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安 杨政政 *
【内容提要】 印度是全球反贫困的大型“实验室”,但国内学界对印度反贫困的研究相对缺乏一个综合性的梳理和认识。文章从印度贫困基本状况、原因及其分析、主要措施及其成效等几个方面对印度反贫困相关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最后在总结相关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尝试探讨了其对我国贫困治理的启示。本文认为我国贫困治理研究亦需高度关注“贫困城市化”这一趋势,要引入空间社会结构理念,以建立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特征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本文还认为我国贫困治理的未来研究尤其需要关注“贫困次生性危害”及其治理等相关问题,并借鉴类似研究将我国贫困治理研究向纵深化推进。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反贫困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战略性任务。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反贫困实践吸引了印度本土乃至全球学界的眼球,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然而,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意识到有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关于印度反贫困的研究已经存在极为丰富的文献,这些文献由不同领域的学者完成,他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二是由于相关文献由不同领域的学者完成,且刊登在不同的出版物上,鲜有学者对这些文献中的发现加以综合。换言之,关于印度反贫困研究业已积累了大量高度专门化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或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或没有被很好地应用于相关的政策问题当中。我国与印度同样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的道路上都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当然,我国近些年实施的“脱贫攻坚”战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即便是这样,我国贫困治理依然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综上,我们认为对印度反贫困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并以此来适度地“关照”我国贫困治理将不无意义。
印度自独立以来,贫困就是严重的国家威胁,也一直是最重要的政策问题之一。尽管印度的减贫成效显著,但学界对此却持有比较谨慎的态度。有研究利用2004—2005年和2011—2012年印度“消费支出”的全国抽样调查(NSS)数据,从家庭层面的生活水平、教育和收入测量了印度多维贫困指数(MPI),其结果显示多维贫困人口总数从2004—2005年的62.2%下降到2011—2012年的38.4%,(1)Sabyasachi Tripathi and Komali Yenneti, “Measurement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 India: A State-level Analysis”, Indian 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vol.4, no.2, September 2020,pp.257-274.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也有研究认为在印度农村贫困得到有效缓解的同时,却出现了“贫困城市化”(The Urbanization of Poverty)(2)Komali Yenneti et al., “The Urbanization of Poverty in India: Spatio-temporal Disparities in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Geographical Review, vol.107, no.2, April 2017, pp.360-383.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此外,有学者认为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贫困大众几乎没有任何本质性的改变,特别是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有不断恶化的趋势。(3)张晶晶、王奕杰:“印度贫困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21年第1期,第60-76页。如果再反观当下,学界的这种谨慎态度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印度中产阶级人数减少了3200万,贫困人口增加了7500万,二者均占到了全球相应人口总数的60%。相关数据显示,印度的贫困人口在2021年又重新反弹至1.34亿,是疫情之前的2倍多。(4)李泽钚:“新增7500万人,全球60%贫困人口增量来自印度!美国情况也不乐观”,2021年3月23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942192699728958001%22%7D&n_type=-1&p_from=-1,2021年6月5日。
关于印度贫困的基本状况,学界还试图从其主要特征来进行把握,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从区域空间来看,印度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国的中部和东北部,而北部和西北部贫困水平相对较低,这几乎是学界的共识。尽管新近研究指出,印度贫困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其在总体上与之前的区域空间分布基本一致。(5)Komali Yenneti et al., “The Urbanization of Poverty in India: Spatio-temporal Disparities in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Geographical Review, vol.107, no.2, April 2017, pp.360-383.换言之,印度贫困人口虽然存在比较明显的乡城流动,但基本局限于区域性流动而非全国性流动。
二是种姓(Caste)制度与贫困问题密切相关。印度种姓制度由来已久。有大量的研究指出,种姓制度在人们职业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是印度对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弱势群体的称呼,尽管印度政府为促进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表列群体与先进种姓相比,前者贫困状况的改善依然是难如人意。(6)刘迅:《元治理视域下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以拉贾斯坦邦IAY项目执行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行政管理系,2018年,第28页。
三是贫富差距非常悬殊。有研究指出,印度贫富差距不仅体现在个人或家庭层面,而且地区(邦)之间的差距也十分明显。瑞士信贷银行报告显示,印度一半以上的财富掌握在1%最富有的人手中,而大约一半的穷人仅掌握着印度全部财富的4.1%。如果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1960年3个最富的邦是3个最穷邦的2.7倍,但这一比例在2014年扩大至4倍。(7)见曼曼:《印度反贫困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遇》,硕士学位论文,贵州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系,2017年,第24页。
