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浩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长期面临移民难民问题:一方面大量流离失所的难民涌入边区,考验着边区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边区内部存在人地矛盾,需要通过移民以促进人口的合理布局。在这种情况下,安置移民难民并鼓励移民生产成为边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因如此,学界对边区的移民难民问题向来重视,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张志红认为战争、灾荒和苛捐杂税是陕甘宁边区移民难民产生的原因[1];高冬梅研究边区对难民的救济措施[2];严艳和吴宏岐考察边区移民的源流、成因及政策措施,对安置的效果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3];汤春松认为,难民增加与边区经费紧张的矛盾促使边区政府通过吸收安置移民难民等方式进行大生产运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宋炜以边区安置移民难民工作为例,考察边区党和政府依靠群众路线进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5]。现有研究对边区重要领导人林伯渠在移民难民工作的重要作用关注甚少,影响我们对该问题的全面认识。深入分析林伯渠在边区移民难民工作的贡献有利于全面认识抗战时期边区安置移民难民政策的调整和发展。1937年9月6日边区政府成立,林伯渠当选为边区政府主席。在任期间,林伯渠贯彻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方针指示,致力于创建模范的抗日民主模范区。其中,移民难民问题是边区经济、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制定优待移民难民政策、悉心照顾移民难民生产生活、大力奖励移民难民(劳动)英雄等举措,以林伯渠为主席的边区政府全方位开展移民难民工作,促使边区人口、耕地的迅速增加与合理调配,大大促进了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发展,改善了边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支持了长期抗战的需要。
抗战时期,边区移民难民工作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妥善安置移民难民,确保社会稳定;二是吸收、优待移民难民从事生产,促进经济发展。虽然二者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随着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以及西北局高干会的召开,组织移民难民进行开荒生产的指向性越来越强。这一变化尤其体现在移民难民政策上。
梳理相关史料可以发现,抗战时期边区对移民难民的安置工作经历了从单纯救助逐渐转变为奖励移民垦荒的过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战乱、灾荒等原因,大量移民难民从沦陷区或国统区向西北和西南地区迁移,其中一部分就流向边区。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移民难民因无地少地或灾荒难以生活由绥德分区等地迁往延安地区。据统计,抗战时期边区共有将近30 万移民难民①,这对于边区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抗战初期,林伯渠虽然大部分时间在西安工作,但他“经常关怀与过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工作”[6]240。1938 年7 月,在参加国民参政会期间,林伯渠在《新华日报》上向国民政府和各救济团体呼吁:“资助难民同胞到边区进行开垦事业。”[7]73但总体而言,1937 年至1939 年移民难民的流动还处于自流状态,林伯渠和边区政府对移民难民问题的处理更多的是赈济救助,没有普遍安排他们从事生产。
随着发展生产同劳动力缺乏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林伯渠及时转换思路,主持制定优待政策以吸收移民难民。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导致耕地面积扩增缓慢,制约了边区农业发展。直到1939 年,边区4000万亩的可耕地中已耕面积还仅为900万亩,“尚有广大地面可供开发”[7]91。1940 年10 月林伯渠返回延安,集中全力领导边区政府的工作,指出要“爱护与调剂劳动力,奖励移民”[7]214。边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待移民难民的政策并不断发展完善,移民难民工作开始由“自流”走向“有计划有组织”状态。
在林伯渠的主持与关心下,边区优待移民难民的政策逐步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优待办法由主观随意性到量化固定。1940年《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规定,难民或贫民享受“免纳二年至五年之土地税(或救国公粮)”“着量减少或免除义务劳动负担”[8]84的好处。显然,“二年至五年”和“着量减少或免除”都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标准就很难做到公平合理。此后颁布的《优待移民实施办法》《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等文件都统一为三年免征救国公粮。另一方面,优待对象由区别对待到一视同仁。1941 年先后发布《关于优待移民的布告》和《优待难民办法》,规定移民“公粮三年免征”[9]38,而难民却“免征土地税(或救国公粮)二年”[9]143,将具有很大相似性的移民和难民区别对待不仅不合理,且给基层干部平添负担,势必造成工作混乱。因此,《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将移民、难民统一称为移难民:凡具备条例所列情形而“移入边区或垦区居住从事垦荒者,均得称为移难民”[10]140,并且同等对待。
