礼是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好诠释。

《大王》中对除了佟礼之外其他中国人的刻画虽然不多,但是从细节处可以推敲出,绝大部分的走山人也在恪守着山礼山规,正是因为他们的恪守,这些共同的约定才能代代流传,正是因为这些走山人对自然的敬畏,才能将原始山林的优美风光以及富饶的物产留到现在。“大王”对人类展开真正的报复是在外来人进入这片原始森林之后,他们对森林的随意破坏引起大王的不满。虽然之前偶也会有不遵守山礼山规之人,比如,偷盗毛皮的孙发,杀死“大王”虎伴的李三等,但是他们并不过分,与这些外来人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外来人的出现导致树木被大量砍伐,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逼得这些动物不得不经常到山民家寻找食物。这些外来人还下毒毒死了大批野生动物,甚至安排了巡逻队专门驱赶“大王”。而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却是中国的走山人挺身而出,去守护他们的原始森林。除此之外,作者还借佟礼之口表达对老林子的担忧,担忧林海的安宁会一去不返,甚至担忧这片充满魅力的老林子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荡然无存,这也是作者借佟礼之口对人类的警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巴依科夫对于俄国名为修路,实为掠夺的行为有所觉察并作出谴责。

佟礼就是这样一个伟大且令人敬佩的老人,他的身上浓缩着巴依科夫认同的生态思想。就这样,在他的这部作品里,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得到了最令人信服的注解,中国人的这一自然观得到了大大的弘扬。笔者认为,作者借中国的传统自然观来消解对人与自然失衡的担忧。在他的眼中,中国应该是一个具有独特性和独立性的国家,在解决问题时有其独到的见解。

四、结语

巴依科夫以“大王”的成长为线索,用灵动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东北原始神秘的山林风光,用浪漫的写作手法描写了这片山林中自由且充满灵性的生命。通过《大王》,我们看到了中国东北原始森林的美好往昔,看到了东北虎的生活轨迹,看到了中国走山人的生活与信仰。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东北原始森林的钟情,对东北虎的挚爱,以及对中国虎文化以及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认同。当然,小说中也包含着作者对中国东北这片密林消失的担忧。整体来说,巴依科夫并没有以殖民者的姿态面对东北这片密林,中国是以一个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其中的。

References(参考文献)

[1]Baikov,N.A.2021.King:A Siberian Tiger.Trans.Tong Yali.Chongqing:Chongqing Publishing House.

(尼古拉·阿波罗诺维奇·巴依科夫.2021.《大王——老虎的故事》(佟亚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2]Cai,P.J.2016.“Discovering Manchuria”:The Imaging of “Woods” and “Tiger King” in Baikov’s Novels.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蔡佩均.2016.“发现满洲”:拜阔夫小说中的“密林”与“虎王”意象,《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13-22页.)

[3]Gao,Y.&Li,Y.L.2010.A Comparative Study of Nikolai Baikov and Rachel Carson,Russian Literature and Arts,No.2.

(高妍,李延龄.2010.尼古拉·巴依科夫与蕾切尔·卡森的比较研究,《俄罗斯文艺》,第2期,第58-61页.)

[4]Li,Y.L.2008.The Pioneering Work of World Ecological Literature—"King",Russian Literature and Arts,No.2.

(李延龄.2008.世界生态文学的开山之作——《大王》,《俄罗斯文艺》,第2期,第81-85页.)

[5]Wei,M.Y.2020.The Image of China in Russian Literature in the New Period.PhD Dissertation.Harbin:Heilongjiang University.

(魏梦莹.2020.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中国形象研究,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

[6]Xu,X.Y.2004.On the Triple Realm of Baikov's "King",Russian Literature and Arts,No.2.

(徐笑一.2004.论巴依阔夫《大王》的三重境界,《俄罗斯文艺》,第2期,第75-77页.)

[7]Zhang,P.F.2004.Roaring for Vicissitudes:the Life Interests Believed in the Chinese "Tiger Culture" Complex,Journal of 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o.4.

(张鹏飞.2011.呼啸沧桑:中华“虎文化”情结信奉的生命意趣,《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第153-156页.)

猜你喜欢
原始森林科夫大王
谁来当大王
喇叭沟原始森林日出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虎大王
Dinosaurs’ Home
大王的生日礼物
破烂大王不好当
狗狗世界
苏尔科夫与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