随着全球化和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印度贫困问题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印度“贫困城市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并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贫困被认为是农村贫困的“外溢”(8)Amaresh Dubey and Shivakar Tiwari,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 Poverty in India”,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 vol.9, no.1, January 2018, pp.18-36.,这一状况在印度体现得尤为明显。印度独立之后,其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但随着该国城市化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集聚,这使得各大城市贫民窟成为贫困人口新的空间载体。究其原因,刘迅认为这是由于农村土地分配不均衡加剧了农村地区贫困,进而导致大量无地农村劳动者迫于生计只能向城市转移,因此城市贫困的本质是农民贫困问题的空间延伸。进一步来看,这种变化给城市管理,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医疗卫生以及基础教育等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9)刘迅:《元治理视域下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以拉贾斯坦邦IAY项目执行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行政管理系,2018年,第30页。
二是既有研究除了持续关注贫困的传统影响之外,有为数不少的研究开始关注贫困的次生性危害。传统研究认为,印度贫困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一种观点就认为,印度贫困不仅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分散了政府的资源,还降低了投资者的热情。(10)见曼曼:《印度反贫困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遇》,硕士学位论文,贵州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系,2017年,第25-27页。关注性别、儿童和家庭的学者几乎一致认为,贫困处境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妇女和儿童。(11)王晓丹:“印度贫困妇女面临的问题”,《南亚研究》,2000年第2期,第70-73页。这方面的研究还探讨了“长期贫困家庭中的情感环境”(Emotional Environment of Families)和“多重家庭风险”(Families' Multiple Risk)及其影响。阿伯特(Abbott)等人的研究指出,穷人不仅对家庭和生活的满意度较低,而且出现愤怒、语言或人身攻击以及虐待的频率都高于一般的家庭,尤其是夫妻之间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和或矛盾冲突(12)Douglas A. Abbott et al., “The Emotional Environment of Families Experiencing Chronic Poverty in India”, 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 vol.25, no.3, July 2004, pp.387-409.;古拉缇(Gulati)等人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长期性贫困家庭更容易产生“多重家庭风险”,而长期暴露在这种风险中的青少年出现各种行为障碍的可能性相对更高。(13)Gulati and Dutta, “Risk, Conflict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 Aadjustment in Families Experiencing Persistent Poverty in India”, Journal of Family Studies, vol.14, no.1, January 2008, pp.107-123.还有多项研究表明,贫困往往是导致人们残疾的决定性因素,比如90%的视力障碍者就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14)Rohit Khanna MBBS DO MCEH et al., “Blindness and Poverty in India: The Way Forward”,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vol.90, no.6, November 2007, pp.406-414.
三是在印度政府反贫困的道路上,反自由化的浪潮日益高涨。1950年1月26日生效的宪法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议会民主制。(15)郭登皞等:《印度宪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1年。在反贫困问题上,一些学者认为一些经济自由化政策反而对诸如小农、边缘农场主以及没有土地的劳动者带来了负面影响,即所谓的“增长中的贫困”(Growth-inducing Distress)。因此,以梵姆西·瓦库为代表的印度本土学者认为,若要避免大规模的贫困问题,重新回到政策主题上是极为重要的,并提倡要推行土地改革、改善信用制度等具体措施。(16)[印度]梵姆西·瓦库:“印度经济自由化时期南部小农经济的增长和贫困”,丁晓钦译,《海派经济学》,2006年第3期。甚至有学者非常直接地指出改变印度贫困的“解药”必然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即根本问题还是要改变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17)张晶晶、王奕杰:“印度贫困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21年第1期,第60-76页。再从实践层面来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的流行,我们也注意到了我国有自媒体针对印度新冠疫情中的贫困人群生活状况发表了以“印度辜负了社会主义”为标题的文章。姑且不论这种观点严谨与否,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印度反贫困实践与国家制度设计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张力。
印度贫困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谓由来已久且错综复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难以揭开印度贫困问题的神秘“面纱”。大致来看,学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展开讨论。
从制度层面来看,学界主要认为印度的土地制度、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教育制度对反贫困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首先,土地作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被认为是导致印度贫困尤其是农村贫困的直接原因。印度独立后,印度沿袭了英国殖民时期以柴明达尔制(18)所谓的柴明达尔就是包税人或中间人地主阶级。这一制度具有三个明显的滞后性:一是柴明达尔交给政府的田赋是固定的,因此影响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柴明达尔可以任意向农民征收高额地租,很有可能加重对农民的剥削;三是柴明达尔虽然有大量的土地,但又不直接参与耕种。这三个滞后性尤其是第二个在印度独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致使穷人的境遇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为主的封建土地制度。尽管尼赫鲁政府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但其被认为是印度富人之间的财富再分配,或者说广大农民并未成为这场土地改革的受益者。进入21世纪以后,印度土地制度仍然没有大的改变,印度农村依然存在大量的无地农民或少地农民。(19)宋志辉:《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第72-73页。采用历史性的眼光来看,正是土地制度的滞后性和不平等性,造就了大批的临时农业劳动者或所谓的边缘群体,而这些人群往往是印度贫困人口的重要构成部分或来源。(20)Aasha Kapur Mehta, “Chronic Poverty in India: Incidence, Causes and Policies”, World Development, vol.31, no.3, July 2003, pp.491-511.总之,尽管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尝试改革旧有的土地制度,但由于土地改革的不彻底性,大部分穷人依然没有得到其改变贫困所需的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