除此以外,优待对象也根据需要做出适当调整。以往政策优待对象主要针对贫雇农,为解决移民难民资金问题,《优待移民实施办法补充要项》鼓励富户移住边区投资垦荒。其中,1942—1943年间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对移民难民政策的最终成熟具有重要意义,会议确立以经济建设为边区中心工作的正确方针,毛泽东肯定了移民难民政策对边区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指出“移民是发展农业的条件之一”[11]756。很快,林伯渠便根据这一指示领导边区政府于1943年3月19日颁布了《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标志着边区移民难民政策的成熟。此后,林伯渠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西北局指示,将移民视为边区组织劳动力以发展农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林伯渠的主持下,边区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待政策为移民难民在边区得到妥善安置并逐渐改善生活创造了条件,适应了迅速增加人口、发展生产的需要。
移民难民安置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逐步完善优待政策的同时,还“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特别要研究移民难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12]467。为此,林伯渠和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对移民难民的安置,采取一系列具体办法和措施解决移民难民物质困难,贯彻落实优待政策以及稳定其长久居住。
首先,解决移民难民初来时面临的困难。移民难民到边区后一无所有,急需粮食、住窑、资金等的帮助,只有安置好他们才能打下进一步开展生产的基础,因此林伯渠采取政府赈济与群众互济相结合的办法尽力解决移民难民初来时的困难。1939 年11—12月间,林伯渠先后指令靖边县和安塞县调查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妥善分配给土地。靖边县在这一指示下,不仅帮助移民难民介绍职业(务农或务工),还通过介绍新户租种和分配政府公田解决移民难民的土地问题。据不完全统计,1943年边区给移民难民调剂3977石4斗粮食、熟地28922垧、窑洞4682 孔、籽种68 石,发放农贷3057825 元、锨头634把。[13]484-485正因为帮助移民难民解决物质上的困难,所以移民难民大批迁至边区安居下来。
其次,保护移民难民享受优待政策。除了需要政府帮助找窑、借粮等外,移民难民为谋生大多与人伙种、安庄稼或调份子,导致难民几乎“成为边区残留的剥削者的主要剥削对象”[14]380。为此,《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中明确规定“禁止对难民或贫民之高利盘剥”[8]84。针对延安县政府报告个别移民难民“怕征收公粮回米脂去”的情况,林伯渠和高自立发出指令,强调应加强对群众的征粮宣传,移入边区难民中“如果不能交纳公粮者,则应当众宣布免交,以免引起难民及贫民之恐慌与不满”。[8]9-10然而有的基层干部和群众认为移民难民来后非但不交公粮,还要给予优待和安置,被当地工作人员和群众视为负担,有的说公粮任务太重,如果“难民不出粮,公粮就完不成”。[15]而且,歧视“外来人”的观念不仅存在于农民群众中,老户与新户经常发生纠纷,基层干部中也存在着,导致区乡干部排斥移民难民,“对移民政策不积极”[7]311,“把不应有的负担加在‘外来人’身上”[14]380。另外,有的地区由于事先缺少筹划,导致出现移民难民“来而复去”的现象。林伯渠指出此种现象“急应注意与纠正”418,要求各分区专员和各县县长应依照边区优待办法结合当地情况安置难民住处,发动群众调剂粮食、农具、籽种等,帮助介绍职业(长工、安庄稼),并将安置情况和困难随时向边区政府报告。
最后,巩固移民难民使其长久居住。移民难民经过安置后生活普遍向上,但仍有部分移民难民出于乡土观念、土客矛盾、政策执行、医疗卫生等主客观因素而回乡或搬走。如何巩固移民难民使其长久居住成为林伯渠和边区政府亟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林伯渠多次强调并积极纠正工作中的弊病和不良现象。为了了解优待政策的实施情况,检查移民难民工作的成绩和缺点,1943 年2 月3 日林伯渠发出检查移民工作的命令,并列出检查大纲供各级政府对照。大纲抓住了移民难民的核心问题,即是否严格执行移民难民三年免征公粮的政策、征收了的是否退还以及“有无老户欺压新户的行为”[10]72,还要求详细调查统计移民难民的移来和安置情况。6月24 日,林伯渠指出要使“移难民在边区长久居住不再迁移”,就得继续有更进一步的巩固工作,“巩固已经移进之移难民,准备继续大量吸收移难民是目前的重要工作”。[10]271-2721946年4月4日,林伯渠在代表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几年来“执行政府优待法令的确切性不足”[7]482,今后各级政府应严格“坚持移民政策,贯彻优待移民法令,改进移民方法”“有计划地组织与安置移民”[7]489。
在林伯渠的悉心照顾下,边区各级政府解决了移民难民初来时面临的各种困难,保护了移民难民享受优待政策,巩固了移民难民并使其长久居住。
开展劳动竞赛,奖励劳动英雄是边区政府促使农民群众提高生产热忱、努力参加生产的重要措施和有效办法。由于移民难民是边区生产运动中的一支主力军,所以奖励移民难民就显得顺理成章也尤为重要,边区施政纲领把“奖励外来移民”作为“发展农业生产”[17]92的重要手段。
