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玉巧
此生既然选择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事业,我必将终生追求,矢志不渝。
年近不惑之年的我,走进蚌埠中院已17 个年头了,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法官助理、员额法官。为了初心,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人生价值,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作为不变的追求。
2019 年,正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之年,那时我刚刚跨入员额法官序列,便参与了安徽省扫黑除恶“第一枪”的“7·18”刘氏四兄弟专案的二审合议庭,同时还主审了王某宇、王某峰等31 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以及杰某等28 人强迫交易案等一批重大复杂案件。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我精心制订计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白天在堆积如山的案卷中找寻蛛丝马迹,晚上在电脑前书写文书辩法析理。针对各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准确定性,根据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科以合理刑罚,不枉不纵,将案件办成铁案,圆满完成审判任务,所在合议庭被评为扫黑除恶先进集体。
2020 年以来,蚌埠中院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快慢分道的审判改革,根据工作安排,我又冲在了快审一线。民事案件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人,各种复杂对立的矛盾、家长里短的琐碎,特别是“闹家窝”的闹心事处理起来尤为麻烦。有一次审理一起排除妨害纠纷,哥哥起诉弟弟,要求其从自己房屋搬离,并将其建在自己宅基地上的房屋拆除,一审支持了哥哥的诉讼请求。二审庭询过程中两兄弟恶语相向,庭后甚至大打出手,矛盾进一步激化。我深知这样的案件如若处理不好,将有可能存在信访隐患,于是便多次去现场勘查、调取原始土地管理档案材料,并向村委会和附近村民了解情况,最终找到了案件突破口。后经多次调解,双方情绪有所缓和,在当地村委会的配合下又进行了现场审理,最终两兄弟握手言和,案件圆满解决,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我所在的速裁团队在工作中不断优化诉讼流程,提高办案效率,两年来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723件,参与合议庭审理3000 余件,调撤率35.31%,结案率达100%。
我认为,作为一名法官,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做一名“平民”法官,要脱下身上的法袍,放下手中的法槌,深入到群众中去办案,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接受得了的方式,把司法的关爱和温暖送到百姓的心间,让司法更加贴近百姓。法官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考虑,多吃些苦,多受些累,老百姓就能少跑趟路,少犯些难。此生既然选择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事业,我必将终生追求,矢志不渝。