其次,政治制度被认为是导致印度减贫措施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宋志辉认为印度的“民主政治”虽然形式上与西方民主制基本上一致,但二者的制度基础却截然不同,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建立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而印度民主制却建立在农业占主导地位且传统阶级、社会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基础之上。(21)宋志辉:《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第75-77页。因此,印度政治制度至少造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印度土地改革不够彻底,这成为农村贫富差距依旧悬殊的重要原因;二是计划生育政策无法实施,人口增长过快自然带来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三是广大农村穷人受自身条件和其他客观外在限制,很难进入印度民主体制,自然也就难以分享到民主制度带来的成果。
再次,从经济制度视角出发的研究认为,印度现有的经济体制及其运作很难使穷人脱贫,而且与此相关的新近政策改革虽然成效明显,但也有诸多问题难尽人意。印度独立之后实行的是混合经济体制,既学习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又吸收资本主义管理方法。有学者认为这一体制中的私营经济导致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而且混合经济并未让贫困人口受益。(22)宋志辉:《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第77-79页。在印度,食品的相对价格与贫困率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23)Martin Ravallion, “Reform, Food Prices and Poverty in Indi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33, no.1, February 1998, pp.29-36.,然而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印度政府又不得不采取“食品换燃料”(Food for Fuel)计划。有学者指出印度在完成美国生物燃料计划(Renewable Fuel Mandate)的同时,大约因其而新增了2500万的贫困人口。(24)Ujjayant Chakravorty et al., “Food for Fuel: The Effect of The US Biofuel Mandate on Ppoverty in India”, Quantitative Economics, vol.10, no.3, July 2019, pp.1153-1193.另外,印度的公共分配制度(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是该国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福利计划,其虽然旨在通过向贫困家庭提供粮食补贴来减少贫困人群的营养不良(25)Thomas Sweety and Chittedi Krishna Reddy, “The Impact of 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 on Poverty in India”,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vol.21, no.3, December 2019, pp.1-9.,但有研究发现与非穷人家庭相比,该计划实施以后印度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仍有一半左右存在发育不良。(26)Basant Kumar Panda et al., “Malnutrition and Poverty in India: Does the Use of 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 Matter?”, BMC Nutrition, vol.6, no.1, October 2020, pp.122-128.总体来看,尽管上述研究的关注焦点各不相同,但几乎都认为印度经济体制促动下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充分惠及穷人。
最后,教育是脱贫的重要手段,但印度教育制度设计的缺陷,导致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十分突出,因而教育制度被认为是印度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性因素。尽管有学者利用2011—2012年度印度人类发展调查数据(IHDS),对印度82个自然地区的多维贫困进行估算和分解之后发现,在影响贫困的各层面因素中,教育因素只占11%(其余健康、家庭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占比分别为36%、31%和22%),(27)Dehury Bidyadhar and Mohanty Sanjay K., “Regional Estimates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 India”, Economics, vol.9, no.1, November 2015, pp.1-36.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者认为家庭成员缺乏教育是造成贫困的最大原因,(28)Gargi Bhattacharya, Sushil K. Haldar, “Does Spending on Human Capital Reduce Fertility and Poverty in India? A Panel Data Study”, Asia Pacific Social Science Review, vol.13, no.2, December 2013, pp.1-23.而且仍有大量的穷人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贫困儿童教育权利被剥夺、妇女受教育机会缺失和穷人人力资本提升受限等方面。(29)David Gordon and Shailen Nandy, “The Extent, Na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Child Poverty in India”, Indian 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vol.10, no.1, February 2016, pp.64-84.总之,学界不仅认为印度教育制度是制约脱贫的重要因素,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试图去揭示这一影响产生的过程与机制,并努力寻找相应的破解之道。
贫困问题是经济问题,但又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从经济视角出发来探讨反贫困的研究大致沿着以下三个脉络展开。
一是围绕印度经济增长是否起到减贫作用而形成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尽管印度经济增长没有充分惠及贫困人口(30)K. Shanmugan et al., “Socio-economic Nature and Dimensions of Poverty in India”, Asian Journal of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vol.7, no.12, January 2018, pp.77-91.,且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减贫效果存在差异,但印度经济增长在总体上还是起到了减贫的作用。(31)Amaresh Dubey and Shivakar Tiwari,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 Poverty in India”,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 vol.9, no.1, January 2018, pp.18-36.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意见,认为贫困更像是经济增长驱动的结果,因为尽管绝对贫困有所减少,但相对贫困的比例则有所增加。(32)Masroor Ahmad Beg, “Growth Driven Poverty in India:Some Observations”, Review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vol.10, no.1, March 2012, pp.1-7.支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还从经济全球化、印度“贫困城市化”等方面进行了补充,比如有研究指出全球化不仅给穷人带来了失业或不能充分就业等严重风险,而且导致城市贫民窟激增。(33)Priyanka Neeraj Ruwali, “Globalisation and Urban Poverty in India: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Slums”, Quest—The Journal of UGC-ASC Nainital, vol.7, no.2, April 2013, pp.123-131.尽管上述两个方面的观点分歧明显,但二者均认为印度经济增长并未使广大贫穷人口受益。
