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要求

2022-02-05 02:09唐志龙
党政干部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定力信念理想信念

○唐志龙

理想信念是个老话题,也是我们党一贯强调的重大问题,但它常说常新,新时代有新要求。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年轻干部接好班,最重要的是接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班。”[1]深入研究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新时代要求,对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并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内蕴于精神之中的理想信念,同人的才能、力量相比,必定占据首要地位,决定其价值观念与作风行动。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2]“三观”中价值观最为关键,其价值取向直接而具体引领着人的一切现实活动。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们谈到青年价值观养成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3](P172)可见,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不仅是正确价值观的核心体现,也是检验其理想信念是否科学的试金石。

从内容上看,价值取向侧重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决定人们的利益选择,为其提供具体行动方向,成为理想信念的牢固基石。党的价值取向是衡量政党性质的重要尺度。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与价值取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4]确立理想信念、端正价值取向,根本点在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如果党员干部不谙此理,其理想信念必会偏移或扭曲,其价值取向就会出现偏差和动摇,入党及做官的目的就成为欺压百姓、捞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必定在实践中犯错误、成罪人。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把价值主体牢牢定位于人民群众上,使价值主体与历史主体、实践主体获得高度统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4]党员干部要使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之上。

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价值取向,发轫点在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个人同群众的关系。作为价值观内核的价值取向,实质是实践主体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关系这个基本问题。张岱年指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5](P482)从价值观上深刻认识个人利益同群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指导人们在实践中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公允的价值评价,采取有效的价值行为,从而确立与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非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群体与个体相互依存。群体利益可为个体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而合理正当的个体利益也能有效促进群体利益的发展。从中华传统文化和新时代要求看,社会大力倡导的主导价值取向应是既坚持群体利益,又充分尊重个体利益,同时注重发挥个体积极性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对全体党员干部来说,在这种统一中自觉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理应成为理想信念的理论根基。

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都属于人的思想精神范畴,形式上主观、内容上客观,检验它们正确与否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作为党员干部,当前不仅要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必须努力坚守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远大理想,其衡量标准是客观而实际的,着眼点在于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二、必须做到“知—信—行”相统一

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持“知—信—行”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1]“知行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品德修养所推崇的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肯定这一模式的同时,创新性提出“信”这个中间环节,不仅具化和拓展了“知行统一”的内涵,也凸显了“信”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升华了“知行统一”的传统理念,为我们搞好道德培育特别是促进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指明了具体路径。

从“知”的角度看,必须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有实现可能的想象。理想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表征着人们超越现实与自我、追求未来远大目标的价值观念,是个多序列、多层次系统。其类型上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长远理想、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庸俗理想等。总体来说,党员干部的理想有四个相互联系的层次:最高层次是政治理想,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与执著追求;其次是道德理想,即对理想人格与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再次是职业理想,即对理想工作的追求;最低层次是生活理想,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具体涉及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理想不同于幻想,它源于现实,以现实为基础,但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超越,体现了二者的对立统一。科学理想具有符合必然性、体现进步性的基本特点,充盈着对党员干部的巨大吸引力、凝聚力和鼓舞力的正能量。

信念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持立场、观点及追求目标正确性的坚信并力求实现的个性倾向,体现了主体在一定认识支配下,伴随着自身强烈的情感体验与坚定意志追求的行为心理特征。党员干部的信念是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征着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地相信某一事物的价值。从内在结构上看,信念是认知、情感与意志的统一,具有多层次与多类型,包括个人信念与社会信念、生活信念与政治信念、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等。就本质而言,党员干部的信念源于共产党人的现实需要,是党员干部在实践中确立起来,用以支撑自己精神世界的价值观念,具有稳定性、复杂性等特征。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不仅需要确立科学的信念,更需要不断坚守它,保持自己良好的人格与操守。同“信念”密切相联,信仰是人们关于最高价值的信念,即是对具有极高价值的理论学说、宗教或某人人格的高度信服与崇拜,并作为自己终极奋斗目标和行为楷模的心理倾向。《诗经》中的“高山仰止”一语,被后人用来表达对伟人高尚品德的仰慕,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信仰”的初始源头。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无悔走下去的动力源泉。有信仰的党员干部必定是不懈追求者,任何外在力量都无法让其放弃自己立场与对真理的追求。革命先烈方志敏面对屠刀,大义凛然地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4]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着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人们平时也常常将信仰与信念广义地统称为信念。对党员干部来说,自从宣誓入党的那天起,就向组织、向人民表明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以及“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的政治信念。

从“信”和“行”的角度看,应该相信、信奉科学理论,再转化为信念、信仰,从而促进人们的行动。建立在“知”基础上的“信”,不是盲目的迷信,而是通过认真学习科学理论,达到真懂、真信,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素质与党性品德。因此,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崇高精神追求,深入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真理武装头脑、指引方向、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6]显然,通过学习获得“真知”,内化为“真信”,再付诸实践去“真干”,即是“知—信—行”统一论具体而深刻的现实化。当然,“知—信—行”统一论的落脚点还在于“行”上。党员干部不开展具体行动、不真抓实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党员干部要在经常学习、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真抓实干,做实干家。党员干部要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加强学习,不回避现实问题,不回避疑点难点,坚持学而思、学而信、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在“知—信—行”统一中实现闪光的人生价值。

三、必须拥有高尚的人格定力

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做到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1]这就亟需党员干部加强修炼,努力把坚定理想信念变成行为准则,拥有高尚的人格定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做事,书写璀璨人生。

人格定力是由人格和定力两个词组成。人格即个性,指人们在社会化活动中形成及发展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统合模式。尽管人生旅途是人格养成、丰富、完善的动态过程,但人格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贯注重党员干部的人格塑造。毛泽东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人格要求。邓小平提出了“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格范式。当代人格应是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智能结构及行为方式上,都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别于传统君子人格,更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风范。2019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7]定力本为禅语。佛学之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核心或总纲是“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修行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三学中,“定”为佛法中枢,有定力者,正念坚固、心地清净,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假象难惑、名利难诱,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便自然开慧。佛法修持者的定力对其能否修成正果至为关键。拥有人格定力对共产党人来说同样重要。共产党人的人格定力指共产党人高尚人格一经形成,就应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能左摇右摆,更不能随波逐流、朝三暮四,不能变质为表里不一、知行脱节伪君子之“二元人格”。是否具有人格定力,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党员干部能否担当大任的重要尺度。

拥有高尚的人格定力有益于党员干部恪守入党誓词、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反复重申党员干部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政治方向即政治上的实现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即根本方向、具体目标即当前方向,二者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根本方向早就写入了《共产党宣言》、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无数英雄模范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许多革命先烈为此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经不起各种考验,他们只能为党的目标工作“一阵子”,不能奋斗“一辈子”,根本原因在于理想信念丧失,缺乏人格定力,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教训惨痛。当代中国,我们的政治方向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员干部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定力,才能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与忠实践行者。

拥有高尚的人格定力有益于党员干部坚定历史自信、确保实现历史使命。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激励着共产党人为实现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历史使命是具体的、发展的,体现着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一定的历史使命既同某一政党在相当长时间内的总任务与总目标相伴随,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它又必定随着具体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转换发展变化,具有绝对变动性。一百年来,我们党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向中国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党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大家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新征程上,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明确使命、积极承担使命、坚决不辱使命,永远坚定历史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一切力量。

猜你喜欢
定力信念理想信念
何为定力?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最硬核“创新之城”在疫情应对中彰显定力与温度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基建的“定力”与“发力”
信念
纸媒转型要保持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