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群组式产后健康教育促进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研究

2022-02-04 10:36黄海桃蒙莉萍陈珊娜张娇娇朱薪
河北医药 2022年22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幸福感

黄海桃 蒙莉萍 陈珊娜 张娇娇 朱薪

母乳喂养可以给新生儿提供全面的营养和非特异性抗体,甚至影响一些特定基因的表达[1]。但目前我国母乳喂养环境不容乐观,2013年的时候6个月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0.8%,远低于世界平均,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2]。由此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称为母婴保健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目前研究发现,正常产妇分娩后住院时间较短,其母乳喂养过程在出院后遭遇多种哺乳困难,易受知识缺乏、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产后6个月内过早放弃母乳喂养[3]。据研究资料显示,配偶及家属对于促进母乳喂养具有明显影响,家庭成员支持母乳喂养能够显著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并延长母乳喂养时间[4]。由于新生儿早期发育的特殊性,初产妇常在母乳喂养早期遇到多种哺乳问题[5]。我院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利用家庭群组式产后健康教育进行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延续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4~10月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2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n=50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年龄≥20岁;②身体健康,无妊娠合并症;③认知及理解能力正常;④研究期间居住在海口市;⑤有母乳喂养意愿;⑥其新生儿各项身体指标正常,无畸形及先天性疾病。

1.2.2 排除标准:①产妇有心、肝、肾、造血系统、免疫系统严重疾病患者;②产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③死胎或新生儿有先天性病者;④由于语言原因存在沟通障碍者;⑤产妇不能接受手机移动端随访者。

1.3 干预措施

1.3.1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案,产后由责任护士为产妇发放医院统一印制的《母乳喂养指导手册》,根据指导手册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出院时由责任护士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针对其存在问题再次进行宣教和指导。同时将产科母乳喂养咨询电话告知产妇及家属,提供24 h母乳喂养咨询。产后7 d、42 d及产后6个月时电话回访了解出院后产妇母乳喂养的状况,发放并回收问卷,针对产妇提出的母乳喂养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

1.3.2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家庭群组式产后健康教育方案。①设立健康教育责任小组,成员包括产科医师、责任护士、营养师及心理咨询师等,负责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电话或网络随访,关注产妇身心健康,并了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指导巩固效果;②对产妇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产后母婴护理及母乳喂养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指导;③家属群组全程参与式健康教育课堂,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哺乳和接触新生儿,强调家庭支持对产妇情绪和产后恢复的重要性;④出院后实施产后健康教育延续微课堂方案,由责任护士将产妇及家属微信加到“产后健康教育”微信群中,根据分娩时间按月划分微信群,产后6个月内进行阶段化产后健康教育及母乳喂养指导;⑤家庭群组式产后健康教育课堂内容:以“促进母乳喂养”为主题,内容主题明确,呈现形式包括动画、操作示范、录音课件等。在3位产科、新生儿科护理专家的指导下,完成构建家庭群组式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指南,以新生儿发育特点为基础进行主题讲解和内容推送。

1.4 观察指标及评估工具 观察2组产妇产后7 d、产后42 d及产后6个月时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得分;比较2组产妇产后42 d及产后6个月时母乳喂养方式;比较健康教育前后2组产妇主观幸福感及家属产后支持水平评分。

1.4.1 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学者赵旻[6]编制的母乳喂养知识问卷,并在该问卷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增加了3个条目,共20个条目,总分0~100分。

1.4.2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估:使用戴晓娜[7]于翻译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于产后7 d及42 d,由研究人员在产妇复查时当场发放并收回,共发放问卷100份,全部回收,有效回收率100%。产后6个月时由研究者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进行电子问卷作答,共发放电子问卷100份,有效作答率100%。

1.4.3 产后母乳喂养情况:由研究者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产妇获得,采用24 h回顾法[8],研究对象自我报告的方法收集数据,将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9]。主观幸福感应用总体幸福感量表[10](GWB)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生活、情感、行为、健康、精力、心境6个维度,共33个条目,各维度总分0~10分,GWB量表满分0~60 分,分值越高提示主观幸福感越强。

1.4.4 家属产后支持水平评价:本研究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内容涵盖产后护理知识、母乳喂养支持、饮食支持、情绪关怀4个方面,共20个条目,各条目0~1分,问卷总分0~20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属产后支持水平越高。

2 结果

2.1 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比较 在产后7 d及42 d,2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无差异(P>0.05),产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重复测量分析,2组母乳喂养知识得分均随时间增加,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得分比较

2.2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试验组自我效能得分,在产后7 d及产后42 d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重复测量分析,2组研究对象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均随时间增加,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n=50,分,

2.3 干预前后2组产妇主观幸福感及家属产后支持评分 实施健康教育后2组产妇主观幸福感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试验组产妇主观幸福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试验组产妇家属产后支持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家属产后支持水平评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实施前后2组产妇主观幸福感及家属产后支持评分比较 n=50,分,

2.4 产后42 d及产后6个月喂养方式比较 产后42 d时,对照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72.0%)略低于试验组(80.0%),其喂养方式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试验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工喂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研究对象喂养方式比较 n=50,例(%)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对产妇及其重要家庭成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宣教,可以促进母乳喂养行为,延长母乳喂养时间[11]。而目前社会及社区的母乳喂养支持无法达到理想程度,母乳市场良莠不齐[12],正确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在产妇出院后面临中断。因此基于循证的科学母乳喂养知识在出院后继续推广,也是母婴保健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影响母乳喂养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是一项重要的可干预变量[13]。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是影响产妇母乳喂养行为的重要因素[14,15]。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高的产妇,更倾向于采取母乳喂养行为,喂养过程中遇到哺乳困难也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将母乳喂养坚持下去[16]。盛夕曼等[17]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重要因素,建议医护人员在产妇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为其提供专业有效的母乳喂养社会支持。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平台因具有实时分享、鼓励交流、相互支持的优势,在互联网+延续护理中被广泛应用[18-21],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产后健康教育能够使产妇逐渐掌握更多母乳喂养知识,有利于初产妇更好地增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但试验组出院后产后健康教育延续微课堂仍在持续,试验组母乳喂养知识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推论,产后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初产妇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最后,实施后2组产妇主观幸福感评分均高于实施前,且试验组产妇主观幸福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后试验组产妇家属产后支持水平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家属产后支持水平评分实施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分析结果可见,家庭群组式产后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初产妇主观幸福感,且能够提高家属对产妇产后照护水平,增强家庭成员对初产妇产后生活、健康及情感方面的支持,有效促进母乳喂养。

综上所述,家庭群组式产后健康教育有助于初产妇及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增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高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而阶段化、延续性的产后健康教育保证了母乳喂养的连续性与有效性。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幸福感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