二是从劳动力构成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印度减贫不力的原因。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认为印度现有经济结构难以吸纳大量的普通劳动力进入其中,这势必造成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存在十分严重的失业问题。(34)K. Sundaram,“Employment and Poverty in India, 2000-2005”,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42, no.30, July 2007, pp.3121-3131.一方面,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占比较高的国家,不仅拥有十分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这部分人口的文盲率相对偏高;但另一方面,印度经济增长所依靠的重点并非实业投资和本国自然资源,而更多依靠专业技术,如IT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等。因此,印度劳动力构成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张力是导致贫困或减贫不力的经济原因。(35)Amaresh Dubey and Shivakar Tiwari,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 Poverty in India”,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 vol.9, no.1, January 2018, pp.18-36.当然,也有研究认为印度现有的经济结构对减贫具有积极的作用,其理由是印度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大致占到50%左右(36)Arup Mitra and Juan Pedro Schmid,“Growth and Poverty in India: Emerging Dimensions of the Tertiary Sector”,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vol.28, no.8, August 2008, pp.1055-1076.,但这方面的研究显得有些片面,即没有像前者那样将经济结构与本国劳动力情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虑。
三是比较早期的一些研究认为食品的相对价格、通货膨胀、农业贸易条件和金融发展对减贫事业具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有学者曾就政策改革所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对穷人生活的影响深表担忧,并通过全国抽样调查数据表明食品相对价格与贫困率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37)Martin Ravallion, “Reform, Food Prices and Poverty in Indi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33, no.1, February 1998, pp.29-36.也有研究指出不断出现的通货膨胀使穷人的生活雪上加霜。(38)杨文武:“印度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南亚研究季刊》,1997年第3期,第62-72页。还有研究认为农业贸易条件的变化对印度不同群体的收入或工资具有不同的影响,尤其与农村贫困呈正相关。(39)T. Palanivel,“Terms of Trade, Income Distribution, Agricultural Wages and Poverty in India”, The Gokhal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 vol.37, no.4, December 1995, pp.322-349.
除了制度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之外,既有研究还从历史、社会人口和宗教文化等角度试图剖析印度贫困以及减贫乏力更为深刻的原因。
首先,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经济掠夺与剥削被认为是造成印度贫困的历史性原因。有学者认为英国殖民者的暴力剥削和掠夺几乎把一个富庶的印度变成了贫困的国度,还破坏了印度人民灿烂而悠久的文化遗产,使印度陷入物质和文化的双重贫困。(40)司马军、李毅:《印度市场经济体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页。具体来看,英国殖民统治导致印度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印度的手工业被破坏;二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村社制度被柴明达尔制的土地制度所代替;三是农业生产商品化。(41)杨文武:“印度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南亚研究季刊》,1997年第3期,第62-72页。除此之外,英国殖民者在早期还通过东印度公司直接掠夺财富,采用贱买贵卖的方式对劳动人民进行盘剥,以及通过商品倾销等方式使殖民时期印度大量财富外流。(42)张文凤:《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于流”》,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世界历史系,2019年,第35-36页。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学者提出了与之相反的观点,认为英国殖民统治不仅打破了印度闭关锁国的状态,而且使西方民主理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远播至印度。
其次,备受诟病的种姓制度几乎毫无争议地被认为是导致贫困或减贫乏力的重要原因。印度种姓(Caste)制度不仅由来已久,而且与婚姻、职业、宗教仪式等相互勾连在一起,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较为稳固的社会等级制度。(43)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页。有学者认为“对印度人来说,失掉种姓,比失掉脑袋还严重”(44)王树英:《印度历史与文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年,第125页。,由此可以窥见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影响之深刻。高种姓与低种姓相比,前者不仅在公共生活、生活空间和教育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先权,而且在职业和土地占有等方面更是优势明显,而处于较低种姓的家庭更容易陷入贫困,这一观点得到了来自印度全国性调查数据(国家家庭健康调查,NFHS)的实证支持(45)William D. Lastrapes and Ramaprasad Rajaram, “Gender, Caste and Poverty in India: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 Eurasian Economic Review, vol.6, no.2, April 2016, pp.153-171.,甚至有研究直接指出人们成为穷人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种姓。(46)Vani K. Borooah et al., “Caste,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India: A Re-assessment”, Development Studies Research. An Open Access Journal, vol.1, no.1, February 2014, pp.279-294.
