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奋斗在岁月长河中闪亮

2022-02-04 07:28本刊编辑部
上海工运 2022年8期
关键词:劳动竞赛总工会工人

本刊编辑部

“桥呢,是非修不可。困难,自然是少不了的,全靠大家想办法了嘛。”“我们工人阶级要相信我们自己的力量,更要相信我们的创造力。”

这是新中国电影奠基之作《桥》中的台词。1949 年初春,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了该片。影片讲述了新中国的工人阶级,团结一心,修复被炸毁的松花江铁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伟大贡献的故事。1949 年7 月1日,《桥》的故事梗概出现在《劳动报》创刊号的第四版上,文末还预告了这部“专门描写工人的电影”“大概不久就要到上海来放映,那时候,你们可以亲自去看看!”

1949 年8 月25 日,《桥》在大光明、沪光、皇后、黄金四家大戏院上映,并在之后很长时间里成为上海滩工人们热议的文化及社会现象。影片激荡起人们心中满满的主人公自豪感和咱们工人有力量有智慧的自信心,同时也让“劳动竞赛”第一次离上海工人那么近。

那时的上海正遭受来自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空中轰炸,如何克服困难、恢复生产是摆在新成立的政府和全市工人阶级面前的严峻的考验。当时情势下,为提高生产,组织劳动竞赛,鼓励劳动英雄和生产模范,成为政府和工会的共识。这一认识后来还被写入了1950 年2 月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拟就的《关于上海工人运动当前方针与任务的决议(草案)》中关于工会工作当前任务的部分里。也因此,当时《桥》的公映充满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据报载,公映前总工会就参与组织了试映并座谈。座谈会上,总工会筹委会代理秘书长李家齐同志讲话,他说,在眼前说起来《桥》的教育意义很大,我们应该发动工友们去看,通过这部电影,来建立工友们的新的劳动态度。

此后,工人们对于影片的讨论常常见诸报端,影片中的化钢组组长、共产党员老梁更是成为不少工人心目中的“偶像”。他研究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来修炉子,经历种种困难,不言放弃,坚忍不拔、富有创造性和积极性,俨然一个新中国新工人的新形象代言。

在文化宣传的配合下,到1950 年5 月,“劳动竞赛”已经在上海滩蔚然成风。“起初,竞赛是个人性质的;后来便逐渐变成了成群的先进工人的运动;现在,有些企业里全部工人都参加了竞赛。”时人如是说。

我国的“劳动竞赛”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前、20 世纪30 年代的苏区。一首《南泥湾》带出黄土高坡上热火朝天垦荒建设的画面,这可能是很多人对“劳动竞赛”的代表性记忆。

走过了90 多年的光辉岁月,在不同历史阶段,在面临种种困难之时,“劳动竞赛”在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广大劳动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背后有着“劳动竞赛”不可磨灭的功勋。它的魅力不仅存在于创造了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更存在于将劳动最光荣、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平凡岗位,心怀河山,极致之处,便是英雄。这种平凡中的伟大,不因岁月的消磨而黯淡,并时时刻刻感染激励着后来者。

时代在发展,劳动者在成长,“劳动竞赛”前进的脚步一刻不停。今夏,超常待机的暑热,阻止不了劳动者奋斗的热情。7 月27 日,上海市总工会召开2022 年“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推进会。上海职工积极投身其中,孜孜以求新的成长、新的超越。

新经济时代,产生新的业态和职业岗位,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与70 年前截然不同,但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依然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无论是过去的劳动能手,还是今天的网络大拿;不管是传统工业中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还是新经济风口的各行业精英,他们的特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尊重、热爱、钻研,把工作做到完美、极致。如此才能不辜负我们生活的时代。这也是如今重温《桥》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劳动竞赛总工会工人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国有企业工会创新劳动竞赛活动的思路探讨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基层关工人的梦
采油企业工会开展劳动竞赛的思路与成效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