得益于边区的优待政策和安置照顾,很多移民难民几年内就能“翻身”,成为边区的模范。林伯渠于1943 年4—5 月深入农村考察后,发现移民难民普遍肯吃苦,安塞县二区宝家湾吴寿德每天早出晚归,“就靠一把镢头去掏去年的100 亩熟地,还计划开荒10亩”[7]327。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奖励移民难民模范、开展劳模运动和生产大竞赛,鼓励移民难民乃至整个边区群众勤劳生产致富并带动更多的移民难民进入边区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边区移民难民中主要有三类“英雄”:劳动英雄(老户)、移民(难民)劳动英雄、移民英雄。“劳动英雄”特指革命前就已移来边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发展生产的劳动模范。在边区的老户中,从别处移来的有很多,吴满有便是一例。他原是横山人,1928 年逃难移居延安吴家枣园,参加革命后,分得一架荒山,经过辛勤劳动家境逐渐好转。随着大生产运动的蓬勃发展,“一个模范的,而且是为众所公认的农民劳动英雄”[18]——吴满有进入记者莫艾的视线,吴满有的生产事迹在《解放日报》一经报道,经过边区政府会同延安县政府等机关的调查确认,林伯渠和李鼎铭奖给吴满有“劳动英雄”绸旗一面,并通令各县大力宣传,号召农民向吴满有学习,在全边区的人民生产和机关生产中推广“向吴满有看齐”的“吴满有运动”,生产大竞赛由此热烈展开,“结果一年之中,就在群众中涌出了数百个劳动英雄”[7]34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生产竞赛中,吴满有各项工作都好:“荒开得多,地种的好,粮食收得多,又组织变工,帮助移民”……因而被林伯渠形容为“全武行”。[10]400
除了边区的老户,“在移难民中还有许多人很快的发展成为劳动英雄”[19]15,他们从边区外或从绥德分区等地移来,在生产上堪称模范,因而被称为“移民(难民)劳动英雄”,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丕恩、马杏儿父女。1942年2月,因生活不能维持,马丕恩一家六口从米脂逃荒到延安,“除掩身的破衣服外”“只有半碗小米,半碗黑豆,两个破被卷和一只铁锅”[20],经人介绍至南三十里铺的边区农场安庄稼。由于马丕恩、马杏儿父女早起晚归努力生产,仅仅一年时间,全家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43 年2 月1 日,林伯渠和李鼎铭得悉他们的先进生产事迹后,立即予以嘉奖,誉马丕恩为边区劳动英雄,马杏儿为边区妇女劳动英雄,并饬令建设厅会同延安县政府予以物质奖励。[10]69-70在奖励大会上,除各级单位赠给奖品外,林伯渠特亲笔题赠给马丕恩“移民模范”及马杏儿“妇女光荣”的奖状[21]。马氏父女受奖的生动实例,成为移民“最好的宣传教育材料”[22],对边区的移民难民工作具有重大影响。这不仅使得绥德分区无地少地的农民在“马丕恩移民运动”的感召下克服“故土难离”的思想,大量移民南下开垦荒地,而且激励了其他移民难民的生产情绪,比如,难民姚登舟在得知马丕恩全家丰衣足食的事迹后,进一步扩大生产,努力改善生活。
在边区的移民难民工作中,涌现出冯云鹏、汪丕应、张步贵等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工作的“移民英雄”,为推动移民运动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冯云鹏于1939年从临潼移住边区关中分区赤水县,由于除自身努力生产外还竭诚帮助安置移民难民,所以被群众推举为难民委员,成为“移难民的群众领袖”。在边区政府的安置和优待下、老户的帮助和互济下,移民们几年就能翻身,从来时的一无所有到食饱衣暖,真切地拥护共产党和边区政府。林伯渠因此慨叹,“也无怪关中难民争着要移民英雄冯云鹏捎个意见到延安来”——感谢毛主席、朱总司令以及边区政府。[7]339有如此成绩,是和无数移民工作者的努力分不开的。1943年11月26日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开幕,冯云鹏作为特等劳动模范出席大会,林伯渠在闭幕词中特别赞扬冯云鹏,称其为“模范移民工作者”。大会宣言指出,贯彻实行移民难民政策,号召“全边区的老百姓都要向赤水的冯云鹏学习”[10]395。1944 年1 月6 日,林伯渠在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作《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再次称赞冯云鹏“以一个人的力量安置了174 户移难民,把过去稀无人烟的大荒山创造为五谷满堆的繁荣村庄”[7]341。
通过发动老户帮助新户,奖励老户新户勤劳生产,创造出一批模范人物、英雄代表和先进事迹。然而,“寻找英雄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服务于生产动员,更是为了巩固局部执政的社会基础”[24]249。正如林伯渠所说,他们不仅是劳动英雄,还是模范公民,“在各方面都走在群众的前边”[25]220。这就使得边区的移民难民工作成为一场群众运动,带动了更多的移民难民进入边区,同时充分发挥了群众的力量互济互助。
在全民族抗日的大背景下,陕甘宁边区的移民难民工作不仅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而且同边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在以林伯渠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边区政府通过制定优待移民难民政策、悉心照顾移民难民生产生活、大力奖励移民难民(劳动)英雄等措施,使边区的移民难民工作不断得到完善与巩固。几年来,边区的人口大量增加,“其中有很大的数目,是新增加的移民”[7]256,人数近30 万之多。移民难民的到来不仅补充了大量劳动力、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发展了畜牧业、繁荣了工商业,促进了大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等举措,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进一步巩固扶贫成果,做到“移得出、稳得住”[26]11“有就业、逐步能致富”[27]11,并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抗战时期林伯渠领导边区政府开展移民难民工作的思想和实践为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历史镜鉴。
注释:
①据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统计,抗战时期边区移难民数为266619 人。其中1945 年的数据是根据关中分区和甘泉县安置移难民数目计算的,而且抗战时期绥德分区等地的内部移民未算在内,所以实际总数目应不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