再次,还有一些研究将人口增长过快、民族宗教矛盾和政府腐败视作印度陷入贫困或减贫乏力的重要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使得粮食、土地、水资源、住房、教育和就业等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被认为是减贫工作的重要阻力。(47)宋志辉:《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第91页。据印度官方统计,印度共有414个部族,人口在100万以上的有6个,有些部族有时会拒绝与中央政府合作,甚至还会提出挑战。除此之外,印度是世界上民族冲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的矛盾和冲突一直是影响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48)宋志辉:《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第99-107页。,因而也是制约印度反贫困的顽疾。政府腐败同样被认为是印度反贫困的阻力,比如,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治理腐败对减少贫困儿童具有更大的相关性(49)Adel Daoud, “Quality of Governance, Corruption and Absolute Child Poverty in India”, Journal of South Asian Development, vol.10, no.2, March 2015, pp.148-167.,这意味着腐败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对贫困具有乘数级影响(50)Savita Sharma, “Nexus between Growth, Infrastructure and Poverty in India”, Journal of Income & Wealth, vol.33, no.1, April 2011, pp.94-101.,即基础设施薄弱与社会服务供给不足同样是影响反贫困不可忽视的原因。
自印度独立以来,历届政府一直致力于反贫困事业。相对而言,20世纪90年代印度施行的经济自由化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如果90年代之前印度政府主要致力于以经济增长来消除贫困,那么90年代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印度政府在延续之前减贫政策的同时,主要通过开发扶贫项目、实施“包容性增长”战略、增加扶贫生产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等多样化的途径,尝试将经济增长的成果努力惠及贫困人口。(51)张文凤:《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于流》,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世界历史系,2019年,第47页。
1.从宏观政策到微观项目的转向
无论从实践还是从理论研究来看,印度反贫困都呈现出一个从宏观政策向微观项目的转变过程。从宏观层面出发的研究认为印度贫困是整体性问题,因而主张从国家战略高度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合理收入分配以及调整资源配置等措施来开展反贫困,但也有学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只能依靠社会制度的变革来实现。(52)张晶晶、王奕杰:“印度贫困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21年第1期,第60-76页。一般而言,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并非易事,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流血冲突。因此,有学者认为反贫困措施的重心应放在制定增加收入政策,完善公共分配体系,改善生活质量计划,保证公平措施和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53)李林:“印度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和农村贫困的缓解”,《中国贫困地区》,1999年第3期,第45-48页。比如,印度的公共分配制度(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PDS)是该国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福利计划,旨在通过向贫困家庭提供粮食补贴来减少印度民众的贫困和营养不良。(54)Thomas Sweety and Chittedi Krishna Reddy, “The impact of Public Distribution System on poverty in India”, Journal of Public Affairs, vol.21, no.3, December 2019, pp.14-35.还有印度政府制定的《圣雄甘地国家农村就业保障法》(MGNREGA),其目的是通过每年100天的就业保障来减少农村贫困。(55)Rhonda Breitkreuz et al., “The Mahatma Gandhi National Rural Employment Guarantee Scheme: A Policy Solution to Rural Poverty in India?”,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vol.35, no.3, May 2017, pp.397-417.不难理解,这些比较宏观的政策或制度都必须落实在具体的项目运作中,因此着眼于微观层面的项目及其运作是研究印度减贫措施的另一进路。
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从贫困人口或家庭的需求出发,重点关注微观项目对消除贫困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认为人们的需求主要有提高收入、拥有资产、获得社会支持、摆脱疾病和债务等。(56)Philip Amis, “Urban economic growth, infrastructure and poverty in India: lessons from Visakhapatnam”, Environment & Urbanization, vol.12, no.1, April 2000, pp.185-196.最具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当属《贫穷的本质》一书,该书认为发展经济学由于过分关注宏观问题或“主义”而陷入困境,因此主张减贫要关注穷人的饥饿、健康、教育、家庭结构、风险、金融、储蓄、收入以及政府腐败等方面的问题或相关项目,比如发放蚊帐,提供水资源净化剂,补贴含铁面粉等。(57)[印度]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为什么我们摆脱不了贫穷》,景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第203-206页。尽管学界对上述项目对于减贫的作用均持有肯定态度,但对具体项目的执行结果却存在一定的分歧。比如,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小额信贷有助于脱贫,但仍有研究发现小额信贷服务对印度贫困家庭的渗透比较有限,数据结果显示在27个邦和联邦区中,只有7个邦的小额信贷项目的推广对减贫产生了显著影响。(58)Arindam Laha and Pravat Kumar Kuri, “Measuring Access of Microfinance on Poverty in India:Towards a Comprehensive Inde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5, no.1, March 2015, pp.11-17.在创业、保险之于减贫方面,尽管有研究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但阿比吉特·班纳吉等却非常理性而冷静地指出鼓励穷人创业无异于自欺欺人,并且建议政府提供保险补贴来激励穷人购买保险。(59)[印度]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为什么我们摆脱不了贫穷》,景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第164页。除此之外,还有印度学者指出旅游业和家禽养殖业的发展有利于减贫。(60)Mahesha. M and Rais Ahmad Kuchay, “Impact Tourism Industry on Poverty in India—An Empirical 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Busines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vol.2, no.11, November 2012, pp.196-204.
2.围绕外部援助论的争辩及其印度实践
对于外部援助能否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一直是国际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外部援助持肯定态度的观点相对占上风。从印度的实践来看,尽管自印度独立以来政府施行了大量的脱贫政策和措施,但由于受到印度历史文化和现行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以自由主义为主的社会思潮对国家主导的反贫困的牵制作用仍不可忽视。一方面,外部援助论作为大量减贫项目的理论基础在印度得到很好的践行。以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为代表的学者均认为外部援助能够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其理由就是存在所谓的“贫困陷阱”,即生产力低下会导致穷人的劳动回报很低,穷人将会越来越穷,但如果拥有外部援助,比如帮助他们建设基础设施,穷人才能逃离陷阱而进入良性循环。(61)[印度]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为什么我们摆脱不了贫穷》,景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第18页。不难理解,无论是印度政府推行的宏观层面的减贫政策和制度,还是由政府或国际社会提供的各类援助,可以说都是基于“外部援助论”的实践。
另一方面,反对“外部援助论”的学者认为外部援助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腐败,还会将原本人们不想要的东西硬塞给他们,这不仅侵犯了他们的自由,而且还会让穷人没有内在动力去接受教育或其他服务。因此,以伊斯特利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只有自由的市场才是脱贫的最好选择,而不是那些来自外在的各类援助。(62)同上。再回到实践来看,几乎上述观点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了其他学者的支持。首先,腐败问题可以说一直是印度减贫政策实施的重要障碍。(63)Adel Daoud, “Quality of Governance, Corruption and Absolute Child Poverty in India”, Journal of South Asian Development, vol.10, no.2, August 2015, pp.148-167.其次,人口压力是制约印度减贫的重要因素,甚至在印度历史上出现过政客因主张人口计划生育而被迫落选的事实,即便是在今天仍有为数不少的印度民众和学者反对控制人口增长计划,其理由之一就是认为不能将印度的人口红利轻易丢掉。(64)田思奇:“印度两大邦推二孩政策,反对者:别轻易丢掉人口红利”,2021年7月13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171454939610858&wfr=spider&for=pc,2021年7月15日。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英国殖民结束后的民主遗产有关,言论自由与参与竞争性政党的选举使控制人口增长计划受到了不少的牵绊,(65)Utsa Patnaik, “Neoliberalism and Rural Poverty in India”, 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 vol.42, no.30, July 2007, pp.3132-3150.这使得印度政府在处理节育与减贫的关系上可谓是左右为难或徘徊不定。(66)Gargi Bhattacharya, Sushil K. Haldar, “Does Spending on Human Capital Reduce Fertility and Poverty in India? A Panel Data Study”, Asia Pacific Social Science Review, vol.13, no.2, December 2013, pp.1-23.再次,尽管印度政府一直在鼓励民众接受基础教育,但贫困家庭对子女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意愿似乎并不强烈。(67)Adel Daoud, “Quality of Governance, Corruption and Absolute Child Poverty in India”, Journal of South Asian Development, vol.10, no.2, August 2015, pp.148-167.
印度自独立以来就致力于反贫困事业,学界针对印度减贫成效大致形成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印度作为世界上近十几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不仅创造了世界性的经济奇迹(68)张文凤:《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世界历史系,2019年,第7页。,而且反贫困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主要表现在印度贫困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比如贫困率从1993年的45.3%下降到2011年的21.9%。(69)全球扶贫工作组:“贫困人口比例,按国家贫困线衡量的(占人口的百分比)-India”,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I.POV.NAHC?locations=IN,2021年7月15日。从观点来源来看,持这种观点的部门多为各级政府或像世界银行等这样的国际组织。
另一种观点认为,印度的反贫困成效并不理想。其理由是依然存在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包容性增长不够“包容”,政府主导的减贫计划问题不断,公共卫生医疗体系比较糟糕,基础教育薄弱等问题。(70)张文凤:《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于流”》,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世界历史系,2019年,第32页。比如,印度贫困人口在1994年有2.75亿,而在2010年却增长到3.72亿(71)肖尧:“印度贫困人口‘增’1亿”,2010年4月21日,http:∥news.sohu.com/20100421/n271643432.shtml,2021年7月2日。,即便是在2020年仍然还有1.34亿贫困人口。(72)李泽钚:“新增7500万人,全球60%贫困人口增量来自印度!美国情况也不乐观”,2021年3月23日,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942192699728958001%22%7D&n_type=-1&p_from=-1,2021年6月5日。当然,印度贫困人口的起伏波动与贫困人口测量标准、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等不无相关,但这也反映出印度反贫困仍然任重而道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尽管印度政府和相关组织实施了扶贫措施,但印度无产阶级的境遇不断恶化,贫困大众的生活状况也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善。(73)张晶晶、王奕杰:“印度贫困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21年第1期,第60-76页。
首先,本文就印度贫困的基本状况从现状、特征和新近变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尽管印度减贫成效显著,但学界对此却褒贬不一,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贫困人口反弹明显。印度贫困问题主要呈现出贫困人口分布存在非常明显的区域性差异,种姓制度与贫困问题密切相关,以及贫富差距非常悬殊等三个特征。就新近变化而言,印度贫困出现了“贫困城市化”倾向,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贫困的次生性危害”和针对减贫事业的反自由化浪潮日益高涨等变化。其次,导致印度贫困或减贫成效难尽人意的原因可谓是复杂多样,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和社会历史文化等三个角度进行了梳理。从制度角度出发的研究主要将其原因归结为土地、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等几个方面。从经济角度出发的研究主要就经济增长是否起到减贫作用,劳动力构成与经济结构,食品的相对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等对反贫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尽管学界对经济增长之于减贫的作用存在较大的分歧,但在印度现有产业经济结构难以吸纳广大普通劳动力,通货膨胀对印度减贫具有不利影响等问题上却具有一定的共识。第三,从社会历史文化视角出发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一是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经济掠夺与剥削是造成印度贫困的历史性原因;由来已久的种姓制度是导致贫困或减贫不力的桎梏;三是人口增长过快、民族宗教冲突以及政府腐败是影响反贫困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显然,影响印度贫困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一个立体化、动态化甚至螺旋式的作用过程。
有关减贫措施及其成效的研究大致沿着如下两个脉络展开:一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出发,探讨了来自国家的政策制度对减贫的作用;二是围绕外部援助论形成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分别来看,宏观层面的研究主张从增加收入、完善公共分配体系、实施改善生活质量计划、保证公平措施和改善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工作;微观层面的研究则认为要将饥饿、健康、教育、家庭结构、风险、金融、储蓄、收入以及政府腐败等纳入考虑的范畴,并具体探讨了各个项目的成效与经验。围绕“外部援助论”的研究亦形成了两个相对对立的阵营,赞成者认为如何帮助穷人走出“贫困陷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反对者则认为外部援助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而且还可能会违背穷人的真实意愿而把一些东西强加给他们,再就是使穷人失去寻求改变的内在动力。总体来看,尽管学界针对减贫措施及其成效的看法可谓是众说纷纭,但却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决定财富多寡的分配制度或社会制度才是印度反贫困最值得关注的问题(74)[印度]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1页。,这意味着印度要从根本上消灭贫困只能依靠社会制度的变革来实现。(75)张晶晶、王奕杰:“印度贫困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南亚研究季刊》,2021年第1期,第60-76页。
尽管我国与印度在国家制度、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两国都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的道路上面临着比较相似的挑战和困境。因此,适当地利用印度反贫困研究成果来思考我国贫困治理研究和实践就显得尤为必要,何况印度被喻为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大型“实验室”。
第一,我国亦需要高度重视“贫困城市化”或“城市新贫困”及其衍生而来的各类问题。我国历来就将贫困治理的“主战场”放在农村,而城市贫困相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贫困城市化”现象亟待学界做出回应。一方面,在人口大流动的背景下,城市中成千上万的安置小区等正日益成为我国贫困人口的空间载体。我国有大量的农村户籍人口长期居住或工作在城镇,据统计,2019年我国外出农民工就有17425万人。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城市扩容基本都是以“摊大饼”的模式在发展,这就在全国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安置小区。这些小区本身不仅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人员就业不充分等问题,而且也是大量外来人口的重要聚集地,因而安置小区可谓是典型的贫困人口之空间载体。有学者在数十年之前就曾预言安置小区将会演化为我国城市的贫民窟,在今天来看这个预言似乎并不无道理。事实上,根据既有研究和我们的调研,有为数不少的安置小区在社区治理等方面正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另一方面,伴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我国部分城市近些年新增的这类搬迁小区如果治理不力或不当,也有可能成为新型贫困人口的空间载体。“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的基本要求和途径,其中“五个一批”是指通过5种方式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支持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仅贵州省在2016年至2019年这4年时间共有188万贫困人口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76)许君友:“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奇迹’”,2019年12月26日,https:∥www.guizhou.gov.cn/home/gzyw/202109/t20210913_70131384.html,2021年6月5日。,如果以此来推算,全国这类人口总数应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因此,我国同样存在着“贫困城市化”问题,这需要学界和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并提前做好应对性和预防性方案。
第二,从短期来看,我国应引入空间社会结构理念,并建立完善的、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特征相匹配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以进一步推动贫困治理,尤其是积极应对“贫困城市化”问题。针对印度的“贫困城市化”,学界给出的基本“药方”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合理供给公共服务(77)Amitabh Kundu, “Urban poverty in India:Issues and perspectives in development”, Social Change, vol.30, no.2, January 2000, pp.8-32.,这同样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国家向居民输送公共服务资源的重要平台。然而我国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上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即公共服务供给与社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以及结构并没有形成相应的匹配,这在一些外来流动人口占比较多的社区,尤其在人口数以万计的安置小区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我国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基本是按照户籍人口来提供的,因此流动人口几乎没有被纳入其中。换言之,广大流动人口以及包括在其中的为数不少的贫困人口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实际发生地在城市,但他们因为户籍在农村而无法获得相应的公共服务。所谓社会结构,从广义上讲是指“以某一人口社会经济特征为标志反映出来的人群分布及其关系的状态”。它不仅指以财富和收入为标准的阶级阶层结构,也包括以教育、职业、年龄、宗教、民族特征为标志的社会结构。任何社会都是由不同社会群体构成的,社会群体不同,其社会需求和利益诉求就存在很大的差别。全面、客观、科学地认识人们的需求和利益所在,就必须分析和认识一个社会的人群构成及其需求差异,以及与此相应的利益诉求行为。就贫困治理而言,仅仅有宏观的社会结构理念还不足够,社会群体及其满足需求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之中呈现出来的,这意味着社会群体和社会活动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社会结构的空间差异对贫困治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在不同的贫困治理空间里,需要回应的群体需求和政府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有差别的。因此,针对我国同样存在的“贫困城市化”问题,引入空间社会结构理念并实施切实有效的相关措施,以满足“流动贫困人口”以及部分可能返贫的贫困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第三,就长远而言,我国贫困治理研究需要向纵深化推进,尤其要加强对“贫困次生性危害”的研究,进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具有远见性或战略性的智力支撑。在贫困治理中,解决眼前的问题固然重要,但着眼于贫困次生性问题或对相关问题的预防则更为重要。毋庸置疑,我国贫困治理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验”。尽管国内学者指出我国贫困治理存在贫困主体内生动力不足(78)周冬梅:“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价值、行动与困境——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第153-161页。,“城市新贫困”值得重视(79)向德平、华汛子:“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贫困治理的历程、经验与前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第59-69页。,以及贫困治理的基本框架需要调整完善(80)王小林:“改革开放40年:全球贫困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实践”,《社会科学线》,2018年第5期,第17-26页。等问题,但从既有研究来看,其对“贫困次生性危害”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认识。相对而言,印度反贫困研究在这方面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即在反贫困研究中至少要关注长期贫困家庭中的“情感环境”和“多重家庭风险”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及其影响。此外,就影响贫困的因素而言,印度的学者不仅发现在不同地区、人群之间影响人们陷入贫困和摆脱贫困的因素是不一样的,而且认为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81)Thorat Amit et al., “Escaping and Falling into Poverty in India Today”, World development, vol.93, May 2017, pp.413-426.这意味着我国贫困治理同样需要“差异化”的眼光和措施。尽管有学者认为我国的贫困问题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而不是经济总量不足的结果,因而是结构不合理的产物(82)燕继荣:“反贫困与国家治理——中国“脱贫攻坚”的创新意义”,《管理世界》,2020年第4期,第209-220页。,但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从微观经济学出发的研究则告诉我们,贫困治理更需要加强微观项目的应用和管理。这意味着我国贫困治理除了要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整,还需要精准发力和精细“绣花”,从项目着手来对接人们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